※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car
標題

Re: [討論] 當然有意義 tesla 2年前的拖拉測試

時間
最新2019-11-30 02:14:00
留言59則留言,11人參與討論
推噓23 ( 24134 )
車輛曳引能力取決於四個輪胎能提供的縱向力總和 給張輪胎縱向力(longitudinal force)與滑差(slip ratio)的函數關係 https://i.imgur.com/mQEikXe.jpg
Re: [討論] 當然有意義 tesla 2年前的拖拉測試
https://i.imgur.com/7eTsmt4.jpg
Re: [討論] 當然有意義 tesla 2年前的拖拉測試
可以看到輪胎在一定滑差後能提供的縱向力低了一部分 參考 http://www.diva-portal.se/smash/get/diva2:854657/FULLTEXT01.pdf 輪胎正向力和路面摩擦係數都會影響到輪胎縱向力對滑差的函數 https://i.imgur.com/m1Peuns.jpg
Re: [討論] 當然有意義 tesla 2年前的拖拉測試
參考 https://reurl.cc/k5k3vG 這也是其他人一直講的:重量和摩擦係數 當重量、輪胎、路面這些條件都固定下,再來比較Torque Vectoring才有意義 Torque Vectoring確實可以透過合理的分配,避免個別輪打滑進而降低曳引力 不過Torque Vectoring再怎麼做最佳分配,曳引力上限就是四輪能提供的縱向力總和 以上跟動力系統能提供的最大扭力基本上沒啥關聯..... ※ 引述《Dukkha (新手)》之銘言: : https://youtu.be/DhM7we2Bzao
: 悍馬3200kg+更大更寬的輪胎 : Vs : Model X 2600kg +超小的輪胎 : 第一場跟第二場悍馬先踩煞車 : 第三場同時踩油門 『Tesla獲勝』 : —————————— : 上一篇文樓主下了結論『無意義』 : Jason說贏的點在『重量』 : 第二重點放在摩擦係數 : 真的這麼簡單 跟 無意義? : 這影片證實了 : 重量跟摩擦係數佔了絕對優勢 : 照樣會輸……… : 就像專業的『拔河比賽』 : 1當地板一樣 : 2鞋子一樣,都穿全磨平無紋路的拔河專用鞋 : 3兩邊選手量級也一樣,都會控制在相近的水準 : 4拔河傾斜角度控制在30度上下 : 5技巧也一樣,都是喊口令集中一起拉 : 那勝負差在哪? : 大概就只剩『力量』或是『出力的集中度』 : 但前前篇 : 「有網友反駁說扭力無意義 : 因為其實兩台車的『扭力都過剩』」 : 但事實不是這麼簡單 : 這裡的計算 不是我們這種學點皮毛物理 : 看了幾十年的車,就能理解的 : 這世界上有很多車迷 : 包含前一篇的jason : 看了很多車跟文章 : 買了很多車 : 開過很多2000萬以上的車 : 看了無數的比賽 利曼 F1等等 : 看了無數的北紐伯林20公里的影片 : 各種車型號 如數家珍倒背如流。 : 但真正去做車子動力與結構的人卻是極度的少 : 這類人才都在白人世界 亞洲在日本為多 : 顯然我們台灣沒有 : 我們連個『像樣的引擎都做不出來』 : 至少『現代』還算有模有樣 : 他們連油電車都上市了 : 所以絕對不是『無意義』 : 而是我們看不懂 : model S 在紐伯林 四門領域已經拿第一名了 : 好像是7:12秒 : Porsche919油電 拿5分19秒 目前為止最速 : 我們連車都拿不出來 : 顯然我們沒有真正汽車人才 : 也沒什麼人真正很『懂車』 : 我們只能看看國外那種外行的報導 : 開過幾台車 : 然後就可以開始評論 : 操控 過彎 轉向 動力 調教balabala : 『好像很懂車』 : 結果 真正到設計車 、做一台車 : 這種非常吃技術、物理跟經驗的領域時 : 我們成績幾乎是0...... : 所以做一台車是真正頂級高手金頭腦在做的事 : 我們外行就看戲 買台車開就好 : 沒必要去批評別人 : 甚至貶低別人『無意義』 : 看看自己做了什麼先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8.231.2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74911316.A.FBD.html

59 則留言

Dukkha, 1F
這都已知,請問重量輕、輪胎較差的model X 為何能

Dukkha, 2F
拖贏了 3200kg寬大輪胎的悍馬?
不是講了嗎,正向力(重量)、輪胎種類、路面摩擦都會影響縱向力 https://i.imgur.com/SUqoEX6.jpg
Re: [討論] 當然有意義 tesla 2年前的拖拉測試

showingstar, 3F
輪胎大不等於就是好,請看摩擦係數

Dukkha, 4F
喔 無視輪胎寬度 ,好 那重量呢?悍馬整整多了1300

showingstar, 5F
modelX 跟悍馬的這一場,贏在循跡;發表會上F150跟

showingstar, 6F
特的,贏在抓地力(因為F150只有二驅,且特的重量應

showingstar, 7F
該是較重的)結果跟成因不能直接拿來比對

showingstar, 8F
所以你要拿這個影片來打jason也不對

Dukkha, 9F
jason結論就是 『單一重量絕對論』可沒提到其他因

showingstar, 10F
因為ct對F150那場,瓶頸在抓地力,而不在循跡了,都

showingstar, 11F
少兩顆輪子抓了

Dukkha, 12F
上篇文說:『所以這個影片我們得知了什麼呢?Tesla

Dukkha, 13F
的貨卡,很重。就這樣 XD』

Dukkha, 14F
所以 這結論素質 你們能認同喔?

hanchueh, 15F
很重只是別人難拖吧 但一旦開始拖就是看自身動力

hanchueh, 16F
應該也來比一下拖行時的耗能
曳引力是看輪上縱向力總和,不是看動力.....

joiedevivre, 17F
這篇原PO說的是對的 現實唯一關鍵在於縱向力總和

hanchueh, 18F
那只是拖得動 但一邊拖一邊維持車速難道不看動力?

hanchueh, 19F
拖著開5 km/h跟拖著開50 km/h難道不看動力?
拖著能跑多快(X) 曳引力能不能拖動(O)

joiedevivre, 20F
縱向力就是正向力*摩擦係數 正向力和車重有關 摩擦

joiedevivre, 21F
係數和輪胎與路面有關。解釋給想聽懂的人就好了,

joiedevivre, 22F
原原PO自己無法理解就開始扯玄學和素質,不浪費時

joiedevivre, 23F

arcross, 24F
這種情況下越解釋只會越累

hanchueh, 25F
往上坡拖就不是單純車重乘以摩擦係數了

Dukkha, 26F
我何時扯玄學?縱向總和沒問題啊 那jason的重量唯一

Dukkha, 27F
論 你認同?

Dukkha, 28F
不要 『半瓶水響叮噹』

m996360, 29F
先看抓力力,再看綜合驅動力

yijin860228, 30F
上面這句半瓶水響叮噹應該就是講不出東西只好扯玄

yijin860228, 31F
學和素質

joiedevivre, 32F
車重*cos(坡度)*摩擦係數-車重sin坡度啊... 車重一

joiedevivre, 33F
直都在啊...
※ 編輯: chandler0227 (220.128.231.249 臺灣), 11/28/2019 13:08:12

Dukkha, 34F
那篇文結論是:『車很重就這樣』可以這麼簡單結論?

Dukkha, 35F
難怪台灣做不出車,然後硬扣別人說玄學

showingstar, 36F
第三場,H2改TC1才輸的,你的影片已經沒有立論的基

showingstar, 37F
礎了

Dukkha, 38F
況且我拿影片證明重量不是唯一,就是拿出東西

joiedevivre, 39F
秀才遇到兵...

showingstar, 40F
樓上別這樣,救一個是一個

Dukkha, 41F
一二場 悍馬踩著煞車 你的反駁點更沒基礎喔

arcross, 42F
本來就可以 對學術研究來說沒結果常常就是好結果

Dukkha, 43F
秀才? 看看你做了什麼車 可以自稱秀才

arcross, 44F
學術求的是事實 而不是做出結果

arcross, 45F
只知道重量重 其他無法做出結論就不該隨便生出結論

showingstar, 46F
那也不一定是車主煞車,可能是TC2介入

joiedevivre, 47F
不知道能救什麼... 拒絕學習 你嘗試跟他解釋只是讓

joiedevivre, 48F
更多人知道教他是浪費時間而已

Dukkha, 49F
生出結論的是你們跟jason 我沒支持任何『單一論點』

newland, 50F
狂粉到那都一樣啊==

arcross, 51F
你大前天天中午吃什麼?

arcross, 52F
只記得有吃飯,還有其他菜或肉吧但不確定有什麼。

arcross, 53F
人怎麼可以只吃飯!你的米飯單一論是錯的!

joiedevivre, 54F
其實也不是所有粉都這樣 教主就看得懂啊

arcross, 55F
教主只是比較熱衷而已 不到瘋狂

Dukkha, 56F
嗯 樓上完美示範台灣素質 還『扯狂粉』……

atelier, 57F
特粉之所以討厭就是這樣

awayaway, 58F
本po你太認真了~

a5mg4n, 59F
還要考慮電動牽引系統的蠕滑控制遠勝內燃機流體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