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Tech_Job
標題

Re: [新聞] 近九成勞工 未參與勞退自提

時間
最新2023-01-15 10:45:00
留言44則留言,19人參與討論
推噓14 ( 15128 )
先上一下自己的勞退的報酬率(自提6%比較晚,所以報酬率沒有雇主提撥來的高) https://imgur.com/ruPocps
Re: [新聞] 近九成勞工 未參與勞退自提
雇主提撥報酬率 : 185969 / 771684 = 24.09% 自提報酬率 : 24808 / 350397 = 7.08% 總報酬率 : 210777 / 1122081 = 18.78% 然後這是我存股至今的報酬率 22.47% https://imgur.com/1nQLy15
Re: [新聞] 近九成勞工 未參與勞退自提
先不管勞退會不會倒這件事,這是假設的事件我不列入考量。 基本上我的想法很簡單,6%自提我是拿來強迫自己存錢用的。 因為跟我存股比起來,勞退的投資報酬率也不低。 青菜蘿蔔各有喜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方式與人生規劃, 自己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式就好。 ※ 引述《leocs ()》之銘言: : 不知道這個議題有什麼好吵的, : 每個人的考量/情況都不一樣, : 為什麼有些文章還會批評跟自己想法不一樣的人就是笨? : 先說我就是6%提滿的人, : 或許在某些人的眼中就是一個笨蛋, : 但我就是現在想少繳一些稅, : 退休後每年可能領一些錢出來當生活費,就這樣而已。 : 我已經買房了,也不想提早還房貸,也不想炒房, : 已經有固定的錢放在股市,ETF,基金,投資型保單,儲蓄險, : 勞退的錢就算不自提也只是放在活存而已, : 至於勞退的錢幾十年都不能領回來, : 我就不覺得我會想去動到那筆錢啊, : 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理由不自提, : 但我也知道每個人的狀況不同, : 我身邊的人很少有自提的, : 我也從來不覺得他們的想法是錯的, : 可以好好討論別因為別人想法跟你不一樣就說別人笨或裝睡叫不醒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184.1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42173893.A.D23.html

Re: 回文串

1444
> Re: [新聞] 近九成勞工 未參與勞退自提
Tech_Job01/14 23:24

44 則留言

cucuder, 1F
等等就會有人跳出來說你那35萬拿去買0050賺更多的。

dakkk, 2F
就是板友認證的懶人

ru04hj4, 3F
股票有股息不知道有沒有扣

TllDA, 4F
勞退單純買股的部分賺很多,只是他太龐大,要比的話

TllDA, 5F
應該用自己的總資產比,不是單單拿投入股市的比

Messibugoo, 6F
還有節稅的部分

ru04hj4, 7F
0050定期定額 股息再投入大概+200%

black32044, 8F
好膩... 太晚股神不想參戰了

suckyourdick, 9F
可以查勞退專戶的錢喔?

Re: [新聞] 近九成勞工 未參與勞退自提

Re: [新聞] 近九成勞工 未參與勞退自提

zuo, 12F
16年勞退和自己的10年存股比較

zuo, 13F
我是不會後悔每個月提6%,資產配置和節稅考量

D600dust, 14F
你的數學死了

maypcc, 15F
你報酬率用投入的錢就錯了啊,非自提拿不到這麼多

maypcc, 16F
自提的報酬率要除以0.8-0.6才是還原的報酬率

rex0707, 17F
除以0.8 那報酬率不是會更大嗎

rex0707, 18F
X / 0.8 = 1.25 X

ganninian, 19F
不知道有何好吵的 一堆人說他寧願拿去投資brabra

ganninian, 20F
但誰能保證到你退休三十年間這些錢不會賠光花光

ganninian, 21F
勞退用意是要強迫幫你存錢 避免老了口袋空空造成

ganninian, 22F
社會負擔

Tigerman001, 23F
樓上正解 那是救命錢,省得有些人臨老敗光光 最後

Tigerman001, 24F
要社會養

Tigerman001, 25F
拿這個來跟個人投資比績效 真是不倫不類

C24128390, 26F
其實我覺得很奇怪的是 明明就快九成沒提

C24128390, 27F
怎麼在討論的時候有種五五波的感覺

C24128390, 28F
大家已經用腳投票了 這東西老實說要討論啥XD

Tigerman001, 29F
我沒很利害 公司提撥的 35%個人提撥的49%目前剛破30

Tigerman001, 30F
0而已

alumi7, 31F
因為人都碼覺得自己不會那麼衰 經濟蕭條不會出現在

alumi7, 32F
我的有生之年

sbshiu, 33F
自提本來就看個人選擇,每個人個性,風險,財務能力,

sbshiu, 34F
退休配置與規劃完全不一樣。真的沒必要酸自提的人,

sbshiu, 35F
就算沒有自提也有雇主提撥的6%,與其酸自提不如提升

sbshiu, 36F
自己的薪水。

nctugoodman, 37F
自提還能減稅阿 ...

physicsdk, 38F
原文都說各有所好了,前幾樓又在那見到黑影就開槍

physicsdk, 39F
,這麼怕人家說喔

wind0083, 40F
等哪天崩盤時你再來貼一次比較圖,我一個朋友2020年

wind0083, 41F
原本開心的炫耀自己的資產報酬率,結果遇到疫情崩盤

wind0083, 42F
直接從正10%變成負20%,後來雖然打平也嚇到趕快賣掉

physicsdk, 43F
比較想看樓上這檔的圖,疫情後瘋狂QE會買到崩盤,

physicsdk, 44F
應該不是大盤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