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酵素處理法 - 我們站在歷史的三岔口

看板Coffee
作者gyboy38
時間
最新
留言46則留言,19人參與討論
推噓18 ( 18028 )
AID
上個月,WCE烘豆冠軍 賴昱權大大在FB分享了跟圓石去哥倫比亞 天堂92莊園參觀, 記錄了酵素處理法的過程,非常精彩的文章。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Xm51ED 為了方便帶入,先簡介水洗處理法,步驟如下: 1.把咖啡櫻桃的果皮、果肉去除,但黏滑的果膠去不掉。 2.置於發酵槽,讓果膠上的原生菌種發酵,吃掉果膠。 3.將發酵後的咖啡豆清洗掉雜質。 4.曬乾成為生豆。 酵素處理法則是在上述的步驟1~2之間增加滅菌、添加菌種的步驟。 首先沖熱水、臭氧,當然也可以用紫外線、酒精,目的是將咖啡豆上的原生菌種消滅。 再將咖啡豆泡在調配好的酵母液中進行發酵,其他步驟大致與水洗法相同。 可能有些人已經知道了,但我原本以為咖啡豆的風味,是來自咖啡豆本身, 以及浸泡在果膠時,咖啡豆吸取了果膠風味。 以為水洗前的發酵只是為了去除果膠,但從以上酵素處理法所造成的巨大風味差異, 我發現原本的想法應該錯誤的。 咖啡豆的風味,或許是發酵所產生。日曬則是透過果皮的保護, 在每一顆咖啡櫻桃在完全曬乾之前,透過內部的原生菌種、果肉、果膠進行發酵。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蜜處理相對不穩定,因為少了果皮保護, 外來的雜菌會導致變數增加。 經過酵素處理法的咖啡豆,香味、風味會比較明確,而且味道很集中, 有點像養樂多的感覺。 除此之外,酵素處理法的生豆價格很好,至少都在每公斤700元以上。 自然界中,原生菌種的組成大概很複雜,小到每一顆果實,大到每一個地塊, 甚至不同時間點,都不太可能完全相同,這就是所謂的風土條件。 原生菌種在發酵時,又會因為這一批果膠的營養成分、酸鹼值、溫度等, 成某些菌成為優勢菌種。 這一整段有大量變因,最後是否成為高品質生豆,賣到好價錢,相當程度取決於運氣。 而酵素處理法所使用的菌種,據說是從原生菌種中分離培養, 進一步分析哪些菌種能產生好風味,再將這些菌種送到韓國大量繁殖, 再乾燥成易於保存的乾粉狀。 酵素處理法的核心概念,就是增加人為控制,減少變因。 有做過麵包的朋友,可能會有似曾相似的感覺,酵母粉也是這樣來的。 當然另外一派不用酵母粉做的麵包,則是相對古老的酸麵包,或是野酵麵包。 之前我都有做過,燕子牌酵母穩定,發酵的時間好估計。 野酵則是很容易因為溫溼度而發不起來,或是過發鬆垮垮,但成功的時候爽度高。 兩相比較之下,現在還有哪些麵包店堅持不用酵母粉? 我認為酵素處理法是大勢所趨,品質可控、價格好,每年都有收入,不至於搓草, 不就是產地農民追求的目標嗎? 就算酵素處理法被廣泛應用, 而使得生豆價格下跌,品質可控也還是很大的誘因。 就生產端來說,酵素處理法的優勢很明顯。 以銷售端來說,買家大多喜歡風味明確的咖啡豆,熟豆也好賣。 或許幾年後,整個市場都是酵素處理法的生豆,風味整齊、明確, 不會有意外,也不會有驚喜。 我自己還是傾向努力杯測,找出好喝的水洗、日曬豆, 因為傳統處理法價格炒不高,只要認真挑,還是能找出CP值高的好豆子。 抱著能喝就多喝點的心情,說不定以後量少變很貴, 到時候可能會改名叫「野酵處理法」之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207.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95882061.A.0CB.html

46 則留言

lightmei09/28 15:42, 1F長知識了,感謝分享

CJhang09/28 15:51, 2F就跟各種麴菌一樣 紅麴、香腸臘肉、納豆、麵包酵母之類的

CJhang09/28 15:51, 3F咖啡到最後也會有幾個知名麴菌跟野菌 不知道用量產的巴西

CJhang09/28 15:51, 4F豆或羅豆 也會不會被突出一樣的風味?

lightmei09/28 16:02, 5F如果同一地區的阿拉比卡跟羅布斯塔用一樣的菌去處理結

lightmei09/28 16:02, 6F果呈現類似的風味就真的有趣了

VSirin09/28 16:02, 7F優文推推

aaronchzzz09/28 16:31, 8F麵包的比喻真的好理解很多,好文推推

chapters09/28 16:54, 9F

Vladivostok09/28 19:55, 10F跟清酒更像,可能再過幾年袋上就會寫有名的菌種了

gyboy3809/28 22:07, 11F嘿啊,大家水洗、日曬喝起來。應該還是會從精品豆先普及

gyboy3809/28 22:07, 12F,商業豆就算變好喝,價格也拉不起來。

gyboy3809/28 22:08, 13F樓上V大,我對酒比較沒有研究,我一直因為酒比較偏向使

gyboy3809/28 22:09, 14F用食材的原生菌種,只是控制環境。

gyboy3809/28 22:15, 15F「以為」打錯字

wupeter0909/28 22:46, 16F有道理 咖啡豆的工業化標準化感覺算很慢

wupeter0909/28 22:47, 17F以他的商業規模來講本不該如此

gyboy3809/28 23:11, 18FWu大,我想這牽涉到非洲大陸長期落後的問題。看過咖啡書

gyboy3809/28 23:11, 19F籍說產地農民沒錢買進口農藥,徒手抓蟲。

gyboy3809/28 23:16, 20F也是相對富裕的哥倫比亞才發展出酵母,根據生豆商介紹,

gyboy3809/28 23:16, 21F說哥倫比亞的農民個性樂天、不藏私。新品種、新技術擴散

gyboy3809/28 23:16, 22F很快。

motherlay09/29 01:10, 23F

po1936509/29 01:34, 24F

YCL1309/29 06:14, 25F推分享

Horn520109/29 10:17, 26F

h1y2c3y2h109/29 10:49, 27F

lin8971009/29 10:55, 28F菌種分解糖產生風味物質 豆子本身也存在一些風味物質

lin8971009/29 10:56, 29F你拿巴西商業豆 原味的部分還是會存在

lin8971009/29 10:57, 30F哥倫比亞跟哥斯大黎加在發酵這條路上走得比較早一點

lin8971009/29 10:58, 31F應該有國家等級的實驗室做研究再技轉給農民吧 個人猜測

CJhang09/29 18:13, 32F應該說產生的風味物質會不會最後帶有強烈的個性的發展路線

CJhang09/29 18:13, 33F被市場接受 例如發酵厭氧崛起 像是茶、酒被區分為很多製成

CJhang09/29 18:13, 34F、產區的區塊 茶類發酵 麥子製成很多酒種 咖啡生豆好像直

CJhang09/29 18:13, 35F接處理法、品種後就細分成小農跟微批次了

qooh209/29 18:17, 36F其實非洲現在也很多資本進駐了,衣索比亞這幾年品種和技術

qooh209/29 18:17, 37F也都愈來愈精緻化,傳統後製的發酵時間也都在縮短

lin8971009/29 22:03, 38F只論傳統的話應該不太有發酵時間 日曬水洗都是為了曬乾

lin8971009/29 22:03, 39F發酵個過程時間都是附加的

lin8971009/29 22:03, 40F非洲豆子這三年也很多XX小時發酵 OO驗氧處理的啊

hihibaby99909/30 14:24, 41F

masala09/30 16:02, 42F農民或許沒錢,但莊園主可就未必

qooh209/30 23:56, 43F有些資料可以去比,以衣國日曬來說十年前曬的天數和現在就

qooh209/30 23:56, 44F已經有所不同了,不只是「曬乾」而已,曬乾的過程就是發酵

tskier10/02 15:37, 45F感謝分享

MKIIjack10/03 17:58, 46F好文推

Coffee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