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historia
標題

Re: [請益] 用考古資料去探索歷史算是主流嗎?

最新2024-05-03 21:10:00
留言7則留言,6人參與討論
推噓5 ( 502 )
※ 引述《A6 (短ID真好)》之銘言: : ※ 引述《ccyaztfe (1357924680)》之銘言: : : 如題! : : 以前研究歷史可能就是以史書、或是當事人的口述資料為主 : : 不過最近看了一些歷史的書,發現好像有以考古資料為主,那些學者會用考古資料去質 : 疑當時編篡的史書,也會用考古資料去確認史書的真實性 : : 比如說古羅馬,學者就發現王政時期出土的銘文有rex這個詞彙,因此確認王政時期真 : 的有「國王」的存在,而不是部落酋長 : : 他們也根據義大利城邦的考古資料推斷該城邦並非是被異族征服、佔領(因為該城邦的 : 物品、器具沒有出現大規模斷層式的汰換、改變) : : 很好奇,考古資料探索歷史算是主流嗎? : : 又,經由考古資料推導出來的事物是不是比史書還要可靠,也更讓人信服? : 不是 : 你的問題讓我有個問題 : 你想像中的歷史學者是什麼樣子?? 我曾經想像的歷史學家跟考古學家是兩回事 而且都很刻板印象XDD 我以為的歷史學家是以研究資料、史書為主,頂多是想辦法去收集更多「第一手資料」,然後就坐在咖啡廳,看著那些文件,想辦法去梳理脈絡、整理重點、交叉比對等等 而考古學家就是專門針對沒有文字的史前時代做研究 真的是因為最近陸續看了一些羅馬研究的書,才知道原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XD 而且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我反而覺得考古出來的「實物」,可信度是大於當時人們的紀錄的 舉例來說,你問我前幾天吃了什麼、喝了什麼,我可能記憶模糊說不出來了,但你如果把我解剖切片做研究,可以很輕易判斷出我到底吃了什麼! 把這個案例應用在歷史上,也可以依此類推 假設某人的「日誌」說他吃好喝好,天天大魚大肉跟蛋糕,結果我們發現他的牙齒磨耗相當嚴重 那就可以判斷他的日誌高機率是唬爛的! 因為牙齒磨耗如此嚴重通常是因為你吃的食物很堅硬 : 他們很多要去做田野調查的 例如收集地方誌等等 : 以及根據地方誌 去做相應的對比研究 : 而且哪怕歷史資料 和考古證據不符合 : 研究為何出現這種偏差因素 : 對歷史也是很有意義的 : 以比較接近台灣的情況來說 很多人都還相信日本人留下來的藏寶紀錄 : 我們現在覺得這些人是瘋子 : 但如果他們找到 那又是另一回事情了 : 大概4醬 : :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總而言之,多看書真的很重要 真的是學到新東西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38.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14723850.A.800.html

7 則留言

JustSad, 1F
你舉例可以拿恐龍當案例,現階段考古已經推翻很多錯誤。

Oswyn, 2F
恐龍那有史料可以推翻,被考古推翻的是人類對恐龍的幻想吧

A6, 3F
恐龍讓梨

moslaa, 4F
樓上害我笑出來

articlebear, 5F
有興趣深入的話可以去讀史學史 早一點的史學跟你想像

articlebear, 6F
得很像 運用考古資料或其他學術方法也是後來才演進的

Klan, 7F
司馬遷算史學家嗎?寫史記前就跑遍天下了,不是原Po說的那種

ccyaztfe 作者的近期文章

[請益] 用考古資料去探索歷史算是主流嗎?
如題! 以前研究歷史可能就是以史書、或是當事人的口述資料為主 不過最近看了一些歷史的書,發現好像有以考古資料為主,那些學者會用考古資料去質疑當時編篡的史書,也會用考古資料去確認史書的真實性 比如說古羅馬,學者就發現王政時期出土的銘文有rex
Re: [請益] 蠻族入侵羅馬後無法再建中央集權帝國
: 引用的文章顯然有先射箭後畫靶的嫌疑....... : 但只是針對你說的最後問題的部分 : 1. 羅馬帝國的毀壞到黑暗時代不是一瞬間的事情 : 2. 實際上羅馬帝國的巔峰跟中國王朝一樣,在前面幾代人,後面其實一路下滑,例如羅馬 : 倫敦應
Re: [心得]《岩波中國史》讀後感。
其實之所以吵成這樣,是因為「民族」這個詞的關係吧 如果拿掉「民族」,只說中華人或中國人應該比較不會有爭議 畢竟真要討論,「漢族」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純血人啊 漢人也是因為當初漢朝強盛繁榮,給了治下所有人民信心跟光榮,然後「漢人」因此成為一個集
[請益] 沒有安史之亂,唐朝會以什麼方式衰落?
如題 唐朝衰敗的轉捩點無庸置疑是安史之亂 但沒了安史之亂,唐朝就會一直強盛下去嗎?顯然不可能 從史書當中可以看到,盛唐其實早就已經浮現衰敗之貌 杜甫的諸多詩集都可以看得出來唐朝的社會問題 我就很好奇,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唐朝會是怎麼衰敗? 各
[請益] 古代官員工作量大嗎?爽嗎?
如題 中國古代,人人都想當官成為人上人,大富大貴、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不過不管怎麼說,當官畢竟也是工作 工作待遇、社會地位是一回事,但是工作量、工作責任又是另一回事 我就很好奇,古代社會的官員,工作量、工作時間等等是什麼情況啊? 比如說一個
[請益] 為什麼羅馬史書字那麼多那麼詳細?
如題 最近看了塔西佗的「歷史」,發現這本書字很多,整本書都在寫是四帝內亂的事情 很詳細的把四地內亂時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的情況都有紀錄,開始、過程、結果也都會詳細描述 反而中國漢朝這邊,史書就寫得很簡略,幾乎都只記
Re: [請益] 蠻族入侵羅馬後無法再建中央集權帝國
統一跟分裂倒不是重點,重點是競爭 「有競爭才可能進步」,大家認同? 認同的話才能接下去討論,不認同的可以另外發文說說自己看法 我認為即使統一了,一樣可以競爭 美國現在是不是統一了?是 美國有沒有在跟世界各國競爭? 有 蘇聯當時是不是統一?是
[請益] 學歷史對各位來說有什麼意義?
如題 我們一生當中都會學習很多知識跟技能 有些東西可以幫助我們工作更順利,可以賺更多錢 有些東西是生活技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美好,例如營養學、健身重訓等等 有些可能是可以增加社交能力、促進人際關係,例如心理學之類的 那學歷史對大家來說
Re: [請益] 貪官污吏的興消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看文獻常會見到貪官汙吏一詞,尤其王朝末年的時候更常見所謂 : 貪官汙吏民不聊生云云。乍看之下像是前者導致後者,邏輯上倒 : 也成立。但是貪官汙吏怎麼來的? 有否制度可以消滅或抑
更多 ccyaztfe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