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Warfare
標題

Re: [問題] 自古傳武兵擊可能無法實戰?

最新2024-02-23 22:10:00
留言82則留言,14人參與討論
推噓16 ( 16066 )
※ 引述《helldog (媽寶地狗)》之銘言: : 經略復國要編卷3 : 檄大小將領十六日 : 一議攻戰之勢。説者謂倭之鳥銃我難障蔽,倭之利刀我難架隔,然我之快鎗、三眼鎗及諸 : 神器豈不能當鳥銃?倭純熟故稱利,我生熟相半故稱鈍,原非火器之不相敵也。 : 倭刀雖利能死人,我刀雖稍不如,豈不能死倭哉?倭之所以能敢戰者,非緣一刀之故,其 : 實殊死戰也。前者死,後者進,無少退怯。今日調兵四至,雲集烏合,若兵無統紀,士分 : 彼此,心果堅耶,否耶?西夏之事可爲殷鑒,豈我之刀不能敵倭,倭之利刀不能架隔? : 殆非也,其心實不如倭之死戰也。 : 倭之利刀我難架隔,並不是倭刀長,我刀短,也不是指刀本身上的差別,而是雙方武藝上 : 的差距,因為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純熟故稱利,生熟相半故稱鈍,所以這裡的鈍與利, : 並不是物質上的。 宋應昌是在批評說明軍拿裝備當藉口,不認真訓練與作戰 並因此提出火器射程和刀長度的議題,來作為批評的主軸 而都已經提到快槍、三眼槍和短刀了,批評的對象當然是北兵而不是南兵 這裡可以延伸出的內容還可以牽扯到南北兵的派系爭執等等 而此文所述的利刀當然是指刀,後面的利、鈍才是指技術,兩句話風馬牛不相干, 如何可以這樣牽扯到一起 你不只是完全看不懂原文意旨,還可以隨便超譯出所謂的刀不是指刀, 更誇張的是完全是「我認為」、「我覺得」,完全不用提出任何論證推導, 只能說這一串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 至於我為何可以說你必定是鬼扯呢?見下文 : 但如果你把此文解讀為宋應昌只是在比較雙方刀法,這解讀未免狹隘;明軍的肉搏兵器並 : 不是只有刀劍,有戟、斧、刀牌、钂鈀、長槍..etc;日軍也不是只有野太刀,有打刀、 : 薙刀,短鑓(2~3公尺的短槍),長鑓(所謂的2間半、3間半); : 所以我認為這裡的倭刀、我刀,並不只是刀術,解釋要更為擴大些,刀是泛指各類長短兵 : 器的白刃戰技藝,就像有人會用刀劍來泛指兵器一樣,那宋應昌這段文應該這樣解釋: : 倭人的白刃戰厲害,我軍雖然稍稍不如,但不代表不能砍死倭人;倭人善戰,並不光是他 : 們的白刃戰厲害,而是他們不怕死。所以並不是你們白刃戰輸給倭人,而是你們沒倭人不 : 怕死。 : 這樣的解釋,應該比只是把刀利=刀術好更為全面;所以在宋應昌心理,他認為倭兵的白 : 刃戰是比明軍強的。 批評部分明軍較為怯懦這句話沒有錯,但如上文所述,其受詞不應說是「明軍」, 而是李如松麾下的北兵,蓋此文係南北兵派系互相攻訐的一部分 此外,重點是刀當然是指刀,不是長槍,不是钂鈀, 因為宋應昌在這段話的前一段話(完全是同一篇的前後文)其實是: 我兵在馬上。倭兵在步下。我兵之刀短倭兵之刀長其勢稍不相接。不得器械。是以卒與敵 。須易以長槍大劍。以便搠刺。江南之筤筅金翁刀。率皆長兵。正此意也。陣定而合。須 我之步兵先之。馬兵繼之。馬兵分左右翼擊之。乃法也。 換言之,這篇〈檄大小將領:剿倭機宜〉很明顯的是在探討說北兵的馬兵不能拚肉搏, 並且明確提及南兵使用長兵(並明言此處指的是長槍、狼筅和大刀), 可以克制(或至少是抗衡)日軍長刀, 倡議說要以南兵作為主力,騎兵則負責策應和包抄 原文都已經說得這麼明確了,我都只能懷疑你根本沒讀過原文,只看過別人節錄的語句 (不論是你自己提的《經略復國要編》還是《皇明經世文編》都有) 要不然就是先射箭再畫靶,否則如何會寫出和原文相反的解讀?! 明軍雖然確實認為日本刀法凌厲,可從嘉靖禦倭以降,史料之多, 可從沒說過白刃戰肯定打不贏日本人,你以為土司兵和南兵是靠什麼成名的? 研讀史料,可以這樣剪取隻字片語,搞藍色窗簾、望文生義嗎?這樣還討論什麼? : ****************************************************************************** : 「南兵,一當百云。」、「曩者蔚山之役,詳探倭賊之技藝,漂輕不猛,倭子三十, : 不能當韃子一人。」難道1個蒙古人真能打贏30個倭兵?一個南兵真能打得過100個倭兵? : 這些話都只是譬喻罷了。 : 如果你信這些話,為何「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此贼(努爾哈赤)精兵七千, : 而带甲首三千。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你就不信了? 真是抱歉,我還真的認為即便是有所誇大的修辭,大致而言方向確實如此 若說李如梅說這話的時候,努爾哈赤還未掃清建州和北關之外的海西, 披甲人和馬匹的數量有限(可參考張建《清入關前的步兵研究》) 到了撫順之戰的前夕、努爾哈赤稱汗之時,其戰力與素質就真不是日軍能比擬的了 明軍在薩爾滸、瀋遼、廣寧歷次戰役,動員的戰力不要說遠超, 至少也是完全不遜於萬曆朝鮮之役期間曾動員的戰力(當然水師無法比較) 結果日軍就算是拿補給當藉口也好,拿政治當理由也罷, 實際上就沒有決心與明軍主力決戰,都是打明軍偏師或堅守陣地而已 而明軍即使多次強攻不克乃至於曾受挫,也都打到日軍非常艱苦的境地 相對來說後金打明軍和朝鮮雖然不是全無難度,但也是經常勢如破竹, 尤其是瀋遼戰役,後金展示的野戰和攻堅能力完全海放日軍, 瀋陽且不說,渾河、遼陽兩戰,把明軍勉強籌集的大軍都給打慘了, 德川家康打大坂還要先騙人填壕,努爾哈赤直接表演當面破障攻城 你可以說日軍沒有充分的機會做出同等的表現,但是無法否認的是, 後金接連正面擊潰明軍的大兵團,是比日軍更為令人震撼的戰果 (謝哩甸之戰,遼東鎮出動的精銳馬兵其實和碧蹄館之戰的李如松相去不遠, 甚至可能還要更甚,然而李如松能久戰之後突圍而出,張承胤就直接被打死了) : 你為何不跟大家說得更清楚些,在火藥庫爆炸後,瑞典人的反應與明軍不一樣; : 在右翼因火藥庫爆炸被西班牙人逐出城堡後,霍恩嘗試進攻15次,希望拿回這個要地,只 : 是先機已失,再也拿不回來了。他們可沒明軍那樣火藥庫爆了,整軍都垮了。 : 所以別只會批評別人剪裁史料,只撿自己相信的,你也是。 泗川之戰時,明軍騎兵直接落跑,明軍步兵和當面日軍兵力差距不算大, 在陣腳已亂的情況下最終失敗,沒什麼丟臉的 而且部分單位損失極高,明實錄也說仍有一(回)合的抵抗,顯然不是被嚇就直接逃跑 追根究柢就是明軍騎兵紀律不嚴、步兵又參雜訓練不足的新兵所致 按,諾德林根戰役時,火藥庫爆炸之事較為可疑, 該火藥庫其實是西班牙軍的,只不過新教軍文獻稱其於瑞典軍攻佔碉堡時爆炸 而天主教軍方面則僅稱火藥庫爆炸導致彈藥一度短缺 而即便為碉堡內的火藥爆炸,也無異於當面被迎頭痛擊爾,與自家陣內大炸相去甚遠 詳見The Battle of Nordlingen 1634 (Helion and Company, 2021),P138, 該頁註腳的引述(英文維基百科引Guthrie,不夠全面) 但是可查另一場戰役、1622年的Wimpfen戰役,新教軍亦於騎兵略顯敗衄後, 於最後階段出現後方火藥庫爆炸引發混亂的情形, 但也和明軍步兵一樣仍做抵抗,亦仍以潰敗而走告負 (參考Peter Wilson, Europe's Tragedy) 另外,即使說泗川的明軍不如瑞典軍好了──其實我完全認同這句話, 當時的瑞典根本怪物,別說明軍,歐亞大陸上能匹敵的部隊也屈指可數── 但這能推論出日軍白刃戰優於明軍?這是何解? 明軍體量極大,到底說的明軍是什麼存在,若是一部分的明軍,或許情有可原, 明軍經常使用新募之兵或零星抽調拼湊的部隊,可知其戰力參差不齊 並且不同的部隊,習慣、風氣與裝備戰術也都不同 又或者,你若要說日本刀法勝過朝鮮《武藝圖譜通志》的「提督劍」等特定兵器套路, 那也是可以討論的(雖然拿長刀打腰刀,勝負似不須多談) 但你愛開地圖炮,總之就是要論證明軍(但不辯析這個你想像中的明軍為何), 在白刃戰方面不如日軍(但也同樣不提這裡的日軍到底指的是哪支部隊) 然後根據僅為幾場勝負孤例或單兵軼事,乃至於一廂情願的幻想或胡亂解讀, 就要大口一張說「明軍白刃戰不如日軍」 被找出論述中存在錯誤或反例後,也不願意說聲謝謝指教就好, 硬要凹說自己沒有錯、搞烏賊戰術拖我和其他人下水 我可沒用我自己選輯的史料,隨便推論說什麼日軍武藝很差之類的 被指出關於長槍的描述有誤,也就承認自己不懂,有什麼好怕的 我一直都是在藉著反問說明,你的論證邏輯不通,案例也大多失於謬誤, 否則同樣邏輯可以推論出一堆奇葩的結論 所以這一串討論從一開始就是存在嚴重問題的, 根本就不能妄下定論說日軍的長刀技法能夠勝過明軍的各式武藝 充其量只能說明軍原本並無普及的長刀與相關武藝, 因此才會非常矚目於日本的長刀與刀法罷了 《手臂錄》卷三,〈單刀圖說自序〉 每見單刀高手,平日侈言破槍,及至赴敵,莫不擎槍而往,則其實用可知矣。 -- Never give in.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never—in nothing, great or small, large or petty—never give in, except to convictions of honour and good sense. Never yield to force. Never yield to the apparently overwhelming might of the enemy. ~ Winston Churchill,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19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86.254.121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708513258.A.C60.html

82 則留言

moslaa, 1F
helldog前一貼解釋我也是看得莫名其妙,我對他舉證的解釋

moslaa, 2F
想法同底下留言的ja。不過hellgod也是有優點的啦

moslaa, 3F
好歹很清楚舉證,讓大家一同檢視。只是檢視結果好像他的

moslaa, 4F
解讀跟其他人不太一樣 XD

moslaa, 5F
以我個人來看,目前結論就是本篇最後四句精華。

GilGalad, 6F
基本的史料解讀能力都有點問題了 這還是中文而已耶 = =

helldog, 7F
手臂錄的前一句怎不貼?今倭國單刀,中華間有得其法者,

helldog, 8F
而終不及倭人之精。

helldog, 9F
此文所述的利刀當然是指刀,這也是你覺得,也只是你的解

helldog, 10F
讀,同樣沒有證據證明你的解讀是對的;我用我以為,我覺

helldog, 11F
得,是因為我認為宋應星是這個意思,我不會強硬的說,他

helldog, 12F
就是這樣想,別人有不一樣的解讀,就是錯的。
史料文字解讀當然有對錯,這不是用感覺,你上學的時候沒上過國文課嗎? 那句話就是在講刀,用修辭談刀的長短不是怯弱的理由,哪裡能扯到技術 何況你又在迴避我都已經指出同篇文章上一段才在說長槍大刀了 你就是錯了,然後還在那邊跟我談解讀,有沒有搞錯啊......傻眼

helldog, 13F
吳殳認為刀無法破[A槍,但他認為可能是中國刀師辦不到,

helldog, 14F
不然他幹嘛說:不知倭人有何良計。若惟余所遇之刀師,言此

helldog, 15F
,未有不嘿然者。

helldog, 16F
後面又提如果槍被破,不是刀不行,是練槍的人練不好:槍

helldog, 17F
拙而被破,非刀之能也。我覺得有點自打自臉;如果技藝不

helldog, 18F
行,用再好的武器,都有極大可能輸呀。
那句話確實是說中國的刀師不能以刀破槍, 但那句不知倭人有何良計,不可胡亂解做日本人能破槍,不過是修辭而已 他實際的意思就是刀不能破槍,這麼簡單的句子怎麼還能腦補 然後手臂錄卷一的槍王說有沒有在看呀, 手臂錄一大半都在說槍法如何立於不敗之地,你到底都是讀了什麼

carsen, 19F
Re: [問題] 自古傳武兵擊可能無法實戰?

carsen, 20F
這是原文書影,helldog你也太超譯~

hgt, 21F
GilGalad不要老是來遲嘛!!! 你也可以早點解讀給我們看看呀!!

hgt, 22F
展現一下你解讀功力嘛!! 別老是別人解讀完才來說呀!!!

carsen, 23F
警告hgt板友請注意板規2

hgt, 24F
陳湯說一漢兵可當五胡兵!! 到了大明是以一當百囉!!!!

hgt, 25F
確實厲害了天朝!!!

hgt, 26F
奇怪了,我只是想欣賞GilGalad的功力,為何被警告???

Houei, 27F
他只想把我刀 不能死純熟倭 乃因殊死戰 偷換觀念成生熟相半

Hartmann, 28F
※ 編輯: jimmy5680 (74.212.230.218 美國), 02/22/2024 01:25:49

helldog, 29F
h兄,一向一揆的信徒也不怕死,但他們很可怕嗎?打仗很利

helldog, 30F
害嗎?不拍死又有戰力的才可怕;

Houei, 31F
免到可怕 只要比不怕死的更不怕死 發現不怕死的也會退 就行

mgdesigner, 32F
看完我還是乖乖去練刀劍好了XD

helldog, 33F
請h兄教大家如何練兵,把兵練到比不拍死更不怕死?

helldog, 34F
你拿手臂錄當例子,但我可不可以說這只是老吳的一家之言

helldog, 35F
?你要不要舉個格斗或戰場上刀無法破槍的實例出來?

helldog, 36F
我先舉兩個以刀劍破槍的實例;1601年,武藏在比試中贏了

helldog, 37F
寶藏院胤舜。

helldog, 38F
在摩鹿加群島,voc的利邦上尉在戰場遇到西班牙上尉狄哥.

helldog, 39F
德逢德,西班牙人全身批甲手拿spontoon,利邦上尉無甲;

CGT, 73F
低階比賽刺喉是禁用的,因傷害力太強 (側面印證了刺擊威力)

helldog, 74F
因為竹刀的握法跟真劍的握法不一樣,竹劍再怎樣強調刃筋

helldog, 75F
要正,最終還是「打」在目標上,真刀是劃開跟斬開。

helldog, 76F
光竹劍揮下時,左手往下拉的動作,在真刀揮砍上就不能用

helldog, 77F
了。

helldog, 78F
就算在戰前,日本一些武道家批評劍道與真劍差異太大,一

helldog, 79F
些軍士官只練劍道帶來後果是1.無法正確掌握切味。2.劍道

helldog, 80F
重攻擊、輕防守,大開大合的攻擊,往往與對手兩敗俱傷。

helldog, 81F
還有劍道仔會歪頭躲面擊,這是比賽中養成的習慣,在戰場

helldog, 82F
上,對手沒砍中你的頭,但會順勢往脖子切下去。

jimmy5680 作者的近期文章

Re: [分享] 「滑鐵盧戰役的死者們到哪裡去了?」
雖然不完全是同個議題 但是分享一下最近看書的相關內容 以下是參考: Waterloo after the Glory: Hospital Sketches and Reports on the Wounded after the Battl
[心得] 廣寧之戰的明軍 [3]
廣寧之戰的餘緒:熊廷弼的判斷 廣寧之戰結束後,明軍士氣頹敗之餘開始全面後撤,廣寧的守軍也放棄作戰,多數直接向 後金投降,乃至於施放銃炮驅趕並未投降的明軍。 在王化貞趨於恐慌的情況下,熊廷弼做出的決定是全面收縮,此一判斷造成不少爭議,也 成為
[閒聊] 缺餉與戰力的關聯性
最近在板上有些人一直質疑明軍戰力低迷的原因是欠餉或缺乏軍費 儘管實際上就連對手的後金都指出明軍並未都迅速潰逃還不斷發射猛烈炮火 而倒戈後金、滿州的明軍其實戰力始終沒有因為陣營轉換而有明顯的提升 後金在入關之前也完全是以徵發軍需物資為主的體制
[閒聊] 史實的狂信者武裝集團
如題 沙丘電影第二部最近上映 這部作品可能有參考不少史實的存在 我不太清楚究竟參考了哪些 但是以下是我隨便猜測或看到有人提的 1. Fremen的原型,顯然是泛伊斯蘭世界的族群 Long Live the Fighters是取材自阿爾及利亞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7]
▌瀋遼戰役的傷亡分析 根據《三朝遼事實錄》,瀋遼戰役的明軍陣亡軍官包含: 總兵,六人 (明廷一開始懷疑賀世賢沒死所以寫五人) 副總兵,三人 參將,七人 游擊,八人 都司,六人 守備,21人 千總,41人 把總,41人 浙營千、把總,10人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4]
▌瀋遼戰役中的明軍:瀋陽的明軍戰力 天啟元年,後金席捲遼東、攻破瀋、遼兩座重鎮,其作戰的關鍵是在短短一個時辰之內、 即不到兩個小時,就成功攻破明軍重兵防禦的瀋陽城。 瀋陽本非遼東鎮的大城,主官僅為游擊,但是在開原、鐵嶺、撫順、清河等城池陸續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1]
▌前言 本文是根據《籌遼碩畫》、《熊廷弼集》、《三朝遼事實錄》等史料,考察至天啟元年的 瀋遼之役前夕,熊廷弼與袁應泰在遼東的防務規劃與執行,以便商榷1621年的遼、瀋戰役 中,明軍籌集的戰力之組成與部署,並梳理該次決戰中的戰況。 ▌薩爾滸戰
[問題] 二戰末期的英美戰略轟炸與護航成功率
如題 我在看空戰群英第七集的時候 劇中的美軍飛行員提到P-51野馬開始大量投入並提供全程護航 使戰略轟炸機隊的成功率和倖存率大為提高 劇中也演出P-51大舉迎戰攔截的德軍戰鬥機的場面 (但是,我對劇中的空戰場面非常懷疑,真的有密集和混亂到這
更多 jimmy5680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