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Warfare
標題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7]

留言38則留言,18人參與討論
推噓12 ( 12026 )
▌瀋遼戰役的傷亡分析 根據《三朝遼事實錄》,瀋遼戰役的明軍陣亡軍官包含: 總兵,六人 (明廷一開始懷疑賀世賢沒死所以寫五人) 副總兵,三人 參將,七人 游擊,八人 都司,六人 守備,21人 千總,41人 把總,41人 浙營千、把總,10人 土舍,五人(土司官員) (不過陣亡都司之中的張神武,其實是戰役結束時才剛到廣寧,並帶240人向遼陽進行自殺 攻擊) 倖存並逃回廣寧的軍官包含: 總兵,五人 (陣亡55%,倖存45%) 副總兵,四人 (陣亡42%,倖存58%) 參將,九人 (陣亡44%,倖存56%) 游擊,14人 (陣亡36%,倖存64%) 都司、坐營守備,16人 (陣亡63%,倖存37%) 相較而言,薩爾滸戰役的明軍陣亡軍官則包含(比例只算交戰的三路): 總兵,四人 (陣亡80%) 副總兵,三人 (陣亡100%) 參將,五人 (陣亡72%) 游擊,七人 (陣亡64%) 都司,約10人(+-3) (陣亡70~80%) 守備,約14人(+-3) (陣亡70~80%) 千總,約65人(+-10) 把總,約110人(+-10) 其他千、把總,三人 (更低階的就不列了;上述人數都是算個大概,有些較難判斷) 由明軍列出的報告清單,可以發現薩爾滸戰役的明軍陣亡了特別大量的基層軍官,但在中 高階將校的部分,瀋遼戰役和薩爾滸戰役的明軍陣亡將領人數卻比較相近。此外,明軍在 瀋遼戰役中的中高階將校,約有半數成功逃回遼西。 薩爾滸戰役的明軍三路大敗,都是在深入敵境的崇山峻嶺間遭擊潰、又於山地與河川切割 的地形中遭追殺屠戮,導致軍官難以逃回,陣亡比例特別高。瀋遼戰役中,明軍歷次戰鬥 都有不少部隊潰逃而出,因此軍官戰死比例明顯較低。 另一方面,熊廷弼抱怨的缺乏足夠將領與軍官,可能始終未能完全解決,因此陣亡的軍官 人數才會偏少,這當然也會導致明軍戰力較差。因為已經知道瀋遼戰役的明軍參戰兵力較 薩爾滸戰役更高,則瀋遼戰役時的明軍軍官對士兵比例可能僅為薩爾滸戰役的一半。 明軍在瀋遼系列作戰的傷亡缺乏詳細記錄,但是除了已知僅不足三萬人逃回廣寧之外,還 可以從陣亡軍官人數來推估。按,瀋陽、渾河、遼陽系列作戰中,明軍陸續投入兵力約在 十四萬人左右,若由軍官陣亡比例來看,明軍可能陣亡了七、八萬人之譜,其餘兵力中約 三萬人逃回廣寧,剩下的三、四萬人中應有不少潰退各地後陸續向後金投降或被殲滅。 ▌瀋遼戰役的解讀 瀋、遼戰役可能是明軍與後金交戰過程中,較有機會獲勝的一次戰局。明軍本次戰役憑藉 守勢作戰,企圖以堅城頓挫後金、機動兵力馳援夾擊於城下,在會戰中爭取擊潰後金軍。 因為後金的人力物力資源較為有限,若明軍能獲得一次決定性勝利,便能有效重創後金的 國力,進而尋求持續步步進逼以致全面勝利。 然而,明軍的作戰計畫,早在前一年八月、以及同年二月的兩次作戰中,基本為後金所洞 悉。明軍以壕溝、柵欄為障礙,施展銃炮火力進行抵禦,並結合善於衝戰的步兵、強調防 護和火力的戰車、機動游擊的騎兵等多兵種部隊進行野戰對抗等手段,都在後金高層的盤 算之中;而明軍一處遭攻打、各地分別馳援,實施作戰的速度與決心也已經大致可以預料 ,使後金軍推論出於兩天內攻破一處重鎮的目標,與車、步、騎聯合攻堅作戰的策略。 瀋陽的淪陷之快,明顯出乎明軍意料之外,明軍在作戰決心動搖下、前線又無有效的整合 指揮,各野戰集團協同低落,導致渾河戰役中遭到各個擊破,惟部分明軍的冒進,雖導致 戰鬥失利、損失慘重,卻也因為出擊決心超出後金的評估,一度使後金軍倉促應戰而陷入 苦戰。明軍最後集結主力於遼陽進行決戰時,各部隊的表現其實不算差,但是過早投入主 力野戰部隊進行決戰,並未能夠發揮城下夾擊的策略,亦屬敗筆。 相對來說,後金軍以水路運送重裝備和補給,抵達戰場後第一天立即以輕騎哨探確保明軍 增援尚未逼近,次日就對瀋陽進行全力攻擊並得手;在渾河戰役中,先以騎兵阻斷明軍穩 固橋頭堡的可能性,接著逐次擊敗明軍的各集團;遼陽戰役時,則優先打擊明軍的野戰主 力,後續遂能攻下遼陽, 綜合上述,明軍的作戰計畫延續自熊廷弼,若是面對薩爾滸戰役時的後金軍,其實未必便 敗,而歷經熊廷弼與袁應泰的建軍成果也已經不俗。然而自熊廷弼被逼辭職後,明軍堅持 既有的規劃,而被後金在數次試探性攻勢後所看穿,最後因為執行不力且缺乏備案,承受 了慘烈的失敗。 袁應泰在死後常被評為缺乏軍事能力,大肆招募夷丁的決策更招致大量批判,但是只要排 除明方缺乏可靠度的小說戰報,可以知道袁應泰的敗筆從來就不是招募降夷,而是臨機應 變不足。熊廷弼在前一年八月的作戰時,是親自督軍增援瀋陽、挺進指揮各集團的協同, 袁應泰則遲至渾河大敗後才督戰於遼陽教場,已經顯得太晚而失去意義。 此外,袁應泰在遼陽教場試圖野戰決勝,可能是在瀋陽淪陷後,對於憑城堅守失去信心, 所以寄望於野戰決勝。然而明軍過早投入主力決戰的豪賭不幸失敗,再難以有效夾擊。 經過瀋、遼戰役後,後金軍確立了戰術上對明軍的完全壓制,明軍陷入恐慌之下,遼河以 東的各地大多選擇向後金直接投降,而廣寧的明軍將領也非常缺乏信心。時任遼東巡按方 震孺就指出:「奴之長技,三十步內萬矢齊發,腳站不住,作何遮當?賊挨牌堅厚,蜂擁 而來,砲打不退,火燒不燃,作何防禦?鐵騎衝突,如風如電,火器不點,賊騎已前,一 切利器,俱為盜賒,作何抵抗?而戰守俱無可言也。」顯示出明軍對於後金結合戰車、弓 箭、騎兵的多兵種戰術,已經顯得無計可施。 相隔不足一年之後的廣寧戰役中,明軍尚未完成新的二十四萬大軍的建軍計畫就被迫倉促 應戰,再次慘敗其實已經可以預料,然而明朝的官員又再一次宣稱是間諜致敗,再次顯示 明廷官僚對實際戰況的茫然無知,只會以各種藉口指責前線主事者人謀不臧。實際上根據 後金軍的紀錄,廣寧之戰的決戰階段,其實相當類似薩爾滸戰役中和馬林的交戰,都是後 金軍雖然倉促應戰、卻憑藉各部的驍勇突擊取勝,明軍的慘敗和將領通敵或間諜毫無關係 ,投降的官員與將領不過是戰敗下的牆頭草罷了。 後來孫承宗督師遼西,意圖以重新整編的車營抗衡後金,其實也是沒來由的謎之自信。明 軍戰術上的瓶頸要一直等到紅夷大炮在寧遠發威,才終於稍微有點改觀──然而憑堅城、 用大炮固然可以支撐一時,卻不能阻止敵方繞道進攻或長期圍困。明軍屢經整訓與重建, 雖然數次重現渾河與遼陽戰役時與後金軍一度拉鋸的堅韌,卻始終無法真正取得一次大勝 ,這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Never give in.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never—in nothing, great or small, large or petty—never give in, except to convictions of honour and good sense. Never yield to force. Never yield to the apparently overwhelming might of the enemy. ~ Winston Churchill,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19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86.254.121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709894633.A.A0A.html

38 則留言

efleet0714, 1F
推!

wuchianlin, 2F
沒辦法也得找辦法,我們以後見之明都做不到,當時人

wuchianlin, 3F
能做的也是有限。

MKAngelheart, 4F
所以後金間諜導致遼東各城池大量淪陷 只是穿鑿附會

MKAngelheart, 5F
推卸責任的說法嗎

MKAngelheart, 6F
整體看下來明軍缺乏訓練有素 密切配合的野戰部隊對

MKAngelheart, 7F
抗後金才是逐步陷落的原因

Rfaternal, 8F
推 到這個地步 與其說明軍弱 更想說後金怎麼這麼強

KYALUCARD, 9F

roseritter, 10F
困難模式開局 難難難

dennis99, 11F

FMANT, 12F
缺乏訓練 還不就薪水沒到位 一切都是曼尼的問題

FMANT, 13F
牽拖到火點不起來 大概只能騙騙高中生皇帝
會認為一切都是資金問題是錯誤的 資金要有用,需要能夠轉換為各種物資,熊廷弼就說只會亂花大錢招募士兵毫無作用 研究戰史不是一句缺錢就可以解答所有癥結, 有些網路鄉民常說明軍滿餉就會很強,卻無法舉出任何實證 三順王能打(實際存疑)可不是因為皇太極很多錢,事實上幾乎都是靠戰利品 不論是明初草創時期,或是俄羅斯在17世紀崛起時,實際上都是靠極強的人力控制, 基層被剝削到極致,而不是軍餉待遇有多好 同理,秦簡也已經能夠證實滅六國的秦軍基層有多艱苦了

andystupid, 14F
推!
※ 編輯: jimmy5680 (76.86.254.121 美國), 03/11/2024 13:23:59

a435007, 15F

Houei, 16F
谷歌"漢 戶等"找得到相較秦"黔首自實田" 漢等於動員更多人

Houei, 17F
力清查連田在內的其他資產 而"除田租稅之半"=轉嫁到農以外

Houei, 18F
的行業 卻撐得住的原因在於與民休息 但明代可具此客觀條件?

FMANT, 19F
想反駁就這點論述 不夠喔

FMANT, 20F
薪水到位的明軍 幫大清國打下亞洲最大江山喔

FMANT, 21F
滿餉到位 戰鬥力94爆棚阿
完全錯誤 1.前明軍降軍對於清廷擊敗明軍、大順、大西、南明的貢獻根本相當低 扣除三順王麾下的重炮外,戰力相對於滿州八旗而言野戰很弱 其實都是老題目了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16769963.A.421.html 2.清軍初始不是靠軍餉而是靠徵用物資和戰利品,部隊是徵兵而非募兵 而努爾哈赤在位後期到皇太極初期就曾接連出現嚴重的物資短缺,幾乎崩潰 後來是成功靠多次劫掠關內和朝鮮才能夠支持有限的兵力 3.入關後,清廷對於大量降軍的待遇明顯不甚佳,否則大同的姜瓖就不會起義了 (姜瓖反正的主因就是軍餉嚴重不足而被要求裁軍) 一直打勝仗當然不會有什麼給餉問題,滿文一條一條的分贓紀錄就是證明 但是到後來不再是從華北搶劫來支持有限的軍力,就明顯無力維繫 只能透過大量裁軍方能保證軍需供應,並且還得和明朝一樣面對裁軍造成的亂事 結論:「清廷麾下的降軍因為軍餉充裕而使清廷橫掃天下」是完全錯誤的描述

buffon, 22F

hgt, 23F
吳三桂是不錯的戰力,不能只跟江左四鎮比吧!!
確實,三順王的戰力應該是比江北四鎮要強 然而如上面引過的舊文所述,吳三桂等人在華南也多有面臨苦戰甚至敗北, 其實力在順治年間終究難以和滿州八旗相提並論

ja23072008, 24F

FMANT, 25F
連大明官員的薪資都不見得是真金白銀惹

FMANT, 26F
你所謂的戰利品不就是白花花的軍餉嗎 拿得滿手當然戰力爆彭

FMANT, 27F
你的結論更猛 少少的滿洲兵拿得滿手戰利品

FMANT, 28F
竟然可以橫掃亞洲 果然曼尼才是激發戰鬥力的一切原因

FMANT, 29F
三五萬人拔掉大明四百州 這在人類歷史可以排第幾阿???
打贏才能確保有錢,而不是有錢就能打贏,很難懂嗎?抽成可以和底薪一樣嗎? 努爾哈赤打贏撫順之戰前,後金窮到連戰馬都湊不足萬騎, 怎麼一年之後就打爆了明朝和朝鮮合計十萬大軍(算三路也有近八萬人)? 同理,後金在寧錦之戰前後都窮到人吃人了,怎麼還是在己巳之變輾壓多數明軍? 又或者,如前所述,簡直和奴隸待遇沒兩樣的沙皇俄軍士兵,戰鬥力可是被認為極強 秦始皇或朱元璋麾下的士兵也都是跟奴隸沒兩樣 衣裝簡樸、欠餉日常的天主教軍,在三十年戰爭前期多次大破鮮衣怒馬的新教軍 資金短缺而盔甲不齊的瑞典軍,在古斯塔夫麾下卻振衰起弊,以新銳戰陣稱雄 英倫三國內戰的蘇格蘭保王黨,以糾合雜牌民軍卻屢勝清教軍而為人津津樂道 島原之亂,白蓮教亂,捻軍,大小金川,哪個不是窮山惡水的刁民, 卻也都能和照理來說資源遠佔絕對優勢的官府軍隊抗衡良久 要說近代,更有衣索比亞、祖魯、布爾人等等,可都不是什麼資源豐沛的存在 其實中國網友也早有不少人對什麼滿餉明軍嗤之以鼻,畢竟本就是經不起推敲的鬼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606984/answer/3427065842 其實前近代(近世)的軍餉問題在戰史也是個討論很豐富的議題, 可參考David Parrot的The Business of War, 就曾提及16-17世紀初的軍餉高漲虛浮,後續卻因市場環境大變而跌落 但我們卻不會說17世紀末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軍隊比較弱 重點還是對於人力物力的調派、組織與文化,這就和現代的公司企業一樣, 又不是投資更多錢的公司就一定有更高的營利,只能說是更有機會罷了

Houei, 30F
還要看是否空餉 主流認為宋代很有錢但被上面的污 連累打仗?

atteleitus, 31F
可是戰利品不固定又不穩定,不能直接等同軍餉吧

atteleitus, 32F
而且這種完全只說錢但忽略所有其他因素的說法太片面了

atteleitus, 33F
這樣講鄭家不應該打不下南京

haoboo, 34F
所以是滿州兵強不是滿餉明軍強阿...

skytank, 35F
滿州兵為什麼強,就是戰士在社會中可以得到最豐厚的回報

skytank, 36F
待遇和戰力息息相關,清代湘軍的待遇高過綠營不知多少

skytank, 37F
晶圓業如果給低薪資保證連磊晶都磊不出來
湘淮勇營的戰力較強並不全是因為待遇,還因為編制、訓練和管理全部改革, 綠營原本的分汛駐守,使其更趨近於治安部隊,給再多錢也不可能形成高度戰力

carsen, 38F
順治16年的八旗披甲可能有6萬餘人,而綠旗兵大約有60萬人
※ 編輯: jimmy5680 (74.212.230.218 美國), 03/13/2024 02:34:00

jimmy5680 作者的近期文章

Re: [分享] 「滑鐵盧戰役的死者們到哪裡去了?」
雖然不完全是同個議題 但是分享一下最近看書的相關內容 以下是參考: Waterloo after the Glory: Hospital Sketches and Reports on the Wounded after the Battl
[心得] 廣寧之戰的明軍 [3]
廣寧之戰的餘緒:熊廷弼的判斷 廣寧之戰結束後,明軍士氣頹敗之餘開始全面後撤,廣寧的守軍也放棄作戰,多數直接向 後金投降,乃至於施放銃炮驅趕並未投降的明軍。 在王化貞趨於恐慌的情況下,熊廷弼做出的決定是全面收縮,此一判斷造成不少爭議,也 成為
[閒聊] 缺餉與戰力的關聯性
最近在板上有些人一直質疑明軍戰力低迷的原因是欠餉或缺乏軍費 儘管實際上就連對手的後金都指出明軍並未都迅速潰逃還不斷發射猛烈炮火 而倒戈後金、滿州的明軍其實戰力始終沒有因為陣營轉換而有明顯的提升 後金在入關之前也完全是以徵發軍需物資為主的體制
[閒聊] 史實的狂信者武裝集團
如題 沙丘電影第二部最近上映 這部作品可能有參考不少史實的存在 我不太清楚究竟參考了哪些 但是以下是我隨便猜測或看到有人提的 1. Fremen的原型,顯然是泛伊斯蘭世界的族群 Long Live the Fighters是取材自阿爾及利亞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4]
▌瀋遼戰役中的明軍:瀋陽的明軍戰力 天啟元年,後金席捲遼東、攻破瀋、遼兩座重鎮,其作戰的關鍵是在短短一個時辰之內、 即不到兩個小時,就成功攻破明軍重兵防禦的瀋陽城。 瀋陽本非遼東鎮的大城,主官僅為游擊,但是在開原、鐵嶺、撫順、清河等城池陸續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1]
▌前言 本文是根據《籌遼碩畫》、《熊廷弼集》、《三朝遼事實錄》等史料,考察至天啟元年的 瀋遼之役前夕,熊廷弼與袁應泰在遼東的防務規劃與執行,以便商榷1621年的遼、瀋戰役 中,明軍籌集的戰力之組成與部署,並梳理該次決戰中的戰況。 ▌薩爾滸戰
[問題] 二戰末期的英美戰略轟炸與護航成功率
如題 我在看空戰群英第七集的時候 劇中的美軍飛行員提到P-51野馬開始大量投入並提供全程護航 使戰略轟炸機隊的成功率和倖存率大為提高 劇中也演出P-51大舉迎戰攔截的德軍戰鬥機的場面 (但是,我對劇中的空戰場面非常懷疑,真的有密集和混亂到這
更多 jimmy5680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