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Warfare
標題

Re: [心得] 為何古代的火槍,子彈不能太合口

最新2023-12-17 13:28:00
留言18則留言,3人參與討論
推噓0 ( 0018 )
※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默默插個花 : 我記得火繩槍這類的前膛槍在裝子彈的時候 : 會在子彈和火藥中間放一片小紙片來密合槍管 你弄錯了,紙片是火藥和子彈都已經裝填之後才放的 主要用意應是為了避免子彈順著槍管向槍口滾動 : 另外當時槍械零件幾乎不可通用,幾乎都是手工打造 : 子彈也是由使用者自己製造,那部電影勇敢的心有個畫面 : 梅爾吉勃遜自己在開戰前弄個小火堆製造鉛彈 : 這樣製造出來的子彈本身就不會密合槍枝口徑 : 因此會不會是倒因為果,不適故意選擇而是當時的工藝本來就做不到 美國有使用散彈的傳統,有時候會塞多個小子彈 其實東亞也是,發射鐵砂之類的並不少見 這種戰法當然就不會管密合、也不會太在意射程 : 推 fw190a: 槍口徑有誤差,但子彈的製作可以用模具比較可控 12/12 23:11 : 推 goodgodgd: 模具也是有誤差,自製鉛彈的模具是一塊打很多孔的板子 12/13 00:14 : → goodgodgd: ,說實在的每個孔大小都不一樣 12/13 00:14 我覺得一個有趣的點,在於近年來歐洲古戰場有些考古研究 有整理挖出來的17世紀子彈的直徑 雖然可以預期不是非常統一(又不是工業革命後製造的) 但是整體而言也夠符合規格了,到了可以推論出不同口徑槍械與來源的程度 換言之子彈的口徑固然有誤差,但是可以做到誤差不嚴重的程度 : → helldog: 你搞錯時間了,塞入紙片是18世紀的做法,17世紀還不流行 12/13 21:38 : : 不 重點是處理方式不是年代 : : → jimmy5680: 紀效新書就有塞紙了,誰說17世紀不流行的 12/16 02:07 #1XshnITX (Warfare) 我之前整理過戚繼光紀效新書十四卷本和同時期歐洲兵書記載的火繩槍操作步驟 戚繼光就已經有提及塞紙片的步驟了,而戚繼光是16世紀的人物 此外雖然不是槍枝而是火炮 但是吳橋兵變時從關寧軍派去支援山東的明軍將領 也有傳授當地明軍裝填炮彈後要用布塞住炮,一樣的概念 -- We shall not fail or falter; we shall not weaken or tire. Neither the sudden shock of battle, nor the long-drawn trials of vigilance and exertion will wear us down. ~ Winston Churchill, February 9, 19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4.212.230.218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702670137.A.486.html

18 則留言

※ 編輯: jimmy5680 (74.212.230.218 美國), 12/16/2023 03:57:19

hgt, 1F
塞紙片XD 實在是沒啥技術水準東西的,實際經驗的產物!!!

hgt, 2F
火銃裡的木馬子都比這有意義的多了!!!

helldog, 3F
清朝使用鳥銃比明朝多的多,但還是出現:

helldog, 4F
至绿营鸟枪。大半堂空口薄。只食子药三钱。演时多在平时

helldog, 5F
临阵下击火。未发而子已落。现按提水枪法。令枪子与枪口

helldog, 6F
吻合。间有小者将黄土树叶探塞。

helldog, 7F
兵書說要這樣做那樣做,但實際總是有差距。
那只代表訓練廢弛,和流行不流行沒有關係

fw190a, 8F
一般來說紙片應該是在火藥與彈丸中間裝入,同時有包裹效果

fw190a, 9F
反而是最後再填充紙片,雖然可行,但好像更費時

fw190a, 10F
也可能那個彈丸+紙的程序能簡化是因為後面紙包彈藥才形成
「一般來說」試問是參考哪裡的描述 我都已經貼了,戚繼光的著作就是最後才塞紙,吳橋兵變的火炮也是最後塞紙/布 簡單查了一下,The Fall of New France: How the French Lost a North American Empire 1754-1763書中描述,燧發槍年代是紙包彈藥,裝填時咬破紙袋撒一點火藥當引, 然後把彈藥推入槍管。以此而觀,紙袋底部明顯也是會在子彈之後,而未見有紙片在子彈 與火藥之間。

fw190a, 12F
這個是更後期的子彈,但這裝法或許更前面就有?

fw190a, 13F
戚繼光時代的上紙片是獨立的動作,多一道手續,或許也是

fw190a, 14F
歐洲很多實戰中忽略它求速度的理由
你貼的已經是線膛槍了,和滑膛槍會有一些不同之處
※ 編輯: jimmy5680 (76.86.254.121 美國), 12/17/2023 10:58:13

fw190a, 15F
Cartouche- dans le canon (Cartridge – into the Barrel

fw190a, 16F
)老實說細節不好找,但那個紙包彈藥,從頭塞進去比較合理?

fw190a, 17F
但結果來說如果沒刻意撕掉多餘部分,最後是外部紙更厚

fw190a, 18F
或者滑膛槍不用翻轉也能直接整包進去

jimmy5680 作者的近期文章

Re: [分享] 「滑鐵盧戰役的死者們到哪裡去了?」
雖然不完全是同個議題 但是分享一下最近看書的相關內容 以下是參考: Waterloo after the Glory: Hospital Sketches and Reports on the Wounded after the Battl
[心得] 廣寧之戰的明軍 [3]
廣寧之戰的餘緒:熊廷弼的判斷 廣寧之戰結束後,明軍士氣頹敗之餘開始全面後撤,廣寧的守軍也放棄作戰,多數直接向 後金投降,乃至於施放銃炮驅趕並未投降的明軍。 在王化貞趨於恐慌的情況下,熊廷弼做出的決定是全面收縮,此一判斷造成不少爭議,也 成為
[閒聊] 缺餉與戰力的關聯性
最近在板上有些人一直質疑明軍戰力低迷的原因是欠餉或缺乏軍費 儘管實際上就連對手的後金都指出明軍並未都迅速潰逃還不斷發射猛烈炮火 而倒戈後金、滿州的明軍其實戰力始終沒有因為陣營轉換而有明顯的提升 後金在入關之前也完全是以徵發軍需物資為主的體制
[閒聊] 史實的狂信者武裝集團
如題 沙丘電影第二部最近上映 這部作品可能有參考不少史實的存在 我不太清楚究竟參考了哪些 但是以下是我隨便猜測或看到有人提的 1. Fremen的原型,顯然是泛伊斯蘭世界的族群 Long Live the Fighters是取材自阿爾及利亞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7]
▌瀋遼戰役的傷亡分析 根據《三朝遼事實錄》,瀋遼戰役的明軍陣亡軍官包含: 總兵,六人 (明廷一開始懷疑賀世賢沒死所以寫五人) 副總兵,三人 參將,七人 游擊,八人 都司,六人 守備,21人 千總,41人 把總,41人 浙營千、把總,10人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4]
▌瀋遼戰役中的明軍:瀋陽的明軍戰力 天啟元年,後金席捲遼東、攻破瀋、遼兩座重鎮,其作戰的關鍵是在短短一個時辰之內、 即不到兩個小時,就成功攻破明軍重兵防禦的瀋陽城。 瀋陽本非遼東鎮的大城,主官僅為游擊,但是在開原、鐵嶺、撫順、清河等城池陸續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1]
▌前言 本文是根據《籌遼碩畫》、《熊廷弼集》、《三朝遼事實錄》等史料,考察至天啟元年的 瀋遼之役前夕,熊廷弼與袁應泰在遼東的防務規劃與執行,以便商榷1621年的遼、瀋戰役 中,明軍籌集的戰力之組成與部署,並梳理該次決戰中的戰況。 ▌薩爾滸戰
[問題] 二戰末期的英美戰略轟炸與護航成功率
如題 我在看空戰群英第七集的時候 劇中的美軍飛行員提到P-51野馬開始大量投入並提供全程護航 使戰略轟炸機隊的成功率和倖存率大為提高 劇中也演出P-51大舉迎戰攔截的德軍戰鬥機的場面 (但是,我對劇中的空戰場面非常懷疑,真的有密集和混亂到這
更多 jimmy5680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