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historia
標題

Re: [請益] 為何香港文化看起來比新加坡深厚?

最新2023-11-15 19:47:00
留言55則留言,5人參與討論
推噓2 ( 2053 )
※ 引述《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之銘言: : 標題: Re: [請益] 為何香港文化看起來比新加坡深厚? : 時間: Sat Nov 11 11:19:34 2023 : … : → saram: 而新加坡卻有三大族群,只是華人較多數. 11/12 19:22 : → saram: 殖民政府以英文為官方語言,因此三大族的讀書人都學英語. 11/12 19:23 : → saram: 三大族群都自認為"新加坡人".這一點和香港不同. 11/12 19:24 : → saram: 獨立建國前,這已經成為共識. 11/12 19:24 有意思的是,這種共識如何形成的? : → saram: 族群衝突,與本身宗教習慣,文化價值有關.但和其國籍無關. 11/12 19:26 ^^^^^^^^^^^^^^^^^^^^^^^^^^^^^^^^^^ 問題是,這些族群當中,有在東南亞以該族群為主的國家,為何他們在新加坡 就不認同那些國家,而選擇和不同族群一起獨立建國? 某塊地的某一種族認同同種族在他處建立的國家,歷史上並非罕例。 例如德克薩斯就不認墨西哥而認美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74.1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99791955.A.A00.html

55 則留言

PsMonkey, 1F
那個是不是共識可能還有得商量...

PsMonkey, 2F
至少南洋大學成立之初(1953) 是以華語為教學語言

PsMonkey, 3F
1965 年王賡武還在提議南洋大學改為英文教學

yenhawk, 4F
有可能只是形成了諸如台北人、台中人、高雄人之類的意識

A6, 5F
這件自認這件事情 有對照組的 就是旁邊馬來西亞華人

A6, 6F
新加坡花很多力量在做國家認同 甚至李顯龍前幾天的演講

A6, 7F
也還在講這件事情

yenhawk, 8F
我並沒有懷疑新加坡人的國家認同,我懷疑的是時間點

yenhawk, 9F
Saram說新加坡人在獨立建國前已經形成新加坡人的共識

yenhawk, 10F
而我好奇的是,他們當時形成的,是怎麼樣的共識

saram, 11F
華人到哪裡都自認華僑(未獨立時)但他們絕不自認"中國人"(當

saram, 12F
時的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saram, 13F
中國人這的概念是清末民初時才逐漸形成,但也僅止於知識分子

saram, 14F
,中國這個國號是舶來品(日本給的),因為中國各朝不自稱中國.

saram, 15F
現在我們說"中國"是中華民國的簡稱,這是本末倒置的理論.

saram, 16F
你看過清朝官員說"我們中國"嗎?

saram, 17F
包括台灣在內的華人都沒有民族主義的意識.他們只聽日本人說

saram, 18F
你們"清國人/奴",或說你祖國原本是中國.

saram, 19F
離開中國去南洋的華人,也一樣,只有家族主義,同鄉情誼,沒

saram, 20F
有民族主義概念.

saram, 21F
孫文提倡民族主義,他說中國人一盤散沙.

saram, 22F
你們不要美麗幻想"華人在南洋懷念祖國".死在南洋是理想.

saram, 23F
只有面臨外族對立鬥爭,或被英國殖民壓迫才想團結華人.

saram, 24F
就算馬來亞華人,也不是新加坡華人一掛的.他們分屬兩個英屬

saram, 25F
殖民區.二戰後英國威望全垮,新加坡人效法印度獨立精神,企

saram, 26F
圖跟隨馬來亞獨立,把英國人送走,這三族群除了合作對抗英國

saram, 27F
之外沒選擇.

saram, 28F
英國殖民政府看情勢也沒轉圜,讓李光耀進入新加坡市政廳

saram, 29F
他沒有懸念拉攏各族的領導人,開始找尋願意合邦的國家

saram, 30F
因為新加坡領土太小,不喜歡大哥(英國)又要依賴大哥,只好

saram, 31F
動馬來亞的腦筋.

saram, 32F
如果不先建立"新加坡人"這共同意識,馬來亞才不敢和他們合邦

saram, 33F
若非及時把馬共逐出新加坡,那華人為主的共黨人士,只會端出

saram, 34F
中國招牌來,哪裡有三族共和的新加坡?

saram, 35F
馬來亞是答應與新加坡人共築大馬聯邦,不是與"華人"!

saram, 36F
注意,馬來亞也是三族共和.否則到今天還在鬥爭互砍.

A6, 37F
不用說新馬 當時台灣也是 閩客互鬥 直到日本人來了 才開始

A6, 38F
一致向外
一致向外? 沒有吧? 不然開門辜家算啥?
※ 編輯: saltlake (114.24.92.228 臺灣), 11/14/2023 13:40:50

A6, 39F
我說的日本人來了 是指日治之後
臺灣在日治之後,一致對外反日本? 有嗎? 首先還在臺灣民主國與日本帝國相殺的時候,就有臺灣人投日。日本人給這些人 好處。到了日治時代,為何這些人會突然反日? 另外單就原住民的部分,有些族群之間有世仇,三不五時就要相殺一下。日本人 當然會好好利用這種情況。相殺族群之間也會有想倚靠日本人對付對方的。像是 霧社事件,日本人不就有找某族來幫忙對付?

peterlee97, 40F
族群性的接外人應該是沒有 個案一大堆 這種舉世皆然
※ 編輯: saltlake (114.24.92.228 臺灣), 11/14/2023 17:15:36

saram, 41F
台灣和南洋也類似.同是殖民地,同是中國移民後代與土著混居.

saram, 42F
但移民對立不等於國家對立.如原漢衝突沒升級到國家衝突,算

saram, 43F
是居民群間矛盾.

saram, 44F
如二戰時日軍攻陷馬來亞,城裡的華人躲到鄉間,馬來族也掩護

saram, 45F
華人,日軍搜捕時,馬來農民把華人藏在甘蔗田裡,躲過災難.

saram, 46F
對外戰爭時,本地人自然不分族群相挺.爭取國家獨立時三族都

saram, 47F
站在英國的對立面.

saram, 48F
日本搞屠殺也分對象.日軍不抓印度人與馬來人,只抓華人.

saram, 49F
自然日軍也不敢自找麻煩,不想製造太多敵人.

saram, 50F
雖說英國是殖民者,但人民還是站英國這一邊.

A6, 51F
你看一下 日治期間 漢人還有大型民鬥嗎

saram, 52F
泉州居民的內鬥始於福建,這習性也帶來台灣,給官府帶來麻煩.

saram, 53F
但大多起因為引水灌溉的問題.有了水利興建後已無生事.

saram, 54F
民鬥事件到了清末已經式微了.

saram, 55F
有嚴重對立的在林爽文事變.其他比起來不算嚴重.

saltlake 作者的近期文章

[請益] 曹操何不自己簒漢
請問曹操當年為何不自己簒漢? 他是考慮到: 一、曹魏實力不足,人心尚且思漢; 二、後期曹魏實力雖夠強,但曹操本身已經老病, 簒漢當皇帝也享受不到啥實質好處,不如保持 現狀以維護身後之名︰ 三、其他。
[分享] 日本人對臺人態度
日治時期日本人對臺灣人持怎樣態度? 一個方式是從日本治臺的制度與法令 觀察。 西元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大清與日本帝國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和澎湖 予日本。兩週後,臺灣總督府成立,並於同年六月十七日作為臺灣最高行政 機關治理臺灣直到西元一九四五
[請益] 宗教性婚喪禮
婚姻和死亡是人生的兩件大事,可回顧日常生活經驗和 歷史文獻,喪禮找道士或和尚分別進行道教式或佛教式 的喪禮,時有所見,雖說不知具體起於何時。 奇怪的是,在婚禮方面,似乎未見道教式或佛教式的 ?
[請益] 追捕逃犯為業的民間人士
關於追捕逃犯為業的民間人士,美國稱之為賞金獵人。這一行在美國 開發北美西部的時候相當盛行,畢竟彼時尚待開發的北美西部,各種 政府機關都欠缺,包括警察機關,因此抓逃犯的業務委託給民間專業 人士符合當社會需求。 但是美國以外呢? 尤其是亞洲這方
Re: [觀點] 德意志帝國在一戰的最後輝煌
※ 引述《TKB5566 (= =)》之銘言: : 列寧藉由10月革命,成功奪取了俄國政權。列寧掌權後沒多久,就宣布將與 : 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陣營停戰。 : 德國政府(其實是德國軍方),認為列寧是自己在俄國的打手,和他簽訂條約可以獲得 :
[分享] 典賣妻子
古時候窮人很難娶得到老婆,原因除了養不起或養不好之外, 還有個原因是,老婆,在古代,是老公的一種財產。另外,古 時候有俗話說︰多子多孫多福氣。除了傳宗接代的利益之外, 也因為,在古代,兒子是老子的財產。 在古代,利用妻與子這些財產為自己求取
[請益] 兵將的穿戴護具清洗
聽練劍道的朋友說,防具的汗臭味不好去除。於是用久的各種 護具都很有個人味道。 那古時候各國將軍和士兵們穿戴的各類護具呢? 當時的人怎麼 清理?
[請益] 日本移民工對母國經濟的貢獻
: → saram: 若能把中國移工(四百多年來)創造的外匯(就是拿回原鄉的錢) 03/17 01:34 : → saram: 做成一冊帳目.可明顯看到中國移工(包含農墾戶)對祖鄉的經濟 03/17 01:35 : → saram: 貢獻驚
Re: [請益] 當年華人為何有人會放棄南洋跑來台灣?
※ 引述《MoreLight (大文)》之銘言: : 南洋招華工似乎是從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都有在招,而且早就被開發了,少瘴厲,也比較 : 少被獵頭的危險,而且列強在南洋應該無論如何都比大清政風清明。 ^^^^^^^^^^^^^^^^^^
更多 saltlake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