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Bus
標題

[新聞] 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 高虹安︰園區為首縣

時間
最新2023-10-07 20:12:00
留言25則留言,11人參與討論
推噓11 ( 11014 )
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 高虹安︰園區為首縣市一起爭取補助 2023/09/25 20:02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新竹市長高虹安今天出席新竹縣所主辦的「園縣市共好高峰會 」時,針對2030年公車要全面電動化拋出質疑,她說,1輛電動公車造價要1200萬,購車 補助卻只有370萬元,竹竹苗若要全面汰換,不僅財源上會造成縣市政府很大的負擔,在 車輛供給上,相信各縣市必定也會發生「搶」電動車的局面,因此以科學園區為首的縣市 ,需要更努力了解中央對於公車相關的汰換補助辦法,一起爭取。 高虹安肯定園縣市共好高峰會的成效,因為今年已經召開到第3次,每個縣市團隊把遇到 的問題,甚至跨到竹科管理局也要重視的議題,藉由這樣的峰會提出、進行密切交流。她 看到許多合作議題在討論提出後,後續的執行團隊也非常認真在列管追蹤。 像是新竹市政府上次在苗栗提出、利用廢玻璃沙作為道路瀝青的想法,後來科管局就到新 竹市參與示範觀摩,未來在公共工程上,可以導入再生粒料,促進更多循環經濟,在永續 發展議題上,也可以關注更新的技術,包括成熟的材料應用。 她也提到近期桃竹竹苗共同提出的TPASS也受到民眾好評,竹市府希望繼續推動類似的政 策。包括因應行政院訂出要在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還有2050年的淨零排放議題上,以科 學園區為首的縣市,需要更努力了解中央對於公車相關的汰換補助辦法,一起爭取。 因為新竹市府研究發現,這樣的政策購車補助是370萬,但電動公車造價一台要1200萬, 如果竹竹苗全部都要汰換,不僅在財源方面會形成很大負擔,同時在車輛供給上,她相信 各縣市會搶電動車。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439451 心得: 目前僅有苗栗客運有部分比亞迪電動車 國光預計2024引進電動車外 其他業者均為柴油車 (新竹客運 科技之星 2010年代初期引進之電動車均已淘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4.253.2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s/M.1695988081.A.955.html

25 則留言

playchicken, 1F
先把班次搞好吧……到時候有車沒人開也沒用
新竹的麻煩是新竹客運前景不樂觀 招不到新的司機員 其他業者情形我就不知道了
※ 編輯: tgordoncheng (140.114.253.204 臺灣), 09/29/2023 20:14:57

andy810625, 2F
新竹客運已經被電動車嚇到了,要它再買...很難吧?

labbat, 3F
之前不是誰說那是10年前過時的不耐用的電動車技術

labbat, 4F
要相信10年後(2030年)會有環保且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

toulu, 5F
竹客當年本來也很積極引進電動車,沒想到...苗客倒顧得不錯

naruto1010, 6F
竹客是被政府政策搞到切心了吧?

naruto1010, 7F
電巴失敗的前例政府也沒積極處理,也難怪搞到消極經營

toulu, 8F
桃客也差不多是被失敗的電巴政策搞到不太想再引進

moriyaorange, 9F
竹客之前的電巴好像是進華德,初期電巴的確有很多

moriyaorange, 10F
問題,同時期北客也有進兩輛,最後也是除役

jeffh, 11F
竹客之前進的電巴是華德和立凱,不過都用不久就廢車了

jeffh, 12F
科技的華德低底盤廢車後,現在班車也再進電動車了

jeffh, 13F
也沒再進電動車了(漏字

toulu, 14F
那個年代的華德真的不怎樣,立凱更慘,雖然現在華德好很多

taxlaw1991, 15F
華德現在改善很多 立凱就接近消失了

agantw, 16F
立凱不做電動車的整車了

agantw, 17F
竹客過去的用車習慣就是把車子的壽命儘量拉長,三期車ERK

agantw, 18F
系列也是數一數二晚退的,對於使用年限不明的電動車無法

agantw, 19F
接受,我想應該是人之常情

BryanFong, 20F
台中首波引進電巴的豐客跟全航現在也是沒進示範車消息

BryanFong, 21F
尤其豐客,中間買了幾輛BYD 後面就沒了

BryanFong, 22F
唐榮車丟著很久了,BYD 慢慢開,最近新車都是柴油車

busgoer, 23F
現在的補助方式,就算擠到補助窄門,業者自購款也是柴油

busgoer, 24F
車的2倍上下,以現在不管是車價還是票價,業者怎麼可能在

busgoer, 25F
沒補助且車輛需求迫切的情況下買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