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Tech_Job
標題

[新聞] 中芯7/5奈米繞道觸碰敏感神經 梁孟松領軍不放棄先進製程

時間
最新2022-09-06 14:58:00
留言99則留言,45人參與討論
推噓31 ( 36558 )
中芯7/5奈米繞道觸碰敏感神經 梁孟松領軍不放棄先進製程 中芯先進製程近年來遭美國政府卡脖,也使得中芯不再高調,14奈米以下進展極為機密, 不過,可觀察的是,只要梁孟松等團隊在中芯,領軍半導體國家隊的中芯,對於先進製程 就絕對不會放棄。 近日針對MinerVa新品礦機採用中芯7奈米製程生產,消息一出也引發各方關注,皆相當疑 惑沒有ASML的EUV設備支持,中芯如何實現7奈米製程量產且產品上市目標。 中芯在梁孟松於2017年10月加入後,所帶領的團隊加速推進研發實力成績顯著,2019年高 調宣布中國14奈米FinFET製程已研發成功,此為先進製程布局三階段中的首階段,第二階 段則為12奈米製程技術,預計在2020年上半開始貢獻營收,第三階段則是第二代FinFET製 程(N+1技術),當時希望2020年實現小規模生產。 據梁孟松先前表示,N+1製程相當於台積電的第一代7奈米製程,而持續研發的N+2製程, 則相當於台積電的7奈米EUV強化版製程。 值得注意的是,梁孟松曾表示,N+1、N+2製程都不會採用EUV技術,待設備就緒之後,N+2 之後才會全面轉進EUV微影製程世代,此也被業界認為此策略仿效台積電7奈米與7奈米EUV 世代作法。在國家傾全力扶持下,中芯對於14奈米及後續製程推進度相當樂觀。 然而,美中貿易戰擴大為半導體科技大戰後,有著華為在前慘痛卡脖範例,肩負中國半導 體自主大計的中芯,行事作風也轉趨低調。 事實上,中芯不僅已遭美方列入先進製程半導體設備材料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當時也禁止 10奈米製程以下美企設備出貨予中芯,10奈米以上設備銷售則須審核批淮,拜登政府延續 川普時期的策略,持續收緊與嚴控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發展,此也對於中芯或是華虹等產業 鏈帶來極大壓力,也因此,中芯行事作風收斂,製程發展也不再全面公開。 自2020年第2季起,中芯改變了各製程營收貢獻度的形式,原本分別列出的14與28奈米, 改為合併揭露,因此看不出14奈米的貢獻,此外,在2022年第1季財報中,更是全面未披 露各製程節點營收貢獻度數據,改為並無太大參考價值的8吋與12吋晶圓的營收貢獻度, 此舉也被認為持續發展且有成績的中芯,不想再踩美方紅線,以避免又遭箝制。 與其他晶圓代工大廠一樣,2020、2021年大享產能供不應求榮景的中芯,相較各廠,對於 擴產與製程推進則是相當低調,讓外界認為中芯就在28奈以上製程穩穩賺就好。然而,近 日的一則未經中芯證實的7奈米代工消息,恐將再度觸碰美國政府敏感神經。 據研究機構TechInsights最新拆解報告發現,MinerVa Semiconductor新品礦機的SoC,採 用中芯7奈米製程,新機並已全面上市。進一步分析指出,中芯採用的是應用N+2製程技術 ,等級如台積電7奈米強化版。也讓不少人認為,沒有EUV設備的中芯,N+2製程竟也能達 到台積電的7奈米EUV強化版水平。 事實上,台積電前研發副總、浸潤式微影之父林本堅於2021年底就曾直言,儘管在多方箝 制下,中芯的技術至少可做到5奈米應沒問題,不一定非得要用高階昂貴的EUV設備技術才 能實現,此番言論也打破外界認為中芯在28與14奈米奈米止步的預測。 半導體業者也表示,DUV機台多用在成熟製程晶片生產,但先前三星、台積電也都有用在7 奈米製程世代,透過DUV的193奈米浸潤式ArF微影生產。台積電數年前就表示,7奈米製程 於2018年4月正式量產,第二代7奈米(N7+)技術於2019年上半量產,為業界首個商用EUV製 程技術。 但中芯若想迂迴以DUV多重曝光,來達到與EUV的13.5奈米波長等效,在整體成本與良率上 將付出高昂代價。 不過如林本堅所言,儘管製造困難與成本過高,中芯願意付、也付得起,只要能量產就是 一大成功,規模大小是另一回事,因此中芯即使在沒有EUV設備下,推進至5奈米應該還可 以,然此鉅額研發支出能撐多久,本土手機、AI晶片廠誰會大量採用都是問題。 現階段在美方嚴控下,中國半導體自主推進之路不時就將卡關,以ASML來說,雖是荷蘭企 業,但光源來自於美國Cymer,光學模組來自德國蔡司,計量設備來自美國,關鍵零組件 來自多國供應鏈採購,除了台積電外,ASML算是也身不由己的企業。 半導體設備業者就表示,除了台積電是大家的衣食父母外,中國半導體產業早已全球前十 大設備甚至所有設備材料廠的最大市場,美國政府可以箝制中芯等業者,但手段太過激烈 ,除了引發全球政經動盪劇烈外,恐將適得其反,畢竟,眾多設備材料產業鏈都是美國大 廠所掌控,眾廠產品無法出口中國,營收恐將大跌。 中國發展半導體自主技術與國產化的意圖強勁,但在目前的箝制下,數年應也難進入先進 製程戰局。斷了中芯等中國大陸的EUV與DUV供應,實也斷了中國的晶圓自主製造目標,但 也斷了全球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鏈的龐大商機。 https://reurl.cc/D3nv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57.6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58463061.A.6CC.html

99 則留言

labell, 1F
中共半導體會幫忙俄國北韓根本危險

labell, 2F
3戰蠢蠢欲動耶 中共半導體根本遲早被炸

somefatguy, 3F
台灣完了

randystock, 4F
聯電/力積電再見

labell, 5F
歐台日韓一樣啊

labell, 6F
台灣遲早禁止中國品牌手機

douge, 7F
要領國家補助 本來就要吹噓一下

wcre, 8F
消息一出,非大哥GG的都要大漲啦,利空出盡?

douge, 9F
每年這時間點都會有類似的新聞

douge, 10F
騙騙習近平用的吧

leoloveivy, 11F
輪班仔發抖了看來要跟三貓一樣了

jatj, 12F
呵呵 投靠中國順便炒台積設計還有臉

worf, 13F
穩了 中國贏了

b777787, 14F
舔g仔 很緊張。 緊張啥啦

Tigerman001, 15F
怎麼一堆柵欄壞了跑出來的牛鬼蛇神?

griffiths, 16F
哇,好強喔。台積要用EUV才做的出來的

griffiths, 17F
中芯用DUV就搞出來了耶~

k19920330, 18F
N7可以不用EUV DUV就夠了 快禁止禁止進DUV吧……

fancyrex, 19F
喔喔,血流成河了嗎?

Cliffx, 20F
假G慘了

Arleis, 21F
卡脖是哪國用語?

randystock, 22F
聯電假積才要緊張,台積的對手是三星跟intel,拿中

randystock, 23F
芯來比,笑死舔共仔

asin404, 24F
噗EUV又不是多啦A夢從22世紀帶過來的也不是外星人

asin404, 25F
穿過蟲洞帶過來的怎這麼多人有了台灣價值後就認為

asin404, 26F
全世界只有美國人弄得出來大陸人怎樣也做不出來呢

asin404, 27F
???哈哈哈哈笑死XD

apple123773, 28F
樓上...EUV只靠美國人也做不出來好不好...

apple123773, 29F
中國人建議就說中國人 大陸人...會讓我想到史前文化

FXW11314, 30F
EUV只靠美國人做不出來,但只靠美國人就可以決定誰

FXW11314, 31F
能不能買

Bugquan, 32F
可能做出來後,那時已經可控核融合了,然後低端的

Bugquan, 33F
留在地球,高端的去外星球了

Rickyyy, 34F
時間節點已過,大概2025

jeff918, 35F
最後兩段的分析結論笑死人

jeff918, 36F
不顧成本開產能打爛報價一樣掛啊

jeff918, 37F
哪來的業者,機台螺絲業者嗎

Qoo20811, 38F
先觀望 一定有人會做反向工程 到時候就知道是不是

Qoo20811, 39F
在打嘴炮了

woulin, 86F
中芯遲早會變成二哥吧?

Ghamu, 87F
喊做出來才沒繼續吃補貼吧 有沒有真的做出來不重要

Ghamu, 88F
重要是能持續籌資

Ghamu, 89F
當初紫光喊打到台積電 併購聯發科雖然現在破產 但當

Ghamu, 90F
時中共高層跟中國韭菜不是都有被他的大餅騙到拿錢給

Ghamu, 91F
他燒免費的嗎?

Ghamu, 92F
另外美國不是要通過法案? 這小道消息可能也是拿來

Ghamu, 93F
做背書的吧

Ghamu, 94F
現在回頭看 反正中國企業先吹先喊做大夢就對了 喊得

Ghamu, 95F
越大補助越多 韭菜資金越是敢給 做的出來棒棒 做不

Ghamu, 96F
出來反正國家的錢韭菜的錢 不痛不癢

young000, 97F
已經量產了,也出貨要發表了,那大概也搞至少2年有

young000, 98F
沒有好好分析那些供應材料會被美國卡歐?紫光廢

young000, 99F
但若是背後推手是華為?天與地的差別 XD

dxdy 作者的近期文章

[討論] 科技業什麼時候會再現高峰?
看大家討論年薪300好不熱鬧 有人講到21-22是極端值 所以才一堆500的有為青年 那請問科技業什麼時候還會有這種榮景? 感覺最近都很鳥欸 偏偏21年那時我剛換工作 整年薪水沒領滿 沒跟到航海王那波景氣高潮的分紅 有少年股神可以幫預測下一
[討論] 半導體沒有國外學歷是不是很難去國外工作
半導體領域要去美國歐洲工作 (intel, GF, micron等) 如果沒有國外學歷是不是很難? 聽過很多都說要有歐美國外學歷才有機會 履歷點開看你是台灣學歷 就直接刷掉 只有台灣學歷的話 先在intel, micron的台灣site蹲
[討論] 晶片過熱是誰的問題?
晶片過熱算是誰的問題? design house or fab? design house在兜電路時 會考量到此設計是否容易漏電 或layout會不會有過熱問題 fab測CP時 一定會有漏電的測試項目 WAT也可以看 之前高通驍龍被說會過熱
[新聞] iPhone 15 Pro採用美光D1β LPDDR5 DRAM
iPhone 15 Pro 實機拆解揭密!暗藏蘋果沒說的「創新亮點」為全球首見 蘋果今年推出新一代搭載A17 Pro 晶片的 iPhone 15 Pro、與iPhone 15 Pro Max 高階旗 艦系列,已於上週五(9/22)正式上市開
更多 dxdy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