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Warfare
標題

[心得] 薩爾滸戰役的明軍戰鬥序列 [5]

最新2024-02-22 13:31:00
留言58則留言,14人參與討論
推噓23 ( 23035 )
應板友推文回饋意見,補寫一篇簡略的分析 ---- 小結與分析 遼東鎮與新兵 按照《籌》卷十六,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投入兵力, 遼東鎮和外地援軍各佔四萬餘人,合計約八萬八千餘人 而上述的各部隊在逐一檢視後,也大致符合此一情形 外地援軍,即客兵,可能略多一點,但相去不遠 查《籌》歷次上奏所述,遼東鎮在薩爾滸戰前的撫順、清河系列戰役中, 蒙受超過一萬人的慘烈傷亡損失,兵力從帳面上的八萬兩千人,跌至七萬以下 (薊鎮的增援部隊在清河之戰被消滅2500人) 因此規劃募兵三萬以求恢復萬曆初期的遼東鎮員額近九萬人 並且新兵主要被計畫用於進攻,舊兵則維持守備使用 然而遼東當局不只募兵進度有限,不易達成目標 而且新兵的裝備一直苦於短缺,訓練的情形可能也受到拖延 新兵與舊兵的薪餉差異問題也在《籌》被多次提及和檢討 實際上以上述的戰鬥序列來檢視,遼東鎮的投入兵力,過半應該仍是常備的舊兵 三個明確稱為新兵營的單位中,只有出動兩個, 很可能第三個新兵營在作戰時仍未形成戰力 由此亦可一窺遼東鎮招募和訓練新兵的進度如何落後 能夠確認的新兵,大概就是撫標、新兵營和各營的補充人員,合計一萬四千人 根據《籌》所示,這些兵力應該大多是萬曆46年秋季前就招募到的 後續招募的另外一萬六千人,就直到熊廷弼上任時都還沒準備好了 除了遼東鎮外,已知薊鎮也投入了至少三千人的新兵 南京營也有千餘人的新兵 則明軍在薩爾滸作戰中,可能有約兩萬人其實是受訓僅半年的新兵 當然,新兵也未必是問題 萬曆朝鮮之戰時,明軍也多有新兵的部隊,雖然表現參差不齊就是了 不過新兵的培訓成果,對於訓練體系更為吃重,遼東鎮的操練系統不似完備 《開原圖說》便有不少批評,想來即便裝備到位,練兵也未必順利 遼東新兵有相當比例位於李如柏一路,並未實際投入戰鬥 馬林、杜松兩路的新兵也多半未被置於首當其衝的戰術位置 只有劉遇節的撫標右翼營在薩爾滸戰場投入前鋒作戰 看似新兵的素質未必有較大影響 不過,馬林一路的車營多為新兵,作戰時只被用於拱衛老營輜重, 而未曾與馬林的主力一同作戰,就不知道是否與其素質有關 明軍騎兵比例 明軍投入部隊龐大,其馬、步比例如何,較難研判 明軍在遼東鎮大規模募兵以投入攻勢,曾稱以馬四步六為基準(《籌》卷五) 但是最後並未以新兵為遼東鎮出戰的主力,各地增援兵力也並未採取此一標準 若以戰鬥序列的大致研判,則杜松、馬林這兩路都過半為騎兵 實際上是馬六步四的比例 劉綎一路則騎兵頗少,可能是馬二步八 僅李如柏一路可能近似於馬四步六之比例 騎兵人數多寡,卻未必決定戰術,因為不同邊鎮的戰術不同 按史料描述的戰況,杜松一路的明軍騎兵大多選擇下馬步戰 可能是預期要在崇山峻嶺間作戰,所預先做出的決策 也可能是薊鎮和陝西三邊的慣例 薊鎮戰術是戚繼光的遺產,陝西三邊當時也以火器見長 這些邊鎮的騎兵就更偏好下馬施放火力和步戰 馬林一路的騎兵多半來自宣大山西,曾試圖出擊衝鋒 可能源自於宣大山西的騎兵保留較多傳統騎戰的偏好,與遼東鎮較相似 劉綎一路的騎兵甚少,僅少量遼東與宣大騎兵,另有少量朝鮮的騎兵 戰鬥方式似乎多是進行騎馬衝擊,此外就是善用機動性進行威力偵查和劫掠 總結 明軍在戰術抉擇上或許有所輕忽,但並非全然的無能或被伏擊 只不過沒有想過向來管用的辦法這次踢到鐵板 畢竟明軍類似的打法就算是應對天啟年間與遼事並列的奢安之亂 也仍大致足以對付得住 奢安之亂時,林兆鼎《威暨錄》中顯示出的明軍戰術, 與劉綎年代的平播戰役,似乎並沒有太大差別 明軍直到天啟、崇禎年間也依然有能力應對蒙古馬隊, 即使是投入滿州麾下的蒙古八旗與外藩,也大多打不過明軍的主力 就只有滿州八旗兵一直是明軍即使以多欺少也勝負難料的存在 明軍的不足之處,一方面當然是戰術、裝備與部隊戰力建構的落伍或缺陷 另一方面卻也可以從調兵遣將的情形,看出明軍如何組織大規模征討部隊 主要是從各地抽調兵馬增援,以及在戰區周邊進行募兵編實與擴軍 但是明軍抽調的兵力來自各方,軍系差異甚大, 此一編組野戰軍的方法往往缺乏充分的整合,只是憑藉部隊戰術優勢, 在各自為戰的情況下以優渥的綜合兵力、戰鬥力與火力規模進行輾壓 萬曆三大征時期,明軍尚能憑藉自身戰力規模和火器威力, 打退各自存在戰略戰術上存在顯著缺陷的勁敵 但是到了面對後金時,此一手段就開始力不從心 財政的困窘導致多次倉促決戰,更加劇了此一窘境 接下來會考察熊廷弼和袁應泰時期的遼東明軍 對於明軍的此等結構性問題的揭露會更為顯著 -- You ask, what is our policy? I will say: It is to wage war, by sea, land and air, with all our might and with all the strength that God can give us; to wage war against a monstrous tyranny, never surpassed in the dark and lamentable catalogue of human crime. That is our policy. ~ Winston Churchill,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5/13/194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86.254.121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708410237.A.C34.html

58 則留言

ja23072008, 1F

roseritter, 2F

aaagun, 3F

ct13579, 4F
明軍並不是真的所謂聯兵做戰,只是把各處調的兵臨時湊在

ct13579, 5F
一起打這樣吧,有說楊鎬戰爭規劃問題不大,以明軍的狀態

ct13579, 6F
也只能這樣規畫戰役

ct13579, 7F
這樣來說後金軍隊算不算得上17世紀前半地球最強軍隊了

atteleitus, 8F
世界很大 最強很難說

atteleitus, 9F
記得原po好像以前有一系列對比後金跟當代其他強權軍

atteleitus, 10F
隊的文
很久以前寫的,現在回頭看應該錯誤不少XDDD

ct13579, 11F
或說純野戰的話,後金鐵騎是17世紀前半地球最強

ct13579, 12F
滿萬不可敵
很抱歉我並不認同,後金處於技術後進地區,要和西歐比較的話, 雖然不至於被輾壓(拿皇:人與物質的重要性為三比一),但也不易取勝 至少我是看不出來同時期的歐洲戰鬥民族瑞典人哪裡會輸了

atteleitus, 13F
不一定 隨便舉波蘭立陶宛聯邦 蒙兀兒 薩非跟鄂圖曼都

atteleitus, 14F
在鼎盛期 後金對上他們的軍隊跟戰術不一定會贏

atteleitus, 15F
更不用說西歐在打三十年戰爭的諸國

atteleitus, 16F
例如古斯塔夫大帝領導下的瑞典軍隊

ct13579, 17F
當時除歐陸諸國外,其他帝國的作戰模式跟明朝不會差到太

ct13579, 18F
多,後金一樣能碾壓,歐陸諸國還在冷熱兵器的轉換,後金

ct13579, 19F
鐵騎野戰對上還是有很大的優勢,後金滿萬就不可敵,何況

ct13579, 20F
之後後金還能動員十萬
先不提同樣是冷熱兵器混用,差距也非常大 (十四世紀歐洲/元末明初就已經冷熱兵器混用了,能跟十七世紀同水準嗎XD) 還有馬匹種類和馬政,人員構成,軍官來源,諸如此類,部隊素質的因素可多了 歐洲戰馬與馱馬的馬種和東亞差異頗大,動員制度也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明朝的軍系太雜,有些部隊可能勉強能和其他歐亞強權的主力相提並論, 但是更多部隊只怕就如同別人的二線部隊水準 要說後金能痛打其他地區的二線部隊我不會很意外,但要說輾壓其他強權我就不能苟同 事實上我會認為後金/清和瑞典在1630-1660年代的人員素質大概是差不多的 不過裝備上就大概落後不少,要贏會很難 另外,後金從來就沒有動員過十萬人,就算是改稱大清之後也得等到入關了 松錦之戰和一片石之戰的清軍都只有六、七萬人而已

atteleitus, 21F
跟明朝差不多...

Su22, 22F
滿州鐵人這麼強的關鍵在哪?盔甲精良?身體素質強健?武藝高超?

ct13579, 23F
遊獵的生活方式算後金一大優勢吧,補給方便,全民皆兵,

ct13579, 24F
跟遊獵生活培養的尚武精神
長期作戰,經驗豐富,指揮統一,紀律嚴格,賞罰分明

milk7054, 25F
女真可愛女真務實,遇到洋人就變得能歌善舞

gm79227922, 26F
各路兵馬都不和睦 這樣打也算不得已 剛好又遇到這個地

gm79227922, 27F

hgt, 28F
皇太極時期是最頂了!! 皇太極很注重火炮自行研發製造!!

ct13579, 29F
入關後八旗兵就迅速弱,失去了關外尚武風氣,遊獵生活

ct13579, 30F
模式對滿人來說才是最好的吧
其實八旗兵雖然確實存在衰敗,但是直到乾隆時期都仍能抽調編組出精銳部隊 很多人印象中的八旗入關後腐朽不堪、只能憑藉綠營是言過其實
※ 編輯: jimmy5680 (76.86.254.121 美國), 02/21/2024 14:07:04

overno, 31F
看紀錄,後金的精銳能批多層重甲衝鋒,而且還不怕死

overno, 32F
康熙後期,不怕死的勇勁少了,就衝不破火槍陣

overno, 33F
八旗兵的裝備,感覺沒特別精良,也沒使用特別的冷兵器

overno, 34F
後金女真人的勇勁才是 八旗兵厲害的主因

overno, 35F
就像台積電的秘訣不是儀器設備,而是人,一樣

ct13579, 36F
奇怪 我找了一下資料說後金前身建州女真早脫離魚獵.妥妥

ct13579, 37F
農耕民族了,那他們是怎麽維持這種動員能量的

skytank, 38F
獵戰合一的軍事潛力就是比農戰合一要有效率

skytank, 39F
滿州春時可以大規模粗耕,農作之後就以進入山野畋獵

skytank, 40F
既有接近純農業民族的生產力又具游牧民族的生活戰技

skytank, 41F
滿州林鐵資源又豐富,冶金技術流入從隋唐後就盛產重騎兵

skytank, 42F
安史之亂是歷史上一個重要指標,東北漸取代西北成為大患

skytank, 43F
分裂的蒙古最多只能生輕弓獵騎,滿州能生一堆重甲突騎

nojoewu, 44F

K19chaar, 45F

milk7054, 46F
大量火器年代還在重甲,蒙古老是網路互打,女真入關後靠

milk7054, 47F
龐大胖虎體量壓倒隊友

milk7054, 48F
對手

milk7054, 49F
草原鬆散軍事聯盟,有的還認女真當大哥,草原人口本來就

milk7054, 50F
少,玩不起長期消耗戰

Noback, 51F
阿濟格那批人就說北京洗光金銀就退回關外,看準的就是關

Noback, 52F
內文明的腐蝕性,結果多爾袞信了范文成跟洪承疇那批漢官

Noback, 53F
的話。愛新覺羅溥儀只能淪為故宮清潔員。

Noback, 54F
八旗的戰鬥力在前幾代人都還能維持住,是從關外老家一直

Noback, 55F
徵調,搞到後面老家都沒人了,守也守不住

Noback, 56F
在關內一直被腐蝕,淪為吃皇糧的米蟲

Noback, 57F
漁獵那是早期 後面抓了幾十萬漢人當奴隸 農業生產力不

Noback, 58F
成問題

jimmy5680 作者的近期文章

Re: [分享] 「滑鐵盧戰役的死者們到哪裡去了?」
雖然不完全是同個議題 但是分享一下最近看書的相關內容 以下是參考: Waterloo after the Glory: Hospital Sketches and Reports on the Wounded after the Battl
[心得] 廣寧之戰的明軍 [3]
廣寧之戰的餘緒:熊廷弼的判斷 廣寧之戰結束後,明軍士氣頹敗之餘開始全面後撤,廣寧的守軍也放棄作戰,多數直接向 後金投降,乃至於施放銃炮驅趕並未投降的明軍。 在王化貞趨於恐慌的情況下,熊廷弼做出的決定是全面收縮,此一判斷造成不少爭議,也 成為
[閒聊] 缺餉與戰力的關聯性
最近在板上有些人一直質疑明軍戰力低迷的原因是欠餉或缺乏軍費 儘管實際上就連對手的後金都指出明軍並未都迅速潰逃還不斷發射猛烈炮火 而倒戈後金、滿州的明軍其實戰力始終沒有因為陣營轉換而有明顯的提升 後金在入關之前也完全是以徵發軍需物資為主的體制
[閒聊] 史實的狂信者武裝集團
如題 沙丘電影第二部最近上映 這部作品可能有參考不少史實的存在 我不太清楚究竟參考了哪些 但是以下是我隨便猜測或看到有人提的 1. Fremen的原型,顯然是泛伊斯蘭世界的族群 Long Live the Fighters是取材自阿爾及利亞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7]
▌瀋遼戰役的傷亡分析 根據《三朝遼事實錄》,瀋遼戰役的明軍陣亡軍官包含: 總兵,六人 (明廷一開始懷疑賀世賢沒死所以寫五人) 副總兵,三人 參將,七人 游擊,八人 都司,六人 守備,21人 千總,41人 把總,41人 浙營千、把總,10人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4]
▌瀋遼戰役中的明軍:瀋陽的明軍戰力 天啟元年,後金席捲遼東、攻破瀋、遼兩座重鎮,其作戰的關鍵是在短短一個時辰之內、 即不到兩個小時,就成功攻破明軍重兵防禦的瀋陽城。 瀋陽本非遼東鎮的大城,主官僅為游擊,但是在開原、鐵嶺、撫順、清河等城池陸續
[心得] 1621年瀋遼戰役的明軍 [1]
▌前言 本文是根據《籌遼碩畫》、《熊廷弼集》、《三朝遼事實錄》等史料,考察至天啟元年的 瀋遼之役前夕,熊廷弼與袁應泰在遼東的防務規劃與執行,以便商榷1621年的遼、瀋戰役 中,明軍籌集的戰力之組成與部署,並梳理該次決戰中的戰況。 ▌薩爾滸戰
[問題] 二戰末期的英美戰略轟炸與護航成功率
如題 我在看空戰群英第七集的時候 劇中的美軍飛行員提到P-51野馬開始大量投入並提供全程護航 使戰略轟炸機隊的成功率和倖存率大為提高 劇中也演出P-51大舉迎戰攔截的德軍戰鬥機的場面 (但是,我對劇中的空戰場面非常懷疑,真的有密集和混亂到這
更多 jimmy5680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