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Buddhism
標題

[法語] 莫將容易得 便作等閒看

時間
最新2023-07-13 05:57:00
留言54則留言,10人參與討論
推噓7 ( 7047 )
【遇到佛經,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 夢參老和尚開示: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經,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希 有想。   現代印刷術很發達,到處都有佛經。假使沒有原始的經本,還拿什麼去復印啊,怎麼 能印得出來啊。現在的寫作文章,不能算是佛經,你要怎麼對待,我沒意見,佛也沒有說 。我所指的是《大藏經》,那是諸佛之見。   至於後人的知見,他寫得很多,那是他的知見,不是佛的知見。我們皈依佛的人,學 的是佛的知見,你還沒有這個智慧抉擇,也不用批駁他。你批駁、辯駁,他也不接受,大 家更增加煩惱,但是你要知道恭敬法寶。   你知道法寶難得到什麼樣子嗎?以前我們中國有三大高僧,到印度去取經得到成就的 ,去的人很多,有成就的只有三位。大家都知道唐僧,就是玄奘法師。還有,唐僧之後的 義淨三藏法師。還有,玄奘之前的法顯法師,那是最早的。法顯法師八十歲才到印度去取 經,他回來之後翻了很多經。   在唐朝的時候,義淨法師看見有很多人對經典不大恭敬,他就寫了兩首,是晉末的時 候,五胡亂華的宋國。“......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說是後來看經典的,他不知道前人付出很多的辛苦,那些都是拿生命換來的。   “路遠碧天唯冷結,砂河遮日力疲殚,後賢如未谙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古來人 得一本經,真是當寶。古人得一本經,他的心就入進去,就念啊,誦啊。之後,思惟經的 義理,是這樣的,所以他很快就證道,很快就開悟,很快就行了。現在的人精進心生不起 來,希有心沒有了。   這首詩是說去取經的時候,好難啊!路途非常地遠,萬裡啊,交通工具不是坐飛機, 而是一步一步走。我們現在坐飛機飛到美國,飛到溫哥華,八九個小時,十幾個小時,還 感覺很辛苦,一步一步走,怎麼走啊!過海要用船,沒有船怎麼辦呢?怎麼漂呢?弄塊木頭 ,或者弄只筏,困難得很,不是這麼簡單。   所以你要聽到他使用的形容詞,路又遠,碧天,路上的青天,有時候看得不清楚,全 是冰雪,有的是這樣冷啊。熱的時候,是走到沙漠旱海,中午熱的時候可以高溫四十多度 ,冰是零下幾十度。一天之中,零下幾十度,高溫幾十度,你想一想,那種日子怎麼過。   還有,每位大法師要去行腳的時候,晚上一定還要念經,一定要持誦,還要修行。有 進修沒吃的,哪有吃的,喝喝水都很難。大家看看玄奘法師就可以了。義淨法師也有一部 書,法顯法師也有一部書。玄奘法師的書是《大唐西域記》,大家經常看的《西游記》不 算數。    他們都有筆記,看他們每天走的路,這個時候你才知道經的寶貴。義淨法師尊重我們大家 都是賢者,凡是佛弟子都是賢者,跟聖人差一截,是賢而有德的人,讀到佛經都是賢而有 德的人。   如果這個道理你沒明白的話,往往將經輕易看,你也不重視這個法寶,看得很輕。一 定要重視佛經,因為重視了,你才會受持。如果受了三皈依,平常就要修持。修的時候要 念三寶,別的修法你才能做。 https://i.imgur.com/X6f24UJ.jpg
[法語] 莫將容易得 便作等閒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230.2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89037703.A.C14.html

54 則留言

eudamonia4u, 1F
南無阿彌陀佛

daye2012, 2F
法條千條,不如黃金一條

cutekid, 3F
南無阿彌陀佛!

warrenchen, 4F
三寶弟子 依法奉行 (但好奇,早了義淨法師近三世

warrenchen, 5F
紀的姚秦鳩摩羅什法師,不算在「三大」裡頭是嗎?

kissung, 6F
 鳩摩羅什大師是龜茲國人、在當時算西域人。但一

kissung, 7F
樣是偉大の三藏法師。

dakudai, 8F
阿彌陀佛!

sakuyaa, 9F
黃金ㄧ條不如繩子ㄧ條XD。法希不識貨

Bonaqua, 10F
三大應該是指從東土前往西域取經的高僧。

Bonaqua, 11F
鳩摩羅什大師,小時候就出家在印度學習了。

Bonaqua, 12F
算是西域前往東土的高僧。

ykkdc, 13F
所謂佛典《大藏經》,包含佛典三藏--經藏、論藏、律

ykkdc, 14F
藏。學習佛法,確實要以佛典三藏為師,是謂三藏法師

ykkdc, 15F
而不是以後代某個個別人的說法,必須回歸經律論三藏

ykkdc, 16F
佛教大藏經的佛典三藏,又稱三藏十二分教。

ykkdc, 17F
例如,佛教內道修行止觀,止觀的所緣是三藏所詮內涵

ykkdc, 18F
止觀的修習--如《解深密經》(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ykkdc, 19F
「佛告慈氏菩薩(彌勒菩薩)曰: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

ykkdc, 20F
安立,所謂契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

ykkdc, 21F
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以上十二者即佛

ykkdc, 22F
典三藏十二分教)。。菩薩於此(佛典三藏十二分教)

ykkdc, 23F
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

ykkdc, 24F
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

ykkdc, 25F
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

ykkdc, 26F
輕安,是名奢摩他(止),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止)。」

ykkdc, 27F
外道也有止觀,然而,佛教內道的止觀,所緣通達佛典

ykkdc, 28F
三藏的內涵,尤其大乘菩薩的止觀,非如小乘得少為足

ykkdc, 29F
(PS.現代大藏經數位化了,如CBETA大藏經方便許多,

ykkdc, 30F
除了漢傳大藏經,也有收錄些許南傳大藏經、藏傳大藏

ykkdc, 31F
經,可以多深入學習,而不是如原po只貼後代法師個人

ykkdc, 32F
所言,那是不足夠了,而且很多只是他個人講的而已,

ykkdc, 33F
如果深入佛典大藏經十二分教,會發現他講的非常不足

ykkdc, 34F
,甚至會有錯謬,所以要廣學多聞,佛說要智與辨也)

ykkdc, 35F
(佛法的學習,不是複製貼上,一篇文章只值1 Ptt幣,

ykkdc, 36F
可以試著多消文、做筆記整理等,只代po複製貼上太廉

ykkdc, 37F
價了,應當多花點心力 不是隨隨便便地複製貼上而已)

ykkdc, 38F
(而且要有系統次第的學習,不是看別人文章然後打游

ykkdc, 39F
擊似的跟趨,自己要有學習的計畫目標,要有系統性的

ykkdc, 40F
學習,漸次深廣、深入、增廣,才不會流於膚淺,這是

ykkdc, 41F
真的有心修行的人會去做的,真的修行要讓自己進步)

ykkdc, 42F
(我記得kiss這篇以前在板上也曾貼過,為什麼有印象

ykkdc, 43F
呢,因為有人誤以為大藏經是一本經,所以當時我也有

ykkdc, 44F
推文說明,大藏經不是一部經,例如你連上CBETA電子

ykkdc, 45F
佛典大藏經網站,就會知道大藏經是所有佛典的統稱,

ykkdc, 46F
以漢傳大藏經的歷史,有明朝的永樂大藏經、清朝的乾

ykkdc, 47F
隆大藏經等,然而特別是指收錄翻譯自印度大藏經者)

ykkdc, 48F
(又,古代翻譯印度大藏經的貝葉經,現在保存最多印

ykkdc, 49F
度佛典貝葉經最多的地方是藏地,以前漢地玄奘法師等

ykkdc, 50F
從印度搬運回來的貝葉經,到現在所剩無幾,然而藏地

ykkdc, 51F
保存的貝葉經仍有很多,這是古代佛典文獻,這跟佛教

ykkdc, 52F
傳入西藏後,被藏人視為主流文化有關,所以戮力保存

ykkdc, 53F
以及藏地的氣候,也較有利將古代的貝葉經保存下來)

tzboy, 54F
隨喜y大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