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標題

Re: [閒聊] 天正19年秀吉「御前帳」&太閤檢地

最新2024-05-29 22:25:00
留言15則留言,9人參與討論
推噓9 ( 906 )
https://i.imgur.com/ESJJAEo.png
Re: [閒聊] 天正19年秀吉「御前帳」&太閤檢地
第二章 蔵入地の機能と兵糧米調達の方法 第一節大名蔵入地の役割 太閤檢地後,島津氏面臨家臣團的不滿、抵抗導致土地分配混亂 二十萬石的蔵入地,至少在秀吉活著的時候沒有分配給家臣 情況嚴峻過半成為荒地,但豊臣政權為什麼把二十萬石還是無役的蔵入地賜給島津家? 幽斎家臣麻植長通安宅秀安言明,檢地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大名的蔵入地 但中央政權積極增加大名蔵入地的目的是什麼? ※ (文禄二年)正月廿八日麻植長通書状(伊勢貞真宛) (慶長二年)正月廿日安宅秀安書状(島津忠恒宛) 列舉下列四個一般認為豊臣政權期蔵入地的可能機能並檢討 ①大名的私經濟 ②供給足輕扶持米 ③軍役免除分用於填補在京人數分軍役 ④供給兵糧米 ①在此時期島津氏被強制在京生活所以背負龐大借銀,光支付利息就是重擔 因此確立島津氏的財政基礎是當務之急 慶長四年向德川家康借了黄金二百枚償還「借銀之利平分(借錢還利息) ②秀吉在文禄四年六月三日付朱印狀中批評會津檢地,指出「うちの衆」「中間」「 よくにん」等為「蔵入之内て下行仕殊處」,當然是指由蔵入米支給 ※ 身分低沒有獲得給地的內眾、中間、職人等自蔵米取俸祿 然而,島津氏的足輕扶持米,根據前述知行割付之事史料中「道具者小きう人共」 被單獨設定了5870石。因此可認為島津氏的無役蔵入地沒有這個用途 ※ 島原之亂時北郷佐渡守在自己軍役分寫道 道具之者 弓  六拾六人[內六人は手廻之道具持]    鉄炮 換句話說「道具者」是由鉄砲等「道具」組成的戰鬥集團,也就是足輕 ③伊集院幸侃表示在京人數與軍役缺額只能從蔵入地籌措了,抱怨很難填補這個缺口 乍去在京之人衆、其外軍役御免之人衆各之斛過分之儀共御蔵入廿萬石を 以被召次候之条、難成儀可為御察候、小給人衆之斛千人程不足談合衆被申候 ※ (慶長二年)七月十三日伊集院幸侃書状(伊勢貞昌宛) 之所以給忠恒十萬石就是為了京儀軍役,這意味忠恒需要從十萬石中僱用必要人數 忠恒在慶長四年就獲得十萬石,然而正如前述二十萬石蔵入地並沒有用於分配 幸侃之所以抱怨「難成儀可為御察候」,可能是因為沒有形成這樣的體制 因此,島津氏為了補充不足的軍役人數進行以下操作 去年、御出張之軍役之儀、三拾石一人つゝの物数之定かとくしま(加徳島、朝鮮慶尚道)におゐて、 武庫様(義弘)以御意三十石一人宛之物之物数被仰定候、 …… 両度共御意趣ハ、治少様(三成)被抑出候茂百石付人可ず三人宛たるへし、 右之物数首尾仕候様にと被仰候、 万一百石付三人之談合てハ物数不足之儀茂有へく候条、 百石三人宛之物数候へは拾石餘り申候、 其十石を三百石より抜被出候へは三拾石て候、 これを徒なさせられてハい可ゝのやう候、 三十石一人宛之談合可然由 龍伯様(義久)以御分別国元へ被仰下候、 此儀は公儀不知事候、今以不入儀候へとも申事候 ※ (慶長三年)七月九日伊集院幸侃書状(島津忠長宛) 慶長之役石田三成傳達給島津的軍役人數是100石3人,但島津懼於出兵人數不足 就動起了如果30石1人,那100石中剩下的10石,每300石就又有30石可以多擠出1人份 談合眾討論後決定為30石1人,由義弘向領內下令,此事公儀不知 因此,在京人數與軍役免除者不足分本來是蔵入地的任務,但卻變成了家臣團的負擔 ④首先,應該重視秀吉自身蔵入地的機能 天正十三年列舉了加藤光泰被解除大垣城將理由的朱印狀中 秀吉蔵入地被定位為城米、又作為東国出陣時的兵糧米的供給地 明確規定必需由城主照原樣管理,不能安排給人(不能向家臣分封) ※ (天正十三年)九月三日豊臣秀吉朱印状(一柳末安宛) 這也是後來被東海道秀吉子飼大名送給家康的大禮包 這也適用於大名蔵入地。首先豊臣政權期需要在京家臣的米飯 然後最重要的機能是向朝鮮侵略軍供應兵糧米 高木昭作氏查閱了『島津家文書』中慶長元年十二月五日付覺書寫 發現島津氏對豊臣政權的軍役割當制定了動員計劃 「馬上の士とその従者、『御道具衆』、夫丸などを含めた惣人数とそれに 要する五ヶ月分の兵糧・馬糧を算用して秀吉の要請に応じようとしている」 並且通過與兵糧自弁為原則的戰国大名進行比較,確認建立了劃時代的近世軍團 ※ 高木昭作「『公儀』権力の確立」 夫丸=人夫 高木氏雖然沒有提及 戰国期島津氏原則上是自飯米,這點可從天正四年攻高原城的「御出陣賦之事」看出 也就是說戰国期,島津氏的戰鬥是為了地區統一,所以原則上不存在長期出差 因此兵糧由家臣團自賄(包括現地調達)既足,大名蔵入地相對較小也足夠 佔領地反而是為了召募新家臣使用,通過擴大家臣團來擴大軍事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設定二十萬石蔵入地的目的 也就是說,這個蔵入地雖然「無役」但其實並非無役,島津氏沒有自由裁量權 依照豊臣政權的最高命令來看,是必需用於「唐入り」的兵站 ※ 這個無役,解釋為不計算在軍役比較適合 ※ 中略 接下來與朝鮮侵略一樣是海外派兵的琉球侵略又是如何?下一個史料是其動員計劃 惣高四拾萬弐千百八拾石五斗 [内]高七萬五千石  琉球渡海衆    此人数千五百人[但]百石付二人役 一、高三拾弐萬七千石 在国衆   此出銀百七貫九百目[但]一石付三分三リ宛  [内]一、銀子拾三貫目 玉薬代     一、銀子壹貫五百六拾目 普請具代       合拾四貫五百六拾目 一、米千七拾五石   琉球渡海衆[壹石付]三合二勺七才ツ  [但]千五百人五ヶ月分飯米出銀之外也 一、鐵炮七百三拾四挺 軍衆方より出、三百石付一挺ツゝ  [付]玉薬三萬七千弐百放[但一挺付三百放ッゝ] 一、百十七張[弐百石付壹張ッゝねり弓たるへし] 軍衆方より出  [付]百十七腰[但九ッなら]      三百五十一筋一張二付三筋宛 一、三百九十七具 軍役方より出[但]一具付百七十辨ツゝ 一、よき、なた、岩樟三百九十八 同[但]一ツ付百三十辨ツゝ 残[而]銀子九拾三貫三百四拾目、伏見番衆、駿河質人、入目宛出也   慶長十三年九日六日 ※ 軍衆方=軍役,出武器彈藥軍用消耗品。軍役方=夫役,出工具、船隻?等 箙=箭袋。よき=斧。なた=鉈。岩樟=船? 略過作者計算核實數據,只挑出令人疑惑的米1075石 琉球渡海衆 乍看此條像琉球渡海衆要出米1075石,但琉球渡海衆已經負擔出兵人數1500人 經計算在国眾高327000*0.00327=1069.29石(沒有記載畸零數,故有落差) 考慮這些似乎可以安全地假設它大致匹配「千七拾五石」 因此米千七拾五石此出銀並列,下面的琉球渡海衆應讀作琉球渡海衆(飯米) ※ 琉球渡海衆千五百人五個月分飯米,為「出銀之外」由在国衆另外負擔的 根據上述討論可看出在出兵琉球時,渡海眾負擔軍事力,在国眾負擔兵糧・火藥等兵站 以這種形式對所有的家臣徵發軍役以達到平等 與戰国期的島津氏相比,這是一個相當合理的軍事編成 說明了經歷豊臣政權下侵略戰爭後島津氏的進步 然而在理念上仍然是兵糧自弁,這顯示出島津氏的蔵入地沒有提供兵糧米的能力 ※ 出兵琉球兵糧是在国衆負擔,而非蔵入米提供,有可能因為還債都不夠 此外,在大坂之陣時島津氏自賄長達兩個月 小林計一郎氏評這種方式「可以說是類似於武田氏等的戰國時代的方法」 島津氏的落後是顯而易見的 換句話說,島津氏並未能充分強化蔵入地,也未能創建依靠蔵入米的兵站補給體制 因此,島津家臣團不得不承受其後果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島津氏是如何在豐臣政權基於石高制要求的 「際限なき軍役(沒有限際)中動員人數的呢? 這一點將在下章進行探討 ※ 但略過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ω)\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205.1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ringState/M.1716464065.A.49C.html

Re: 回文串

915
> Re: [閒聊] 天正19年秀吉「御前帳」&太閤檢地
WarringState05/23 19:34

15 則留言

豊臣政權對島津氏的際限なき軍役是100石3人 島津強加給家臣團的軍役是30石1人 島津氏自己發起的海外軍役是100石2人 兵糧要先準備個五個月份,但事情不是這麼單純 征朝鮮的100石3人或30石1人,都是針對島津氏的軍役高所課 二十萬石無役高沒有被計算在出兵人數之內 征琉球的100石2人是針對出兵的琉球渡海衆,後勤的在国衆沒有包含在內 所以不能單純的拿100石3人、2人去計算出,1萬石軍役300人或200人 這類 False premise,也就是為什麼網上會有一堆錯誤訊息一直流傳

PAULDAVID, 1F
跨海遠征徵召率還拉破萬石300啊 記得鹿兒島也是廢土破

PAULDAVID, 2F
島 島津家這樣一來二去三開花居然沒自爆垮台
慶長之役以文祿4年計算 島津氏分合計 569,533石 內無役分 -210,000石 = 以惣高試算每萬人軍役 100石3人 359,533/100*3 =
10,785.99人
/ 56.9533萬石 = 189.38(人/萬石) 30石 1人 359,533/30 =
11,984.43人
/ 56.9533萬石 = 210.43(人/萬石) 出兵琉球 琉球渡海衆 惣高 = 402,180.5石 在国衆 +327,000石 = 402,000石 人數 = 1,500人
1,500人
/ 40.21805萬石 = 37.29(人/萬石) 由長宗我部元親朝鮮軍役3,000人來看,同樣以100石3人去試算
3,000人
/ 3人*100石 = 3,000人/20.26萬石 = 148.07(人/萬石) 故9萬8千石應該是長宗我部家的,而非土佐惣高 與長宗我部家相比島津家像被超徵 也有可能因為薩摩離朝鮮比較近,所以被課了更重的軍役高比例 上面試算的數據都是豊臣體系,長時間遠征含兵站 所以不能跟統傳的戰国兵糧自備軍役比較

c22748872, 3F
這樣看來豐臣算佛?軍役高有打折給你

sdiaa, 4F
總不能搞到大名破產吧~

DorkKnight, 5F
平常G8一點,要出兵給你折扣就會感恩戴德了(?
其實也不是折扣,三成傳達的軍役人數已經很重 但島津因為知行地大搬風等因素湊不足軍役人數,才向家臣凹的更重 因為傳統大名,事實上沒有這麼多「家臣」 他們出兵主要是動員家臣&對領內地下人徵發軍役&夫役 常被稱為兵農分離的秀吉身分統制令,核心目的就是分離軍戶與農戶 前述的知行配當事實上就是讓大名組建軍團,但沒給足夠時間消化 為了急湊人數,島津向家臣、在地地侍&牢人提出知行宛行約束 以新恩加增為餌,勤500石軍役的話先給250石宛行,歸國後再給250石宛行 這也是為什麼秀吉死後,征朝鮮軍役讓島津的家臣數量與財政大爆炸 豊臣家的渡海眾、武功派為什麼跟文治派槓上,多半也跟島津家的問題雷同 征朝鮮失利渡海大名沒有獲得預期中的加增回報,沒法恩賞渡海賣命的家臣 開了一堆支票現在怎麼負責?只好皮厚厚 一、壱岐少左衛門高麗御陣前五百石之軍役自分相勤参候ハゝ 帰朝之節高五百石可被下旨被仰渡、 少左衛門五百石之軍役ニテ自身渡海仕候、出陣前弐百五十石被下候付帰朝之砌残二百五十石之儀申上候処、 壱岐ハ伊東先方ニテ致御敵対候間二百五十石ニテ可然 旨鎌田出雲守口達ニテ被仰聞候 此例壱岐少左衛門報名參陣,自力勤500石軍役,約定歸國後得高500石 出陣前已給250石,歸國後來討剩下的250石 只好挖壱岐過去曾是伊東家先方跟島津家敵對過,所以渡海前給的250石就夠了 另有一例則是以「僅二町為持人」為由毀約 僅是個有二町地的持人,這表現出此人只是個地侍,非島津的家臣,不用給到足

KrisNYC, 6F
豐臣應該確實比德川好講話 德川光搞參勤交替就窮死你
不管豊臣或德川時代,表高都是調整、計算得來的 太閤檢地以籾、大豆2石作為分米1石 計算出來的惣高37.79萬石,跟表高60.95萬相比大幅不足(慶長4年) 德川幕府向各大名要求提出知行目錄,也就是御前帳高=表高 島津想維持表高60萬石以上,但裏子空空只好跟幕府交涉 幕府提出以籾28俵=京竿高10石換算,算完還是有差額 最後以籾1石5升賦高1石,計算出高頭61.95石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所以表高這東西,並不是實際上的檢地高,而是以賦役折算出來的數據 而賦役跟「距離」也有很大的關係 島津家中課年貢也分遠中近三級,遠的稅率較近的低 所以各家對豊臣或德川的表高=役高,並不是以同一個係數計算出來的 貴圈真亂

HAHAcomet, 7F
明知石高越多 德川幕府派的公差越重 為何一堆大名還

HAHAcomet, 8F
老愛打腫臉充胖子灌水自家石高? 看看那個島原藩松倉家
伺候席的席次跟順位,看面子值得多少 外樣中除了加賀前田在江戸城大廊下席,跟德川御家門待一起被當成準御家門 島津在大廣間席中排第一,如果照實算有可能會被伊達家超車 從第一掉下去應該很顯眼,冷嘲跟閒言閒應該也不會少 過去年節都是島津忠恒回頭跟伊達政宗問好 一想到今後會反過來變成是政宗回眸一笑心都涼了只好咬牙硬上:D

tucker, 9F
哈上面描述的畫面太美,真的吞血也得上啊XD

CGT, 10F
武士真是高級8+9,為了嗆聲的面子地位,擔更重的賦役也甘願

CGT, 11F
跟貸款養雙B重機、還要打賞妹子的心態差不多?
輸人不輸陣,出巡還要租小弟充場面

sdiaa, 12F
米多收五斗跟銀兩多收火耗一樣
是滴

PAULDAVID, 13F
雖然說不打仗的年代 自然就是用排場跟地位搞政爭 但這

PAULDAVID, 14F
些真的有在江戶時代賺到實益嗎
氣氛無價!?不知道捏,我印象中好像只有爆炸的案例 像天草一揆跟沼田真田家跟本家松代爭家督之類的,阿波德島被幕府阻止了 畢竟灌石高主要影響的是伺候席的席次、參勤交代的規模、御手傳普請的負擔 除了有面子其它都是虧空裏子,表面上看不到賺取實益的跡象
※ 編輯: Oswyn (114.36.245.15 臺灣), 05/29/2024 17:21:23

kojiro, 15F
武士就是制度化的8+9啊~~~

Oswyn 作者的近期文章

Re: [閒聊] 錢、渡來、模鋳、撰銭、經濟社會
960年 北宋建國 987年 占卜古錢能否拿來流通及放棄發行新錢 990頃 北宋開始流通交子(紙幣) 996年 『西宮記』源高明(醍醐天皇之子)撰述的有職故實・禮法書(後人增補校訂) 件勘文、長德元年以往、只注承伏之由并本贓數等、不指役畢期
Re: [請益] 都說秀吉老番癲究竟有多番顛?
秀吉的性格還能從東大村井祐樹准教授,在2022年從網拍挖出來的一組書狀寫本中看出 【新発見】秀吉の押しの強さ物語る手紙見つかる 三木合戦などに関する35通兵庫県立歴博で4月公開 2024/02/08 https://jocr.jp/radi
Re: [請益] 都說秀吉老番癲究竟有多番顛?
本郷教授在產經新聞的專欄,其中關於秀吉系列文中的一篇 ChatGPT 日翻中稍修潤詳見原始網頁,與原文有點偏差但實在懶得大改 https://www.sankei.com/article/20240201-JTQ3J46BWNJS5DLBE
Re: [問題] 國人跟家臣的差別在哪?
日本近代以前的歷史有很多怪東西,其中項是一個詞依使用人的立場會有不同解釋 以下心得不見得非常精確 殿上人公家認為非殿上人的公家是地下人 地下人公家認為地方官與在地領主等是地下人 地方官與在地領主等認為鄉民等是地下人 一個地下人各自表述。所以
更多 Oswyn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