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標題

[娛樂] 鎌倉殿的13人,源氏和平氏的日文念法?

時間
最新2023-10-06 19:49:00
留言20則留言,4人參與討論
推噓5 ( 5015 )
各位大大好~ 小弟的問題其實也不知道要怎麼歸類,也有在日劇板、日本歷史板和本板爬了一些文, 不過似乎沒看到相關的討論,雖然是看完鎌倉殿的13人而有的疑問,故問題應是鎌倉時 代,非屬戰國時代,但是此板人氣較高,應該比較容易讓高手看到,因此在此板發文請 益。 幾個月前看完了鎌倉殿的13人,但是心中一直有幾個關於名字的問題,也有上網查,不 過我的日文程度只是會讀50音,和一些簡單的詞語,要完整看懂日文段落文章實在苦手 T_T,所以來請教大家關於以下的問題: 1.「源」跟「平」兩氏的日文念法,為何在講到 源平(げんぺい)合戰、源(げん)氏棟樑、源(げん)氏及平(へい)家幾個詞的 時候,源跟平是用音讀的「げん(gen)」及「へい(hei)」; 但是在念苗字加個人名的時候,「源」跟「平」卻是用訓讀「みなもと(minamoto)」 跟「たいら(taira)」,比如 源 頼朝(みなもと の よりとも)、 源 義経(みなもと の よしつね)、 平 清盛(たいら の きよもり)和 平 重衡(たいら の しげひら)等等。 2.還有其他的苗字也是這種情形嗎? 若無,為何只有源平是這種特殊的狀況,難道是因為他們是武家政權的起源嗎? 3.為何苗字跟個人名之間都會加個の(no)的或之,的意思? 例如某一集後鳥羽上皇問慈円僧正,現在北条家誰是真正的話事人,慈円回答道北条之 義時(ほうじょ の よしとき),還有如第1題列的人名等等,不管是自介或他人提到 都會加個の; 但是戰國時代似乎就沒這種情形,例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或德川家康等人,都沒在苗 字跟名中間加個の。 從鎌倉時代到戰國時代,中間是如何演變而產生這種差異呢? 以上問題,先謝過各位大大啦~ PS. 既然是分類是娛樂,總要貼個美圖以示尊重,戲裡演北条義時第二任正室比奈的堀 田真由,真是可愛漂亮。 https://imgur.com/BT8DSNO
[娛樂] 鎌倉殿的13人,源氏和平氏的日文念法?
https://imgur.com/S2celxP
[娛樂] 鎌倉殿的13人,源氏和平氏的日文念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32.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ringState/M.1693145370.A.77A.html

20 則留言

Landius, 1F
就時代比較早期,源平分支太多的時候,這時候的苗字比較接

Landius, 2F
近代表自己的所在地,也就是說北條義時指的是北條的義時,

Landius, 3F
這個時候可能因為分家還是怎樣改變這個稱呼,義時獲封江間

Landius, 4F
的時候就是江間義時或江間小四郎,這時中間也是有の來連接

Oswyn, 5F
訓讀是避諱兼敬稱,也有大名家臣稱主子或先君時會用

Landius, 6F
,比較像是當時過渡期間的習慣而比較正式些.

Oswyn, 7F
氏姓のXX 才會用の、表示某氏族的誰,苗字不會加の

Oswyn, 8F
藤原橘平豊臣這些氏姓才會加の、這的の表"歸屬"

Oswyn, 9F
源の頼朝=源氏的頼朝,至於苗字因為已經是氏姓下的細分化

Oswyn, 10F
所以習慣上不會在苗字後加の,北条義時習慣上中間是沒有の

Oswyn, 11F
口語中加上の的話就是北条家的義時,不過寫的時候不會加

aterui, 12F
1就是訓讀和音讀的差別,訓讀是日本原有的唸法,音讀是從

aterui, 13F
中國傳來的唸法,當作有大量破音字就對了

aterui, 14F
古日文名詞會接受音讀訓讀互換,通常是一個名詞內全部漢

aterui, 15F
字要同一種唸法,你的例子「氏」是音讀,前面的源平也一

aterui, 16F
起變音讀;其他例子如信濃國是訓讀しなののくに,簡稱信

aterui, 17F
州就變成音讀しんしゅう;織田信長訓讀是おだのぶなが,

aterui, 18F
信長公記就變音讀しんちょうこうき

y11971alex, 19F
日本古代用の區分人名成分很常見:

y11971alex, 20F
 若野毛二俣王=わかぬけふたまたのみ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