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Warfare
標題

[心得] 拿下全中國讀書筆記

時間
最新2023-03-21 20:53:00
留言33則留言,17人參與討論
推噓17 ( 17016 )
一般這種講中國歷代戰史的書,都是環繞英雄描寫戰爭,某某名將如何巧妙的取得勝利, 完全由人決定戰爭的結果,但這本書是從地理的角度解讀歷代戰史,英雄長什麼樣,遠比 不上他腳下那塊地長什麼樣重要,如何掌握地勢才是勝敗關鍵,而儘管是同樣山川地理, 隨著歷代的發展,會有不同的結論,這本書完整的敘述這個過程 戰國時代,關中四周高山環繞,對防禦相當有利,中間八百里秦川,可以供養大量人口, 相對當時中原還有大量沼澤地未開發,關中可說相當有優勢,在關中跟中原六國的天秤中 有一個地方被作者稱為天下的砝碼,就是蜀地,關中加上蜀地後,秦就具有一掃六國的 本錢,當然張儀范睢白起等人功不可沒,但他們的活躍,正式建立在這種地理優勢之上 楚漢相爭的時代,項羽缺乏對地理的了解,西楚九郡雖是肥沃平原,但無險可守,前期被 漢軍一口氣奪下彭城,後期楚漢相持時,彭越及劉賈輕易突入項羽後方打游擊戰,嚴重影 響楚軍後勤供應,相對劉邦的關中相當安全,蕭何源源不絕輸送人力物資給漢軍前線,此 為劉邦以弱勝強的關鍵,這次天下再統一只花五年,是因為劉邦集團取得秦國寶貴的律令 圖書,可以照著秦國走過的路再走一遍,同樣,漢初三傑的確各擅勝場,但他們的活躍, 依舊是建立在同樣的地理優勢之上 到了漢末,此時天下的局勢有顯著的不同,中原在長年和平下快速發展,拉開與關中的差 距,而江南已不是蠻荒之地,以往只要控制中原,戰爭就結束了,江南無法支持可跟中原 對抗的割據勢力,但現在已可在江南立足,逐鹿天下,最早提出這點的是張紘及諸葛亮, 後來發展成東吳二分天下、及蜀漢的隆中對,成為兩國基本戰略,當南方發展起來後,南 北的通道就越來越重要,當時聯絡南北的道路有三條:東邊的江淮道路,從淮南渡江到達 建業一帶,壽春控制這條路;中間的南襄道,從南陽經襄陽到荊州,襄陽控制這條路;西 邊的蜀道,從關中翻閱秦嶺到漢中,再走金牛道過劍閣到蜀中,漢中控制這條路,三國鼎 立後的戰爭,大多在這三條路上進行 魏滅蜀時,儘管魏國局面相當有利,除巨大的兵力優勢外,姜維的蜀軍主力還遠在沓中, 結果鍾會還是被擋在劍閣,顯示蜀地勢的優越,但鄧艾從西部高山中找出一條路,繞過蜀 軍防線,突然出現在成都門口,鄧艾之後,西部山谷的道路接連被開發出來,蜀地的優勢 逐漸消逝;司馬炎滅吳時,晉軍吸取曹操赤壁之戰的教訓,避免將兵力集中一處,而是在 廣大的長江分進合擊,將兵力優勢發揮到最大,是史上首次長江範圍的攻擊行動,王濬、 杜預、王渾的活躍,正是在這種偉大的戰略之下才能達成,也為後世北方消滅南方提供範 本,東吳的失敗也顯現日後長江的戰略,即守江必守淮,因為長江南岸的首府是建業(建 康、金陵、南京),建業以南再無險阻,只要建業一失,則再無可挽回,故淮南對南方必 不可少,否則即無戰略縱深 晉初時,有一塊戰略要地成為關鍵,即山西高地,山西在中國北部獨樹一格,控制各方戰 略上的高點,但耕地狹小,無法養活足夠的人口,只有在中原破碎時,山西才能割據一方 八王之亂正好提供這個條件,讓劉淵集團從山西出發,滅亡西晉,等到北方完成統一, 要南征東晉時,東晉因為控制淮南,形勢比東吳要好,可以有足夠的戰略縱深,為肥水之 戰創造機會,東晉也因為這個形勢,形成兩個特性,其一為荊州與揚州兩大軍區的均勢, 造就荊州一個又一個的權臣,其二為建康需要吳越地區的糧食供應,如果吳越發生動亂, 對建康政權是嚴重的威脅,此外,在東晉末,嶺南進入視野,盧循從廣州發起叛亂,開發 了兩條從嶺南北上的道路,分別為沿著湘江進入長沙、及沿著贛江進入長江下游,此後, 嶺南勢力可利用這兩條路,進入歷史的舞台 南北朝末期,北周原本國力落後北齊及南朝,但侯景之亂改變這個局勢,趁著侯景之亂, 北周取得南朝的蜀地,合併關中跟蜀地後,先沿著秦漢的舊路統一北方,再沿著西晉的模 式統一南方,但隨著江南的發展,隋朝成為最後一個利用這種模式統一的朝代,唐朝繼承 隋朝定都長安,並未適應新的局勢,長安常駐百萬人口,關中產糧不足供應,需要大老遠 從江淮送來,安祿山看準這項弱點,主力佔領洛陽,控制這條運糧路線,唐軍只能改走南 道,從江淮沿漢水送到漢中,再翻過秦嶺送到靈武大營,雖然成本極高,總算維持唐軍命 脈,安祿山也注意到這條路,分兵攻擊睢陽及南陽,張巡跟魯炅的死戰,可以說拯救了唐 朝 宋初因為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對遼國的邊境幾乎無險可守,不得不在河北各據點維持大量 要塞,養龐大的士兵,定都開封因為地形平坦,讓這缺點更加放大,另一方面,遼國相對 其他遊牧民族,攻擊性比較低,滿足於宋國每年送來的貢物,讓兩國邊界維持百年和平, 宋軍在北方的軍隊長年未戰,兵力龐大,戰力低下,等女真人來時,地形劣勢加上不能打 仗的軍隊,悲劇就此形成 蒙古人靠著誇張的機動能力,開啟大迂迴的時代,例如進攻金國的河南時,窩闊台主力從 北邊進攻外,托雷率領三四萬別軍進行迂迴,從關中通過秦嶺到漢中,再從漢中往東順流 而下,這條路以難走出名,還都是在宋境內,托雷直接出現在金軍的後方,逼金軍主力回 頭作戰,在三峰山被全數殲滅,後來蒙軍攻宋,甚至迂迴到大理,從南邊進攻南宋,因為 這次迂迴,將雲南及四川西部加進近代中國的版圖中 歷代對江南的開發演變至此,南方的經濟地位已確定,北方需要靠大運河從南方輸送糧食 這條路若中斷,北方岌岌可危,而關中已成邊緣地區,只剩軍事價值,無法承擔較大的 政權,雖如此,南方在地形上無縱深,只要北方軍隊能渡過長江,南京(建業、金陵)就在 眼前,一旦南京失守,後方一片平坦,無法依托地形組織防禦,所以北軍只要佔領南京, 戰爭就會結束,相對北方在地形上相當有利,南方軍隊北伐時,就算被攻到開封、洛陽, 還可以退到關中或山西,此時南方軍隊已是強弩之末,北方的生力軍通常可以把南軍推回 去,所以歷代從南方北伐極少成功 朱元璋趁著元末的混亂崛起,剛開始還表面上臣服元朝,等掃除其他南方勢力後,就撕下 面具,發動近代前唯一一次成功的北伐,由南方政權消滅北方政權,作者認為這完全是因 為元朝統治太破碎,給了朱元璋扭轉地理劣勢的機會 明末清初的戰爭沒有新的地理見解,完全是照著以往的道路打仗,而當清朝平定三藩之亂 統治逐漸穩定時,衛拉特(瓦剌)人噶爾丹建立準噶爾汗國,從西北進攻清朝,準備沿著 鐵木真的老路,再一次把女真人嘴裡的肥肉搶走,這一次主宰戰鬥的是火器,清軍靠著新 銳槍砲殲滅了蒙古軍,將準噶爾汗國併入領土之中,此後清朝並未停止領土擴張的渴望, 持續發動戰爭,而且加深對歸順部族的控制,但在大小金川的戰役中,少數反抗者具險而 守,中央就要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才能平定,清朝政府才發現,已達到疆界的極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229.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78357119.A.050.html

Re: 回文串

1733
> [心得] 拿下全中國讀書筆記
Warfare03/09 18:18

33 則留言

moslaa, 1F
感謝!
不客氣

fishertim, 2F
最後一段,清朝擴張到極限;請問為什麼同時期俄羅斯帝

fishertim, 3F
國可以不斷往西擴張,佔領西伯利亞??

afv, 4F
畢竟帝俄的斯拉夫人佔比跟清朝的滿人佔比有差

nolander, 5F
nice

overno, 6F
有三國志15的感覺
好想玩喔 不知什麼時候出 但我也很想玩其他時代的遊戲 不知道哪裡有

vwpassat, 7F
歐俄往西擴張,是要怎麼佔領西伯利亞?
一直往西邊走 還是會到啦 但可能要先征服世界

PAULDAVID, 8F
體制不同吧 西方國家擴張的前鋒經常是半官方或民間勢力

PAULDAVID, 9F
政府跟著支援跟收割 中國歷朝好像沒這麼搞的

afv, 10F
畢竟西方開拓新領土的移民團,在當地的權利,以中國朝廷角度

afv, 11F
來看,跟藩鎮相當

hwsh60013, 12F

hwsh60013, 13F
打西伯利亞是哥薩克騎兵 似乎不算是官方勢力?
我覺得跟體制比較沒關係 主要是地形跟環境 西伯利亞地形相對平坦 但環境太惡劣 人口密度低 平坦就容易進軍 也不利防守 人少難以形成有組織的反抗勢力

fishertim, 14F
打錯了,帝俄往東走才對!!

higger, 15F
宋朝應該要定都重慶唉
趙匡胤當初用玉斧畫了西南邊界 也就在成都不遠處的大渡河而已

roseritter, 16F
印象中清朝對於東北人口移入有管制 畢竟是龍興之地

roseritter, 17F
人口別外移都不錯了 那要怎麼擴張呢

roseritter, 18F
東北封禁政策

gummylatte, 19F
推 非常有趣也非常實際的角度
對啊 我也覺得這本書非常實際 跟傳統不脫歌功頌德的歷史截然不同

Houei, 20F
既然限縮三國"鼎立後" 則西線戰爭除了鍾會滅蜀 & 孔明2nd伐

Houei, 21F
其餘都非在漢中-關中間 而是由漢中出武都的 隴右區塊在打

Houei, 22F
鄧艾找到路重點有蜀守將投降的配合 否則"頻於危殆"不堪一擊

Houei, 23F
漢中-關中間 再補上個興氏之戰 然後曹真遇雨撤軍那次不太算
主戰場還是漢中-關中段 但這段防守太嚴密 蜀軍只能另外找路迂迴 目標也很限縮 但遇到決定性的戰役 主力還是往漢中去

Houei, 24F
抄陰平等小徑 仍有風險下 不如直接挑戰漢中-關中 節省補給?

rickyiu, 25F
※ 編輯: jede (182.233.195.56 臺灣), 03/11/2023 23:43:39

hedgehogs, 26F
這本書寫的真的很好,書店看到時不知不覺就看完一章了

hedgehogs, 27F
完全不艱澀,筆法也不會無聊

a435007, 28F
托雷那路線就是三國時代上庸-襄陽的路線?

hgt, 29F
拖雷路線應該有沒人走過的路徑,我記得蒙古軍有一部分路途是

hgt, 30F
需要伐木清出道路的

a435007, 31F
也就是現在的安康市往東嘛…根本窮山惡水

a435007, 32F
關羽向劉封求援是真的救不到還是故意放生

articlebear, 33F

jede 作者的近期文章

[討論] 假設重建完成後現有球員的腳色
最近Arenas說我們的球員除了DV都可以滾一滾了,理由是不傳球給斑馬,雖然不同意他的 觀點,畢竟斑馬usg都29了,但是,這個說法也反應另一個事實,重建中的球隊大部分的 球員不會留下來 這篇想討論,假設斑馬跟馬刺走跟Durant一樣的路線
[討論] 黃忠會不會其實不老
黃忠生年不詳,死於220年,老黃忠的形象是因為關羽說"大丈夫終不中老兵同列",羅貫 中據此幫他安排了"年六旬""七十有五"等台詞,光榮的三國志系列又根據羅貫中,設定他 為148年生
[問題] 為什麼明末的農民軍有這麼多馬
明末農民軍多以騎兵為主力,可以做到每人兩匹馬,交替騎乘,速度非常快,洪承疇就抱 怨:賊兵都是精銳騎兵,官軍騎馬的只佔3成,追都追不到 中原馬匹稀少,宋朝缺馬最嚴重,還為馬特別訂了一系列國家級政策,元朝時馬稍多,到 明朝又減少,有機會跟塞外貿
更多 jede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