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F推oasis404: Spotify是因為可以免費聽吧,同樣串流,XGP反而讓很多06/25 09:50
2F→oasis404: 遊戲公司賺了一筆06/25 09:50
把消費者養成「可以不花錢就免費聽」的習慣啊……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09:53:07
3F推nanachi: 日本漫畫出版界也是電子銷量佔多數了06/25 09:53
我一直不反對電子化啊,但不是那種99塊吃到飽的串流模式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09:54:29
4F→oasis404: 我也都買電子書啊,家裡堆不下06/25 09:54
我也覺得電子書是好東西啊,所以像日本的那種「實體跟電子的定價一樣,給作者的分潤
也一樣」的模式我是可以接受
我不接受的是「號稱有給版權
,但實際比現在的模式少非常多」的串流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09:57:10
5F→oasis404: 漫畫我是覺得不用實體也沒差,因為大部分單行本紙質都06/25 09:55
6F→oasis404: 不怎麼樣06/25 09:55
7F→nanachi: 不過日本漫畫單行本市場還是有維持住就是06/25 09:55
8F→oasis404: Spotify會那樣也是因為他們就盜版起家的06/25 09:59
盜版就像是一個在啃一顆大樹的蛀蟲,而串流就像是一隻快把大樹啃到死自己吸乾大部分
的養分養的非常肥的大蛀蟲一樣
這是我對串流的感覺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0:05:25
9F→oasis404: 我是有Spotify premium,不過真正很喜歡的創作者我還是06/25 10:08
10F→oasis404: 會買專輯支持06/25 10:08
11F→oasis404: 像星街的專輯我就有買 06/25 10:09
我的話也是「有買到專輯」或是以上的東西才當作是有在給錢,雖然我現在的收聽習慣確
實也不是一次聽整塊專輯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0:12:40
12F推ssarc: 數位購買ok,訂閱串流吃到飽不ok 06/25 10:15
13F推gary8442: 2021日本市場 電子漫市占60%紙本漫40%06/25 10:23
14F→gary8442: 單行本可能也是電子賣的比實體好了?06/25 10:23
15F→gary8442: 電子漫也包含付費追連載的App&雜誌電子書06/25 10:24
我一直是不反對電子書的,但是該給作者的錢不能少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0:25:38
16F→gary8442: 電子書的起飛算是彌補了紙本萎縮的情況 整體是成長的 06/25 10:24
日本的電子書跟紙本的定價一樣,如果只是此消但彼漲的話那沒有什麼不好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0:26:37
17F推gary8442: 紙電價格一樣沒有甚麼不妥,畢竟電子書也是獨家特典XD 06/25 10:31
18F→gary8442: 紙本+電子都買 ,想支持作者有很多的方式06/25 10:32
19F→gary8442: 想一次買大量就等電子書打折吧,日本平台真的折有夠多 06/25 10:34
20F→gary8442: 平常想看也可以直接買,不用等打折06/25 10:34
21F→gary8442: 至於台灣...這邊電子書市場實在是....06/25 10:34

23F→gary8442: 日本電子是60% 台灣電子6%...06/25 10:35
24F→gary8442: 造成台灣電子書銷售這麼慘的原因應該不用我說了 06/25 10:36
25F→gary8442: 部分出版社怠惰+讀者看盜版習慣+各式各樣的原因... 06/25 10:36
26F→gary8442: 希望2021~2022台灣電子漫畫的銷售有突破10%吧... 06/25 10:37
27F→gary8442: 看那個資料表其實漫畫類電子占比6%算高的 一般書更慘 06/25 10:38
28F→nisioisin: 記得電子書給作者的分潤比紙本高吧?06/25 10:45
29F推alibuda101: 電子書的狀況恐怕跟串流不太一樣,電子書的利潤其實06/25 10:49
30F→alibuda101: 比實體書高(實體書的通路成本狗幹高)。主要是消費 06/25 10:49
31F→alibuda101: 者的閱讀習慣還沒轉到電子書上,所以出版社上電子書 06/25 10:49
32F→alibuda101: 的意願有限。上電子書其實沒那麼簡單,檔案排版要另外 06/25 10:49
33F→alibuda101: 編輯,版權也要另外喬 06/25 10:49
34F推nisioisin: 盜版影響反而沒想像中的大吧?漫畫6%算高 可是漫畫才06/25 10:50
35F→nisioisin: 最多盜版吧?一般書 工具書盜版應該比較少 結果電子書06/25 10:50
36F→nisioisin: 比例更低 那能怪盜版嗎? 06/25 10:50
37F→nisioisin: 以漫畫來說都是圖 根本不用排版 只要談授權就好,小06/25 10:51
38F→nisioisin: 說才需要排版吧!06/25 10:51
39F推linjrming: 不是拿wiki這樣算的吧 2021 spotify 營收 9.6b 06/25 10:55
40F→linjrming: 支付版權方 7b 大致上可以視為營收的7成都繳給版權方06/25 10:56
光是googl稅和apple稅就3成了,我是不太相信說7成給版權方,3成給平臺,其他房租人
事股東收益廣告等等的支出都是0這種算法
這個7成的大概是有扣掉一些開支後的7成,但是是扣掉了什麼開支之後的7成不知道了
但是串流時代之後音樂人抱怨收入非常少的事情也不只是這篇報導
41F推gary8442: 漫畫才是早就有電子閱讀習慣的啊 不存在你說的還不習慣 06/25 11:00
42F→gary8442: 漫畫不是沒有電子閱讀習慣 而是沒有電子書正版消費習慣06/25 11:01
43F→gary8442: 這麼多看網路免費資源的人...如果都願意轉買正版電子書06/25 11:02
44F→gary8442: 台灣電子漫銷售應該早就超越紙本了06/25 11:02
45F→gary8442: 畢竟沒有空間問題 也不會被家長管 也有超商支付的方式06/25 11:02
46F→gary8442: 不過現況就是.你懂,出版社怠惰卡電子書銷售也是問題 06/25 11:03
47F→gary8442: 電子版故意卡進度比實體慢,實體書也代理很慢還各種斷 06/25 11:04
48F→gary8442: 造成惡性循環...唉 06/25 11:04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1:22:44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1:23:50
49F推linjrming: 你不相信可以參閱 Spotify 財報 06/25 11:27
50F→linjrming: 此外從通路拿到費用才會計算入營收 06/25 11:28
52F→linjrming: Spotify 的懶人包 06/25 11:31
https://i.imgur.com/oG8k3Yx.jpg



53F→pikachu2421: google/apple稅不一定扣得到吧 很多電子書都自家支付 06/25 11:32
54F→pikachu2421: 大部分都能在網頁購買 Kindle還有自家作業系統 06/25 11:32
55F→pikachu2421: bookwalker在手機app中只能用金幣支付不能刷卡 06/25 11:32
56F推gary8442: 樂天Kobo的閱讀器也是自家定制的作業系統(基於Linux)06/25 12:04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2:21:23
57F推gary8442: 在網站上買或用E-ink 閱讀器購買電子書都不用被抽06/25 12:29
58F推linjrming: 2021年 Spotify 營收不就是96億 不就是7成 = = 06/25 12:36
59F→linjrming: 要看的是原本持續下降的音樂產業產值被串流拯救 06/25 12:37
60F→linjrming: 現在音樂產業還能成長就是靠串流 怎麼會沒有錢 06/25 12:39
如果是像oasis404版友講的一樣,盜版起家把實體正版打趴之後再付點錢給正版就想自封
為救世主的話,這種行為我還是難認同啊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2:43:32
61F推nisioisin: 那盜版起家的出版社拿到原廠授權之後霸著版權又不出書 06/25 12:47
62F→nisioisin: 你能認同嗎?06/25 12:47
這種也很討厭,我在意的點一直是作者能拿到多少錢,雖然能有中文可以看是種享受,但
買日版其實作者抽成的更多,如果中文出版社不出書的話,我也是會買日版當付錢給作者
了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2:52:08
63F推gary8442: 東立不就是盜版起家的出版社嗎(笑 寶島少年的前身...06/25 12:53
64F→gary8442: 東立現在壟斷台灣代理日漫的70%以上作品06/25 12:54
這種故事大家都知道,所以就算我不喜歡盜版起家的串流,只要是正版的我還是會付錢
但要幫這種捧成救世主就算了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2:59:01
65F→gary8442: 撒漁網式的代理策略就是只想代理熱門 06/25 12:54
66F→gary8442: 冷門只是試水溫而已 不行就收起來 06/25 12:55
67F→gary8442: 動畫化,當季熱播中 但已經斷尾的也不肯再代理續集06/25 12:55
68F→gary8442: 很多作品的代理中文版就葬送在東立手上 06/25 12:56
69F→gary8442: 換成其他出版社都沒東立這麼扯 06/25 12:56
70F→gary8442: 這季的女忍者椿也被東立給斷了...慘遭東立代理 06/25 12:57
71F→gary8442: 把買台版實體書的消費者當什麼了 06/25 12:57
72F→gary8442: 這樣斷書根本是惡性循環只會讓消費者更不願意購買實體 06/25 12:58
73F→gary8442: 斷尾率這麼高的出版社出的非熱門作品 老實說我只敢電子06/25 12:58

75F→gary8442: 但出版社又常不出電子書 ... 讓人沒辦法支持 06/25 13:00
76F→linjrming: 難道買實體創作者收入就會比較多嗎,我想肯定沒有吧 06/25 13:00
至少串流時代抱怨的收入減少的也不只是一兩篇文章,雖然串流在定價上非常的有優勢,
所以確實很好推廣到全球,但也已經是推廣到全球了才有以前實體鼎盛時代差不多的收入
而已
實體是在全球化消費品電子化之前就可以有更高收益的,他的定價就是比教好,消費者也
不是不買單這
種定價啊
77F→gary8442: 出了多集實體書又賣的還行的東立才開始出電子版06/25 13:01
78F→gary8442: 然後穩定落後實體1~3本進度...06/25 13:02
79F→gary8442: 這種毒瘤代理方式就是台灣電子書發展緩慢的主因之一06/25 13:02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3:07:40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3:09:09
80F推linjrming: 不就是消費者不買單才會收入持續下滑 06/25 13:09
手機普及之後,盜版更方便的被觸及以及下載才是實體衰退的原因
※ 編輯: vm4m06 (42.76.200.136 臺灣), 06/25/2022 13:12:42
81F→arcanite: 我比較不喜歡訂閱吃到飽 像東立那種最新回免費試閱 06/25 19:46
82F→arcanite: 配合bookwalker電子書比較能接受 06/25 19:46
83F→arcanite: 只要電子書比實體便宜就有優勢在 雖然書城倒就沒 06/25 19:47
84F→arcanite: 但至少省去了倉儲成本 06/25 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