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標題

Re: [假設] 戰爭又回到騎士階級的戰鬥

最新2023-11-11 20:21:00
留言8則留言,2人參與討論
推噓1 ( 107 )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鹽湖兄你不要太放飛自我(汗 你要抓人問題不能自己講錯啊 : 不好意思,光是中華史,春秋戰國時代,諸國之間相殺,「都」走精兵制? 你多嘴講了春秋,戰國到後期動員全國的總體戰逐漸成為常態沒錯,春秋時代肯定都是戰 士貴族在打仗的 : 中華史以外,希臘史呢? 比方說亞歷山大到處殺人放火征服世界,他走的是 亞歷山大打到後面收了一堆波斯、大夏兵力那就難說,馬其頓兵大體上應該是戰士貴族不 是普通死老百姓 而且亞歷山大的戰法是最高貴族也就是他的最要好碰友們戰友騎兵團衝陣,低階級步兵的 方陣是主要作為活動城牆,最下層窮到沒裝的輕步兵,是丟兩顆石頭就縮回方陣內受保護 徵召兵當砲灰是波斯方,但這要掛問號,因為波斯戰敗被醜化,紀錄不一定正確 後來波斯關決戰,波斯大將打的極為壯烈根本溫泉關翻版乘以十倍,還連他妹都並肩作戰 ,打到全軍覆滅時是正面衝亞歷山大戰陣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從這種表現推斷至少這隻部 隊是斯巴達等級以上的戰士貴族部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12.7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99692546.A.D42.html

Re: 回文串

18
> Re: [假設] 戰爭又回到騎士階級的戰鬥
DummyHistory11/11 16:49

8 則留言

saltlake, 1F
打到最後一兵一族就推斷是貴族部隊?

saltlake, 2F
烏合之眾可理解其很難打到覆滅,但經過訓練的部隊不必然

saltlake, 3F
沒有這種拚到底的打法。

Houei, 4F
Google 宋惠如《「以史傳經」——論徐復觀先生《春秋》學說

Houei, 5F
與其經學觀》提到:"深入到周代社會制度所謂「國人」一詞,

Houei, 6F
既不同於貴族...是做為軍事力量的基礎,其中部份地位低下的

Houei, 7F
士,以及居於都邑及近郊的農民,住在國中的工商業者所構成"

saltlake, 8F
樓上提供了有趣的資訊 :)

plamc 作者的近期文章

Re: [討論] 科學方法史
: → moslaa: 近代科學發展的粗淺認識,我無法接受它跟希哲有什麼因果 06/13 18:02 然後mos你糾結在這點齁,我就要念你,不是每天跟你說 遇事不決翻歷史 老師有在講沒有在聽...摔筆XD 先把古希臘哲學的歷史翻出來一看你就
Re: [討論] 科學方法史
: → moslaa: 老師一臉感官回 沒有 因為科學哲學基本上是哲學系在思考 06/13 09:09 : → moslaa: 科學家很少在讀科學哲學著作...... 06/13 09:10 哈哈XD 不過不是只有哲學系搞的天書才叫哲學啦
Re: [討論] 科學方法史
※ 引述《ccyaztfe (1357924680)》之銘言: : 以明朝為例,明朝到了中後期,皇帝對於仕紳階級已經無力控制,稅收不上來, : 雖然人身安全跟財產權在明朝名義上、法理上沒有受保護,但實際上卻是有的 : 因此我認為明朝已經滿足
Re: [討論] 漢字文化圈
: 推 cht12341234: 民族自決就是肢解別人的認知作戰 06/13 03:32 你要這樣陰謀論,問題是威爾遜的主張根本推不動 威爾遜被放到國際理想主義裡面,人家美國大部分時間走的是國際現實主義 對威爾遜主義的看法就跟我成天數落歐巴
Re: [討論] 為何明知大勢已去時,仍不儘快投降?
※ 引述《amanda815625 看板: DummyHistory》之銘言: : 德國就已經大勢已去 : 為何德國這時不馬上投降? : 至少能減少德國人的死傷 你沒有看阿湯哥演的華爾奇麗雅喔XD 德國有很多軍官是想要投降,問題是希特勒死不
Re: [討論] 人文「學科」傻傻分不清
: 我們歷史人,早該知道中是方位詞自稱,華是形容詞自稱,都是「好棒棒的我」 : 梁啟超發明自認中國,他也知自稱中華,是妄自尊大,貽笑大方,但他不怕笑沒差 : 可是你不自認中國人的,稱人家是中,是華,是在哈囉? : 何況你又認為震旦文化很爛,
Re: [討論] 人文「學科」傻傻分不清
※ 引述《A98454 ( 阿肥是肥宅的肥)》之銘言: : 迅認為醫生治不了中國的病,因為為中國的病是思想上的病!! 中國的「病」的確是思想上的病,就是神經病自己認為自己有病 震旦沒有啥特別有病,就是位於歐亞大陸的天涯海角,很自然的啥都比人
Re: [假設] 雙重代表案通過的話
※ 引述《GGMu (優文產生器)》之銘言: : 雙重代表只有一個通過的可能性 遇事不決翻歷史 雙重代表的兩個案例參考一下應該就知道怎麼搞,現在的討論都有點偏離 1. 1973 東西德入聯 2. 1991 南北韓入聯 : 眾所周知,1961
更多 plamc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