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home-sale
標題

Re: [請益] 看房前怎樣問可省下根本買不起的時間?

最新2023-11-25 22:13:00
留言6則留言,5人參與討論
推噓3 ( 303 )
明顯是仲介問題 買方仲介大概可以分成對你有益跟有害的。 我們自住菜雞買房,很難精準判斷行情、然後丟一個價說take it or leave it。 房仲拉扯幾乎無法避免,那房仲好壞就差很多。 1. 凹買方型 騙你、盧你 什麼都好,反正他就是要你用高於市價買。 有的是惡意要拐你,反正房子這種東西,你也只會跟他買一次。騙一個算一個。 有的沒惡意,就單純菜。 功能就是傳聲筒。賣方/賣方仲介說要加價,他也只會跟你說要加價。 這兩種我歸為同一類。 房仲世界裡,無良跟無能對你沒有差異。 這種情況下,你跟他就要諜對諜。 2. 幫買方型 要幫你殺到市價以下的話是太誇張, 但高於市價可以幫你談到等於甚至略低於。而且可以信任。 我買自住這棟簽約的房仲, 下斡時就已經跟他討論好我底價是多少、所以斡多少。 我原本要下的數字還比較高,只留15萬就到我底價。被房仲阻止XD 最後下斡比我底價少35萬。 當天小房間, 其實我們都在聊天。哪一階段加多少錢、兩三輪後最後數字丟出去出去說take it or leave 都早就決定好了。 我2%付的心甘情願。 這類型的最重要的點是你可以信任他。 有疑慮都可以真的跟他講,他也不會打馬虎,如果我的認知跟市場有差距他也會實話實回。 而且你運氣好,賣方房仲是凹賣方型的話。 恭喜,三打一,怎麼輸? 原PO要做的事就是多接觸不同房仲。 好房仲真的不好遇。 但你說我是運氣好嗎? 我也找很多個欸。 看房三四個月,我以網上找物件而聯絡該案房仲的大概十幾個。 其中我覺得對方OK、讓他繼續推案子給我的有六個。 其實挑房仲跟玩交友軟體差不多。 先撒網在挑ok的聊。 聊得順的再繼續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88.1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00912859.A.743.html

6 則留言

leota, 1F

marsonele, 2F
像我就被凹 成交完全沒喜悅

brightest, 3F
幫買方就是凹賣方阿

bettybuy, 4F
凹賣方還是凹趴數XD

bettybuy, 5F
原PO心得差不多也是我這幾年交手房仲的狀態

Taiwanwolf, 6F
朋友介紹的最坑

blargelp 作者的近期文章

Re: [閒聊] 台灣房價還有50%以上上漲空間
※ 引述《juice3028 (jucie)》之銘言: : 已經全世界科技業重鎮 : 房價其實不算貴 : 還有50%以上的上漲空間 50%我是非常同意的,跟我預抓值差不多。 我從來不認為房地產會無上限一直漲, 市場機制就是有一個供需平衡的價
Re: [閒聊] 帥過頭:看得懂的就玩預售屋蓋越久越好!!
說到帥過頭,我突然想起他說過一件事: 資本主義就是把你的錢算得剛剛好。 你不會餓死,但也不會多有錢,還是要去領薪水工作。 第二戶七成,以現在白手起家 薪資還OK的雙薪夫妻,35-40歲應該就能買滿四間了。 改成六成,確實會晚一點。 甚至不見
Re: [心得] 第二間六成後,實際操作
跟大家預測的差不多 不可能動豪宅線、七變六。 房市上漲根本問題就是台灣沒有比房市更好的資產能投資。這我說過滿多次了。資金無處可去。 那把槓桿降到2.5倍,其實跟你融資股票或是股票質押六成,成數上算起來差不多。 確實是可以把部份的人丟到股市去
Re: [閒聊] 目前房市是否是overbooking行情
※ 引述《jinso7410 (Aso)》之銘言: : overbooking 第一次聽到是在2021股市大多頭時,後來果真反轉,不過去化很快現在又開 : 始新的庫存循環 : 反觀房市是永久材,一堆幫忙後代卡2-4間房,新的剛需可能要兩三代
Re: [閒聊] 下修豪宅線其實很恐怖吧
超恐怖啊 說過了,市場錢太多、未來幾年錢會繼續淹腳目的狀況還會繼續。 欸,豪宅線不是你賣價低於豪宅線就可以欸。 是銀行判斷。超一點點銀行還不會太白目,但超太多銀行也蓋不住。 以4000降到3000的來看。 一個長投的投資客,2500的就不會
Re: [新聞] 新一波打炒房 鎖定信貸買房、新青安轉租
1.大家都想太多了啦 有人能說出青安新青安不能租人 是限你幾年不能出租嗎? 40年嗎?神經病。 那是幾年? 不知道啊。就從來沒這種規範。 原因青安 新青安 以前就一直都是說自用, 但銀行的做法就是看你首購無房,就當作你自用。 反正一人就限1
Re: [請益] 新青安:未來的套房/中古屋流動率問題
我是覺得大家啊也不用這麼兇 26歲會提這些 而且需求很明確。 這樣屌打一堆人了8 1250預算, 台北,也沒限房型屋齡。 很務實啊,這種產品還是有。 中山大同老房還是找得到啊。 屋齡40年以上夾層套房。 這預算沒有很偏差吧? 原PO擔心的套
更多 blargelp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