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Coffee
標題

[分享]關於電磨入豆慢,有效提升風味

最新2024-02-28 20:51:00
留言68則留言,12人參與討論
推噓11 ( 11057 )
在youtube看到蘭斯分享的入豆速度 (印象中James Hoffmann好像也有相關影片) https://youtu.be/7_U8nwO4cy0?si=Bj4v7-AviCcBZoZd
他近期分享的義式製作方式, 這個應該是目前大家最容易測試的, 就是使用慢慢喂豆, 自己實測,使用一年前的探索者max, 使用慢慢入豆, 最大的差異,萃取速度整整快了一倍, 原本20秒變成了10秒左右, 所以又能調細三四大格,讓我有點意外 味道也有稍微的不同,有興趣的可以自己也測試看看,靜電也是減少了不少 他還有一篇是叮噹杯的,可惜我沒有可測萃取率的儀器,這部分不太好實測 我個人是在想,會不會就是因為手磨,研磨的速度慢,所以就造就了味道普遍比一般的電 磨好,清晰度也普遍較高,進而有了可調速的電磨,但還是沒辦法達到跟手磨一樣慢的速 度 一般普通的電磨也能靠慢慢入豆來提升味道,不知道高階的電磨差異性大不大,希望大家 能測試看看分享一下心得,或者是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和認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156.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708781929.A.1B6.html

68 則留言

mmonkeyboyy, 1F
平刀比較有差吧?

HSUJIA, 2F
我的是錐刀,萃取速度就差了快一倍,味道稍微好點,所以

HSUJIA, 3F
有電磨的都可以試試,應該是都有差異

jimmyyang207, 4F
我一樣用他實驗的DF83V 確實差很多

jimmyyang207, 5F
但你手動慢速入豆就是另一個變數惹

Icta, 6F
跟轉速沒關係,slow feeding 目的是要達到 排粉速率 >= 入

Icta, 7F
豆速率,避免顆粒在刀盤間塞車,如果考慮的是研磨均勻度,

Icta, 8F
目前看到幾乎從98mm到低階刀盤都會有提升,之前barista hus

Icta, 9F
tle測zm跟ek43也都明確推高萃取率

Icta, 10F
問題是在espresso部分,slow feeding會讓很多刀盤的細粉少

Icta, 11F
到無法用,所以怎麼最佳化,速率要多低,要看個別設定

Icta, 12F
之前我就覺得磨豆機廠商玩刀盤設計還不如好好重新思考進豆

Icta, 13F
機制,對研磨均勻度會有巨大改變,還好Lance這影片反響頗大

Icta, 14F
,未來幾年應該終於能看到更多廠商去嘗試這一塊

Icta, 15F
理論上錐刀效果會更明顯,因為只靠重力落粉的錐刀比平刀更

Icta, 16F
易阻塞

Icta, 17F
我偏向認為最佳設定是高轉>1000rpm大平刀加<0.5g/sec進豆,

Icta, 18F
會比什麼300rpm好很多,平刀甩粉推粉的效率優勢才會出來

Icta, 19F
錐刀快轉倒是沒什麼好處,效率天生就吃虧,但風味跟均勻度

Icta, 20F
未必絕對相關就是

Icta, 21F
bh的實驗裡面誇張到m家的151b細粉量不足,被迫要換刀盤,也

Icta, 22F
就是廠商不先從這邊改善,而去花精力微調刀紋根本毫無意義

HSUJIA, 23F
[分享]關於電磨入豆慢,有效提升風味

davidcty, 24F
LH 有在另一個影片提到Sanremo X1的蝸桿預碎和進豆的效

davidcty, 25F
率太好 轉速和入豆的速度對粒徑分佈基本沒有影響 可能

davidcty, 26F
蝸桿效率跟刀盤若能配合良好 可以避免塞車

mmonkeyboyy, 27F
所以df83v才會吸引人啊 XD

davidcty, 28F
LH也有提到Niche的入豆擋片還是不夠慢 入豆速度還是有

davidcty, 29F
相當的影響

Icta, 30F
像泰摩那種prebreaker可以說是沒用,才會出現全下豆跟慢下

Icta, 31F
豆,甚至每次研磨,萃取效率都會浮動的狀況,就是進豆速率

Icta, 32F
還是太快了。尤其是有人分享刀盤塞死的情況,只要會有這種

Icta, 33F
狀況,就代表prebreaker或刀盤咬豆進豆速度過快,設計失衡

kira925, 34F
類似Weber KEY那種進豆機制會有好處嗎?

mitchness, 35F
也試過3 5顆豆子慢慢撥往豆槽的模式,研磨刻度是可以小

mitchness, 36F
很多,但是太耗時了,後來改成一次倒,但是減小壓粉

mitchness, 37F
力道,與研磨刻度

OscarJeff, 38F
其實Monolith Conical的雙刀盤設計就是類似slow feedi

OscarJeff, 39F
ng概念了 先粗磨再細磨同時也做到分散研磨 均勻度提升

Icta, 56F
一些大咖如scott rao吹捧了很多年,認為roller mill是磨豆

Icta, 57F
機產業的天價夢幻標準。但如果進豆機制的改良能讓普通平刀

Icta, 58F
的均勻度大幅拉高,那roller mill的夢也就沒有存在必要了

chenliangjen, 59F
推!

fokchiwai199, 60F
今天試了一下 同樓主的結果一樣 萃取速度變快 研磨

fokchiwai199, 61F
刻度還能再調細一點

HSUJIA, 62F
磨豆機可能一直都是以商業用去設計,所以能快能大,卻就

HSUJIA, 63F
忽略到這點了,廠家如果能以家用方向去思考開發磨豆機,又

HSUJIA, 64F
是另一個商機了

HSUJIA, 65F
咖啡豆影響味道最多後,就是磨豆機了,能讓平價的也能有好

HSUJIA, 66F
味道,就真的造福家庭用戶了

nujuapg, 67F
今天也試了,也是探索者max,也是差了2大格,有趣的實驗

YCL13, 68F
謝謝分享,解了我這個冬天的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