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Chinese
標題

[分享] 韻文寫作初探

時間
留言26則留言,3人參與討論
推噓3 ( 3023 )
*元曲的寫作,有固定格式的,可添加襯字在句首跟句中,沒有入聲字。 只有平聲上聲去聲,押韻都是按照國語的念法就可以了。 有格式的韻文最鼓勵用元曲的方式格式押韻! *唐詩跟宋詞有入聲字,現在我都是用台語唸,來區別發音。只有入聲字現在歸在平上去 聲當中分佈在國語的一二三四聲,平聲有陰平陽平是國語的一聲二聲。 古時候入聲當成是仄聲。 唐詩跟宋詞押韻音調標準不同。 *其實相當比例的詩歌,現在用國語還是押韻的!平仄聲元曲最自由。寫作古詩跟元曲一般 用國字押韻。最值得復古模仿。 *現在鼓勵押韻從寬,民初以來一般用國語押韻就好了。 *如果發現用國語不押韻不合平仄的,現在依舊一般用國語做為標準。 *唐詩跟宋詞一般用國語還是相當比率依然押韻的。 *韻文童蒙讀的千字文還是押韻的。 *駢文韻語有今人作品的,清朝就已經有人仿古。只是押韻上沒有辦法仿古還是鼓勵變通 押韻的。 *格式稍稍做要求。還是會有符合押韻平仄標準的作品。只是押韻上用國語押韻以此為 標準跟古時候不同樣。 *楚辭跟詩經是遠古的詩歌,現在已經不押韻的居大半了。學寫韻文不能以此為標準了。 *要壓現代通用的韻文,押韻內容最好不要再仿古了。用民初的國語押韻就好了。 *白話詩體格最鬆散,押韻最不講究。有白話文以來真正佳作不多。仿寫韻文至少要 隔句一押韻。字數也要有規律按照字數韻腳填入不要長長短短不規則。不然念起來 不舒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56.1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M.1686817403.A.13E.html

26 則留言

其實楚辭跟詩經,現在還是可以當成是白話詩讀誦的! 白話詩我所見佳作不多。沒有白話詩的大詩人。 另外白話詩還是要押寬韻,不然跟詩歌體就不相同了。
※ 編輯: BASICA (1.162.156.114 臺灣), 06/15/2023 16:27:19
西廂記是韻文體的愛情故事。時代近古、真正讀起來最舒服。
※ 編輯: BASICA (1.162.156.114 臺灣), 06/15/2023 16:29:38

BASICA, 1F
我的意思是:用今韻寫古詩是一定要講求的而且可以變通

BASICA, 2F
只用今韻讀唐詩宋詞也多數可以以國語押韻而且講平仄

BASICA, 3F
就只有入聲字是障礙處,元曲沒有入聲依舊可以填詞譜曲

BASICA, 4F
白話詩最不要講究格式也不值得堅持他。詩經楚辭可以當白話

BASICA, 5F
詩讀它,也會可以變通。

BASICA, 6F
小的的意思是值得提倡用今韻寫格律詩,不押韻的當成白話詩

BASICA, 7F
元曲那種寫作方法格式最值得學習提倡,唐詩宋詞可以壓寬韻

BASICA, 8F
就是今人用今韻學格律詩,可以填唐詩宋詞元曲試試看

BASICA, 9F
寫詩歌最大的毛病其實是無病呻吟無的放矢無真實情感

BASICA, 10F
唐詩宋詞元曲都有選本可以讀,元曲近古有格式可以試試看

BASICA, 11F
我有一個心願:盼望有自己的文體、一看就知道是我寫的文字

BASICA, 12F
還不停在摸索

BASICA, 13F
寫詩歌我很喜歡白居易的風格,寫實流暢,宋詞喜歡柳永的

BASICA, 14F
梁啟超有「新民體」寫作,我非常喜歡!
近代有人說寬韻的「入聲通押」,凡是入聲都壓一部韻的。 入聲在河洛話還有。 我自己發現他們都是短促急聲發音。 通押似乎念起來也只是還好。 ………… 但是元曲完全沒有「入聲字」的,入聲字分佈在國字四聲當中。 唐詩寫作平水韻入聲字最發達分部類最細緻,宋詞寫作詞林正韻有入聲字但是比較不 發達。 元曲近古的毫無入聲字。 元曲:中原音韻。 ……………… 另外我看韻書,字數只有收錄幾千字。收字的有些字還很冷僻? 實際上也不知道怎麼照著韻書填詞?
※ 編輯: BASICA (114.37.16.176 臺灣), 06/21/2023 15:46:12

BASICA, 15F
入聲字的漸次退化是語言發展的趨勢。台語是漢音的還有入聲

oitoe, 16F
可請問參考書目?

oitoe, 17F
或有開班講課計劃?
幾本書: *用現代新詩韻學傳統舊體詩。陳一鶴著。 *詩的做法與欣賞。蔡平立著。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詩經。(當白話詩處理) *楚辭。(當白話詩處理) *文心雕龍。(駢文,文學理論) *中華新韻。趙京戰編著。 ----------- 小的只是喜歡韻文,想要嘗試寫作韻文。 寫韻文最起碼就是要押韻,押韻就必須談及押哪時代的韻? 解方是壓現代的寬韻。寬韻如果押的不成功,念起來就不押韻了。 寬韻是指一種開放的韻腳。另有中華新韻(十四韻)的。後者還要更新,沒有入聲字。 寬韻舉凡入聲字一律通壓。 中原音韻也沒有入聲字。 筆者很愚魯:把沒有入聲字(或者入聲字不發達的)的寬韻、中原音韻、中華新韻都看做 是差不多。 實際面上填詞按照韻書填寫很不順利。
※ 編輯: BASICA (114.25.219.219 臺灣), 07/20/2023 13:10:16
小的整理我的意思: *寬韻可以有入聲字(通押),可以取代寫唐詩的平水韻,以及寫宋詞的詞林正韻。 *元曲的中原音韻其實跟國語差不多?照樣押韻就好了。 *中華新韻十四韻的,又跟寬韻與中原音韻差不多。全無入聲字。 *小的嚴格押一種韻格,押"中華新韻"最順手。 *唐詩宋詞---->寬韻取代 *元曲------>中原音韻,其實類似國語。 *現在要寫作詩歌---->押中華新韻(十四韻) *寬韻、中原音韻、中華新韻-------->我沒查仔細,粗看是相對應的。大概只需要 這三種就可以填詞曲了。這三種其實差不多? *遭逢入聲字可以用台語念念看。 *我在三國演義裡面看見許多詩歌。研究平仄押韻和意思蠻有趣。
※ 編輯: BASICA (114.25.219.219 臺灣), 07/20/2023 13:47:34

hywhyw, 18F
我覺得現今押韻最難的是顏跟盤算不算押韻?

BASICA, 19F
某字與某字是否押韻,單純查韻書就有。但是按照查考韻書想

BASICA, 20F
辦法照樣字字押韻就很難了

hywhyw, 21F
我不是講古韻,而是講口語,ㄧㄢ發音跟ㄢ發音有落差了

BASICA, 22F
只考慮發出「安」音…?押韻的?我去查查韻書有沒有,下

BASICA, 23F
次上網告訴你

BASICA, 24F
潘跟胭押韻(寒部),所以盤跟顏是押韻的!(中華新韻)

BASICA, 25F
根據中華新韻:寒、陽平聲,盤跟顏肯定是押韻

BASICA, 26F
有找到!押韻的!寒部陽平聲
三國演義內有很多韻文,還收有許多文章。行文用字上不甚俚俗,也不太過度文言。 其實寫作文言文門檻沒那樣高,韻文只要押韻就好了,押韻是最起碼的。 我看過好多押韻的文章了。當中有很多很鄙俚也是半文言。 古人一律都寫文言文,當然還是有工拙好壞之分。韻文也是如此。 我琢磨好久了,把入聲字通押、除此之外其他押中華新韻就很好了。 現在就是寫詩寫的入流與否,平仄分部與押韻是最最起碼的要求。 中國似乎沒有長篇敘事詩。很可惜!
※ 編輯: BASICA (114.25.197.215 臺灣), 11/07/2023 13:42:10
寫字的時候試著把虛字拿掉,雖是白話文也可以很有文言趣味。 可以嘗試寫長篇的散文詩,寫成有些些類似漢賦或者駢文那樣。 古文觀止跟文選是很好的本子!仔細揣摩文字會很有意思。 我特別喜歡魏晉文章。我手邊就是文選有一些收錄魏晉文字,其他收有某些舊譯的佛經也 是魏晉文章。 有一本六朝文絜我也很喜歡!六朝文字很美。 有長輩說寫文章適宜稍稍理解文字,要談訓詁。 訓詁小學我造詣很不好,我只是稍稍認字而已。
※ 編輯: BASICA (114.25.197.215 臺灣), 11/07/2023 14:01:35

BASICA 作者的近期文章

[問題] 王熙鳳與賈巧姐
各位網友好! 小的現在正在讀紅樓夢,讀到王熙鳳生病、月經超過兩個月沒有來,有請一位張先生 來醫治疾病,有開藥。 說是過一個年會好。 .... 請問王熙鳳是懷孕嗎?第幾回有講他生產?他的病後來呢? 後文劉姥姥逛大觀園,給鳳姐的孩子取名&quo
Re: [機統]先勝三局者獲勝
※ 引述《ERT312 (312)》之銘言: : ※ 引述《BASICA (西門彼得)》之銘言: : : 如果「有計算和局」然後累計三場和局就算平手、又要怎麼算呢? : : 我在複習商用數學,這是商用數學談機率篇章的習題。 : : 請各位網
[機統]先勝三局者獲勝
題目: 甲乙兩隊比賽桌球,先勝三局者為贏方(無和局),試求比賽共有多少種比賽過程? 解: *劃樹狀圖解 答案20種 *類似求{甲、甲、甲、乙、乙、乙}有幾種排列組合? 排列組合6!/(3!3!)=20種 甲第一6種、甲第二5種、種.....
更多 BASICA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