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Tech_Job
標題

[新聞]成為最大晶圓生產國,印度:沒錯正是在下

時間
最新2023-05-26 21:04:00
留言160則留言,124人參與討論
推噓81 ( 89863 )
五年成為全球最大晶圓生產國 印度:沒錯 正是在下 https://tinyurl.com/2ohlq5qr “印度將在未來五年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製造目的地,該中心確保建立正確的生態 系統,因為印度的生產是全球最便宜的”,印度電子和 IT 部長 Ashwini Vaishnaw 在星 期六的 Express Adda 上說。 2021 年 12 月,該中心宣佈了一項 100 億美元的半導體製造計劃,其製造工廠有望很快 獲得批准。 “我們確信,如果生態系統到位,在未來 4 到 5 年內,印度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 製造目的地。我們的重點是確保建立正確的生態系統,”Vaishnaw 說。 Vaishnaw 將半導體製造及其相關生態系統描述為“非常復雜”。 “需要250多種非常特殊的化學品和氣體,以及可靠的電源……如果電壓波動三秒鐘,那 麼一整天的生產都會受到影響……還有必須製造的超純水”,當被問及半導體生態系統的 一些必須到位的組成部分時,部長解釋說。 然而,Vaishnaw 說,要啟動和維持印度的半導體製造,還需要解決一些挑戰。“當我們 創建一個新行業時,人們傾向於觀望,這是很自然的,”他說。 美印組高科技同盟,著眼半導體供應鏈 美國與印度國安顧問(1月31日)在華府舉行“關鍵與新興科技倡議”(iCET)開幕典禮 ,承諾在人工智慧(AI)、量子科技、電信與太空等領域,強化雙邊合作。 兩國還將共同研發、產製噴射引擎與炮彈系統,並促進更有彈性的半導體供應鏈。 去年5月,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攜手推出此倡議,目的是“提升、擴大雙方的戰 略科技夥伴關系,以及國防產業合作”。 美國近期積極拉攏盟友,反制中國。美國打算在南亞部署更多西方的手機網路,同時吸引 更多印度的晶圓專家赴美,並鼓勵兩國企業開展軍事科技合作。 美國致力與印度結盟,但還是面臨各種阻礙。路透社指出,美國在軍事科技轉移、外國移 工簽證方面,都存在許多限制;此外,印度對俄羅斯的依賴,也成為隱憂。 盡管存在疑慮,美國的首要之務仍在於發展科技同盟。沙利文表示:“基本上,局勢很大 程度上涉及對高科技與產業創新政策的賭注,這就是(拜登)總統整個策略的核心。中俄 因素不容忽視,但打造一個高科技生態體系,也很重要。” 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印科技合作將聚焦於半導體、5G與6G的無線網路基礎建設,以及月球 探勘等。 根據官員說法,兩國政府的目標是幫助印度發展出本土的國防產業,作為自身防衛與出口 之用。 另外,雖然身為美國“印太經濟架構”(IPEF)的成員國,印度並沒有參與貿易支柱談判 。 印度半導體,真的行嗎? 2020年12月15日,印度電子和資訊科技部(MEITY)開啟了“意向書”,期望研究出「針 對有興趣在印度建立晶圓工廠的廠商提供激勵措施,以及要提供什麼樣的激勵措施」。 一年後(即2021年12月15日)聯合內閣批準了一項涵蓋7600億盧比的激勵計劃,用於硅晶 圓廠、其他類型的半導體晶圓廠、半導體設計和顯示器晶圓廠。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計劃公佈一年後,第一批申請的審批程式本身尚未完成,其中包 括在2022年2月15日收到的三份硅晶圓廠申請。 2月24日,聯邦部長Ashwini Vaishnaw表示,印度政府將對巨型半導體計劃的申請進行詳 細評估,並預計在未來8至10個月完成整個流程並與公司簽署協議。 日本、美國等,幾乎與印度同時或晚些開始籌劃半導體激勵計劃的國家,都已經有了多個 新晶圓廠建設的案例,甚至已經準備好將半導體設備進駐該區域。 2022年11月21日聯邦部長表示,他們將在未來兩個月內批准至少兩個半導體晶圓廠提案, 但仍沒有提供具體說明和日期。 這種搖擺不定的聲明,加上全球半導體產業可能面臨衰退的擔憂以及美中晶圓戰爭更明確 的目標戰略下,許多人懷疑印度是否能夠真正下定決心往半導體產業佈局。 就算最終於2023年真的通過了,會不會又因為其他政策的改變而再次錯失良機。 除了半導體製造廠之外,晶圓的封裝和最終產品的組裝能否在印度內進行,也是一個問號 。 畢竟,印度官方的決策與官僚體系,很有機會將這一流程拉的很長,讓許多廠商面臨到底 要不要在此設廠的困境。 如今越南也想要搶奪這一大餅。越南政府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投資設立研究和教育中心, 吸引主要晶圓製造商入駐。 例如:全球最大的記憶體晶圓製造商三星承諾於2022年將在越南再投資33億美元,目標是 到2023年7月生產出晶圓。 雖然印度政府聲稱,其半導體使命是一個20年的大計劃。雖然擘畫出長期願景是受歡迎的 ,但是沒有短期的實際行動,未來這一長期願景將無法在下一次半導體繁榮的時刻,獲得 一杯羹 ============= 印度高種姓會去輪班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157.18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84749758.A.B30.html

160 則留言

tsairay, 1F
作夢比較快,印度的工廠沒辦法科學化管理

wowjesus, 2F
用恆河水洗出來的不知道算力會不會 特別高

deepdish, 3F
吹過頭 zzzzzz

peter080808, 4F
5年可以蓋幾個?

psgbpsgb, 5F
在下阪本 有何貴幹

GARRETH, 6F
穿著無塵服在FAB內跳著舞

peter080808, 7F
一個廠起碼要3年 工程師生態是十年起跳 做夢去幫

marsonele, 8F
把在台印度工程師招回

tp6pt, 9F
印度這個夢想泡泡讓我想到牙膏基辛哥...不可能印度

tp6pt, 10F
仔都這樣吧?

tp6pt, 11F
牙膏記性哥或成為印度半導體之父

magamanzero, 12F
想太多...金磚四國過去這麼久...還是紅磚

jacky88101, 13F
當然是賤民去輪班

Sweet83921, 14F
首陀羅以下的人有事做了

jovi8401, 15F
這麼簡單中國早就成功了

NexusPrime, 16F
印度的基礎建設跟文化.....嗯,只能說你們加油...

tsujishiori, 17F
拙者でござる

king9122, 18F
中國:看我幹嘛

tsujishiori, 19F
先叫那些寄生搞爛美國大企業的阿三回國再說

Casper50, 20F
印度薪資要台灣幾倍才願意去…

ur260, 21F
電呢?

cmmwu, 22F
先跟中國打一架

alotofjeff, 23F
如果台灣變成印度的一部分...或許吧,印度直接侵略

alotofjeff, 24F
台灣可能成功機率還高一些

hortl233, 25F
可以轉joke版嗎?

yudofu, 26F
印度年底向台灣宣戰

fishfi, 27F
笑死

d26672002, 28F
doe defeat because of 咖哩

d26672002, 29F
die

answermangtr, 30F
印度仔先搞好人民素質跟基本水電再來講啦

nash1314, 31F
咖哩口味的wafer

zaiter, 32F
印度有種姓制度 的確比下賤黃種人還更容易培養奴性

zaiter, 33F
人又多 現在台灣奴隸不多生 被半導體製造污染 環境

zaiter, 34F
荷爾蒙 生育率下降 歐美覺得沒有利用價值 準備把台

zaiter, 35F
灣賣給中國 捧印度了

EKman, 36F
種姓早就沒這麼重要了,現在印度也是賺錢比較重要

skyswolf, 37F
印度政府那個效率 只能說ㄎㄎ了

TSMCfabXX, 38F
昨天看新聞說印度目前下水道不足, 公衛有很大問題

soliboy, 39F
可靠的電 呵呵

asem, 147F
印度電力穩定度夠嗎

Homedoni, 148F
咖哩好吃

GGininderla, 149F
Fab都是咖哩味

ppc, 150F
醒了沒

misomochi, 151F
美國的fabless在印度都有辦公室 規模還滿大的

create8, 152F
嗯嗯….印度仔很會吹

Zhask, 153F
我笑了

AirLee, 154F
電力品質是個問題

moonchris, 155F
用馬莎拉蝕刻嗎

qmei, 156F
便宜勞力勝

pica177253, 157F
3秒鐘?搞錯單位了吧

z1288, 158F
印度民間偷電太嚴重,也抓不完

aresa, 159F
去印度是不可能的,之前出差去那邊幾個月,拉到崩潰

Nerv, 160F
印佬真他媽會吹

dcss410074 作者的近期文章

[新聞]你有聽過 AI 詠唱師嗎?人力銀行盤點 2024
你有聽過 AI 詠唱師嗎?人力銀行盤點 2024 年十大亮點職務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3/12/08/top-10-highlights/ 主計總處預測 2024 經濟成長率為 3.35%,台灣當前
[新聞]為 ITER 鋪路,世界最大核融合反應爐在日
為 ITER 鋪路,世界最大核融合反應爐在日本投入運作 https://tinyurl.com/yku37c4l 日本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QST)與歐盟共同研究的核融合實驗設施「JT-60SA」, 在 10 月 23 日首次成功產生電
[新聞]聯發科漲四成該跌了嗎?三大底氣支撐後市
聯發科漲四成該跌了嗎?三大底氣支撐後市 https://technews.tw/2023/12/02/does-mediatek-stock-keep-going/ 台灣 IC 設計龍頭聯發科近期話題滿滿,新產品之外,默默爬升五個月的股價,
[新聞] 台積電全包!三星痛失高通明年 3 奈米訂
台積電全包!三星痛失高通明年 3 奈米訂單,雙代工計畫暫延 2025 年 https://tinyurl.com/yooj8ozc 台積電和三星在晶圓代工領域競爭激烈,先前市場消息傳出,高通 Snapdragon 8 Gen 4 行動處理器
[新聞]即時測量瘜肉尺寸準確達 90%,華碩 AI 內
即時測量瘜肉尺寸準確達 90%,華碩 AI 內視鏡技術突破 https://tinyurl.com/yvk5mdgm 華碩 2021 年推出的 EndoAim 人工智慧內視鏡病灶偵測系統,搭配內視鏡影像進行即時 息肉偵測,大幅提升腺瘤型瘜肉
[新聞] HBM 門檻高,SK 海力士「贏者全拿」Q3 DR
HBM 門檻高,SK 海力士「贏者全拿」Q3 DRAM 市占創高 https://technews.tw/2023/11/24/sk-hynix-hbm-dram/ 市場研究公司 Omdia 最新報告指出,2023 年第三季,南韓第二大記憶
[新聞]路透社曝解僱Sam Altman 可能原因:AI 新
路透社曝解僱 Sam Altman 可能原因:AI 新專案「Q*」恐威脅人類 https://tinyurl.com/ywvepqwy OpenAI 研究人員發信警告董事會,宣稱內部一項 AI 新專案「Q*」(唸做 Q-Star)有重 大突
更多 dcss410074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