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historia
標題

[請益] 分封藩王去靖邊拓土是否可行?(明朝)

時間
最新2023-07-30 09:45:00
留言128則留言,25人參與討論
推噓27 ( 270101 )
如題 最近看了一些關於封建制度的資料,才發現差異 商朝、周朝時期的分封,是把王室、貴族分在未開發、危險地帶 讓他們自己在那邊跟蠻族作戰,開墾荒地 也正是因為這樣,商周的國祚相對比較久 而漢朝以後的封建就不一樣,分封的地盤都是已開發的內陸,正因為如此當然過不了幾代就造反 而朱元璋的分封,仔細觀察就發現他其實也是想效仿周朝的 仔細看九大塞王/十三塞王的封地,都是封在長城沿線,甚至還有的封地是在長城外 朱元璋甚至還打算把某些藩王分封在瀋陽的,只不過沒封成功 我就滿好奇的,如果用這種分封理念,於朱元璋在世時,給藩王一些錢、一些兵馬,把他們封在邊境,蒙古、新疆、東北甚至朝鮮、越南、日本等等 當然,我知道歷史上朱棣是直接打回來造反成功,不過這也是因為朱標死太早的關係~ 所以我們就假設初代、二代皇帝都能順利執政,那這種藩王靖邊甚至拓土的國策有可行性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146.1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90190370.A.33D.html

128 則留言

vfgce, 1F
只要有兵權,藩王就有機會造反,不管封在內地或外圍都一樣

vfgce, 2F
。周朝大半時間地位權力都遠不如諸候,延續久又有啥用?
那也是周平王的鍋啊。至少西周時期,封建制度就運作的不錯

violing613, 3F
節度使與藩王的戰力與忠誠就像魚與熊掌

luckyluckyha, 4F
其實歷史上會成功直轄越南,是繼任明帝擺爛放棄

luckyluckyha, 5F
上面少掉「快要」。
※ 編輯: ccyaztfe (42.77.146.192 臺灣), 07/24/2023 19:44:36

a46911a149, 6F
明朝整個一塊都沒打贏遊牧,怎有藩王更能打的錯覺?

a46911a149, 7F
西晉就是讓藩王領兵,最後以五胡十六國收場

a46911a149, 8F
何況商周時,中原文明比其他地方技術先進,但到明代

a46911a149, 9F
早沒這種優勢

yor, 10F
給藩王擁有兵權日久了就會出問題歷代的例子太多了 沒有必要再

yor, 11F
實驗了

Houei, 12F
商周時以"蠻夷"自居的楚文化 不完全在各方面都落後給中原啊

Houei, 13F
高昌北涼被北魏封酒泉王 沒限制結果就是"復規叛逆"而再討之

kingstongyu, 14F
這要套到蒙古身上吧~~

zeumax, 15F
征服的邊界通常就是較未開發的地區,既然本來就懶得征服,

zeumax, 16F
回頭打下已經開發好的地區,收益肯定比慢慢拓點更快,所以

zeumax, 17F
叛變奪大位可能性還是存在

hedgehogs, 18F
我有錢有兵為什麼要去拓荒?回頭打已開發的肥肉不好嗎

hedgehogs, 19F
除非走重商主義,去打外面人的貿易據點自己經營
那封遠一點可行嗎?封在朝鮮、日本、台灣、中南半島、琉球之類的地方,給你一些資源,你自己想辦法出去攻城掠地

vfgce, 20F
周的封建還能叫運行的不錯?前期就一堆造反了,三監之亂在

vfgce, 21F
第二任君王就發生了。
被平定之後就沒事了啊。剩下的封國不是就在封地幹的很不錯嗎?幫忙鎮壓當地外人、開拓疆土

innominate, 22F
藩王比節度使更容易反叛,因為天生就有合法性
※ 編輯: ccyaztfe (42.77.146.192 臺灣), 07/25/2023 00:24:21
※ 編輯: ccyaztfe (42.77.146.192 臺灣), 07/25/2023 00:25:51

milk7054, 23F
一堆不征之國名單,是要怎麼拓邊?

milk7054, 24F
藩王造反能力沒想像大,Judy的騷操作堪比馬蓋先

milk7054, 25F
三監打的辛苦是因為商朝衛星國太多,還沒消化完

milk7054, 26F
周公吐哺握髮,奈米疆域搞的比崇禎還憂國憂民,證明當時

milk7054, 27F
不具備成熟行政體系,搞得一個人要處理上百人的事疲憊不

milk7054, 28F

milk7054, 29F
部落過度封建,卻要幹大一統的事業,不累死才怪

WINDHEAD, 30F
其實藩王並不一定是自己愛造反,有時候是封國的臣民本身

WINDHEAD, 31F
獨立意識強, 想要跟中央分庭抗禮才拱了藩王造反

WINDHEAD, 32F
你要想宗室藩王其實是用來取代各地小國原有的統治者的

WINDHEAD, 33F
至少自己家族的人會有比較高機率挺同血緣的皇帝

WINDHEAD, 34F
如果剛平定的各地有能力實施郡縣制度,那就不會封藩王

WINDHEAD, 35F
所以所謂藩王實力過強是不得不的安排, 如果沒有藩王的話

WINDHEAD, 36F
那些地方還是照樣實力很強,隨時都有可能造反而且帶頭的

WINDHEAD, 37F
還不跟你皇帝同姓, 那要對付就更麻煩了

milk7054, 38F
楚漢相爭的教訓,異姓王牆頭草,誰勢頭好就倒向誰,劉邦

milk7054, 39F
是吃過苦頭,所以改良成藩王跟郡縣併行

milk7054, 121F
薛公評估英布作亂,能不能成事,也是能不能控制山東地區

milk7054, 122F
為界線

milk7054, 123F
地區文化差異性,導致帝國統治不穩定性

milk7054, 124F
首都到彭城,諸侯亂,首都到長安,諸侯也亂,堪比美國南

milk7054, 125F
北戰爭

milk7054, 126F
朱八八甚至不惜用無恥手段讓北方士子全部錄取,也要降低

milk7054, 127F
南北之間差距,問題不在封建還是中央集權好,而是區域差

milk7054, 128F
距不可逆

ccyaztfe 作者的近期文章

[請益] 用考古資料去探索歷史算是主流嗎?
如題! 以前研究歷史可能就是以史書、或是當事人的口述資料為主 不過最近看了一些歷史的書,發現好像有以考古資料為主,那些學者會用考古資料去質疑當時編篡的史書,也會用考古資料去確認史書的真實性 比如說古羅馬,學者就發現王政時期出土的銘文有rex
Re: [請益] 蠻族入侵羅馬後無法再建中央集權帝國
: 引用的文章顯然有先射箭後畫靶的嫌疑....... : 但只是針對你說的最後問題的部分 : 1. 羅馬帝國的毀壞到黑暗時代不是一瞬間的事情 : 2. 實際上羅馬帝國的巔峰跟中國王朝一樣,在前面幾代人,後面其實一路下滑,例如羅馬 : 倫敦應
Re: [心得]《岩波中國史》讀後感。
其實之所以吵成這樣,是因為「民族」這個詞的關係吧 如果拿掉「民族」,只說中華人或中國人應該比較不會有爭議 畢竟真要討論,「漢族」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純血人啊 漢人也是因為當初漢朝強盛繁榮,給了治下所有人民信心跟光榮,然後「漢人」因此成為一個集
[請益] 沒有安史之亂,唐朝會以什麼方式衰落?
如題 唐朝衰敗的轉捩點無庸置疑是安史之亂 但沒了安史之亂,唐朝就會一直強盛下去嗎?顯然不可能 從史書當中可以看到,盛唐其實早就已經浮現衰敗之貌 杜甫的諸多詩集都可以看得出來唐朝的社會問題 我就很好奇,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唐朝會是怎麼衰敗? 各
[請益] 古代官員工作量大嗎?爽嗎?
如題 中國古代,人人都想當官成為人上人,大富大貴、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不過不管怎麼說,當官畢竟也是工作 工作待遇、社會地位是一回事,但是工作量、工作責任又是另一回事 我就很好奇,古代社會的官員,工作量、工作時間等等是什麼情況啊? 比如說一個
[請益] 為什麼羅馬史書字那麼多那麼詳細?
如題 最近看了塔西佗的「歷史」,發現這本書字很多,整本書都在寫是四帝內亂的事情 很詳細的把四地內亂時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的情況都有紀錄,開始、過程、結果也都會詳細描述 反而中國漢朝這邊,史書就寫得很簡略,幾乎都只記
Re: [請益] 蠻族入侵羅馬後無法再建中央集權帝國
統一跟分裂倒不是重點,重點是競爭 「有競爭才可能進步」,大家認同? 認同的話才能接下去討論,不認同的可以另外發文說說自己看法 我認為即使統一了,一樣可以競爭 美國現在是不是統一了?是 美國有沒有在跟世界各國競爭? 有 蘇聯當時是不是統一?是
[請益] 學歷史對各位來說有什麼意義?
如題 我們一生當中都會學習很多知識跟技能 有些東西可以幫助我們工作更順利,可以賺更多錢 有些東西是生活技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美好,例如營養學、健身重訓等等 有些可能是可以增加社交能力、促進人際關係,例如心理學之類的 那學歷史對大家來說
Re: [請益] 貪官污吏的興消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看文獻常會見到貪官汙吏一詞,尤其王朝末年的時候更常見所謂 : 貪官汙吏民不聊生云云。乍看之下像是前者導致後者,邏輯上倒 : 也成立。但是貪官汙吏怎麼來的? 有否制度可以消滅或抑
更多 ccyaztfe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