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Gossiping
標題

[新聞] 2022年報》糧食自給率近十年新低!食肉量首度超過米麥穀,水果、肉品、海鮮進口量上揚

最新2023-10-31 17:33:00
留言173則留言,109人參與討論
推噓60 ( 711191 )
1.媒體來源: 《上下游新聞》 2.記者署名: 上下游記者 孫維揚 AND 上下游記者 林怡均·時事.政策·2023 年 10 月 03 日 3.完整新聞標題: 2022年報》糧食自給率近十年新低!食肉量首度超過米麥穀,水果、肉品、海鮮進口量上揚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0gW0hXM.jpg
[新聞] 2022年報》糧食自給率近十年新低!食肉
2022年《糧食供需年報》於 10 月 2 日出爐,糧食自給率再度下降至 30.7%,國人食米量 也再創史上最低的 42.9公斤。農業部分析,因水果、水產、肉品進口量上升,讓整體糧食 自給率創下近十年新低;至於食米量再度失守,則是外食與外送平台改變國人飲食習慣,減 少食用米飯。 去年國人每年食肉量飆升至 87.5 公斤,首度超越稻榖物消費量,搶走「主食」頭銜,又以 雞肉與牛肉消費量上漲較明顯,但因肉品進口量回升,肉品自給率反而下滑。水果受到中國 貿易受阻,鳳梨、釋迦產量驟減,進口比例卻突破兩成,讓水果自給率下降 3.1%。水產品 則因為餐飲業復甦,需求量上升而增加進口量。 糧食自給率與食米量再度失守 外食、外送習慣難改 2022 年以熱量加權計算的綜合糧食自給率再度下降,從 31.3% 降為 30.7%,創近十年來 新低。農業部分析,台灣水果因受中國貿易影響,鳳梨、柑橘等種植面積縮減,自給率降至 82.9%,水產與肉類自給率也下滑,原因分別為白蝦、豬肉與禽肉進口量上升,導致整體糧 食自給率下滑。 台灣食米量每人每年食用量為 42.98 公斤,再創歷史新低。至於麵粉攝取量也降低至 38.1 3 公斤,比 2021 年減少約 0.6 公斤。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解釋,近年國人習慣外食,回 家煮飯的機率減少,外食又有麵食、早午餐等非米食可供選擇。此外在 Covid-19 疫情爆發 後,國人習慣透過外送平台點餐,但台灣米食通常是便當、炒飯,運輸便利性不如水餃等麵 食,去年疫情雖然趨緩,但外送消費習慣並未明顯消失,讓食米量難以回升。 姚志旺強調,縱使國人飲食西化,麵食、肉品需求增加,米飯仍是營養豐富的主食,農糧署 會透過米食推廣活動,像以超商行銷攜帶方便的飯糰,或在校園、營養午餐舉辦食農教育, 以利國人習慣消費米食。他並補充,近年盛行的米穀粉可以取代麵粉,製作成麵包等食品, 還可以做成板條、米苔目等米食,後續農糧署也會推廣米穀粉製的食品,擴大米食品項。 穀物自給率些許提升 玉米、高粱雜糧取代水稻 農業部表示,穀類自給率比 2021 年提升 0.5%,源自大區輪作、大糧倉計畫及積極輔導轉 雜糧契作等相關政策。農糧署雜糧特作組組長林傳琦說明,台灣水稻供過於求,硬質玉米、 小麥、高粱等雜糧作物的進口量卻很高。因此農糧署透過獎勵補助等措施,輔導農民在臨海 、水源較缺乏的地區種植旱作,平衡台灣水稻供需,也提升穀類自給率。 硬質玉米、高粱等雜糧在 2022 年耕作面積皆比 2021 年提升,不過過往雜糧農質疑農糧署 的轉作獎勵門檻低,「齊頭式補助」會造成雜糧產量、品質低落。林傳琦表示,農糧署同時 協助雜糧成立「集團產區」,由產區契作主協助農友運銷、提升產能,也成立產業策略聯盟 ,穩固雜糧產銷與多元加工。農糧署亦請各農業改良場等單位協助雜糧農提升機械化等生產 技術。 林傳琦說明,因為大區輪作等轉作政策,讓雜糧生產取代部分水稻,水稻供需相對穩定,濕 穀價格順勢提升,反而有益於稻農收益。但實際上,不少稻農詬病大區輪作強迫他們不得種 稻,若不種植雜作就等同「放無薪假」,縱使稻作濕穀收購價提升也無法獲益,並希望可以 調整大區輪作政策。 雞肉已成新主食,營養師憂肉類食用過量不利健康 2019 年,國人吃肉超過米、麥食用量,而去年國人肉類的食用量為 87.5 公斤,不僅創歷 史新高,也首次超越穀類消費量。農業部畜牧司代理司長江文全表示,放眼全世界,開發度 越高的國家,肉類消費量都會持續增加,聯合國糧農組織 ( FAO ) 也預測全球的肉類消費 量會持續增加,國內肉品消費量明顯增加的是家禽肉和牛肉。2022 年家禽肉消費量已達 43 .12 公斤,儼然成為新國民主食,家禽肉中又以雞肉佔絕大多數。 對於不同肉品食用量的消長變化,江文全分析,豬肉的消費量一直持平,國人雞肉越吃越多 是因為飲食型態改變,例如:韓式炸雞在影視作品推波助瀾下來到台灣,這些炸雞增加了雞 腿的食用量,此外,國內健身風潮則推升了雞胸肉的消費量;2022 年人均牛肉食用量雖然 只有 7.34公斤,但卻是二、三十年間翻倍成長,這是飲食西化的影響,許多老一輩因務農 而不吃牛肉,但年輕一輩沒有此顧慮,因此牛肉消費量增加,也更傾向消費西式牛排料理。 國人吃越來越多肉,從營養角度來看不見得是好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金惠民 提醒,此數據意味著國人趨向高動物性蛋白飲食,動物性肉品雖富含蛋白質,但也伴隨偏高 的脂肪含量,且「幾乎都是飽和脂肪酸」。此外,如果沒有健身、運動消耗動物性蛋白質, 過多的蛋白質會進入肝臟脫胺、廢棄物則進入腎臟,目前人體研究都指出長期食用過多肉類 ,會加重腎臟負擔,對健康不利肉食史上新高,肉類自給率卻創十年新低 雖然國人吃的肉變多了,但自給率卻來到十年新低,從 2021 年的 76.7% 下滑至 2022 年 的 73.5%,2022 年肉類進口量為 55 萬 6671 公噸,較 2021 年增加 8 萬 3523 公噸。江 文全解釋,2020 年全球爆發 Covid-19 疫情後,國際海運物流成本提高,且各國限制外出 ,外食需求下滑,也導致禽畜產品減產,讓 2020 年至 2021 年出現不同的供需情況,直到 2022 年,各國陸續解封,畜牧生產及海運價格回穩,進口量才會回升。 從個別肉品進口情形來看,2022 年豬肉進口量為 12 萬 2544 公噸,已回到宣布開放美國 萊豬前的水準,這是否意味著國人已不在意萊豬?江文全分析,2020 年、2021 年豬肉進口 量驟降的原因為德國、中國及東南亞都發生非洲豬瘟,疫區國家的豬肉減產,轉向西班牙、 丹麥、加拿大採購,推升了國際豬價,使得當時進口豬價毫無優勢。去年起疫區國家都陸續 復養,國際豬價恢復平穩,因此進口豬肉才增加,「主要是價格因素」。 2022 年牛肉進口量來到歷史新高的 16 萬 7685 公噸,雞肉進口量也回到 24 萬 3016 公 噸,農業部未來如何拉抬本土畜產的市佔率?江文全說明,進口牛肉攻佔牛排等西式料理, 國產牛則多用在牛肉湯,近年來也有農民將本土牛肉做低溫熟成、鎖定牛排市場,農業部也 會輔導協助,進口雞肉絕大多數為白肉雞,國人的白肉雞消費量增加,但有色肉雞(俗稱土 雞)的消費量卻下滑,因為有色肉雞價格高、分切規格品也不普及,未來會輔導業者做屠體 分切、開發即食性的加工食品。 水果蔬菜產量下滑 水果進口量攀升 馬鈴薯需求減少 去年的蔬菜與水果生產量也比 2021 年分別下滑 13.1 與 136.5 千公噸,其中鳳梨佔水果 減產量約 15%,柑橘類生產量也下滑,水果出口量下降 2.1%。不過蔬菜進口量比去年減少 31.4 千公噸,水果進口量則增加 32.2 千公噸,讓蔬菜自給率回升、果品自給率下降。另 外水果進口比例上升至 20.1%,等於每五顆水果,就有一顆是進口,進口水果大宗為蘋果、 其次為柑橘類。 姚志旺分析,去年天氣普遍乾熱,造成蔬菜產量減少,但整體蔬菜產銷穩定,讓貿易商減少 蔬菜進口量。但像今(2023)年颱風較多,蔬菜產量更明顯減少,貿易商可能趁勢進口更多 蔬菜。農糧署針對天氣變化劇烈,將逐漸鼓勵菜農設施栽培,並搭配後端冷鏈運輸,設法穩 定國內蔬菜產銷。 水果產量下降,不僅是天氣劇變影響果樹開花、結果率,姚志旺坦言,去年天氣炎熱,導致 許多水果病蟲害嚴重,壓低產量。而且中國持續暫停進口台灣鳳梨、鳳梨釋迦、文旦,讓這 些水果減產。但台灣仍有蘋果、葡萄、奇異果等較難在國內栽培的水果需求,進口水果需求 依舊強勁。 姚志旺認為,台灣水果若要產銷穩固,「需要長遠經營行銷」,農糧署會在水果盛產季在國 內推銷,輔導研發價格好、保存期長的加工品,還要不間斷外銷至各國市場。他並補充,今 年又逢中國暫停進口台灣芒果,農糧署也正規劃擴大芒果外銷市場,也會鼓勵鳳梨、釋迦等 果農繼續外銷。 國人的薯類生產量繼續上升,其中馬鈴薯的進口量與攝取量下滑,反觀甘藷的國內生產量與 攝取量則有些許攀升。姚志旺說明,馬鈴薯主要從美國進口,近年因為當地生產成本與運費 增加,讓馬鈴薯價格上升,影響進口量,也因此帶動台灣生產馬鈴薯,希望逐步取代進口馬 鈴薯。 林傳琦解釋,台灣的甘藷產業相對穩定,國內也有部分農友建立品牌,透過加工為甘薯條、 薯片等方式推廣,可能取代部分的馬鈴薯市場。他並表示,農產加工品的需求量不如鮮食, 後續農糧署不只會推廣甘藷多元加工,也會朝向建立外銷,透過出口提升國產甘藷的鮮食需 求。 遠洋漁獲衝高自給率,但國產魚市占率僅三成 2022 年水產類自給率 131.9%,雖仍高於 100%,但 2021 年水產的進口量為 45 萬 9307 公噸,2022 年卻增加到 51 萬 5677 公噸。漁業署長張致盛表示,這是因為疫情趨緩後, 國內餐飲供應恢復正常,才會擴大進口水產品。但以《漁業年報》統計來看,2017 年至 20 22 年間,每年的水產進口量約 48 萬至 53 萬公噸,數字落差原因在於每年捕獲量不固定 、會受到天候影響,且水產品加工有庫存調節性。換言之,2022 年進口量與往年無異。 水產自給率乍看之下最高,但事實上,市面上國產海鮮並不多。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指出 ,台灣的水產自給率之所以突破 100%,關鍵在於納入遠洋漁獲,但遠洋捕撈的水產大多直 接轉口銷售掉,國人買到的本土水產都是養殖和近海捕撈的漁獲,但國內養殖面積以及近海 捕撈量都在減少,不太可能「自給率超過 100%」,反而聯合國糧農組織 2020 年的統計數 據顯示,「台灣的國產魚供給率只有三成」。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郭建賢也說明,台灣雖有包含台灣鯛、鱸魚、石斑魚等養 殖水產,或是鬼頭刀、鮪魚等捕撈水產,「但都不是消費者主要食用的魚種」,這些水產品 經常超過一半是外銷。而且台灣大眾習慣食用蝦、鮭魚、螃蟹等水產,因為自給率不高,仰 賴大量進口,才會有水產大量出口、也大量進口的現象。若要加強台灣水產自產自銷,他認 為要持續對大眾進行食魚教育,讓國人更願意食用台灣自產的漁獲註:糧食平衡表 (Food Balance Sheet) 可視為每個國家的資產負債表,主要呈現一個國家 糧食生產、利用及庫存的變化。基本的計算方式為:產量+進口量-出口量-庫存變動 = 國內供給量 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農業主管單位每年會把該國的數字提供給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FAO再整理這些數字,放在網站中供大家查詢。查詢後可以明顯看出台灣進口海鮮的數量在 2007 年為 178,635 噸,佔當年國內總供應量 771,712 噸的 23.15%,但是自該年後台灣海 鮮進口量快速上升,2019 年已達 467,488 噸,佔當年國內 708,815 噸總供應量 65.95% 了。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93228/ -- 「謝謝你們的存在,讓我看到自己的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229.2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96380255.A.18D.html

173 則留言

hermanwing, 1F
雞蛋呢39.12.104.63

VVizZ, 2F
吃肉棒220.130.142.210

james732, 3F
很多人說吃米飯不如吃肉?123.51.152.16

knives, 4F
幹,台灣自產漁獲賣得跟豬肉一樣便宜,還211.21.37.96

HNCB2880, 5F
何不食肉糜223.136.68.101

Expend, 6F
[新聞] 2022年報》糧食自給率近十年新低!食肉

knives, 7F
不吃爆,講什麼幹話211.21.37.96

hermanwing, 8F
台西水稻誰敢吃,都嘛被拿去做便當賣39.12.104.63

sagarain, 9F
太棒了 農地可以開放了吧114.45.158.226

nightwing, 10F
農地 魚塭 通通都拿來種電118.232.71.174

syldsk, 11F
農地世界第一貴你說哩59.102.145.167

deann, 12F
農地都拿來蓋工廠跟光電板了 嘻嘻220.128.121.214

aaagang, 13F
我們有電223.137.145.73

trashsayings, 14F
[新聞] 2022年報》糧食自給率近十年新低!食肉

ab4daa, 15F
小英政績+1^^111.82.88.81

cs09312, 16F
爐渣米誰要吃啊39.10.25.171

kenny945, 17F
真打起仗來先餓死49.217.73.45

s155260, 18F
種電躺著賺誰要種田36.224.24.136

trashsayings, 19F
陳教授公威啊114.136.40.107

jarry1007, 20F
種電比種白米爽 誰要種白米?1.200.96.112

AustinRivers, 21F
小英政績36.230.235.210

s155260, 22F
親戚地租給綠電仔一年百萬又不用工作36.224.24.136

gamania5972, 23F
臺灣人以後吃光電板夾鋼筋抹水泥就211.22.28.149

gamania5972, 24F
好了,吃什麼糧食,呵呵211.22.28.149

C13H16ClNO, 25F
吃飯的變少了? 沒差 繼續漲61.230.198.100

locdan, 26F
重電好賺幹嘛不賺,笑死59.126.46.30

deann, 27F
死忠的美味套餐:萊豬 爐渣米 配巴西蛋220.128.121.214

puam4444, 28F
一堆人要增肌啊=_=39.15.8.16

Ahhhhaaaa, 29F
蔡政府讓台灣國防不攻自破123.192.245.57

syldsk, 30F
還有美味福食59.102.145.167

solomonABC, 31F
吃一堆垃圾碳水真不如吃肉223.139.129.62

mq778, 32F
上流社會的人本來就是要多吃魚牛雞胸,吃滷223.136.72.15

sagarain, 33F
種白米要幹嘛 外銷嗎114.45.158.226

mq778, 34F
肉飯不知道是啥意思223.136.72.15

ChungLi5566, 35F
我也是戒掉主食習慣了 可以一餐只吃223.137.49.253

ChungLi5566, 36F
一個肉排223.137.49.253

andrewmiho, 37F
經濟史上最好,大家都吃肉180.217.18.206

wonder007, 38F
原來以前碳水多餘蛋白質 真不正常42.72.91.212

pttxo, 39F
進口就好 有什麼問題就補貼下去114.24.202.114

faker007, 165F
垃圾蔡英文操機掰220.136.16.39

WWIII, 166F
蔡母豬滅台大成功49.217.72.231

notneme159, 167F
幫高調111.71.53.150

willie6501, 168F
食米量下降應該是健身風氣吧223.136.119.81

changefly, 169F
好了啦,死忠不在乎101.136.74.71

deolinwind, 170F
他沒扣掉報廢巴西蛋吧118.171.13.55

fufugirl, 171F
幫高調223.140.39.91

adai, 172F
感謝農地工廠114.137.118.135

zx610176, 173F
特農都解編 真他媽棒36.234.200.47

ru899, 174F
魚賣那麼貴 吃不起呀118.170.150.70

modernpkman, 175F
白痴。大豆 玉米 小麥 你怎麼打贏國223.137.111.150

modernpkman, 176F
外。 你種了 沒人買不是白費嗎223.137.111.150

qazsedcft 作者的近期文章

[新聞] 赤燭新作《九日》5/29上市!團隊挹注3年
1.媒體來源:今日傳媒 2.記者署名:記者潘毅/綜合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赤燭新作《九日》5/29上市!團隊挹注3年心力打造限時9折優惠中 4.完整新聞內文:獨立遊戲研發團隊赤燭宣布,旗下新作 2D 動作冒險遊戲《九日(NINESOLS)
[新聞] 侮辱公務員罪判「合憲」 但限縮適用範圍
1.媒體來源:公共電視 2.記者署名: 陳冠勳 謝政霖 / 採訪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侮辱公務員罪判「合憲」 但限縮適用範圍 4.完整新聞內文:https://youtu.be/a0zND6tsHq0 卡神楊蕙如等人曾對政府機關或公務員
更多 qazsedcft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