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car
標題

Re: [新聞] Toyota氫氣車台灣首次亮相!未來加氫費

時間
最新2023-05-23 21:22:00
留言209則留言,22人參與討論
推噓55 ( 550154 )
blackstyles : EV也完全打不過傳統油車啊 還不是政策強姦 笑死05/22 15:24
做個爛比喻 如果EV是政策"強姦" 那氫汽車如果真的要推起來,會比這張圖還慘 https://i.imgur.com/yI9OB05.jpg
Re: [新聞] Toyota氫氣車台灣首次亮相!未來加氫費
現在的電動車銷量能遠遠大於氫能車 早就在各個政府跟學術辯論過了 其實爭辯真的沒太大意義 版上小弟也發過文章打臉某氫內燃機迷 這邊再發一次騙騙P幣 一個新科技要能普遍 裝置帶來的優勢要大於消費者的置換成本 補貼基礎建設是解決實用問題,讓置換成本降低 主要還是新產品要有規模經濟降價讓更多人買 那廠商就有誘因去推動銷售更便宜的新科技產品 而電動車已經走過這條前期階段,漸漸開始能自力更生 電動車的補貼大致分成 1. 購車成本 2. 充電站 3. 廠商生產成本(減稅或是其他利多) 但綠氫的問題遠比電動車多還麻煩 而且這些都是因為物理衍生的 沒辦法透過規模經濟放量解決 1. 綠氫製備效率 製氫是高耗能產業 不管是用哪種能源來做,損失的能量都太高 這個是物理問題,不是任何補助能解決的 2. 綠氫製備跟儲存產能 這就不用多說了吧 電力可以直接補貼發電裝置的設置就能取得 氫能車除了電廠還要額外額外來補貼製氫設備跟運輸、儲存 特別製氫需要水源,如果鋰鈷鎳礦產生的環境議題就已經造成疑慮跟問題 那大量用水製氫,問題只會更大更無法解決 3.綠氫價格 灰氫的價格就已經很貴了 現在現實是綠能都還不夠用 & 還不夠便宜 要做綠氫只會讓價格更高 因為同樣的電要經過層層轉換跟損失 只會讓價格飛漲 所以德國車廠的發展方向也開始加碼合成燃料 而不是跟氫內燃 or FCV 一直豁下去 現在電動車沒有針對能源補貼但氫能車卻要 光這點就很大條 沒有一個政府能有錢到把綠氫價補貼到跟電價持平 因為這金額大到沒辦法靠抵稅產生,這必須是真金白銀的補貼 所以政府一定會選擇先補貼電動車 而那些用電動車不適合的環境 第一,汽油車也不會在地球上完全消失 第二,對消費者來說,還有HEV PHEV可以選 所以最終有動機去花更多錢買氫能車、還花更多錢加氫的消費者 注定終究會是少數。 因為比起電動車,氫能車連個信仰都沒有 綠氫在碳足跡的影響更高 而版上少部分人叫囂的讓內燃機續命 那是因為還沒看到車價跟超慘的續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7.136.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4743639.A.CA9.html
TAZUSA : 電池是物理問題還是化學問題?05/22 16:31
hanchueh : 最根本是熱力學 物理化學都要用到的05/22 16:33
hanchueh : 製氫就是用天然氣或是用電05/22 16:33
沒有一個政府能有錢到把綠氫價補貼到跟電價持平 因為這金額大到沒辦法靠抵稅產生,這必須是真金白銀的補貼 所以政府一定會選擇先補貼電動車 而那些用電動車不適合的環境 第一,汽油車也不會在地球上完全消失 第二,對消費者來說,還有HEV PHEV可以選 所以最終有動機去花更多錢買氫能車、還花更多錢加氫的消費者 注定終究會是少數。 因為比起電動車,氫能車連個信仰都沒有 綠氫在碳足跡的影響更高 而版上少部分人叫囂的讓內燃機續命 那是因為還沒看到車價跟超慘的續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7.136.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4743639.A.CA9.html
TAZUSA : 電池是物理問題還是化學問題?05/22 16:31
hanchueh : 最根本是熱力學 物理化學都要用到的05/22 16:33
hanchueh : 製氫就是用天然氣或是用電05/22 16:33
沒有一個政府能有錢到把綠氫價補貼到跟電價持平 因為這金額大到沒辦法靠抵稅產生,這必須是真金白銀的補貼 所以政府一定會選擇先補貼電動車 而那些用電動車不適合的環境 第一,汽油車也不會在地球上完全消失 第二,對消費者來說,還有HEV PHEV可以選 所以最終有動機去花更多錢買氫能車、還花更多錢加氫的消費者 注定終究會是少數。 因為比起電動車,氫能車連個信仰都沒有 綠氫在碳足跡的影響更高 而版上少部分人叫囂的讓內燃機續命 那是因為還沒看到車價跟超慘的續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7.136.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4743639.A.CA9.html

Re: 回文串

55209
> Re: [新聞] Toyota氫氣車台灣首次亮相!未來加氫費
car05/22 16:20

209 則留言

TAZUSA, 1F
電池是物理問題還是化學問題?

hanchueh, 2F
最根本是熱力學 物理化學都要用到的

hanchueh, 3F
製氫就是用天然氣或是用電

hanchueh, 4F
但天然氣直接發電更有效率 電直接給電車開更有效率

kazami, 5F
不用我們有信仰 toyota有信仰就好了 他有錢想亂花

supereva, 6F
我要我家能充電就夠了 天天滿電 比油車還方便

hanchueh, 7F
重卡跟長途大客車只是比小型家用車有優勢

hanchueh, 8F
能源補給普及方面還是輸給電網電費

arabeske, 9F
如果把氫視為儲能裝置,那風電這些不穩定的發電源

arabeske, 10F
就有好去處

hanchueh, 11F
鋰電池才是更好的儲能裝置 不用低溫高壓

jomwang, 12F
是鋼鐵業要用氫當還原劑是未來趨勢之一,所以才說

jomwang, 13F
氫能源未來會有發展

hanchueh, 14F
氫不是一個可以開採的東西 是要靠耗費能源去轉換

hanchueh, 15F
鋼鐵業要用氫跟車子要用有什麼關係

hanchueh, 16F
兩個都一樣要耗費能源去製造氫

DYE, 17F
杜瓦瓶了解下 主要氫如果洩漏會往上飄露儲並沒有什

DYE, 18F
麼危險。儲能的電池需要某些型式的才能完全不燃或

DYE, 19F
是低燃可能,鋰電池並不適合作為大型儲能設備。

Narcissuss, 20F
用電解的氫氣去發電 真是聰明

hanchueh, 21F
鋰電池不適合大型儲電?

hanchueh, 22F
你是不是沒聽過什麼叫做 Tesla Megapack

atbhao05, 23F
看到了嗎 當年汽油車主也是寫一堆落落長的文章在數

atbhao05, 24F
落電動車。現在電動車主在幹以前油車車主在幹的事

atbhao05, 25F
情。一個新生的能源就是盡量抹煞不求改變 台灣人血

atbhao05, 26F
性 改不了就是改不了 都ㄧ樣
不要笑死人,這哪是數落? 氫能根本不是你所謂的新生的能源 所以我講的東西都是已知事實不是推測,更不是臆測 你那邊還來得及all-in Tesla嗎? 燃料電池當成動力電池有2-30年的歷史 比鋰電池被當成動力電池的時間還更早 最早搞燃料電池的車廠之一就是Toyota 氫內燃機更早是被BMW大肆宣傳過了 2002年就有750HL展示車 2007年Hydrogen 7還下了很高的媒體預算 各種車媒、名人加持,BMW也信誓旦旦說會把加氫站蓋好蓋滿 https://bit.ly/3OwlR1N 結果如何? https://www.carnews.com/nocategolized/53398

hanchueh, 27F
汽油車主現在還在寫這種東西啊 問題是符不符合科學

hanchueh, 28F
哪來的新生能源 氫氣車也是要靠鋰電池跟馬達

hanchueh, 29F
差別只是一個直接電網充電 一個用天然氣製氫再發電

hanchueh, 30F
但天然氣本身就可以發電 為何要浪費能源先轉成氫?

DYE, 31F
並不是特斯拉做了就適合。現行電動車用鋰電池優點

DYE, 32F
是能量密度高,而大型儲能用電池並不用密度高,更

DYE, 33F
重視是安全與成本。為什麼要在大型儲能方面跟電動

DYE, 34F
車搶資源?

DYE, 35F
你是不是不知道有別種電池

hanchueh, 36F
因為要讓世界減碳 並不是只有交通要減

KayRoe, 37F
家隔壁就有超充站的感覺真的很爽

hanchueh, 38F
要擺脫火力發電就是要靠風力太陽能+儲能

DYE, 39F
用電池是儲能方式之一這沒問題,有更適合的電池種

hanchueh, 204F
啊不對 我算錯了 不好意思 400/80=5

hanchueh, 205F
是每5台氫氣重卡要滿氫就要一台重卡去補氫

hanchueh, 206F
看來負責補氫的重卡必須是Tesla Semi才能降低成本

XXPLUS, 207F
只能祈禱有沒有神人發明便宜的制氫法,就跟哈伯發

XXPLUS, 208F
現製氨法一樣,不然以目前的科技樹門檻就是這樣,

XXPLUS, 209F
氫車就跟硬要用鉛酸電池做電車一樣,做是可以做但

XXPLUS, 210F
離實用還差很遠,電車也是等鋰電池成熟之後才八字

XXPLUS, 211F
有一撇,在這之前也有電車但頂多做做高爾夫球車這

XXPLUS, 212F
種輕型載具適合而已,沒有鋰電池撐腰的話光靠鉛酸

XXPLUS, 213F
電池是要怎麼打?氫車也是一樣,關鍵的必備技能還

XXPLUS, 214F
沒出現,有持續研發就有機會,但也可能根本等不到

hanchueh, 215F
研發是有機會生出更好的燃料電池

hanchueh, 216F
但製氫早就已經是成熟的產業 能研發的都早就做過了

QuentinHu 作者的近期文章

20car
Re: [新聞] 99.9萬起、雙車型!台灣MG4上市開賣 最9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610700099-439901 不知道有沒人跟我一樣 本來對Xpower起了很大興趣 118.9出來以後 決定等一下,繼續觀望N5 MG4的後座空間比較小 沒有中央扶手跟
48car
[閒聊] 台灣車商賺多少
上網隨便抓 剛好幾間都有財報 當然財報還是可以有數字操作的空間 不過攤開行內公司比一比 還是有一定準確度 1. 和泰車 Toyota+Lexus+Hino 結果MG進來以後 相比缺車之前的16-19 毛利率都還更高了 .... 毛利率 利益
Re: [閒聊] 要多大的動力配四驅才有感?
動力規動力 四驅歸四驅 1. 小動力+四驅 基本上就是有剛性需求 通常都是針對off-road需求 或是像歐美日有雪地 這種一定要有AWD/4WD才會安全 沒有的話可能連開都不能開 2. 大動力+四驅 大動力配四驅就是操控性需求 但台灣到了
17car
Re: [閒聊] MG4打的到model 3嗎
我認為不會打到 1. 主力車格差太多 在分析之前拜託先看一下Tesla在台灣的銷售主力 https://bit.ly/4aQypc4 2023年8成Y, 2成X Model Y跟MG4從任何角度看 都差距太大了,更不要提更高一級的X 你說便
Re: [閒聊] subaru這牌子是發生什麼事了?
原因我想業內的應該比我更熟啦 從旁觀者的角度 簡而言之,這個牌子差不多快掛了 因為就剩北美還能打 頂多再加上澳洲 其他沒個市場能打的 找一個2018的新聞 https://www.lian-car.com/articles/read/253
更多 QuentinHu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