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Warfare
作者Nomic
標題

[心得]

時間
最新2023-05-12 02:33:00
留言15則留言,10人參與討論
推噓10 ( 1005 )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3/05/blog-post.html -- 象戰王后[下] 馬爾華蘇丹國陷落後才一年,婆達也因富裕(其鑽石礦十分有名)惹來蒙兀兒垂涎, 1563年被阿薩夫汗(Asaf Khan)率領大軍擊敗,遂臣服於蒙兀兒帝國。這一來蒙兀兒的勢 力範圍就在西北兩面與迦爾訶接壤。迦爾訶向來也以寶貨著稱,阿薩夫汗派遣了許多商販 間諜調查朵嘉娃蒂的歲出歲入,果然府庫充實,證實傳聞不虛,迦爾訶便成為阿薩夫汗下 一個目標。幾番邊境上的擄掠後,1564年,阿薩夫汗麾下集結了騎兵6,000、步兵12,000 乘虛而入;奇襲非常成功,蒙兀兒人快速深入,迦爾訶兵力四散各保其境,朵嘉娃蒂身邊 只有五百人護衛。儘管如此,朵嘉娃蒂卻絲毫不懼,帶著五百人就前去迎擊;她一路收容 散卒,與阿薩夫汗打照面時全軍也不過才兩千人。朵嘉娃蒂的將佐們卻憋不住了,這點兵 力只堪朵嘉娃蒂光榮戰死,眾人勸說下朵嘉娃蒂沒有與對手硬扛,而是在附近的森林中四 處轉移牽制,最終據守在一處四面皆山、只有一道河谷可通的險地。 聽聞朵嘉娃蒂前來的阿薩夫汗正從容備戰,沒料到對手斗轉星移一番後竟然不見了。 阿薩夫汗繼續深入逼近,而朵嘉娃蒂的兵力也集中到了五千人;眾將會議,朵嘉娃蒂重申 道她只有勝利和戰死兩個選項,其他人不想打就滾蛋,遂定計迎戰。蒙兀兒大軍先把前方 迎擊的迦爾訶象軍擊敗、斬殺其將,正走入山谷;朵嘉娃蒂披甲乘象,兵將埋伏道旁,叮 囑道放敵人大隊深入不可輕發。阿薩夫汗不知是計,丟下輜重火炮追擊,趕入伏擊圈後被 打得摸不著北,急忙撤出,已損兵三百。打鐵趁熱,朵嘉娃蒂曉得對手銃炮在後尚未來得 及參戰,要求當夜奇襲蒙兀兒大營將其了結;但其麾下將士沒半個願意同她出生入死,只 好作罷。整晚上朵嘉娃蒂弔死扶傷。 次日,蒙兀兒大軍的火砲火銃運抵營中,阿薩夫汗便將火器密排隘口,大軍在後緩步 前行。朵嘉娃蒂將戰象排列陣前,乘上自己最勇悍的座象迎敵。在中世紀的印度,戰象全 身披掛皮甲鐵甲,象棧上搭載弓箭手,向周遭射箭或拋擲燃燒瓶(flask of Greek fire) ,戰象周遭則有一圈步卒在底下護衛。這種互相搭配而以火力為主的組合比較穩妥,戰象 本身也不怕弩矢互射;《阿克巴之書》中記載的戰象有的中了55箭、甚至82箭,仍活得好 好的。不過在戰象衝鋒的場合,大象可以時速15英哩(24公里)的速度狂奔,這時候步象協 同維持陣形就不可能了 。 衝陣的戰象必須披甲,眼、耳等要害需要特別甲片保護,象眼罩甲平時收納,接敵時 才罩上,象頸與象鼻則穿戴帶刺金屬環(原來是緬甸人的點子,後來印度也普遍採用)。防 禦之外,象牙挫平後安上齒刃(elephant sword),象鼻還會握著或綁上兵刃──早在公元 6世紀,《洛陽伽藍記》卷五《宋雲記行》中就已經記載,印度的「王有鬥象七百頭,一 負十人,手持刀楂,象鼻縛刀,與敵相擊」。在16世紀,象鼻握持的兵器五花八門,有長 達12英呎(3.7公尺)、宛如長槍的,假使數據無誤的話;另有一說象鼻縛劍長約36英吋 (0.9公尺)的,也不短,但似乎比較合理。還有鼻握長鐮(scythe)的。17世紀以後,衝陣 戰象則比較多使用槌砸兵器,鐵鍊或流星錘之類,重量相當於兩三個人的體重,衝鋒起來 光是鐵甲與鍊錘的金屬交擊聲就足以勸退敵人,不用刀刃戰象也比較不容易被自己意外劃 傷。象牙安裝的齒刃也不輕,大約重100磅(45公斤)。殺瘋了的戰象即便重傷也很可怕, 1568年阿克巴圍攻齊陀爾(Chittor)時,他麾下的一頭戰象輾壓30人後被砍斷象鼻,但在 傷重不治前又多帶走十多名敵人。 僅提供火力不衝鋒的戰象也還繼續使用,只是現在都換裝了火器、使用火繩槍或更大 型的象銃(gajnal),而戰象也必須受訓習慣隆隆砲聲。為了防止受驚後回頭踩踏自己人, 16世紀以後提供火力的戰象一般排列在陣後。進入火器時代後擺在陣前的戰象更脆弱了, 不過主要是火炮厲害,小口徑的單兵火器則往往需要命中數十上百發才能了結戰象。一般 選擇好戰的雄象上陣作戰,而在拖曳大砲搬運輜重時,則是大批雌象派上用場 。 且說蒙兀兒酣戰迦爾訶,交鋒竟日;迦爾訶戰士三度擊退對手,朵嘉娃蒂的兒子、幼 王作戰英勇,受了重傷,朵嘉娃蒂不得不分兵護衛將其後送。本來就眾寡不敵的朵嘉娃蒂 身邊只剩八百人,正下令徐徐後撤,一發流矢正朵嘉娃蒂鬢角。王后一把扯斷箭桿,也不 管箭頭還留在肉裡,將部隊撤向河床,卻沒料到早上還溪水潺潺的溪流現在卻大水暴漲, 遮住了退路。此時又一箭射中朵嘉娃蒂頸脖,王后又一把擰出,劇痛隨即令朵嘉娃蒂陷入 昏厥;待她悠悠轉醒,大勢已去,朵嘉娃蒂給隨扈戰士遞出匕首求個痛快,麾下不肯幫她 自裁,執意要護衛她脫離戰場。朵嘉娃蒂卻大為惱火,她不願意接受戰敗的恥辱,自刺一 匕首自盡了。 朵嘉娃蒂死後不久,迦爾訶的都城也被攻陷,千餘年的王統於是中斷;城中女眷集體 自焚,只有兩人在灰燼中奇蹟般地存活,被送入阿克巴后宮。阿薩夫汗大發橫財,光是裝 著金幣的大罐就有百來桶,象廄中繳獲大象千餘頭(一說有1,400多頭)。大部分財貨都被 阿薩夫汗侵吞了,上繳給阿克巴的大象只有兩百多頭,而阿薩夫汗則想著據地自立,對蒙 兀兒皇帝陽奉陰違;當阿克巴要阿薩夫汗上繳迦爾訶的帳簿時,眼見貪污要被揭露的阿薩 夫汗狗急跳牆,甚至參與了叛亂。最終叛亂不成,阿薩夫汗被阿克巴赦免,但統治迦爾訶 成為一方王侯那是不用想了。達爾帕沙的兄弟被找來繼承王統,承認蒙兀兒宗主權的前提 下迦爾訶的國祚又延長了兩百多年,直到1781年滅亡 。 迦爾訶的戰象大幅增強了蒙兀兒帝國的象戰實力;千餘頭象可不是小數目,中世紀的 德里蘇丹諸王朝也就只有戰象1,300至3,000頭 。1562年蒙兀兒帝國就曾在Paronkh戰役中 佈署戰象,但只有兩百頭;征服迦爾訶後,1567年,阿克巴能在戰場上佈署兩千頭象,這 年蒙兀兒帝國的史料中首次出現了戰象衝鋒 ,而到了1582年,阿克巴坐擁大象五千頭。 阿克巴駕崩後,繼承其位的賈汗吉(Jahangir)甚至有12,000頭象 。除了輸送糧秣炮械, 接下來往孟加拉方向的擴張當中戰象的腳色也很吃重──位於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交會 處的孟加拉河道縱橫,三角洲地帶遍布無數「島嶼」;征服該處除了舟師必備之外,河道 沙渚上以河泥建造的堡壘遍布,還需要攻城器械。船運火炮是沒問題,火炮攻城卻不是很 管用,泥城頗能吸收其衝擊力道。 孟加拉的戰場環境正好彰顯戰象的價值。無舟楫難以渡越長江大河,但大象身寬體胖 ,人馬踩不著底的地方大象照樣能踩著河床渡過。不僅僅飛象過河,善用大象也能幫助其 他部隊渡過湍流──在中世紀的印度,繩網拴著兩排大象先跨過河,面對上游的大象阻水 能減低流速、降低河面,而下游大象連著網繩則能網住被沖走的人馬糧械 。騎象也能追 擊陸戰失利上船逃跑的敵人,衝入河道將其掀翻,畢竟江河中所用戰船普遍偏小。至於火 炮拆不掉的泥城,蒙兀兒人便訓練大象來推平,其作用彷彿推土機 。 不過戰象在孟加拉的流行只是曇花一現;總得來說,自中世紀以來中亞的騎射手就已 經證明了,不正面硬拚、憑藉火力與機動力對付戰象、專射駕象的象奴,抵銷戰象的優勢 不難。進入火器時代後,儘管蒙兀兒帝國擁有的大象越來越多,戰場上廝殺的卻逐漸減少 ,更多時候只是充當指揮官的座象,坐得高局勢看得遠,麾下也才知道上官在哪;這很難 說得上是優點,18世紀在印度大殺四方的阿富汗人杜蘭尼(Durrani)便覺得指揮官高坐在 上招人火炮充當活靶,簡直愚不可及,一但中炮底下人便鳥獸散 ;歐洲史家則調侃道, 在1745-1785的四十年間,往往一發正中敵將、打翻象轎的4磅砲彈就能替西方殖民者決定 勝負 。戰象的輝煌早已成為過往。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4.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83322902.A.F3F.html

15 則留言

SMIC5566, 1F
被送入阿克巴"后宮"。 -> "後宮" ?

tony3366211, 2F
話說蒙兀兒是火器帝國,但是看戰史他們攻城能力好像

tony3366211, 3F
真的很差啊?

articlebear, 4F

detonator, 5F
好壯烈

o07608, 6F
明朝在朝鮮帶了一堆火砲,打倭城一樣打的七零八落的R

leo10, 7F
明朝的火炮不都說是小小的像野戰炮的東西嗎…

hgt, 8F
明朝火炮很多打的是散彈,不是一大顆那種

hgt, 9F
紅夷炮打的就是一大顆那種!!!

ja23072008, 10F

wuchianlin, 11F
之前有討論了,亞洲人喜歡蓋那種又厚又矮的城牆,火

wuchianlin, 12F
炮很難擊垮擊倒,重型火炮在複雜地形運輸又很困難,

wuchianlin, 13F
不像歐洲大平原那樣動不動就巨砲轟炸,限制發揮

tony3366211, 14F
了解感謝

HarukaJ, 15F
看標題以為是要說緬暹戰爭的素里育泰皇后

Nomic 作者的近期文章

[心得]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4/04/blog-post.html 威尼斯與鄂圖曼帝國的首次較量[下] 內格羅龐蒂陷落的消息很快就傳播開來。當時也是印刷術開始在義大利普及的年份, 許多印
[心得] 匈牙利農民起義
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3/10/blog-post.html 匈牙利農民起義 1513年,教宗之位懸缺,開始了下一任選舉。農民出身的匈牙利樞機主教巴庫茲(Tam ás Bakócz)頗
更多 Nomic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