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推UCCU9487: 你當設備跟小叮噹拿出任意門一樣說上就上哦 12/03 21:30
2F→UCCU9487: 移機之外,人員也要訓練,不然良率是能看嗎 12/03 21:31
3F推peter080808: 來源自由時報 12/03 21:31
4F→uv5566: 要有完整的供應商 越南跟印度講好久還是沒完整 12/03 21:35
5F推meowgy: yt上可找找,鄭州的機台有些拆到深圳了 12/03 21:35
6F→linzero: 成品不同,產線員工訓練要求也不同吧 12/03 21:45
7F推skizard: 富士康和碩立訊哥爾之類的越南廠或是印度廠及其產 12/03 21:55
8F→skizard: 線都是要蘋果要求設立,設立位置跟產能都是蘋果說 12/03 21:55
9F→skizard: 了算... 12/03 21:55
10F→asiguo: 機器不一樣啊 不然你以為鴻海為什麼不增產i14 pro 12/03 21:55
11F→asiguo: 12/03 21:55
12F推poisonB: 稍微有點工廠概念的人都知道不可行吧 12/03 21:55
13F→skizard: 不是你供應商想隨便調動就動的 12/03 21:55
14F→realtreasure: 真的以為是家庭代工人來就做啊 12/03 22:05
15F推herochang: too young too simple 12/03 22:08
16F→harlanstars: 10年功力10分鐘就能上線?別傻了 12/03 22:14
17F推KrisNYC: 1.高階手機組裝雖然人力密集 但也有相應的技術含量 12/03 22:19
18F→KrisNYC: 不然不會pro/ pro max幾乎讓富士康獨家 12/03 22:19
19F→KrisNYC: 2.專用機台的移轉有專利和複製時間問題 口罩機從0到 12/03 22:20
20F→KrisNYC: 有一台要3週以上 iphone 高階組裝各種機台只會更久 12/03 22:20
21F→KrisNYC: 3.你今天把產線移去富智康 我跟你保證未來的安卓機 12/03 22:21
22F→KrisNYC: 所有的內部配置直接就照抄了 你覺得蘋果願意嗎? 12/03 22:22
23F→lookinto: 既然產品不同 需要學習曲線 這也適用在和碩跟立訊 12/03 22:32
24F→lookinto: 要轉生產 iPhone pro系列產品 他們也需要時間來調 12/03 22:32
25F→lookinto: 產線與良率 那寧可讓蘋果轉去訓練和碩與立訊 為什 12/03 22:32
26F→lookinto: 麼鴻海本身平時不讓富智康也有生產iPhone的產能 當 12/03 22:32
27F→lookinto: 有事時候就可互相支援而不掉單? 12/03 22:32
28F→lookinto: 富智康生產蘋果手機會讓其他手機廠抄其內部配置? 12/03 22:32
29F→lookinto: 這不就否定富智康代工廠本身的基本能力 如不能保密 12/03 22:32
30F→lookinto: 客戶 那他只配代工一個品牌 而不會是富智康同時有 12/03 22:32
31F→lookinto: 小米 oppo 夏普等多個客戶 12/03 22:32
32F推nfsong: 組裝廠而已 如果只是一條兩條 應該還是很快的 12/03 22:35
33F→nfsong: 如果要幾十條的大規模廠區 那還是有難度 12/03 22:36
34F→nfsong: 手機巔峰的時期 白牌手機 在家庭工廠就能組了 12/03 22:36
35F推KrisNYC: 因為立訓和和碩本來就有他門自己發展出來的組裝產線 12/03 22:38
36F→KrisNYC: 那個組裝的方式和富士康明確就是會有差異 不同工程 12/03 22:39
37F→KrisNYC: 團隊不同企業文化下設計出來的幾百個工序當然會不同 12/03 22:39
38F→KrisNYC: 他丟給立訊和和碩是願意接受他們當初交出來的低於 12/03 22:39
39F→KrisNYC: foxconn的基礎良率速度甚至略高的價格 12/03 22:40
40F→KrisNYC: 不是蘋果有一套完整的組裝方式整套移轉給立訊皮卡 12/03 22:41
41F推KrisNYC: 然後阿 不要把白牌那些工業拿來比好嗎... 12/03 22:43
42F→KrisNYC: 精密組裝為什麼只有狐狸康能吃 是有道理的... 12/03 22:43
43F→gyygy: 移線不是只有機台跟人 一堆驗證數據 試產 更何況不 12/03 22:51
44F→gyygy: 是iPhone產線 蘋果要求很gy的 不然怎麼只有富士康 12/03 22:51
45F→gyygy: 能產pro 12/03 22:51
46F推KrisNYC: *白牌那些工業垃圾 12/03 22:52
47F推allen501pc: @KrisNYC 大大所言甚是。本人待在製造業,也是持相 12/03 23:02
48F→allen501pc: 同觀點。製造陣地轉移,特別是需要更多人員設備介 12/03 23:02
49F→allen501pc: 入的行業,涉及的問題牽連很廣,不是說轉就轉的。 12/03 23:02
50F→lyhorcish: 任何變動都要蘋果同意,更換不同廠房還要被查廠, 12/03 23:09
51F→lyhorcish: 看過被抓到出勤時數造假,不好捧 12/03 23:09
52F→henryyeh5566: 同一個集團底下的不同公司財務各自獨立,產線借出 12/03 23:24
53F→henryyeh5566: 去帳很難算,一般不太會這樣搞 12/03 23:24
54F→henryyeh5566: 更何況蘋果的玩法更刁很多產線設備是蘋果財產 12/03 23:25
55F→chensb: 沒跟蘋果工作過才會有這種問題 12/03 23:34
56F推lancelet: 電子組裝對品牌商有一個隱性的陷入成本 12/03 23:53
57F→lancelet: 電子組裝的零部件數百到數千,眉眉角角太多了 12/03 23:53
58F→lancelet: 轉產線不是今天轉明天就可以順利上線 12/03 23:54
59F推Kydland: 我覺得很多人沒有回答到原po的疑惑 12/04 01:12
60F→Kydland: 答案是 蘋果對於手機的控管比筆電嚴格 12/04 01:12
61F→Kydland: 所以才會出現筆電可以不分公司 但手機要拆開的情形 12/04 01:13
62F→Kydland: 這要追朔到當年iPhone還和Android廝殺很激烈的歷史 12/04 01:15
63F→Kydland: 所以蘋果才會要求 要做Android可以 但不可以用 12/04 01:15
64F→Kydland: 同一間公司接單生產 12/04 01:16
65F→lookinto: 謝謝上面Kydland大大 現在蘋果跟非蘋手機已經不像 12/04 03:41
66F→lookinto: 往年般競爭 非蘋手機是被蘋果手機壓著打 蘋果還要 12/04 03:41
67F→lookinto: 求代工公司只能接單蘋果而不能接單非蘋手機嗎? 如 12/04 03:41
68F→lookinto: 果鴻海集團能夠變成富士康接單生產蘋果高階款手機 12/04 03:41
69F→lookinto: 富智康負責蘋果低階款手機 用富智康跟和碩與立訊競 12/04 03:41
70F→lookinto: 爭 這樣鴻海本身產能調配不就更有彈性 像這次富士 12/04 03:41
71F→lookinto: 康產能掉也還有富智康產能可以調配 不會直接轉單到 12/04 03:41
72F→lookinto: 對手手上 富士康也保持領先其他競爭對手一個技術階 12/04 03:41
73F→lookinto: 級 12/04 03:41
74F→hidexjapan: 第一天認識蘋果和庫克?除了台積電,其他所有的物 12/04 06:30
75F→hidexjapan: 料和組裝都有第二廠在制衡,蘋果的玩法才叫做規模 12/04 06:30
76F→hidexjapan: 經濟 12/04 06:30
77F→kilhi: 那鴻海幹嘛不把產線放在台灣?貴啊 12/04 09:19
78F噓EeePC901: 你那麼厲害 快去海邊應徵PM好嗎 12/04 09:27
79F噓skizard: 前面一堆人回答都當作沒看到,那你問個鬼啊 12/04 10:00
80F→bouedx: 蘋果說了算 你只是代工廠 12/04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