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SAN
標題

[討論] 東吳曾建都於武昌?又為何反覆來回遷都?

時間
最新2023-07-10 11:07:00
留言48則留言,12人參與討論
推噓16 ( 16032 )
前幾天翻玩懷舊遊戲三國志三 赫然發現孫權221年的首都是吳郡 (235年也是吳郡,但208年是建業;當然你要說稱帝之後才算首都也OK啦) 怪了 我一直以為東吳的首都是建業 (國立編譯館歷史課本寫的) 所以我就到維基百科上去查 結果發現以下結果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D%AB%E5%90%B3 京城 ‧ 222-229 武昌 ‧ 229-265 建業 ‧ 265-266 武昌 ‧ 266-280 建業 我本以為武昌就是吳郡 但後來一查才知道武昌在湖北,而吳郡在江蘇 這就是怎麼一回事啊 東吳真有建都在武昌?? (所以電玩遊戲的吳郡是錯誤的??) 倘若維基百科上的資訊為真 那東吳為何要從武昌遷都到建業,然後反覆來回遷都三次?? 歷史有記錄這段過程並說明原因嗎?? -- [EASY] <姆斯>:2010的姆斯寫給2018的姆斯 by 姆斯 https://www.ptt.cc/bbs/NBAEasyChat/M.1516858314.A.B2F.html [KUSO] <卡馬的心聲> by 小曹 feat.打鬨 https://www.ptt.cc/bbs/joke/M.1510149206.A.BDB.html [KUSO] <靠爸王> by KB萬 https://www.ptt.cc/bbs/joke/M.1511658583.A.09C.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4.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687568121.A.362.html

48 則留言

josephhou, 1F
簡單來說應該是對吳國來說荊州(長江上游)代表最重要的

josephhou, 2F
戰略縱深,而都城在武昌的話,代表最精銳的部隊也會跟

josephhou, 3F
著皇帝一起拉到前線,無形中加強了荊州的防禦;問題是

josephhou, 4F
東吳立國的根基是那些江東大姓,他們肯定不願意皇帝搬

josephhou, 5F
到離他們比較遠的地方,然後每天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從長

josephhou, 6F
江下游運物資上去,因此當時也有『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

josephhou, 7F
魚』的童謠,恐怕是孫氏政權和江東大族之間的博弈

Houei, 8F
孫皓即位初還被稱明主 或許這樣才敢又玩一次逆流運輸到武昌

Landius, 9F
孫權後來回到建業,武昌也是孫登的太子府,所以跟第二個都

Landius, 10F
城沒有兩樣.

Landius, 11F
至於265那次孫皓還想要搞一搞,然後就被勸退了.

Houei, 12F
孫權在建業寧願"徙武昌材瓦" 也不願就近取材 受民怨的影響?

Houei, 13F
把腐朽裡稍好的撿走 即便挑武昌皇宮剩下的算踰矩 也更沒得

Houei, 14F
挑 以致孫奮"多違詔勑,不拘制度,擅發諸將兵治護宮室"這樣?

Houei, 15F
不算踰矩才對;又以安世高到建業時當地百姓反應來推 晚武昌

Houei, 16F
一步接觸佛教的建業 考慮接受己力建設奇風異俗之地的難度?

Houei, 17F
更正:安世高 實為 康僧會之誤 sorry

asdf95, 18F
政治鬥爭

Houei, 19F
《漢晉春秋》:"初望氣者云荊州有王氣破揚州而建業宮不利,

Houei, 20F
故(孫)皓徙武昌...旣聞(施)但反,自以為徙土得計也,使數百人

Houei, 21F
鼓譟入建業,殺但妻子,云天子使荊州兵來破揚州賊,以厭前氣"

Houei, 22F
高僧傳載"至孫皓即政...乃及佛寺並欲毀壞" 故信望氣不意外?

articlebear, 23F
三國志3的設定不要太認真 這兩期還把壽春給孫權了呢

articlebear, 24F
然後後期武將不足 所以各種延壽的也有 像李典

kingstongyu, 25F
建業地點差不多就是現在的南京啊~~

huang19898, 26F
武昌對應光榮三國志就是柴桑啊,怎麼會覺得是吳郡?又

huang19898, 27F
不是國號叫吳就要以吳為首都。漢也沒有以漢中為首都

HarunoYukino, 28F
3國志3那時候還是以演義為準

Qaaaa, 29F
老曹也一堆本營 後人遷回洛陽 所以孫吳也想學吧 搞好幾個

TWN56ers, 30F
鼠輩有三窩 正常啦

kingstongyu, 31F
每個朝代的地名都不一樣ㄟ~~像金陵、建業、建康、江

kingstongyu, 32F
寧等都是南京的古地名

Houei, 33F
想遷都武昌還有諸葛恪 他找孫和治武昌宮原因之1 可能出在太

Houei, 34F
子太傅曾為 說過"孔老法天,諸天法佛"(廣弘明集)的闞澤之故

huang19898, 35F
想跟樓上H大請教,上面那句話是想遷武昌的原因為何呢

Houei, 36F
〈孫和傳〉沒寫為何想遷 我猜有孫弘"素與恪不平" 弘死恐仍

Houei, 37F
有餘黨(孫策表示) 孫權死後遷武昌 或有跟其他留江東的輔政

Houei, 38F
大臣叫陣的味道 加上9樓L大說的武昌太子府 孫和就曾為太子

huang19898, 39F
我意思是想請教闞澤影響遷都的原因

Houei, 40F
闞澤影響應是治武昌宮 未必是遷都 武昌比起建業更早1部譯經

huang19898, 41F
原來如此 謝謝H大

log56, 42F
不過,當時的武昌在哪裡呢,wiki上的地圖也沒有標 XD

Houei, 43F
1.孫權破黃祖所屯夏口後以胡綜為鄂長 2.赤壁戰前劉備(琦)到

Houei, 44F
夏口 可知未改夏口為鄂 3.江表傳載劉備"進住鄂縣之樊口...(

Houei, 45F
問)何以知之非青徐軍(船)" 知鄂在不會離孫權太近的長江南岸

Houei, 46F
又〈吳主傳〉:"(孫)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如此便一目瞭然

gm79227922, 47F
就現在的武昌 黃鶴樓那邊

Houei, 48F
不食武昌魚或包含潘璋傳太史慈傳載 劉表時代以來的荊揚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