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movie
標題

[評論] 魏德聖《台灣三部曲》計畫,為何對台灣電

時間
最新2021-07-21 11:31:00
留言573則留言,227人參與討論
推噓174 ( 21036327 )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5929 2021/01/14, 藝文 魏德聖《台灣三部曲》計畫,為何對台灣電影產業是「百害一利」? 朋友問我為什麼這麼討厭魏德聖,甚至討厭到要寫篇長文。齋主我非是電影產業相關人士 ,但對電影確實有幾分了解、憧憬和理想。若說我心中有什麼對於台灣電影的夢,大概就 是希望未來電影產業能規模量產工業化,讓產業相關人士,能建立起整套的電影規範,推 演出屬於台灣電影的商業化公式,讓台灣電影擺脫賠錢貨的標籤。 雖然這個目標很遙遠,實現的方式也模糊,但我卻能清楚的知道,魏德聖豪賭的電影製作 方式,長期來看對台灣電影只是傷害,而且這種方式所能累積的產業經驗值也相當有限。 若是魏德聖自己找倒楣金主投錢拍電影也就算了,這次電影專案還與政府相關優惠有關, 更何況魏德聖還向群眾搞起了募資,根本就是搖著民族主義大旗,拉著所有愛電影的觀眾 ,以及整個電影產業,陪他一起搭上通往地獄的直達車。 我首次認識到電影是門很花錢的事業,是距今20多年前的《鐵達尼號》。詹姆斯卡麥隆為 了沈船時的真實感,電影團隊複製了鐵達尼號的右舷,而這項決定不只是複製船的成本高 昂,就連拍攝成本也隨之提高,畢竟製作團隊為此還得特地找個足夠大的水箱,才能進行 後續拍攝。 在《鐵達尼號》的幕後花絮中,明眼人都能感受到其工業化程度和高昂的成本,以及優秀 的管理制度。1997年的《鐵達尼號》成本高達將近3億美金,不過這部電影雖然昂貴,但 後續數十年的回收,只怕是10倍不止,更何況還得了一堆獎項。從那之後,電影成本的紀 錄就不斷被刷新,《加勒比海盜》、《阿凡達》、《魔髮奇緣》、《復仇者聯盟》久而久 之,隨著通貨膨脹和全球化,再也沒人能準確計算到底哪部電影比較貴了。 或許因為台灣人都帶些自卑性吧。當台灣觀眾進戲院看著好萊塢的大製作大場面電影時, 總會幻想著某天台灣也要來這麼個一部燃燒經費的電影。正如魏德聖幾次在訪談中所說, 難道台灣人就不能有個超越《阿凡達》的夢嗎? 記得當年《海角七號》意外爆紅後,魏德聖於幾次訪談中,都是用著同樣的說法募資。那 是個《阿凡達》統一全球票房的年代,這股熱情燃起了台灣人也要有個史詩電影的心。當 時魏德聖挾著名氣,確實贏得了不少電影人或金主的支持,乘著這股氣勢,加上媒體持續 的報導,《賽德克巴萊》上映了。 劇情不知所云,重點模糊不清,節奏掌握不佳。成本高達7億元《賽德克巴萊》,理應要1 4億左右的票房才可打平,但最後總票房卻只有8.8億元,其中國際市場的票房甚至只有7 千萬元。 口碑不佳的事實,也從上下部曲的票房差異得知,上部曲《太陽旗》的票房4.72億,而下 部曲《彩虹橋》的票房掉到3.18億元。雖說結構相連的續集電影,票房上多少會因此打折 ,但也可見許多觀眾進場看了電影,是抱著失望而離場,對於次月上映的《彩虹橋》當然 也是興致缺缺。 這樣的製作規模超過了台灣電影產業經驗所能負擔的極限。台灣從未有過這樣的電影製作 ,管理方式遠遠不足,不管是在電影製作時的成本控管,又或者如此大批電影團隊的管理 ,都嫌經驗不足。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花了一堆錢在沒必要的事務上。 不過這樣的巨型電影投資,對於電影產業者的經驗,倒是很有幫助。電影從業人員能藉著 這類超規模的製作,接觸更專業的技術和團隊,也理應會因為規模的增大,導致分工變得 越加細緻,專精的電影技術也能更加頂尖。 事實上,魏德聖本人會有如此大製作的夢,也和過去這種製作經歷有關。2002年上映,由 陳國富導演的《雙瞳》,魏德聖在其中擔任要職,而這部電影就是由好萊塢投資製作的。 當時團隊人員曾在訪談中多次提到,《雙瞳》帶來的經驗和影響,絕非是僅僅只是一部電 影。 「小孩開大車」的優點,就是能增加產業經驗值。但相比於優點,缺點是更加致命的。事 實上台灣電影市場消費力雖然足夠,好萊塢大片的全球票房,甚至能排上前10名。不過台 灣人口就只有2300萬人,相比於美國好萊塢以全球為市場,中國超大的內需,日本破億人 口,韓國5000萬人口,印度寶萊塢的市場更大,甚至相比於英法德的歐陸市場來說,台灣 的人口數就是這麼不多不少,製作及資金的規模當然也無法與他國相提並論。 「開大車」所代表的就是強行壓榨電影產能。台灣電影圈熟知的金主們,約莫有個百來個 ,這些活菩薩多半都不計得失的投入資金到電影產業中,只為了圓一圓電影夢。假設活菩 薩們每年共同的資金就是這麼多,再假設這些資金規模能產出的電影就是10部,而這10部 電影就是10個團隊分別練兵的機會,未來也會有10部電影的公關活動以及後續新聞。 今天硬是要將資金聚集於一部電影,那這部電影必然要比其他電影來得保守,也必定要有 資金回收的相關保證,這也是為什麼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一個比一個還政治正確,因為沒 有團隊和金主想惹爭議和麻煩,這些紛端都會導致票房上受到損失。 因此若台灣想拍個大製作超規模電影,考量到票房收益問題,則必然需要選擇個不單屬台 灣的普世價值,如此才能走出台灣市場。《台灣三部曲》關於西拉雅族的題材,又能引起 國內多少消費族群的喜愛和助益呢?這題材不僅是不保守,更是冒著風險極高的豪賭。 活菩薩們過去投資電影,對於資金能回收多少雖然心裡有數,但至少得有個至少的說法和 回收比例。活菩薩們未來才會繼續電影產業中擔任活菩薩。否則一部電影慘賠後,心灰意 冷的菩薩們,怕是也失去了救世之心。並且雖然電影產業者能在一部大製作電影中分工得 更細,但導演、編劇等處於產業更核心的練兵機會,反而因此喪失。 對於電影產業來說,對於新題材、新手法、新技術的嘗試,是需要個別導演和編劇從中摸 索的。因此將資源集中於一部電影之上,雖然在短期內將有許多成果和經驗,但以長期來 看絕對是弊大於利。 https://i.imgur.com/IJNeFXc.jpg
[評論] 魏德聖《台灣三部曲》計畫,為何對台灣電
根據文化部統計,台灣每部電影的平均製作成本,已經從幾年前的6000萬台幣,降至近幾 年的3000萬台幣上下。2018年,每部國片的平均成本約在2813萬,而當年度發行了64部國 片。經此換算約可得到每年國片製作總成本約落在18億新台幣。魏德聖導演所計畫的《台 灣三部曲》預算為45億新台幣,平均成本落在15億,幾可與台灣電影年度的總成本相論。 關於電影成本和票房的關係,我簡單說明。你在電影院買一張300元的電影票,並不會全 額交付給電影公司,畢竟戲院也是要賺錢的。根據簽約分成方式會有些差異,但大抵來說 可粗暴的將分潤視為50%,也就是300元中有150元將分給電影公司一方。按此比例來說, 成本高達45億元的《台灣三部曲》,若要打平製作成本,則票房則須達到90億元。 為什麼說《台灣三部曲》必定慘賠?從票房結構上來說,就清楚得多。台灣每年國片年度 總票房約在7到9億,就算9億全被《台灣三部曲》通吃,也必須要花費整整10年,才能至 少與成本打平。馬上就有人反駁,這樣一部大製作的電影,怎麼可能將其視為尋常國片? 台灣戲院的票房榜首,依舊由2009年上映的《阿凡達》佔據榜首,票房高達11億元,而這 幾年上映的強片《復仇者聯盟4》則是9億。換言之,僅有3部曲的《台灣三部曲》,每片 至少得是這些強片的3倍熱潮,才有機會將成本打平。事實上,即便是台灣整年的年度票 房,也不過100億台幣左右,也只能勘勘與《台灣三部曲》打平並小賺,這是怎麼想也不 可能達成的成就。 https://i.imgur.com/16jMqAN.jpg
[評論] 魏德聖《台灣三部曲》計畫,為何對台灣電
有人說如此製作的電影,單靠內需怎麼可能回本,自然得放眼國際,將市場定位在全世界 。《賽德克巴萊》的國際票房僅有7000萬台幣,而《KANO》於日本的票房約為3500萬元, 在香港約1700萬元。兩片都證明了在當前,單純的本土歷史題材非是電影製作上的保守選 項,而是高風險題材。 事實上,台灣外銷成績最亮眼的電影,應是2018年由林孝謙所執導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 事》,台灣票房約2.4億元,加上於香港、新加坡、中國甚至馬來西亞都有驚人成績,全 球票房最終達到48億新台幣。可《台灣三部曲》要想複製如此熱潮,除題材應更具備普世 價值外,成本的控管更是至關緊要,畢竟《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只有僅僅只有3000萬元 台幣左右。 我非常不能明白,為何魏德聖總希望實景拍攝搭配歷史重現,事實上這也是我最反對魏德 聖計畫的原因。電影拍攝與歷史重現,應是兩門全然不同的需求。電影拍攝講求視覺表現 ,對於鏡頭拍攝不到的細部,因為有成本控管上的需求,自然不會被重現。 舉個最好的例證來說,就像是主播台上的主播,她們可能下身穿著運動褲或棉褲,因為鏡 頭並不會拍攝到半身以下。如果要追求歷史還原,那場景及道具的成本將無限攀升,除了 要請來專業的歷史和美術團隊做顧問之外,最後歷史還原後的美術,也不見得會受到消費 者喜歡。事實上,所有的歷史電影,都因應了觀眾喜好而調整了美術。反之若投了觀眾所 好,那這個電影實景,又還具有多少歷史價值? 現今多半實景拍攝的電影,幾乎都與成本考量有關。當然導演們都是喜歡實景的,畢竟實 景拍攝才有那種「拍電影」的味道。但考量到劇組人員的機票、食宿、搭景或封街的成本 等等,若這筆帳稱得上划算,才會選擇實景拍攝而不以動畫特效取代。舉例來說,諾蘭在 2020年的《天能》,劇組人員即因為讓片中有幕波音747爆炸的戲,人員考量到取景、拍 攝和後續等問題,乾脆買台747的外殼來爆破,而非用電腦特效處理。 事實上如今大型電影工業,完全的實景拍攝已然不多。就算不論英雄、奇幻或科幻電影, 哪怕是都會愛情電影中的場景,我們見到的背景、景物、路人或前景,都有可能是用特效 取代。 特效對電影產業的影響極深極大,不只有效解決了許多瑕疵,甚至還能創造天氣條件,降 低臨演數量,甚至最根本的降低劇組交通費用。有人可能會說特效合成看起來就是假假的 ,但我卻說電腦特效才是讓電影產業真正降低製作成本的方法,也是影視產業蓬勃發展的 關鍵,絕不是什麼實景拍攝。 實景拍攝並非不好,但為了拍攝而搭全景,真的是已經被淘汰許久的思維。即便今天我們 假設這投入的電影預算,全然是為了產業練兵,那這些預算也應該投入到特效上。無論是 扶植本土特效公司,還是培植編導與外國特效公司之間的合作默契,都不該是投入到搭實 景拍攝。 搭實景最後的結果,就是資源通通被浪費在電影看不到的地方上,而對於團隊所累積的經 驗,也難再下一部電影重新運用。反之若投到特效公司上,不但經驗可反覆運用,規模化 流程化後,也能順利將此類經驗和技術,下放到連續劇或偶像劇上。 我更加不能明白的是魏德聖說因為打造的實景沒好好利用很浪費,所以乾脆將這些搭好的 實景,打造成歷史主題樂園此一決定,為此魏德聖不但與地方政府和部分財團合作,計畫 用百餘億元打造「豐盛之城」樂園。魏德聖提到: 我希望這裡會是讓你「動腦」的娛樂場,完全不想打造那種有滑水道、雲霄飛車的傳統遊 樂園。 遊樂園經營並非那麼容易。國內遊客數量最多的遊樂園分別是台北市立兒童新樂園、六福 村、劍湖山樂園及九族文化村。除卻台北市立兒童新樂園因為交通便捷及票價親民之故, 每年入園人次達到200餘萬外,知名如六福村也僅150萬左右,而劍湖山及九族只能在100 萬左右徘徊。 老牌六福村在幾年前大砍員工前,虧損連連,幾近成為六福集團的大包袱,而劍湖山早已 虧損多年。更別提那些因為虧損而收攤的遊樂園,如悟智樂園、布魯樂谷及台灣電影文化 城等。更何況,「豐盛之城」半點遊樂設施都沒有,到底期望能有多少遊客? https://i.imgur.com/Qn11py0.jpg
[評論] 魏德聖《台灣三部曲》計畫,為何對台灣電
遊樂園普遍虧損並非台灣的特有現象,即便招牌響亮如迪士尼樂園,巴黎迪士尼也虧了十 多年,香港迪士尼自開幕以來皆虧損,只有東京迪士尼能連年賺錢。那「豐盛之城」這個 名氣和魅力都不如迪士尼的樂園,又要如何說明能賺錢? 台灣最有國際吸引力的景點,應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但其遊客數量也不過近400萬,這還 是建立在故宮交通較為方便,且位於台北市內。關於樂園經營,已有更專業的人士,以自 身經驗和知識,提醒該團隊切勿太過樂觀,文章於此。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584 魏德聖還有一種說法,要透過「台灣三部曲」替社會留下文化資產,也給下一代提供更好 的歷史教材。但我真的很好奇,魏德聖在《賽德克巴萊》上映前,幾次媒體採訪下來,也 強調歷史教育的重要性。 但我真的很想請教任何看過《賽德克巴萊》的人,在看完以後到底對賽德克族了解多少? 對日治時期的認同衝突了解多少? 對彩虹橋的信仰和概念又懂了多少? 當時投入的資 源也不計其數,但最後換到的歷史文化教育,又還剩下多少? 事實上,社會不會因為一部電影,就喚醒人們對於歷史教育的重視。如果真有部電影能有 這樣的渲染力,我相信這部電影必定也不會是幾百年前,和如今人們連結較淺的原住民故 事,而更應該是著重於現代台灣共識之所以得以形成的相關歷史故事。我認為台灣人的自 卑性,這些年來確實有些過頭了。 台灣的歷史就是年輕。歷史年輕的國家,照樣有其價值,我們不會因為投入資源去挖掘歷 史,就變成其他有著淵源由來的古國。文化發展也不會因為對原住民文化的深掘,而有什 麼發展和前進的改變。我們就是我們,熱蘭遮城、西拉雅族、甚至豐盛之城都是過去曾經 的歷史沒錯,但對社會來說更重要的,應該是把握我們的今時今地,思考著怎樣的未來才 是我們所希冀的樣貌。 有部分台灣人,很討厭所謂「小情小愛小確幸」風格的電影。但我卻覺得這類電影不只在 本土及外銷票房上很成功,某個層面上也代表著台灣的文化樣貌。我們確實夾在美國和中 國兩大強權中間,過去還曾經是反共的第一島鏈,但這個隨時有可能擦槍走火的小島,竟 然享有多數民主國家都難擁有的社會福利和幸福指數。 「小情小愛小確幸」又如何? 比起整天大歷史、大格局、大場面的國仇家恨,但人民卻 連幸福都難有來說。我反倒認為,台灣的「小情小愛小確幸」是無比獨特的文化符號,其 實也不見得不得引以自豪。 本文由子迂的蠹酸齋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文:https://reurl.cc/GdVYzZ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8.126.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10592080.A.F1D.html

573 則留言

taiwan81903, 1F
酸喔

daydreamer13, 2F
這篇不酸吧 論點講得很清楚啊?

astrayzip, 3F
一樓無法反駁,哭暈在廁所

jdklas, 4F
看電影還要瞭解一堆東西的話也太累...

MK47, 5F
看完給推

RachelMcAdam, 6F
魏粉快來酸沒花你的錢

lost0816, 7F
幹嘛特地去遊樂園動腦,這種一次性不就長遠更完蛋

lost0816, 8F
我看過豐盛的設計圖,明白那種身歷其境的歷史文化感

lost0816, 9F
那你蓋在遙遠的地點,想要長久經營回收成本是個問題

eva00ave, 10F
.....

kenny1300175, 11F
BTW 目前募資1億2千4百多萬

lost0816, 12F
前提還要電影拍超好,讓旅客會願意跑此地重看並體驗

lost0816, 13F
一天的行程:電影+遊覽+消費,然後這景點就沒下次了

lost0816, 14F
電影好看到超越阿凡達終局讓人二刷三刷,頂多就10億

Borges, 15F
我對西拉雅人完全無感 不知道蓋完後跟九族差別大嗎

tuhsiaofu, 16F
鞭辟入裡,還是打不醒魏粉跟莫名跟風的 YT 主

Hans14, 17F
找能力強的人來拍

lost0816, 18F
三部各賣到10億的機率太低,園區回本前怕變成蚊子館

Dillon0801, 19F
他從以前就募款拍電影成性了 無負擔 不用檢討過去

lost0816, 20F
單靠一部台灣片要搞成電影主題公園,連華納都不可能

sleepyrat, 21F
45億給公視,可以拍好幾部(總長度225小時)的歷史劇~

sleepyrat, 22F
豐盛之城的投資案,一半責任在地方政府瞎起鬨~~

sleepyrat, 23F
這讓我想起當年台中市議員靠北李安的少年PI沒拍台中

tyytt, 24F
論點就是繼續拍小情小愛才會回本

sleepyrat, 25F
地標、造浪池沒有觀光價值等等~~

lost0816, 26F
不說好萊屋續集,連日本動畫這麼深厚都無法搞單園區

Jin63916, 27F
吉卜力園區不知會不會成功

xcvfrd, 28F

lidian, 29F
看電影不能只看一部花了多少大錢,如果希望未來台

lidian, 30F
灣能持續出更多作品且裡面能穩定輸出幾部好作品的

lidian, 31F
話,那這個產業就要是健康的,做到能有回本並且持

lidian, 32F
續投錢進去的循環不是嗎

lidian, 33F
吉卜力要出園區也是好幾十部全球知名經典老IP撐起

lidian, 34F
來跟迪士尼樂園一樣XD

lidian, 35F
才不是一部連全球知名都還沒做到就想往後畫大餅的

lidian, 36F
作品

xcvfrd, 37F
反正現在是要靠募款 靠贊助 靠補助 成本控管什麼的

xcvfrd, 38F
不是重點 餅要先畫出來 再塞滿為大家拍跟送台灣禮

xcvfrd, 39F
物的內餡 到最後烤出來好不好吃有沒有人要吃 都不

YuenYang5566, 567F
這作者zz

nogood86, 568F
看戲的人 永遠不腰疼 別人做夢 還要唱衰

sg1987, 569F
如果處理劇本的方式跟賽德克一樣的話 一切都完了

apple7797, 570F
認同給推

duduhao, 571F
推根本不可能回本 就是個畫大餅的騙子 而且這個餅看

duduhao, 572F
起來就很難吃

duduhao, 573F
護航的只會說:「你沒有夢想嗎?」跟安麗超像哈哈哈

duduhao, 574F
哈哈哈哈

duduhao, 575F
海角七號完全過譽

curance, 576F
推推

democrat, 577F
想知道寫評論的人做什麼事情XDD

kyo14918, 578F

alvis000, 579F
部分護航的根本無視台灣消費能力上限

hmt17, 580F
2023 朝聖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