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F推holysong: 這個展示還有園藝造景 11/27 20:20
2F推rommel1: 大概又是韓國得標 11/27 20:23
3F推hsinhanchu: 一個又重又貴,另一個剛被爆料機砲命中率2成 11/27 20:27
4F→pf775: 當年兵整中心去愛爾蘭學做裝甲車 11/27 20:29
5F→pf775: 實力應該是必韓國強的 11/27 20:30
6F推PTTJim: 萬一發生戰爭萊茵金屬有辦法穩定供料嗎?但Redback 11/27 20:31
7F→PTTJim: 之前實測成果不佳啊... 11/27 20:31
8F→pf775: 現代樂鐵賣給中華民國的火車很多毛病 11/27 20:33
9F推sfsm: 德國勝算比較大,韓國去陪榜的 11/27 20:33
10F→pf775: 韓華的自走砲好像也有很多批評 11/27 20:34
11F→kuma660224: 這可不見得 客戶不一定是想選高級的 11/27 20:35
12F→kuma660224: 南韓搞不好還肯加買澳洲農礦產品當配套 11/27 20:38
13F推ashrum: M113哪邊不好?如果是我一定選M113各種改 11/27 20:39
14F→kuma660224: 技轉客製之類南韓也比較有彈性 11/27 20:39
15F→kuma660224: M113酬載小已影響衍生發展很久了 11/27 20:40
16F→kuma660224: 各國都是撐到不能再撐 果斷放手 11/27 20:40
17F→kuma660224: 13噸級鋁殼 酬載只2噸級 很難改良 11/27 20:41
18F→kuma660224: 因為載兵 載火砲 防護 幾乎只能3選1 11/27 20:42
19F推chyx741021: 直接APC全換成IFV喔? 11/27 20:46
20F→chyx741021: 韓國的紅背蜘蛛之前才被爆出波蘭實測後評價很差 11/27 20:46
21F推jetzake: 正規高級貨應該還是美國的布萊德雷系列才對 11/27 20:48
22F推rommel1: 德國美洲獅比較高級 11/27 20:57
23F→kuma660224: 布萊德雷系列架構太老已不算高級貨 11/27 21:07
24F→kuma660224: 美帝已確定放棄後續再改良 到A4為止 11/27 21:07
25F→kuma660224: 當然它的生命會在無砲塔AMPV延續很久 11/27 21:08
26F→kuma660224: 但原本M2/M3火力工作 是未來全新omfv去接 11/27 21:12
27F→kuma660224: 這時間點 美系缺乏具未來性的高檔現貨IFV 11/27 21:14
28F→hsinhanchu: 直接去買CV90? 11/27 21:15
29F→kuma660224: 這時新銳重型履帶IFV都是指近40噸上下 11/27 21:15
30F→kuma660224: 比舊M2/M3重10噸以上 馬力更大的東西了 11/27 21:16
31F→kuma660224: 但也因此估計....都很不便宜 11/27 21:16
32F推LoveCraft: M113沒有升級潛力了 11/27 21:21
33F推rommel1: 未來搞不好會把無人砲塔裝回去? 11/27 21:22
34F→kuma660224: M113老問題是連裝25mm砲塔都嫌重 11/27 21:27
35F→q11wer23: 美洲獅好像不出口 11/27 21:27
36F→kuma660224: 新世代30IFV 連輪甲都是M113近2倍重 11/27 21:28
37F→kuma660224: 重型履帶IFV更是30多到40噸級了 11/27 21:28
38F→kuma660224: 回頭大改m113卡在底盤噸位上限 沒意義了 11/27 21:29
39F→Rinehot: 40噸都快接近俄系主戰的重量了… 11/27 21:41
40F推chyx741021: KF-41好像也有展出過砲車版,跟主力戰車有87%像 11/27 21:44
41F推sandyfanss: 買雲豹,不香嗎? 11/27 21:47
42F→kuma660224: 要mk44或105火力 要載兵 防護能扛RPG 11/27 21:47
43F→kuma660224: 裝甲技術沒啥突破 噸位很容易就變成4字頭 11/27 21:48
44F→kuma660224: m113經典便宜量多 反而是因為他什麼都不行 11/27 21:50
45F→kuma660224: 只當擋機槍與破片的運兵車 不近火線 11/27 21:50
46F→kuma660224: 定位清楚 沒啥改良潛力 所以便宜輕巧好養 11/27 21:51
47F推IMGOODYES: 人家要的是履帶,輪式就別來亂了 11/27 21:52
48F推j91526frank: 這兩台單價會不會差1個0 11/27 21:53
49F→CCNK: 好禮二選一 11/27 22:03
50F推Sianan: 我猜K21中 畢竟澳洲不太可能在本土作戰反而應該比 11/27 22:11
51F→Sianan: 較重視運輸性 K21輕太多了 11/27 22:11
52F→kuma660224: 澳州輪型車族已擇 >30噸級Boxer 11/27 22:12
53F→kuma660224: 履帶可能不會再選30多噸的 要選更重型 11/27 22:13
54F→kuma660224: 否則很尷尬 履帶沒有比輪子強 11/27 22:13
55F→kuma660224: 輕重定位通常要錯開 11/27 22:14
56F→kuma660224: 南韓那不是K21 是下代增重很多的AS21 11/27 22:15
57F→kuma660224: 但數據還是比KF41車族更輕 11/27 22:15
58F推aegis43210: IFV愈來愈重又愈來愈貴是在做啥…,難不成想取代MBT 11/27 22:21
59F→aegis43210: ? 11/27 22:21
60F推Sianan: 那車重優勢就還好了 剩下應該是考慮價格跟最近俄烏 11/27 22:22
61F→Sianan: 展現出的德國會不會料件不足跟政治立場問題 11/27 22:22
62F推chyx741021: 是說雲豹105輪型戰車也是30噸級的 11/27 22:27
63F推kimfatt: 還以為新加坡那台新的Hunter會去投標,本質也是取 11/27 23:54
64F→kimfatt: 代M113 11/27 23:54
65F→jetzake: 如果只是要士兵可以坐在車上跟著主力戰車衝 11/28 00:01
66F→jetzake: 那其實現有的大多數步兵戰鬥車都能達成任務才對 11/28 00:02
67F→jetzake: M113要說缺點 除了載重以外 大概就是步兵在車上戰鬥 11/28 00:03
68F→jetzake: 不方便這樣 11/28 00:03
69F→jetzake: 要不然換個引擎再加幾片裝甲其實也沒那麼難 11/28 00:05
70F推rommel1: 愈來愈重 加強防護力 11/28 06:06
71F→kuma660224: 像AMPV是拿掉砲塔的M2 但仍比M2重 11/28 08:17
72F→kuma660224: 要裝甲防護好 預留更多傳感器Aps雷達供電 11/28 08:18
73F→kuma660224: 導致新一代越來越重 但40噸以下還好 11/28 08:19
74F→kuma660224: 這等級重量不太影響機動與過橋 11/28 08:19
75F→kuma660224: 只是會變貴 這個困擾 11/28 08:19
76F→scotch: https://i.imgur.com/dZDT4uc.jpg 11/28 08:40

77F→scotch: M113內部空間不足也是問題 11/28 08:40
78F→driver0811: 能在地生產的就是好車 11/28 10:00
79F推overno: 瑞典的CV90家族不錯啊,甚至能上CV120,價格應該比 11/28 12:56
80F→overno: 德國貨便宜吧 11/28 12:56
81F推losel: cv90太貴被打槍, 一開始4家, gd也有提ajax但不適用 11/28 13:09
82F→losel: 現階段入選就剩韓華跟來因 11/28 13:10
83F推rommel1: 愈來愈重 未來跟主戰共用底盤算了 11/28 21:03
84F→kuma660224: 35-40噸離西方現代主戰56-65噸還很遠呢 11/28 22:19
85F推something320: 國軍也買韓國履甲車更新M113吧 12/01 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