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00799 (Iphonx)》之銘言:
: 先分各地區,想買房的人,一起貸款,一起找地買地,請照,到毛胚,各專業都自己網路
: 找人負責處理,並比較價錢,避開建商,會不會比較便宜呢?
左膠國度的德國已經走在前面了。
德國實踐居住正義 合作住宅打造理想家園
https://dq.yam.com/post/15007
部份內容如下:
德國近年興起的「
共建」(Baugemeinschaft)文化,可說繼承了住宅合作社的精神。打
算一起蓋房子的一群人,先登記為合夥公司或合作社,從找地、購地、委託建築師和建設
公司、監工、完工、管理到維護全都自己包辦。
共建也有不少缺點,不是人人都適合。
首先,買成屋的價格、配備和交屋日期一目瞭然,出問題有建商可負責,自己蓋房子會遇
到建材價格上漲、找不到工人、施工延宕等風險。
幸好不懂可找專業人士協助,由於共建文化風行,不少建築師和房產專家樂於參與共建的
建案,收取一定費用,接下找地、找建築公司、監工、收支審核、住戶會議主持等繁雜工
作。
此外,每個人的財務狀況、身處的人生階段、對理想居住環境的想像都不同,找到志同道
合的人組成共建團體並不容易。每件事都得透過開會決策,一人一票,重要事項往往需一
致決,經常
非妥協不可。如何協調不同意見找到共識,成為共建團體最大的考驗。
舉例來說,
家中有幼兒的年輕父母,期待遊戲場面積大、設備多,但退休人士怕吵,優先
考量環境幽靜,有些人還有陪伴和長照的需求。有時也會發生
有人財務突然出問題,必須
臨時退出,空出的缺由其他人遞補的情況,新舊成員的磨合也是一大考驗。
總之,與一般買房子付了錢就等著交屋相比,共建團體確實得
投入更多的心力和時間,適
合習慣自己動手做、樂於與他人互動並主動承擔責任的人。
一群不願受建商左右的公民起身而行,本身既是居住正義的實踐,又可帶來抑制房價的效
果。德國一些地方政府因此樂於鼓勵共建,將
荒廢多年的公有土地開放給共建團體申請。
一群人一起實現擁有自己房子的夢想,全國各地都有成功的範例。
看看德國,
台灣想要搞共建,應該還是
荒涼的蛋白區或是蛋殼區最有可能實行,
問題是這些地點,真的是那些『
嘴巴喊著居住正義的人』願意住的地方嗎?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219.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75777463.A.F6D.html
1F推KrisNYC: 蛋白蛋殼多半前五年蓋的便宜新成屋很多...自己蓋不划算 02/07 21:58
自己蓋的賣點是能夠客製化,真的很難價格便宜
2F推mayko: 以省錢為目地應該比較難,但是以宗教教友共同居住,北大是有 02/07 22:00
3F→mayko: 這樣的建案,夜裡可以從二高看到超大十字架 :P 02/07 22:01
Google查過,發現歐洲因為宗教的原因而共建的例子還真不少
4F推abyssa1: 基隆也有個一貫道社區 社區公設是道場… 02/07 22:06
對有虔誠宗教信仰的人來說,志同道合的鄰居最重要,價格不用在意 XD
5F→mayko: 北大這個是公設好像有教堂,只是外面那個太閃亮了 02/07 22:07
看來還是宗教原因最重要
6F→preikestolen: 有看到一些大家族自己共建大樓,這個算嗎? 02/07 22:40
7F→preikestolen: 覺得這個很理想啊。 02/07 22:41
8F→preikestolen: 他們頂樓有神明廳也有交誼廳,兄弟每家一層 02/07 22:42
9F→preikestolen: 兄弟感情好會去頂樓喝酒聊天聚聚~ 我親戚是這樣 02/07 22:43
算啊,下面推文的國泰蔡家就是如此
10F推piliwu: 大安區就有一棟大樓是家族蓋的一人一層 02/07 22:58
這應該是國泰蔡家吧
※ 編輯: TheDream (1.165.100.155 臺灣), 02/08/2023 09:36:44
11F→mayko: 和信辜家好像也是一人一層.另外大同區朝陽公園旁的有記大樓 02/08 09:51
12F→mayko: 不確定是不是有記茶行家族的. 02/08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