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Coffee
標題

關於填充膠囊與原廠膠囊的一些看法

時間
最新2020-09-07 00:25:00
留言44則留言,33人參與討論
推噓28 ( 28016 )
安安,我小雨啦 昨天看到有人在討論摩卡壺和填充膠囊 就再次把我的填充膠囊拿出來玩 順便做了一些測試 先說明一下,我買的膠囊是Capsulone 貼鋁箔的和新版的不鏽鋼蓋的兩個版本都有買 本來想說做個影片靠分潤賺回來,結果沒人看超虧 使用的機器是自己買的Pixie(C60)和Nespresso送我的 Expert(C80) 後來主力都是用Expert,今天的測試也是 首先原文有人推文說填充膠囊真的要很有愛這句話我超認同 對比上原本使用的膠囊的方便度來說,在預算一千上下的範圍內 使用無耗材版本的填充膠囊你大概就買一顆吧... 膠囊機(無論品牌)都是標榜快速方便,在一顆膠囊的狀況下 其實自己一個人喝我覺得還行,就是你每天大概要花個五分鐘填那顆膠囊 如果突然之間你家人跟你說我也要來一杯的話 你就要煮完後手拿那個滾燙的膠囊去拆開挖渣清洗 實在有點危險又不方便 這邊我建議有這樣狀況的朋友以後喝膠囊不要讓家人看到 接下來就我使用的這個膠囊來做一些對比 外部規格上 Nespresso的機器和膠囊一定是互相搭配研發的。 畢竟他們要賣你的是買膠囊的錢,研發時當然不可能顧慮到附廠 我就他的各個規格量測了一下,以產地復興系列的烏干達為例 以下依序是原廠膠囊的外部直徑、高度、最寬處內部直徑(mm) 29.82 29.12 29.46(這邊拆了一顆新的冰咖啡膠囊測量) 然後是Capsulone的數據,順序一樣 29.79 26.56 24.27 基本上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外部直徑接近以外,其他部分每個規格相差都不小 尤其是最寬處外徑為了要做螺牙,內部還要往內縮 所以實際上他的最寬處是在中間,但卡尺量不到放棄 至於高度,有用過膠囊的人應該都知道 Nespresso萃取時是將屁股刺三個洞當進水 因為是鋁殼所以很好刺破 但不鏽鋼膠囊刺不破,所以他要在穿孔處先預留空間 又要在穿孔機制運作時不頂到原本的穿刺機制 整個底部必須要預留很大的空間 測量照片: https://imgur.com/a/a21W1Rh 再來對比到厚度,從膠囊的內外徑差可以得知 原廠膠囊的厚度大概是在0.36mm 實際切開邊框測量到的數據是0.26mm(也許每一顆有誤差) 而Capsulone因為杯體不是均一厚度 我只能就螺牙處那邊去量測並猜測他是最薄的地方約0.93mm 測量照片: https://imgur.com/a/2aQoTiO Capsulone在外部體積已經縮小、杯身後度又更大的狀況下 說實在的會大幅擠壓到內部可填充的空間。 雖然差異可能會在0.5g~1g之間 但在原本已經是5.5g的Nespresso膠囊前提下 在一樣的填粉狀況來說,這樣的差異百分比我覺得蠻大的 沖煮狀況 接下來講實際沖煮,為了上面的測量數據 我拆了一顆冰咖啡膠囊,把裡面的咖啡倒出來秤重為5.2g 量測完成後把一樣的粉放到Capsuleone裡面 本來想要維持原廠膠囊的蓬鬆感,但塞不下只好稍微填壓了一下 預留膨脹空間的狀況下填壓到極限還是沒辦法把那些粉裝完 丟進機器裡面萃取。 這邊先離題一下,我自己稍早用自己烘的中烘豆測試 膠囊並不是塞越多越濃,他有一個最適合的平衡點 舉例來說我用6.3g喝起來就比5.5g淡超級多 把原廠粉塞進Capsulsone之後的結果 可能因為想要盡量塞完把咖啡壓得太密 雖然沒有到之前測試的那種美式咖啡的濃度 但是整體的濃度大概就是介於摩卡壺或是摩卡壺更淡一點的口感 整體來說,我認為在粉倉體積大幅限縮的狀況下 我還特地使用了25ml的號稱ristretto沖煮 很難用填充膠囊還原原廠膠囊的口感 若是買一些其他廠出的拋棄式膠囊(已填粉)應該還可以 但填充膠囊我目前用完所有我已知的方式 確實沒辦法達到原廠膠囊的50% 結論: 如果只是想喝一下濃一點點的咖啡,也許還可以期望填充膠囊 但如果是想要喝上"類Espresso這樣的咖啡" 我認為還是乖乖使用原廠膠囊 或是乾脆買個Flair、Staresso這樣的器材 Nespresso是目前財力最雄厚的雀巢集團子公司 我認為在開發商品上還是有一定的絕對技術優勢的 上班空檔偷偷發文,如有錯字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1.2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598611540.A.BC5.html

44 則留言

※ 編輯: waneshih (114.27.1.213 臺灣), 08/28/2020 18:49:42
※ 編輯: waneshih (110.50.175.63 臺灣), 08/28/2020 18:55:48

Weiyuc, 1F
我也是有曾經考慮用填充膠囊,後來LP捏著買半自動機

yzak, 2F
推實測

cccwei, 3F
借推

andy100a, 4F

aavon8888, 5F
推詳細的實測!

sunpc, 6F
推,此外膠囊工廠的磨豆機水準也不是一般商用家用能及

INTHEWIND, 7F
超詳細根本佛心

wolken1202, 8F
我之前自填充用的是SealPod

wolken1202, 9F
雖然耗材是封膜鋁貼

wolken1202, 10F
但出來的品質還是可以有原廠濃度8的等級

wolken1202, 11F
但要果斷斷水,寧缺(吃少)勿爛(過萃)

wolken1202, 12F
魔豆機C40+Red clix

tkynlj, 13F
推推 謝謝小雨 果斷放棄填充膠囊哈哈
你要的話站內信給我我寄給你玩看看 不過新版那個濾網容易卡垢 會有使用痕跡

ming0303, 14F
結果沒人看超虧
超虧的,那兩顆花了一千多塊

ohwahahaha, 15F
我也是看了那集結果放棄。對了,這幾天要去台南,希

ohwahahaha, 16F
望有時間去小雨的店買些咖啡豆XD

kingclys, 17F
其實我有看XD,但我還是買了填充膠囊XD

kingclys, 18F
一個人喝就簡單玩一下
※ 編輯: waneshih (110.50.175.63 臺灣), 08/28/2020 22:49:32
※ 編輯: waneshih (110.50.175.63 臺灣), 08/28/2020 22:50:10

CJhang, 19F
Nespresso的自填充容錯度太低了 要6g的單次小量填粉跟微調

CJhang, 20F
不容易跟18g的58mm比穩定跟味道

GXTRON99, 21F
推小雨

pureluck, 22F
不鏽鋼填充膠囊我也有買,非常不推薦

pureluck, 23F
好像封膜的會好很多
封膜的確實會好很多,最主要是因為可以多放一點粉 但二代好像就是因為第一代還是被抱怨一樣有耗材才出的 剛剛試了一下封膜版本的,純粹敲密不壓粉(連手指壓都沒有) 喝起來確實可以更接近原廠膠囊

kyoko22, 24F
推個小雨哥!ptt不講幹話有點不熟悉!

aspdoctor, 25F
把膠囊倒出來湊18克塞義式機不知道味道怎樣

waneshih, 26F
我試過用Staresso,還蠻好喝的

cycutoxin, 27F
我有看喔! 看完很想買膠囊機 XD

iammatrix, 28F
機器填充的話 肯定有些特殊的高壓技術是手動無法的
其實原廠膠囊割開後裡面是蠻蓬鬆的狀況 感覺不出有任何填壓 仔細想一下,就算曾經填壓過,經過那麼久的運輸搬來搬去 填壓也是枉然吧

newererw, 29F
我有看耶

cloud1017, 30F
我看了之後對填充膠囊完全冷靜

tomomo520, 31F
如果是DOLCE GUSTO系統填充不輸原廠

adam3553, 32F
我現在用staresso mini就已經夠難塞粉了,那種填充膠囊

adam3553, 33F
…算了唄

JoJoSonic, 34F

z2gundam, 35F
看了直播過來朝聖,影片看了果斷放棄買填充膠囊

zzguineapig, 36F
推小雨,還好以前有忍住沒下手

kaoru7568, 37F
看了那集直接冷靜XDD 謝謝小雨幫忙省錢
綜合以上統一來講個感想 其實膠囊的豆子都烘不算太淺,保守估計都在二爆密集以上 以現在台灣的市場來看,自烘店較少這樣的豆子可以買 阿如果要買賣場便宜豆回來填... 我是也找不到除了省錢以外的理由了 但豆子也要成本,封膜版本也要耗材成本 加上本身的填充膠囊就有點貴 長期下來我不覺得有什麼實質效益 畢竟時間才是最貴的東西 沒有必要為了省一兩塊錢把自己所剩無幾的青春歲月賠上去
※ 編輯: waneshih (122.121.67.81 臺灣), 08/30/2020 17:01:13

deadair, 38F
真的不能給家人看到 會一直要你連續出杯QQ

motherlay, 39F
填充膠囊有夠麻煩

xhung, 40F
「建議以後喝膠囊不要讓家人看到」 笑死XD

a9564208, 41F
填充膠囊要喝便宜的豆子才會省

bambitw, 42F
本人之前用充填膠囊好幾年,假日的休閒就是在裝填膠囊

bambitw, 43F
就這樣裝了幾年後, 忽然發現我在幹嘛呀

bambitw, 44F
然後就去買了一台全自動機,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