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car
標題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最新2024-09-20 15:24:00
留言94則留言,54人參與討論
推噓47 ( 49243 )
※ 引述《PPAPwww (pan)》之銘言: : 可以看麋鹿測試阿 : 麋鹿測試在國外是一個安全指標的測試 : 跟 撞擊測試 也是為了測試車輛是否安全一樣 : 台灣是沒有麋鹿 : 不過台灣山路連續髮夾彎 也類似麋鹿測試 : 但平地和市區大概就不是那麼有用 不要不懂裝懂亂講 moose test是依據ISO 3888 ISO 3888-1:2018 Passenger cars — Test track for a severe lane-change manoeuvre Part 1: Double lane-change https://i.imgur.com/McukITz.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Part 2: Obstacle avoidance https://i.imgur.com/MGhLlQz.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ISO 3888介紹中也很清楚的講 - 測試障礙物閃避能力 - 只是完整操控特性的其中一小部分 https://i.imgur.com/JuyumkC.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ISO 3888測試過程中,方向盤會在短時間內急打數次 類似2個弦波(1正1反) https://i.imgur.com/b80W9ZG.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我就好奇哪裡的連續山路連續髮夾彎會讓你在短短3秒內打4次方向盤了? 反而是在市區或高速公路才有可能出現急遽變換車道閃避的情況 再來談談那有哪些操控相關的標準 ISO 4138 Passenger cars — Steady-state circular driving behaviour — Open-loop test methods https://i.imgur.com/4KhGs2K.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ISO 7401 Road vehicles — Lateral transient response test methods — Open-loop test methods ISO 13674 Road vehicles — Test metho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on-centre handling Part 1: Weave test Part 2: Transition test Pylon Course Slalom Test https://i.imgur.com/MKqEl7j.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GB/T與操控相關測試項目 https://i.imgur.com/k9PGXjI.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發表的"汽車操控安全性指數測試評價過程" http://www.caeri.com.cn/Uploads/Editor/2018-09-04/5b8e3c015d492.pdf 從轉向輸入條件,也有分一堆測試條件 step steer https://i.imgur.com/liPKJiT.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pulse steer https://i.imgur.com/zQm0Pyq.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https://i.imgur.com/R0ljNBT.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swept steer https://i.imgur.com/lp4bHtc.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J-turn https://i.imgur.com/SCemWq3.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https://i.imgur.com/sVcNWkL.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然後在這麼多跟操控相關的標準中 偏偏ISO 3888是最常被拿來比較動態控制優劣的項目 例如說這幾篇 Development of an Advanced Fuzzy Active Steering Controller and a Novel Method to Tune the Fuzzy Controller DOI:10.4271/2013-01-0688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of automatic steering control for Double Lane Change and sine steer manoeuvres DOI:10.1504/IJVAS.2012.047695 換句話說,ISO 3888跟電控最高度相關 或許因為一般人從YT影片最常接觸到的就是moose test 影片看起來呈現效果確實也很明顯 但這不代表moose test能拿來代表一台車的操控 否則怎會有Tyep R在moose test通過車速比一般版Civic差? Honda Civic Type R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iMYrFaRYQ
Honda Civic Hatchback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5rDNBRQk0
至於底盤特性 K&C可以用來描述準靜態底盤特性 K:Kinematics,懸吊機構運動特性 C:Compliance,柔順性,考慮桿件、襯套等變形行為 透過標準測試機台(台架試驗)取得 AB Dynamics的SPMM 5000 https://i.imgur.com/AiEisHz.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MTS的Kinematic & Compliance (K&C) Deflection Measurement Systems https://i.imgur.com/FpqwxJ3.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底盤動態特性又有分主客觀評價 客觀評價部分 新車底盤開發的benchmark或target setting https://i.imgur.com/fFeF3c1.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https://i.imgur.com/XRjB8KJ.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當然主觀評價也是車廠很常用的評價方式 在標準一致的場地,駕駛同級距的不同車款 再由評價者的體感給出主觀分數 當然越是有經過受訓或經驗的駕駛人,底盤主觀評價參考價值會越高 通常採1~10分,以6分為基準 多半在5~7之間不會給出太極端的分數,給到8分已經是很傑出 當然越是有經過受訓或經驗的駕駛人,底盤主觀評價參考價值會越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134.16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26620618.A.5F3.html

94 則留言

zzahoward, 1F
Moose test其實更多是電控威能啦

zzahoward, 2F
不過電控對一般駕駛者也是操控性的一部分XD

zzahoward, 3F
你看Porsche電控上面下多少功夫 大馬力讓你滑又不撞

yihoma543, 4F
推專業

whitestripe, 5F

wishz, 6F
專業推

whitestripe, 7F
感謝錢大專業講解

morrishh, 8F
太認真了 板主要不要考慮M起來收錄一下

hydeless, 9F
電控無敵啊,不信你找ultra Quattro 跟Torsen 的麋鹿比

hydeless, 10F
較就知道

zzahoward, 11F
我覺得把電控完全排除出去操控也不盡然全對就是了

zzahoward, 12F
畢竟你極限亂飄的時候電控就是能精準拉回來

nknu20, 13F
有些東西是講天份的

whitestripe, 14F
另外錢大 spmm5000那邊的圖是不是有上傳錯

whitestripe, 15F
跟下面target setting的圖有重複??
好像是,已改

stevewu929, 16F
專業文推推

doi, 17F
感謝分享

toon885, 18F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發表,上面連結點進去是死的

Pellaeon, 19F
精闢

toon885, 20F
我是覺得啦,上面講的都是一些理論概念,但還是
ISO標準就是實測方法啊 上面列的K&C跟主客觀評價,正是車廠底盤開發實際有在使用的方法流程 被你說成理論? 又一個不懂裝懂亂講的

somobo2002, 21F
感謝分享 專業

toon885, 22F
經得起實測,就像你車子多麼耐撞,結構多強,那一樣要

toon885, 23F
撞測才準確吧,才有參考性,

toon885, 24F
而moose test就是一個操控的實測,但是電控就像作弊一樣

toon885, 25F
如果把電控都關掉,無電控的情況下去moose test

toon885, 26F
參考性就比較高了

einsfun, 27F
台灣人,土法煉鋼土砲改裝就夠了,機械工程這東西看不懂

toon885, 28F
理論和實測,車子多耐撞不是用講的,實測才準確。

toon885, 29F
總要有實際測試的一個環境
實測會按照ISO訂的標準執行啊 到底在亂講啥

einsfun, 30F
看看市售車還有在加裝引擎拉桿就知道民智多低了

einsfun, 31F
樓上先別講實測,你知道大多數台灣人,連物能基礎都不理解

alaokj, 32F
專業、清流

xz870919, 33F
專業推,車板需要更多這樣的文章

einsfun, 34F
強化桿=抗扭剛性=扭曲分力低輪胎傳輸損失少,這就是為什麼

einsfun, 35F
底盤很硬。整車剛性強化是要幾十公斤的工程

einsfun, 36F
在台灣 加個尾翼過彎不飄,加個拉桿過彎覺得穩..lol

DDhow, 37F
專業推

mhmichelle, 38F
感謝分享

ws643908, 39F
感謝分享,就說這邊一堆裝懂仔,被揭發後又不開心
1. 底盤套件有實質強化運動特性的效果 也完全不代表原先設計有缺陷 2. 提升運動性同時,也很可能犧牲一部分舒適性 成本也會增加 那會不會原先客群就不買單了? 3. 底盤開發初的目標設定會讓各項操控數值落在一定範圍 再根據競品比較、本身的客群面向做取捨 從來都沒有所謂底盤或車體最適合或最好該怎樣做 照你這邏輯,那 (1) BMW為何存在M Sport和標準懸吊的必要? (2) 輪框&胎會影響K&C和操控,車廠為何要在同車型高低階配備輪框尺寸做出差異化?

proepi, 94F
如果看fishhook test是不是比較洽當?
說實在也不是很像 fishhook方向盤打半圈左右,然後又要急打到另一個方向半圈 這時車輛側滑現象會很明顯 如果不是刻意為之,側滑這麼多沒過彎沒啥實質幫助,而且變更不可控 https://i.imgur.com/DwPDbzU.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真要說的話,我認為brake in turn稍稍類似些 但畢竟實際道路不可能像測試標準一樣,整個彎道都相同曲率半徑 且車輛動線不可能沿著車道中心線走 https://i.imgur.com/rMDSLWb.png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xru03, 95F
※ 編輯: chandler0227 (42.77.119.200 臺灣), 09/19/2024 08:06:10

snowfish104, 96F
推錢大

thigefe, 97F
都寫成ISO了,還覺得是理論的人,應該是真的沒念過書

a901922001, 98F
因為台灣最常遇的的是三寶衝出來 哈

yumekanau, 99F
推 感謝分享

hygen, 100F
推專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