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C_Chat
標題

[專欄] 從《還願》看台灣社會福利變遷

時間
最新2019-02-28 01:23:00
留言357則留言,286人參與討論
推噓281 ( 281076 )
為什麼這一家子會支離破碎?從《還願》看台灣社會福利變遷 https://i.imgur.com/abJQaMI.jpg
[專欄] 從《還願》看台灣社會福利變遷
Photo Credit: 赤燭遊戲 Red Candle Games 《還願》帶給我們的除了「不要輕易相信神棍以外」,也告訴我們現在和1980年代不同了,是個該好好照顧自己的時代,求助的方式會越來越多,傷痛也有不同的方式可以被理解。 文:陳懷恩(社會工作師) 「在1980年代,如果你是當時一家之主,遇到家庭變故,你要怎麼辦?」 身為一個1980年代出生的社工,看到《還願》裡小時候的彩色圓石磁磚浴缸和ㄅㄆㄇ摺疊桌,我掉了滿地的雞皮疙瘩,也不得不去想如果當時家庭適逢變故,能獲得什麼協助? 以下文章會討論杜豐于一家如何「無法受到協助」,並且分析與劇情相關的社會福利議題。涉及少部分劇情,請小心服用。看完之後,也許你慶幸活在此時此刻,除了慈孤觀音以外,還有很多選擇可以尋求協助。 家庭暴力防治與目睹兒 https://i.imgur.com/HjAYnn8.jpg
[專欄] 從《還願》看台灣社會福利變遷
杜美心因為父母正在爭吵而有焦慮症狀產生,他正在敲彈珠讓自己冷靜。 「1993年的鄧如雯殺夫案,是《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緣起,而1996年彭婉如命案發生之後,更加速了《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制定,並於1998年開始實施。」 這一段歷史是社會福利或家庭暴力工作者考試必考的內容,由此你可以知道,1980年代根本沒有家庭暴力防治的相關政策法規,完全沒有,家庭暴力不過就是難斷的家務事。在劇情中你看到的杜豐于損壞妻子的衣物、怒罵,或是小孩聽見父母爭執,看見家裡爭吵毀損的物品,這些家庭成員所受到的傷害,在當時根本無從保護起。 儘管在遊戲中你難以看到互相傷害的狀況(我想是「赤燭」希望大家不要模仿而避免掉,但顯然大家精神創傷滿重的),但仍有許多傷害事實的蛛絲馬跡。而在一個專業工作者的眼中,這就是我們每天在工作現場看到的活生生的家庭悲劇,需要進一步去協助。 家庭暴力不僅僅是肢體暴力,也包括精神虐待和性侵害(如亂倫),在現行的家庭暴力防治與保護性工作之中,有非常多的項目,包括兒少保護、成人保護、老人保護、加害人服務、緊急救援、安置等等,有興趣的可以進一步了解。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遊戲中直接發生的一段,是關於杜美心在房間裡聽聞父母爭執,你不難直接連結:美心的身心症狀跟父母爭執有關,而這塊正是「目睹兒」的工作領域。或許你聽過「童年陰影」、「早期創傷」,這個現象就像是你熟知的「PTSD壓力創傷症候群」一樣,但影響的層面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包括家族治療、精神醫學、心理諮商,在關注身心症狀跟早年家庭經驗的連結,你可以搜尋「創傷」當做關鍵字。「目睹兒」相關服務是在家庭暴力發生時,介入協助家中的兒少們,降低兒少在家庭暴力中受到的傷害。你可想而知,「目睹兒」的工作同樣也很晚才開始發展,台灣的研究、民間單位試行的方案服務多半集中在2000年之後,到2015年才正式被納入法令執行工作之中,美心根本來不及長大。 https://i.imgur.com/FSURYg1
[專欄] 從《還願》看台灣社會福利變遷
這些夫妻吵架的耳語,也一字不漏的傳進孩子的耳朵裡。 「錢我會處理,男人的事情你不用管!」 「什麼叫做男人的事?你算什麼男人啊!」 這一段是杜豐于因為鞏俐芳決定復出賺錢貼補家用,因此發生爭執的內容。甚至後面有一段鞏俐芳的獨白,是在訴說他覺得杜豐于只是愛面子,勝過於愛這個家。這些都顯示著杜豐于的困境──男性會顧及的社會觀感不同。 男性在家庭困境上有著跟女性不同的困境,面對閒言閒語,女性容易感到羞愧,男性則會感到憤怒而付諸暴力行為。在家族治療的研究裡,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談論金錢方面的問題,因為這直接關係到男性被看待的方式,當社會以金錢、地位來看待男性的成就,男性就更不容易直接面對問題,常常會先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成功」。 這樣的性別差異,在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初期,都以女性為受害者為主,因此「男性也需要協助」的想法在早年並未得到重視,當案件累積到一個程度,專業工作者們陸續發現男性的工作同樣不容忽視。「男性關懷專線」始於2004年,就是希望協助男性處理在家庭中的特殊問題,可以讓男性訴說自己的挫折、不被理解、痛苦,而不是「不成功便成仁」。杜豐于若是可以訴說自己的失敗挫折,也許就不會走上不歸路。 https://i.imgur.com/I0zav8b.jpg
[專欄] 從《還願》看台灣社會福利變遷
鞏俐芳在被杜豐于質疑是被「壞東西」附上、以及種種家庭暴力之後,決定離家。 「所以我決定,這場演出之後,我要帶一家子離開那裡。」 鞏俐芳未能帶全家遠離何老師和慈孤觀音,而自行離家。若他們打上離婚官司,對鞏俐芳有好處嗎?在還沒有家暴法的時代,除非有人可以證明鞏俐芳被明顯傷害,否則鞏俐芳還有可能蒙上「未盡妻子義務」。雖然大家都為她的遭遇憤恨不平,但你可以想像在當時的民風之下,為什麼鞏俐芳的媽媽要勸說「夫妻床頭吵,床尾和」,不要隨意回娘家,以免落人口實。 若是離婚爭取杜美心的監護權,在當時也是比登天還難。成人可以自己決定從母姓是2007年的民法修法才開始的,在這之前除了有父母離異等原因可以提出改姓聲請以外,還必須說服法官你改母姓的原因。當時的女性無法受到合理對待,經濟、社會處境與權力處於弱勢都還是普遍現象。在1980年代,不管女性是公司老闆還是有錢的大明星,監護權多判是判給父方的。近年來女性處境稍微改善,女性也比較能經濟獨立,這一類的親權法院判例,以實際上的扶養能力來判定監護權,或是實施親子會面評估,參考親子互動決定判決,可以說是從2000年以後才開始備受重視。 若是離婚,單親家庭的服務直到2000年才開始,當時叫做《特殊境遇婦女家庭》,這一類的服務涵蓋未婚懷孕女性、夫亡夫失蹤的寡婦或因家暴離婚的女性。就算監護權判給了鞏俐芳,她恐怕在當時得獨自面對各種流言蜚語了。而若是判給了杜豐于,也還得等到2009年才能獲得協助。當時因為性別的考量,男性在家庭離異裡也需要協助,要將男性也納入服務,將法規修改成《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而不限定女性受到這樣的服務,使單親爸爸可以獲取相當的資源與協助。在這之前,杜豐于是處於求助無門的狀況,也難怪會被拉攏到奇怪的宗教團體裡。 https://i.imgur.com/LTjccsX.jpg
[專欄] 從《還願》看台灣社會福利變遷
「我女兒才不是神經病!」 無論是現實不分的杜豐于,還是X光診斷無異狀建議轉診精神科的杜美心,在當時要尋求精神疾病上的協助其實還是非常困難的。台灣的《精神衛生法》是在1990年才設立,在這之前不是求神就是拜佛,或是找上你常聽到的「龍發堂」。在當時要正確的理解精神疾病,或是去除對於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可能跟超越八十八分一樣難(為什麼很難,玩一次遊戲就知道了)。在當時恐怕是連踏入精神科(現在也被稱為「身心科」)的意願都沒有,但好在現在的人對於精神疾病取得協助的態度也漸漸在改善。至於杜美心要被治療有關目睹造成的症狀,或是望女成鳳壓力太大造成的症ꨊ活A如恐慌症或壓力創傷症候群,更是不容易。 台灣兒童精神醫學的發展也很晚,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的前身「台灣精神醫學會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是在1989年才成立於台灣精神醫學會,並且開始推動相關研究調查與研討會。1998年才成立「中華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並於2004年改名為「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這個沿革便可以知道處理兒童精神醫療議題,也是很晚近的事情。 https://i.imgur.com/M2QsgKU.jpg
[專欄] 從《還願》看台灣社會福利變遷
「對我們家弟弟是不是沒有效?….是不是要補功德金?」 除了延誤就醫,何老師更令人氣憤的在於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神棍。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有些信仰是真的能給人幫助的,像《通靈少女》在談的一樣,信仰是台灣社會的一部分,自然也有使得上力的地方,勸人向善、使人心安穩都是,但絕對不是擔保萬事如意。 其中一些談論《還願》文化背景的影片中,也提到當時的民眾樂求明牌和落難神明。我認為努力去區分慾望和現實、信念和執念,也是助人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吧。 《還願》與社會療癒 說到最後,你有發現19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有多麼的無助了嗎?在這些家暴、特殊境遇家庭、兒童精神醫療的服務正式立法、由公布門來規劃執行之前,目前30歲以上的人,他們童年是沒有什麼113保護專線的之類的社會福利服務,對著爸爸媽媽喊「我要打113」是2000年以後的事了。也許有人覺得《還願》簡直就是悲劇,我覺得它的文化設定真的剛剛好,反應著30歲以上台灣人的童年寫照(不管是畫面場景還是社會事件的脈絡)。 而在每個人的心中,誰不希望變好的?在每個角色心中都有小小的希冀,杜豐于希望自己能夠撐起這個家並且照顧好女兒、鞏俐芳希望能夠為這個家庭付出分擔家計、杜美心希望自己不要成家裡的負擔而折了鬱金香。在這個社會福利逐漸變好的時代,我想赤燭帶給我們的除了「不要輕易相信神棍以外」,也告訴我們現在和1980年代不同了,是個該好好照顧自己的時代,求助的方式會越來越多,傷痛也有不同的方式可以被理解。透過這個遊戲,也才能理解原來被嚇大的我們,真的不只是被嚇大,而是缺乏了許許多多的保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229.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51020348.A.2FC.html

357 則留言

LOVEMS, 1F

jack30732, 2F
專業推

siren1122, 3F
厲害了

sdfsonic, 4F

naminono, 5F
這篇超棒

scotttomlee, 6F

kuoyipong, 7F
那年代真的缺一堆東西阿,慘

siren1122, 8F
一個遊戲可以埋這麼多東西 實在很狂

gunng, 9F
現代很多社福政策都是過去二十多年來各種事件後改善而來的

sacredshino, 10F
專業

juyac11, 11F
未看先推

Xpwa563704ju, 12F
專業從業人員解說,推

lia1062001, 13F

m9o2o, 14F
推這篇

hedgehogs, 15F
專業推

web946719, 16F
來源https://goo.gl/CsCett 內有大量延伸閱讀

KINGTIGERX, 17F
推整理

roea68roea68, 18F
1980年代出生的應該40歲以上了吧==

vnon, 19F
專業推

dripcoffee, 20F
菜逼八真難想像QQ

ARTORIA, 21F
不過 其實那個年代的經濟最好

chocopie, 22F
剛看過這篇,寫的很不錯

ARTORIA, 23F
我反而覺得現在的人比較可憐

ryoma1, 24F
推,台灣許多法規真的都是血淋淋的案例換來的(嘆)

jinkela1, 25F
那年代有房有車 生育率破2 你生了幾個啊 板上報個數

lingsk, 26F
經濟好 但是遇到不讓妻子出去賺錢的也沒用

givar, 27F
這篇不錯

D600dust, 28F
所以一些年輕人不能想像裡面的人的行為也不奇怪啊

z23061542, 29F
現在的自由 法規 權利 都是爭來的= =

lidian, 30F

jinkela1, 31F
現代人根本不會有還願劇情 因為你討不到老婆也養不到女

jinkela1, 32F

Lupin97, 33F
推專業

D600dust, 34F
感謝轉錄好文

tw15, 35F

D600dust, 36F
jinkelal但每個人都有父母

Suzuha, 37F

jinkela1, 38F
但你有孩子嗎

z23061542, 39F
台灣人記吃不記打阿 XD

lifunming, 344F
好文推!

Yachaos, 345F
專業推

hedgehogxhi, 346F
專業 推推

spooky221, 347F
專業推!!

rickyhoney, 348F
身受同感…

vivalight, 349F
好專業!謝謝分享

LaStFrIEND09, 350F

ConSeR, 351F

oue, 352F
推專業 當年真的是這樣

z45678915, 353F

niravaabhas, 354F

Gringoire, 355F

henry46277, 356F
推 專業

clisan, 357F
放假補完,看到這篇很說出了四十歲的人小時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