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標題

[心得] 個人正手拉球的最後一塊拼圖-捏球拍

時間
最新2023-07-05 17:32:00
留言155則留言,15人參與討論
推噓30 ( 300125 )
原本想等工作有空的時候再來寫這篇心得感想 儘管大拇指已經快抽筋 但還是忍不住開心想分享 因為這是我個人桌球這運動的最後一塊技術拼圖 -正手拉球手指的運用 儘管能學的東西還很多 但是這運動我已經沒有遺憾及滿足了XD 下面分四個部分談: 一、閒聊部分: 以前在板上問過幾次正手拉球的問題 每次體會都不一樣,也都的確有所進步 隨著整體發力的協調讓力量增加 儘管穩定度有提升 但總覺得這拉球控制性總是不到位 感覺像是車子塞了高馬力的引擎 卻難以控制的感覺 沒辦法到隨心所欲的控制落點 發小力量也沒辦法改善 我以為是全身發力方向的不正確 或者是擊球點的錯誤 在苦惱之際,上週看著方博的正手教學影片在發呆 突然想到說不定是正手揮拍不完整,導致練習對拉很順暢 但實戰中沒揮拍完整導致噴出去 今天帶著這個實驗性質來球場練球 跟球友聊天聊著 不知道哪來的靈感,想起房胤池教手指捏球拍的影片 然後配合自己的概念去執行 結果突然像是被電到一樣 正手拉球產生了質的變化 因為以往無法理解捏拍有什麼用處 而且自己也無法體會,所以一直都沒認真的要去知道答案 直到今天的靈感讓我體驗到不一樣的拉球 下面分享具體我捏球拍的操作步驟 二、本文最重要的部分-捏拍的操作心得分享: 1.首先,先要理解正手拉球時,球拍是個離心力產生的過程 2.為了要防止拍子飛出去,擊球瞬間大姆指要“發力扣在”拍柄的斜坡 3.食指也要同時夾住球拍 基本上捏球拍的感覺就已經完成最重要的部分了 4.在前兩指有體會的基礎上,後三指稍微含著球拍 手感會更佳 三、 技術體會心得: 持球手感之強烈前所未有,而且弧線及落點的控制變得隨心所欲 這也與我身體的力量完成了連結 靠著身體力量傳遞到手的揮拍軌跡 然後藉著離心力,用手指出力扣住球拍 將全部的力量灌到球上完成擊球 手跟球拍完美的結合,造就這強烈的手感 也瞬間能體會什麼是用手指控制弧線軌跡跟落點 原本認為觸球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怎麼可能還能用手指控制軌跡 但是傑克,真的就是這麼神奇! 今天各種實驗,就算小力量的全身運動 也能體會到手指發力的感覺,不止球嘎嘎穩定 而且還特有手感 甚至有意識的不用身體發力 光靠手臂加手指向前,都具有一定的弧線控制能力 但畢竟這是全身性的運動,能調整的範圍還是有限 最後是用全身的力量來拉球 我練習對拉的時候 有些球甚至沒有特別去想要怎麼動作 立著拍面,用全身的力量去掃,球就是很有把握的進到檯面 更驚豔的是起下旋球 小力量,只要動作做完整,也能輕易將半出台的下旋球拉成前衝 而且兩大角度只是稍微的調整而已 可惜這時候大拇指已經快抽筋了 不然真的很想比賽試試看 2023.06.16單打實戰心得補充: 面對每次都過不了關的直板球友,這次大戰五局艱苦拿下 個人總結比賽的幾個特點,算是有個瓶頸的突破: 1.正手的起板扎實的提升穩定度,每局至少多拿下2分,一來一往相差4分,進步明顯。 2.咬球太實尚未習慣,很多半出台拉丟,而且是出界的非常離譜XD 3.最後一分正手退台救球,拉出彩虹球,但因為多加手指的力量,以往已經出界的球 這次剛好落到對方正手位邊角,12:10拿下,算是有點戲劇性的結局。 4.多顆反手側身位正手拉球穩定度提升,而且角度十分刁鑽,以往會大開大合的去拉這顆球 進球率可能要看當天發揮,但現在球的軌跡明顯比較銳利,穿透性如同方博說的,的確比較好,超過預期的實戰成果。 5.動作可以更精簡,整體技術銜接變得更加流暢及力量收放更有餘裕。 6.反手起板更穩定有力,這應該單純當天手感比較好,不知道改了什麼。 簡單總結,因為正手技術的完整,動作破綻變小,讓整體技戰術使用更靈活及有威力 以後就真的可以各種玩球了XD 四、桌球這運動的心得: 簡單分享我一路走來桌球練習重點順序 **技術: 1.首先是以髖主導,帶動選擇正反手擊球 2.再來是腳步,我一直認為腳步是所有運動的靈魂所在 也是因為我對腳步及髖發力的執著 我在學習重訓、羽球、拳擊等運動時 上手的速度比普通人都還要快 幾個教練都有嚇到,所以桌球真的是很好的運動無誤! 3.再來是擊球意識,基本上我要求,球的運動軌跡不能打成拋物線 弧線越平,向前衝擊對手的力量越多 弧線越拱等於保險加得越多為原則在調整自己的動作 4.最後是今天體會的手指發力! **心態: 1.不要執著“單項技術”,這是全身性的運動 當有一項技術卡殼,一定要全方面的檢討自己 說不定那個不經意忽略的點,就是解開問題的鑰匙 就像今天的我一樣。 2.另外前面文章分享的框架,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往前翻 這邊不贅述了。 3.我現在都是以賽代練,如果有人跟我一樣,我每場比賽都是全力以赴 儘管輸多贏少,但這讓我更能知道自己不論意識上還是技術上的缺點去著手修正。 4.還有要有老子一定要把技術打通的勇氣及執著 基本上正手拉球一直是我心裡過不去的坎, 一路走來,我的反手永遠都比正手好 雖然已經沒有學生時代的練球時間跟精力,但 靠著熱情跟全世爆的教學影片,還有球友們的指導 也讓我技術還是能持續的進步 直到今天的突破,我算是正式從桌球這運動畢業了XD 腳步到髖發力及原本最不重視的手上技術結合起來 結果呈現出來的桌球美感 我已經滿足 至於以後技戰術的結合磨煉精進,能走多遠,我似乎沒這麼在乎了 這邊也簡單回應一下上面某篇同學正手拉球的疑問 我認為再好的技術知識,都要有自己的想法跟框架 才能在練習的路上不斷地修正自己 不至於拘泥一個細節而繞不出來 相信自己,然後不斷地學習知識去練習實踐 直到完成你心目中的拉球。 而我也大概能理解為什麼sky這麼強調手部的運動了 的確很重要 但網路看過這麼多中國職業選手的教學 只能說抱歉了sky,我還是認為不是手帶腰這種練法(非戰,純粹個人認知)XD 以上分享,也謝謝桌球板板友的不吝指教,讓我學球的過程中不寂寞,知道還有很多的球 友也在努力鑽研技術讓自己進步。 祝大家球技進步如馬龍一樣威猛,我先從桌球這運動下課了。 B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6.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bletennis/M.1686664872.A.19D.html

155 則留言

hgame, 1F
畢業是放棄了不打的意思欸

chopeter2002, 2F
心境上已經差不多意思了,朝聞道,夕死可以。

chopeter2002, 3F
之後有沒有打球都無所謂了,但不可能真的放棄啦

PPguest, 4F
請問一下,在捏拍之前原po是怎麼握拍的?跟捏拍有什麼差異?

chopeter2002, 5F
握拍方式完全一樣,但以前有球友跟我說我怎麼拉球

chopeter2002, 6F
拉到拍子快飛出去了,現在只是擊球瞬間多了手指發

chopeter2002, 7F
力而已
※ 編輯: chopeter2002 (42.74.129.132 臺灣), 06/13/2023 22:39:36

Tenging, 8F
有沒有聽過 訣點一湖江

Tenging, 9F
如果永遠都不知道 那該有多遺憾

Tenging, 10F
恭喜圓滿

chopeter2002, 11F
真的!

chopeter2002, 12F
謝謝你

Tenging, 13F
如果有空有閒打打nittaku s7

chopeter2002, 14F
板子?沒聽過,有機會試試
※ 編輯: chopeter2002 (36.236.6.121 臺灣), 06/13/2023 23:40:00

andyping, 15F
其實台灣甲組教練會強調抓板的感覺 跟捏球拍的意思一樣

andyping, 16F
當然前提是身體協調都穩定後 當抓板也穩定後 能盡量發

andyping, 17F
力就盡量發力 而且抓板對於拉前衝或加轉也是方向性的問

andyping, 18F
題而已

kbook, 19F
推~~

zxxbbsex, 20F
有沒有示範影片可以觀摩一下

chopeter2002, 21F
看方博xd打字一個多小時完稿,拍影片不知道要準備

chopeter2002, 22F
多久

skypiper, 23F
首先我不得不讚賞這篇文章的排版和表達方式

skypiper, 24F
好久沒有看到能夠好好編寫內容的發文了

skypiper, 25F
那麼看一下內容 特別講到拇指內扣和食指的運用

skypiper, 26F
很難得會有人提到拇指內扣的力量 這個我以前也特別提過

skypiper, 27F
尤其是正手爆挑 除了食指發力外特別需要拇指扣住的力量

skypiper, 28F
很多人打正手都注意食指卻忽略的拇指的力量

skypiper, 29F
他們以為正手用食指 反手用拇指 其實這樣力量不平衡

skypiper, 30F
另外有食指和拇指 用指腹的力量之外

skypiper, 31F
這裡少談到了虎口的力量 虎口有一個"夾"的力量

skypiper, 32F
食指指腹 拇指指腹 虎口 這三個點的力量控制

skypiper, 33F
在各個技術的發力過程中 是互相關連和比例分配的

skypiper, 34F
所以不是用手指捏球拍 更多還要虎口含住球拍

skypiper, 35F
那麼再來文中有cue到我的部分

skypiper, 36F
我不是特別強調手部或者練球只注意手部

skypiper, 37F
應該是說腳腿臗跨腹部等等的肢體和力量運用太基本了

skypiper, 38F
一堆人講的都一樣 動作也都從影片也可以很容易看出來
我的認知上,業餘能掌握大框架的正確性,基本上就能打得不錯了 討論到技術細節,這已經是精益求精的部分,“需要“做到這個部分的分數通常也不低 就像是寫一張考卷,追求70、80分一定是從大分數開始把握拿起 而追求99、100分就需要掌握所有細節 所以你的追求是佩服的,但我覺得不適合大部分的人

skypiper, 39F
但是手上的活 初學者不是那麼容易看懂的

chopeter2002, 152F
其實我已經對桌球技術沒這麼有興趣了,賺錢比較重

chopeter2002, 153F
要。但這次跟你聊天真的很開心,算是跟你有初步的

chopeter2002, 154F
共識,就讓我們停在這邊吧

BEDTIME, 155F
我也很不懂 為什麼新手都不能像馬龍或樊振東那樣打球

BEDTIME, 156F
為什麼新手移動都不能像馬龍或樊振東那樣迅速

KapaJan, 157F
最近學球跟play中也是有體會到拇指跟食指的發力。正手的

KapaJan, 158F
穩定度大增。

chopeter2002, 159F
是不是,跟魔法一樣

chopeter2002, 160F

chopeter2002, 161F
今天看到的手指介紹

chopeter2002 作者的近期文章

[心得] 房胤池反手教學:以手帶身體
上影片 https://youtu.be/rtkL0urfya0?si=pDSVEssWdwe02weo sky幫你找到有中國國手房胤池 提倡反手以手為主的證據。 但說法不是手帶腰 反省自己跟我反手的感覺很像,身體負責輸出 手是穩定擊球的重
Re: [心得] 個人正手拉球的最後一塊拼圖-捏球拍
因為看了房胤池的教學 配合最近的感覺來分享後來的心得 首先先上兩個影片 【字幕】业余必学!拉球如何触球制动!拉球的三段理论下集 https://youtu.be/nCZg0EUZwII?si=pEBtoKWPwzxB52A7 房在講吃球制動
[心得] 正反手皮交換打
不算心得,其實是聊天,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這樣 就是兩面皮其實要打正手或反手都可以。 我的配置是vis配正手定天(藍),反手goldentango,今天原本放反手的g一直沒手感,就索 性第一局輸掉後,馬上把定天換到反手,結果超好上手,怎麼擰怎麼
[問題] 雙打反手空長球的解法
如題,因為單打都沒這個問題所以以前都沒意識到,單打只要空長給我我一定來得及讓開, 用正手或反手攻擊。 但最近發現雙打卻成了我的軟肋,因為對友發球後,第三板大多來球會被擠到正手位側邊出 台,所以 我的意識大多都是保護正手檯面,隨時要撲球。 這
[問題] vis反手膠皮推薦
各位巨巨好 鑒於stiga goldentango 都買不到,恐懼要斷炊的風險,想提前詢問大家更換的意見。 目前配置是vis+定天(反手)+goldentango(正手),個人技術特點是反手比正手強勢,第一板 長短發力解球還可以,但起板後的
更多 chopeter2002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