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Stock
標題

Re: [請益] 勞退收益金額詢問

最新2024-02-20 20:04:00
留言150則留言,39人參與討論
推噓49 ( 52395 )
※ 引述《cowbeyo (cowbeyo)》之銘言: : https://i.imgur.com/1v6Bz49.jpg
Re: [請益] 勞退收益金額詢問
: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關心自己的勞退帳戶 : 想請問所謂的累計運用收益金額是指從我加入勞保以來提撥勞退金所有的收益嗎? : 如果是的話 : 我目前勞保年資約7年 這個投資收益….. : 因為過陣子大概又會有國家幫你賺多少錢的新聞 : 想說先來查詢一下目前收益跟下期收益的差異 : 不知道有沒有更資深的勞工願意分享國家幫你賺多少錢 其實覺得,如果沒有買股票的人,可以自提 https://i.imgur.com/I7FNV3o.jpg
Re: [請益] 勞退收益金額詢問
我約5年前左右,停止自提,收益才6318 如果5年前1月計算的話 買鄉民們最討厭的高股息 可以買約2.4張0056 5年前到現在0056股息約10.2元 買2.4張=10.2X2.4=24.48元 5年前1月,0056股價為24.92元 昨天0056股價為37.14元 怎麼看都是高股息比自提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21.7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08400444.A.BFE.html

Re: 回文串

49150
> Re: [請益] 勞退收益金額詢問
Stock02/20 11:40

150 則留言

※ 編輯: q5212 (111.71.21.77 臺灣), 02/20/2024 11:41:31

abccbaandy, 1F
稅也要算吧?

BlueBird5566, 2F
放到現在?怎不放到前2年

tr000064, 3F
自提有節稅,要比較請合併比較。
就是當時跟同薪水等級比較,沒有省到多少,才停止自提
※ 編輯: q5212 (111.71.21.77 臺灣), 02/20/2024 11:49:36

boombastick, 4F
五年提撥6萬 所得稅率大概是5趴等級,除非是月光族

boombastick, 5F
不然不需要自提,如果你是20趴以上稅率,自提就相

boombastick, 6F
當於有投資20趴保底的績效了,未來等到退休的時候

boombastick, 7F
提領控制得當應該不大需要繳稅才對

joe0934, 8F
股票真的屌打自提,我也是提了10個月後轉0050,10

joe0934, 9F
個月都可以賺4W了,自提還虧損根本渣

mqhung, 10F
所得稅率高才會需要自提。

sonyz3, 11F
因為你只算台灣這五年,如果經濟走勢是香港就又不

sonyz3, 12F
一樣

shin30, 13F
自提我是看新聞有垃圾拿錢去炒股自肥才停止..乾

bkebke, 14F
強迫不能用還是有好處

GX90160SS, 15F
20%的績效是從現在到退休可提領時才算 自己投資複利

GX90160SS, 16F
下去屌打

metallolly, 17F
所得高才要自提 我業外飆高的時候就會提個6%

Tigerman001, 18F
現在的盲點就是,拿股市創新高來比較,換成上證 或

Tigerman001, 19F
是 港股,嘿嘿

bkebke, 20F
不缺錢還是自提好 當買個保險

ksjeff0928, 21F
老話一句啊...12%以上再考慮自提;而且自提並不只

ksjeff0928, 22F
能以投資效益來看,還有資產配置規劃.

wr, 23F
自提大部分都是稅務考量 不能只看投資效益

wr, 24F
整體來說 所得越高 離退休越近 自提效益越高

wr, 25F
相反的 如果所得很低 離退休還早 那自提效益很低

ksjeff0928, 26F
以台灣非外商,20%稅率以上的,大多是分紅>=保障年薪

ksjeff0928, 27F
,如果抓50%,也就是代表年薪的3%配置到一個效益比定

ksjeff0928, 28F
存高/台股低,風險比台股低的避風港.

ru04hj4, 29F
時間越長股票越有利啦 不用懷疑

prostar, 30F
會投資當然就不要自提了 所得高才需要自提

prostar, 31F
光稅率就賺30-40%

ksjeff0928, 32F
另外如果稅率20%,沒自提了話,base應該用0.8算,而不

ksjeff0928, 33F
是1;但勞退也有稅收遞延問題,所以績效的公式也不

ksjeff0928, 34F
是這麼單純台股績效>勞退績效.

IanLi, 35F
勞退主要是保本,怎能和全股票的產品比較絕對報酬.

IanLi, 36F
..

IanLi, 37F
太多自以為會投資,結果慘兮兮

Tigerman001, 38F
就風口上的豬

jenchieh5, 39F
自提就夠打敗這裡八成的人吧

qmaper, 141F
台股這幾年漲幅不準啊

diskck, 142F
股利可以退稅啊

diskck, 143F
沒必要為了省一點稅去自提 除非開放自選標的

diskck, 144F
不然這筆錢再怎麼快也要20年以上才能領

diskck, 145F
這20年你丟0056 0050複利下去絕對不輸

ksjeff0928, 146F
這問題沒有絕對的對錯.就資產配置觀點來看,只是把

ksjeff0928, 147F
小部份資金放在一個標的(效益比定存高/風險比股市

ksjeff0928, 148F
低)罷了;當資產開始慢慢成長後,風險和配置就越來

ksjeff0928, 149F
越重要,就像現金/黃金/台股/美股/定存/保單/債券一

ksjeff0928, 150F
樣,每個人每個時期,在不同背景,都會有不同的考量和

ksjeff0928, 151F
需求,適合自己並不一定適合他人,反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