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標題

Re: [討論] 小米14 Ultra 評測相關

留言10則留言,8人參與討論
推噓7 ( 703 )
小米14u 我覺得進步很多啊 我只談攝影部分 這也就我比較在意的 應該是說把13u的缺陷給彌補上去 論硬體明顯提升規格 1.可縮光圈的範圍(f/1.63-f/4.0無級)比13u(f/1.9-f/4.0 僅兩檔)更大 2.四顆鏡頭都有微距了 光這兩點就讓我印象深刻 感覺我13u有點買早了 尤其是微距問題 13u比13pro還差.... 其他像是感光元件升級.光圈變大之類的 比較預期內的正常擠牙膏 就先不提 論軟體功能的升級 我覺得景深合成真的滿方便的 有玩微距的就知道景深有多潛 能自動合成真的不錯 30X 開始的 AI 數位變焦 ,說白了這就是學三星的算圖... 有跟上 加減是比沒有好 然後聽說抗耀光問題改善滿多了 正確來說 14U很有感覺的 其實是13U很明顯的不足 所以我才會說 我覺得我13U買早了 未來發展 我是希望可以推出更長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68.24.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709384224.A.BDA.html

Re: 回文串

10 則留言

ec97, 1F
年年換沒這問題XD

banbanzon, 2F
長焦段再牛B 依舊無法長截圖 只會堆硬件不想修Bug

yumen, 3F
老人用三星很適合阿,買a系列的就行了

yumen, 4F
推錯

aldam, 5F
現在買,不嫌遲

ben108472, 6F
只有兩顆長焦有微距吧,哪有四顆
都有不錯的近拍距離阿

ciqinz, 7F
可以買

battlewind, 8F
小米超長焦可能是目前手機最強的
※ 編輯: erspicu (219.68.24.12 臺灣), 03/03/2024 11:28:26

ben108472, 9F
小米超長焦對比三星 Vivo都沒贏啊

Xperia, 10F
白天要長曝,f4.0大概還是會過曝
那個設計目的主要是在控制景深深淺的 如果真的要白天長曝 估計要外接ND濾鏡跑不了
※ 編輯: erspicu (219.68.24.12 臺灣), 03/03/2024 19:13:37

erspicu 作者的近期文章

[討論] Fotorgear外接鏡頭
剛好上面推文有資訊提到這東西 查了相關資訊 是對岸一位神人的相關作品 應該是光學模組開發相關業內人士 反正有能力自己開發一些簡單鏡頭 甚至商品化量產 看了他的YOUTUBE 已經好幾年沒出現那種有神快拜的感覺又出現了 我買了 等對岸寄過來
[討論] 榮耀magic6至臻版 感光元件
目前好像是這台首發搭配 ov50k感光元件 通常都拿去跟 sony lyt900相比 就片幅大小來說 sony lyt900贏 比一寸還略大一點 1/0.98 ov50k 只有 1/1.3 但看了ov50k相關技術介紹和網路對照影片 ov5
[討論] 老外的小米平板5改裝實測
小米平板5 其實硬體依照現在標準來看不太給力 不過可以看看依照小米平板5的效能跑WIN11跑一些遊戲或是軟體的表現如何 覺得遊戲瓶頸主要在GPU上 如果換成最新8GEN3下去跑 這些軟體或是遊戲應該很順了 Retest GTA V http
Re: [問題] 手機/平板 當桌機使用的可能
※ 引述《se2422 (庫帕)》之銘言: : 我是在想一個問題就現在有人用手機或平板 : 外接螢幕鍵盤滑鼠這樣 當成桌機使用 : 現在的手機效能跟平板足夠應付日常的使用了 看到之前影片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
[問題] android手機防丟tag方案
目前能用防丟tag的,好像只有蘋果的air tag和其他第三方廠的tag ,以及android 三星手機的smart tag , 我是其他廠牌的android手機似乎沒有其他方案可以用? 意思是說android用戶要用防丟tag,只有換手機
[問題] 中低價手機4k60fps錄影
目前想買一個平價機 主要是錄影需求 因為小米13ultra太重了 用在手機穩定器不是很理想 因次想找輕薄一點的手機 但我發現4k60fps好像是旗艦機種專屬的錄影規格? 似乎到現在還沒下放給中低階手機..... 不知道有沒有例外 價格大概在
[討論] 手機生態攝影
目前手機旗艦最高到5X光學變焦 大概是120或是125MM 一直覺得希望光變可以在拉更近一點 好比說 到6X光變 那就到150mm 拍生態攝影會更好用 下面是Sony Xperia 1 ii拍攝 錄影還算ok... 但那代最長焦對焦不準 畫
[討論] 現在手機可惜的地方
之前用小米平板5跑過win11 算是目前win11 arm驅動最完整的 但後來覺得儲存空間實在太小 有些時候也還是android操作方便 原本有想研究看看雙系統切換 但儲存空間小 光安裝一個win11 和幾套基本商業軟體後空間就快被吃滿了
更多 erspicu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