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Military
標題

Re: [討論] 台灣自製潛艦用鋰電池難嗎?

時間
最新2023-09-30 17:03:00
留言136則留言,25人參與討論
推噓33 ( 330103 )
前文恕刪 小弟碩班做電池材料研究 今年初退伍後也進了業界 簡單回覆一下目前「聽聞」鋰電池產業的發展狀況(資歷尚淺,歡迎各路先進糾錯~) 其實所謂「鋰離子」電池是一個很大坑 正極、負極、隔離膜、電解液、電解質… 液態、凝聚態(半固態)、全固態… 軟包、圓柱… 能討論的點太多了 這邊先以「正極」材料切入 簡介一下常見正極材料 磷酸鐵鋰體系-LFP… 早起層狀結構正極-LCO 中低鎳三元-NCM532… 高鎳三元-NCA、NCM811、NCM955… 高壓無鈷材料-LMR、HVC… LFP 體系成本最低(對岸最便宜特斯拉就是裝這個),材料穩定性高,軟包電池穿刺也幾乎 不會燒,但操作電壓和能量密度低(<145mAh/g),極大的影響模組的體積和重量 中鎳NCM532算是目前鎳系三元材料中商業化程度偏高且應用廣泛的材料,多數中高階動力電 池會選用這個材料,但穩定性普通,軟包穿刺該燒還是會燒,操作電壓和能量密度略高於LF P (<200mAh/g) 高鎳的NCA、NCM811雖然在能量密度更高(>210mAh/g)但在壽命表現、熱穩定性和快速充放電 能量上都有明顯的短板,商業化應用偏少,屬於還在發展的材料 至於所謂無鈷材料,操作電壓比傳統三元高,循環壽命表現也不錯,但和常見的碳負極匹配 性不佳,也有不少問題要解決,目前只能算各家廠商下一代產品的發展目標 這幾年因為中美貿易戰 西方國家去中化的影響 台灣的幾間做LFP的廠算是分食到了一點餅 但也只是從賠錢變成小賠或小賺的程度 技術、產能都比不上對岸 至於大家最近很常討論的 台泥、台朔、鴻海底下的電池單位 大多也只是材料研發和小批量生產 至於完整的電池產品嘛… 只能說他們中秋不是送月餅 是畫大餅 呵呵 廢話說完了 來回答原po的問題 Q: 台灣有關鋰電池的技術應該不差吧?畢竟台灣電子業不差 A: 差,牽扯到基礎材料科學的東西台灣基本上都呵呵,電池材料這塊更是長期缺少資源 而「電池業」不能跟「電子業」比擬,最明顯差異就是台灣沒有完整的產業鍊,器材儀器要 什麼沒什麼,人才也是 Q: 台灣有關電動車的產業鍊也不少,多少有鋰電池的相關技術儲備吧? A: 所謂電動車產業鍊不單純只有電池;上次參加某聯盟和外商的研討會,名片換完,電池相關 的只有我們和一家做模組的,其他多得是噴漆、車殼、輪胎、充電樁…之類的 車用或是所謂的動力電池發展也十來年 安全性一直都是大問題 光是在正極就有一堆麻煩要解決 何況還有負極、電解液、電解質乃至於電池模組 國外不少大廠有的是經驗和技術 但沒人敢出來保證自己的電池產品一定安全 再回來看國內電池業界的發展與生態 我悲觀的認為 2030年前有一艘能改成鋰離子電池的話就謝天謝地了 還不如期待外語老師們提供整合方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8.98.2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96011049.A.500.html

Re: 回文串

33136
> Re: [討論] 台灣自製潛艦用鋰電池難嗎?
Military09/30 02:10

136 則留言

※ 編輯: BigLargeBoss (125.228.98.224 臺灣), 09/30/2023 02:14:59

ReeJan, 1F
哪,你為什麼要進這個看來無望的業界?

DannyEric, 2F
電池範圍很大,原Po不一定做正極,電池產業還有一個

DannyEric, 3F
特點當在某一材料取得巨大突破時會有可觀的收入進展

DannyEric, 4F
,不代表整個產業都悲觀

j52122002, 5F
業界推

jamie81416, 6F
阿就台灣的電芯積累差不多都是呵呵呵,檯面上這些

jamie81416, 7F
電芯廠聽聽就好,9成9都有貓膩

jamie81416, 8F
要講組裝、模組化台灣還能打,講核心的電芯….

hedgehogs, 9F
那產業鏈未來會像半導體一樣建立嗎?

jamie81416, 10F
告訴你,現階段不可能。因為市場早就被分食。這跟

jamie81416, 11F
半導體很像,後進就是吃屎。除非哪個廠家屌炸天能

jamie81416, 12F
搞出一個劃時代的材料。但目前看不到

jamie81416, 13F
中國能靠電動車保護搞出BYD、ATL這些,台灣呢?

ReeJan, 14F
不過這就是材料科學的特性

ReeJan, 15F
你覺得絕望的時候可能跳出一個材料來

ReeJan, 16F
是大家想都沒想過的

ReeJan, 17F
中國發展可以不管商業倫理不顧環境保護

ReeJan, 18F
這確實是一般民主法治國家難以做到的

jamie81416, 19F
材料科學是一步一腳印,就算是新材料,軍方的心臟

jamie81416, 20F
也不會大到馬上導入。

BigLargeBoss, 21F
回Rj大,因為今年退伍的時候遇到半導體業人事凍結

BigLargeBoss, 22F
啊,而且本來是對這個產業有點熱誠的,殊不知進來

BigLargeBoss, 23F
以後…

jamie81416, 24F
後面要搞電池推進的話,9成9電芯要引進。

ReeJan, 25F
try and error的東西就是吃運氣

BigLargeBoss, 26F
不,我就是玩正極的。

ReeJan, 27F
台灣這一圈確實沒有中國掉下來的芝麻大

jamie81416, 28F
Try出來的還不一定能生產。這也要靠運氣

ReeJan, 29F
男孩子自己要看清楚想清楚然後勇敢前進

ReeJan, 30F
不要讓自己的人生變成抱怨連連怨氣沖天

BigLargeBoss, 31F
電池業其實本身是高耗能的產業高污染的產業,台灣

BigLargeBoss, 32F
能接受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存疑

ReeJan, 33F
讓自己成為可以產生正能量的發動機

ReeJan, 34F
台灣電芯做不起來跟環保法規也有關係

ReeJan, 35F
我們老了,台灣要靠你們年輕人啊

ReeJan, 36F
請要加油

jamie81416, 37F
核心問題還是材料科學。至於產量獲利….聽說ATL

jamie81416, 38F
還虧錢?

BigLargeBoss, 39F
其實我也沒有真的在抱怨,真的抱怨我還有得寫哈;

BigLargeBoss, 124F
這類二三線廠要追也很難,而且電池業銷價競爭很嚴

BigLargeBoss, 125F
重,但原本毛利率就不高了

jamie81416, 126F
台灣只是個2千萬人口的國家,人就那麼多,沒辦法

jamie81416, 127F
啥都發展。

BigLargeBoss, 128F
是滴,很現實的問題,當然這幾年幾個大集團開始投

BigLargeBoss, 129F
入資源啦,但都是剛開始,所以跟板友們分享一下現

BigLargeBoss, 130F
況,讓大家明白這條路台灣還是要繼續努力哈哈

kkttaipeityy, 131F
推,看完經濟日報就覺得台灣能超英趕美的人太多了

kkttaipeityy, 132F
,實務上充滿挑戰還需克服

bearq258, 133F
耗人力耗資源低毛利產業都是先進國放棄的產業

peterlee97, 134F
連專業討論都有X語警察 走開好嗎

darktasi, 135F
電池芯也到科技瓶頸了

allan0926, 136F
不要選擇和中國的產業同質,避免削價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