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Military
標題

[分享] 華爾街日報:烏軍徒步攻堅的艱難戰況

時間
最新2023-08-25 13:12:00
留言448則留言,47人參與討論
推噓85 ( 861361 )
https://twitter.com/shashj/status/1694228051263910188 https://archive.ph/I278V 華爾街日報報導,烏軍在機械化攻勢受挫後,改採徒步鏖戰的艱苦奮鬥 報導內採訪烏軍第47機步旅的官兵,顯示出烏軍新編旅的步兵的苦戰歷程 這些步兵大多是開戰後才入伍的社會各行各業人士,今年接受過歐美的訓練和編裝 報導指出,烏軍在六月初試圖以機械化作戰衝擊,但遭遇俄軍精心設防的雷區和塹壕, 初步突擊在俄軍直升機、反裝甲飛彈和炮兵的猛烈火力下受挫, 烏軍後續改採徒步作戰,使用有序的小股步兵戰術,但仍面臨艱苦卓絕的緩慢拉鋸戰 每一輪都只進攻幾百碼,時有成功 烏軍宣稱已經收復Robotyne,但指出每推進一步,戰壕和林間都是危機重重 報導內受訪的主要是第47機步旅第一營第二連的人員 開頭述說相關案例,烏軍步兵經歷慘烈短兵相接,已經連破俄軍三道戰壕 但在遭遇更多俄軍後決定避免冒險而退卻,卻在後撤時遭俄軍猛烈火力追擊, 五人之中僅有兩人全身而退(詳見後文) 烏軍第47機步旅是去年年底前,烏軍眼見戰況陷入泥淖,遂陸續把志願營擴編為旅, 寄望能夠籌備來投入反攻的新編勁旅之一 受訪的一名機槍手38歲、戰前是連鎖建材零售商的園藝區小主管 他的戰友包含41歲餐廳員工,48歲記者(代號也是記者) 27歲出身布查的女老師、戰爭初期返回老家時屍橫遍野, 以及擔任布萊德利班長的38歲房仲 這些烏軍士兵先到拉脫維亞接受五個禮拜的新訓, 然後去德國再受訓1.5個月學習操作布萊德利 「記者」是從第47機步旅其他單位調進來第二連的,他有兩個女兒 「記者」對歷史和哲思頗有興致,頗聰慧且熱誠,擔任機槍手「園藝」的副手 他曾抱怨說入伍是為了收復失土,不是來幹雜事刷碗盤的 「記者」在德國受訓時,有一次忘了把步槍從餐廳帶走 長官的懲罰是讓他拿棍子當替代 有些同梯覺得稍嫌太過,但是「記者」毫無怨言,還在棍子上刻了RPG-22 報導指出,烏軍第47旅在反攻開始時奉命打最硬的仗, 要從Orikhiv走最短距離直衝亞速海 該旅第二連在反攻的前10天卻根本沒曾成功從布萊德利步兵戰車放下投入戰鬥 很多步兵戰車都因為戰場混亂或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夜視裝備而迷失方向 烏軍還有車輛誤入己方鋪設的雷區而損失 成功抵達俄軍防線的烏軍則遭遇俄軍的猛烈火力 車長(房仲,代號「燒火棍」)回憶說有次進攻時, 烏軍縱隊的領頭車在進入雷區時立即遭俄軍反裝甲飛彈擊中,使後續烏軍進退維谷 俄軍隨即干擾烏軍通訊,並用反裝甲飛彈、火箭炮以及直升機的雷射導引火箭猛轟 烏軍有一輛豹二在撤退時撞上兩枚地雷 「燒火棍」把自己駕駛的布萊德利撤出時炮塔都已經故障了 烏軍幾天後又進行了兩次突擊嘗試,但是都被俄軍猛烈火力所挫敗 該連在6/17的下一次進攻雖然失敗,卻是重大轉捩點 該連當天奉命攻擊兩條平行的戰壕,長度約1.5英里,突破後可通往俄軍一處補給線 烏軍在清晨掃開雷區後,「燒火棍」的布萊德利率先突擊, 另一輛布萊德利隨後跟上(「記者」在第二輛車上) 「燒火棍」的班才剛抵達戰壕,俄軍就有一發飛彈打到還在70碼外的第二輛布萊德利 所幸受到震盪的車上步兵仍能開門下車並衝向戰壕 「燒火棍」的車也隨即遭到RPG轟擊,損壞了炮塔且使他暫時眼盲、震盪、手臂受傷 他們這個排仍奮勇攻向超過七英尺深的戰壕,與俄軍短兵相接到有時能夠對視 烏軍卻毫無畏懼的攻佔目標,隨即構築火力陣地來抵禦俄軍逆襲 「燒火棍」和「記者」都在激戰後過度緊繃,手指幾乎無法伸直, 過了15分鐘才有辦法活動指掌來使用鏟子挖掘壕溝 烏軍在接下來幾個小時內頑強抵擋俄軍在火箭炮和迫擊炮掩護下的多次逆襲 但是到了傍晚,他們已經耗盡彈藥和飲水,尚無增援且面臨俄軍包圍的風險 只得準備冒險後撤 「記者」不顧同袍勸說他一起跑,堅持要殿後掩護撤退,說自己是來打仗的 最終烏軍這個排就由前面提及的五個人擔任殿後 烏軍在筋疲力竭、脫水和受傷的情況下,掙扎著走上坡路退向烏軍陣地 但是就在只差20碼的時候,一輛俄軍坦克突然衝出並開炮 當場就殺死了烏軍之中的三個人、重傷四個人 Ryzh(餐廳員工)被破片打到小腿,Eiry(女老師)被打到手臂, 「園藝」腦震盪到休克、被醫官緊急救回一命 「記者」當下混亂中失蹤,其他人認為他可能已經陣亡了 然而,「記者」竟在隔天早晨返回,表示他被迫躲藏一整晚, 還殺了幾名俄軍正在劫掠的散兵游勇,然後在黎明跟著坦克履帶軌跡返回烏軍陣地 無論如何,進攻失敗仍使烏軍士氣低落,顯示出烏軍必須改變戰術 畢竟烏軍正在損失大量裝甲車輛,卻仍未能取得多少進展 烏軍的幾支新編單位都在面臨類似情況下,被迫改採烏軍在戰爭前期的戰術 也就是用小股單位審慎的推進,逐次擊破俄軍的各個陣地 烏軍的進攻班都要徒步走好幾英里,在烈日下面臨脫水和設防陣地內的俄軍 必須取道廣闊平原上為數不多的林木線,或是趁夜移動來避免暴露 布萊德利太容易被俄軍針對,所以主要充當運輸工具或疏散傷兵 烏軍持續進攻,第二連在七月中旬的幾天內把俄軍逼出森林邊緣的三道戰壕, 每道戰壕之間分別相隔約兩百碼,此處林地便成為了新的戰線分野 7/17,「記者」、「頓巴斯」(23歲礦工)、「火星」(39歲瑪氏食品銷售主管) 參加了掃蕩俄軍的作戰,他們從戰壕爬進林地之後待命 「頓巴斯」對出現的俄軍哨兵開火,他們隨即開始後撤 然而「火星」在撤退時落後,其他兩人回頭時發現「火星」的左腿被子彈和破片打穿了 他們倆於是輪流攙扶「火星」,就在返回到戰壕的時候, 俄軍開始以榴彈機槍猛轟、顯然也有用無人機來偵查定位 陣地裡的烏軍都匆忙躲進俄軍此前構築的掩體或坑洞 然而「頓巴斯」隨即聽到「記者」慘叫,只是在俄軍火力下根本難以靠近 直到俄軍停火後才跑過去看到俄軍的榴彈打進「記者」所在的壕溝內 破片把「記者」身上的無線電打到燒起來,也重傷了他的右腿、手臂和軀幹 「記者」當下還活著,且還在咕噥著無人機之類的字詞, 其他人趕忙綁止血帶並把他扛到更後方的戰壕 俄軍隨後又用無人機丟炸彈來攻擊,其他烏軍士兵用干擾槍把無人機打下來 然而「記者」還是很快就身亡 「火星」則在緊急包紮後搭乘裝甲車後送,撤離時又遭俄軍坦克攻擊, 裝甲救護車有輪胎被打爛,所幸車子竟仍平安開走 「頓巴斯」目前仍在前線作戰,他表示很多人都質疑長官為何派他們去打這樣的硬仗 他說所有人都非常有動力,沒有人會拒絕出戰,但是每次出戰都有很多同袍陣亡和受傷, 心理上難以調適 第二連的士兵們有些參加了「記者」的葬禮 幾天後他們又參加另一名24歲士兵的葬禮,此人是指揮所被俄軍飛彈擊中而陣亡 所有人都毫無疑問的說會返回前線作戰 Ryzh說要進行額外的訓練,來克服自己害怕手榴彈的心理 Eiry回布查一趟,跟志願組織拿募款買的越野車,希望能幫助士兵低調而快速的轉移 「燒火棍」的手臂還在養傷,他傷到神經不能握拳,還在等動手術取出破片 但是他說傷好了就要回前線和其他兄弟並肩作戰 「園藝」在八月初出院,返回家鄉切爾尼戈夫 他思考著說現在看到的民人最終恐怕都要入伍,這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 以上簡單整理和翻譯,有些字句沒仔細斟酌可能寫得不好,還請見諒 其實烏軍在Robotyne打了兩個月,想也知道有多慘烈 只是不清楚在另一頭的俄軍是否有過之而無不及 -- Above all, we must realize that no arsenal or no weapon in the arsenals of the world is so formidable as the will and moral courage of free men and women. ~ Ronald Reagan, 01/20/198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86.254.121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92785659.A.151.html

448 則留言

※ 編輯: jimmy5680 (76.86.254.121 美國), 08/23/2023 18:21:59

shield739, 1F
推第一線士兵訪問

uniz, 2F
淚推!感謝分享!不懼怕上戰場,只希望能有多貢獻

dasuperray, 3F
戰後這些故事題材都可以拍成另外一部諾曼地大空降

dasuperray, 4F
還是要多多紀錄前線士兵的點滴

sas1942, 5F
真的是一群令人值得尊敬的英雄

ashrum, 6F
敬英雄,記者R.I.P.

David4160, 7F
就和諾曼第一樣登入成功後,盟軍遇到困境類似,的

David4160, 8F
確很艱難

David4160, 9F
拍是拍成烏克蘭衛國戰

sas1942, 10F
烏方這邊真的很適合拍諾曼地大空降,反觀俄方這邊

sas1942, 11F
很適合拍帝國毀滅,入侵阿富汗以及煉獄呢

hahabis, 12F
好文大推,感謝您詳盡的分享

s8018572, 13F
記者真屌

lumis888, 14F
衛國英雄

km850105, 15F
我很疑惑怎麼小隊全部都是新兵,沒有老兵帶領嗎?

km850105, 16F
而且80天的訓練比我們的四個月義務役還短唉,要他

km850105, 17F
們防守還可以,但要他們去衝防線會不會太不切實際

reprobate, 18F
QQ

gobidesertMF, 19F
推翻譯

warchiefdodo, 20F
傷亡比,1:1.5,戰線又那麼長,哪有那麼多老兵...

eupa1973, 21F
加油了

utn875, 22F
烏軍擴編遇到的困難縮影,老兵在前期扛線,菜兵去北約訓

utn875, 23F
練,回來上陣就是進攻的硬仗。不過矛頭部隊的82旅,看報

utn875, 24F
導是老兵骨幹接收北約裝備,可觀察戰力是否更強

LI40, 25F
推翻譯

cloudfour, 26F
老兵一定有只是不多,不太可能從烏東激戰區抽出多少兵

cloudfour, 27F
去受訓。不過老兵新兵是其次,重點反而可能是部隊擴編

cloudfour, 28F
太大低階基層幹部不夠

km850105, 29F
沒那麼誇張吧,即使烏東八年老兵死的差不多了,按板上

km850105, 30F
的算法死傷和上一年開戰的動員兵也變老兵,期間烏軍主

km850105, 31F
要的死傷在巴哈姆特和半個赫爾松,也應該有相當充裕的

km850105, 32F
老兵才對。畢竟俄軍大撤退到巴哈戰役開打有接近一季的

km850105, 33F
時間無激烈戰鬥,可以讓烏軍練新兵

McRay, 34F
字字血淚

cloudfour, 35F
Km你會錯意了吧,不是沒老兵是老兵都在東部前線沒得抽

cloudfour, 36F
調,除了北線戰鬥沒那麼激烈以外,俄軍到冬季都持續有

cloudfour, 37F
相當規模的進攻,哪裡有一季空窗期?本來在烏東兵力上

cloudfour, 38F
就有劣勢不可能再弱化防禦力

aquarius360, 39F
小股試探推進持續施壓的同時,搭配的無人機前觀砲兵

hahabis, 436F
有人是不是不知道烏克蘭九成以上支持打到收復國土

hahabis, 437F
連基本的烏克蘭民心都不知道就在酸?

fakeimage, 438F
覺得應該先把這些報導匯整出書 帶動歐美人民支持加快

fakeimage, 439F
軍援的速度和力道 零星的報導不夠力 拍片要花太久時間

TSMininder, 440F
淚推

Silwez, 441F
靠媽養的當然很關心家人

balius, 442F
還有人覺得忍痛割個一次地就可以換到和平XDDD

LegioGemina, 443F
長文優質翻譯推,那些嫌反攻慢的真該死

aeoleron, 444F
推 烏克蘭真的是正版戰鬥民族

aeoleron, 445F
不用抖音耍帥 他們面對強敵的態度自然流露

Snaptw, 446F
w你是烏克蘭人?人家自己都願意拋頭顱灑熱血了,旁

Snaptw, 447F
邊看戲的就不必再曬那種廉價的婦人之仁了

stja, 448F

jimmy5680 作者的近期文章

Re: [情報] 情報數則
https://x.com/KToropin/status/1796256159403278760 https://x.com/HowardMortman/status/1796268184347230448 美國國防部記者會上,針對北韓空
Re: [情報] 拜登政府解禁烏克蘭在哈爾科夫跨境打擊
https://x.com/nickschifrin/status/1796315938137989385 媒體報導這次的時間軸 5/10,俄軍再次進攻哈爾科夫州 5/13,美國和烏克蘭的高層通話, 美國方面出蘇利文(國安顧問)、奧斯丁(國
[情報] 拜登政府解禁烏克蘭在哈爾科夫跨境打擊
https://x.com/laraseligman/status/1796265056599986540 https://x.com/alexbward/status/1796263146048348557 https://x.com/R
[新聞] 拜登政府考慮鬆綁烏克蘭使用軍援攻擊俄國
https://x.com/DAlperovitch/status/1795976656428969998 華郵報導美國政府對烏克蘭空襲俄國遠程彈道飛彈預警雷達有所憂慮 內文引述匿名美國官員,稱美國的政策是如果俄軍在俄國領空內對烏克蘭造成威
Re: [新聞] 義大利:反對烏克蘭使用軍援武器攻打俄境
※ 引述《andyken (碎夢殘刀)》之銘言: : https://t.co/B4q8YtelXB : 完整的影片,只見法國馬拿著哈爾科夫邊境上地圖說得口沫橫飛,不過也有提到但書就是不 : 能攻擊民用與“不相關的軍事設施”(這我就不懂了,
[情報] 瑞典軍援空中預警機給烏克蘭
https://x.com/GlasnostGone/status/1795733663654776847 https://x.com/PlJonson/status/1795717608010105241 https://x.com/De
更多 jimmy5680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