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home-sale
標題

Re: [閒聊] 70年次的我和朋友們

時間
最新2023-03-16 12:12:00
留言163則留言,84人參與討論
推噓76 ( 84871 )
夫妻各為75年次正負3(恩...沒太太同意不透露她年齡) 目前五間房,其中三間翻倍,另外兩間漲幅約 50%,5% (剛買不久) 根據實價登錄及銀行鑑價, 2020年,總市價約 13M,淨值約 7M。 2021年,總市價約 21M,淨值約 12M。 2022年,總市價約 56M,淨值約 28M。 2023年,總市價約 81M,淨值約 54M。 (將會記錄十年以上) 201X 購入1間,漲幅>100% 2020 購入1間,漲幅>100% 2021 購入2間,一間漲幅>100%,一間漲幅 ~ 50% 2022 購入1間,漲幅 ~ 5% 2021年5月15日,我大概一輩子都會記得這天是週六, 為了加強本業,正在上專業課程,還記得老師忽然低頭看手機邊說: 那個...大家,今天有 180 個確診。 那天台灣本土確診病例單日暴增180例。 課堂全場譁然,呆滯幾秒,才反應過來,開始不安地交頭接耳討論。 這是三級警戒的開端,這天之前,台灣每日確診最高是個位數。 我想,該加緊看房腳步了。 2021年上半年,我到處看房,那時常常搭全車只有我跟高鐵小姐的高鐵。 在這段動盪不安,全台灣幾乎不敢出門的時候,拼命看房,常常路上只有少少幾個人。 而 2021年7月1日,房地合一2.0 實施。這是交易重稅的開始。 剛好在實施前一天,2021年6月30日幾乎整夜沒睡,到早上上班都還在談價格,衝銀行, 趕高鐵,拿下一間轉約。 一週後,再拿一間預售。 有太多過程跟故事,及自己拚搏的痕跡,每一間都是。 以下總結一些思路,只是個小散戶的足跡,有機會再好好展開來談: 1. 認清自己不是股神,自己是極不完美的愚蠢生物。認清股神們背後的苦練和付出。 2. 力爭於45歲前,淨資產達到目標水位後,開展第二人生。 資產於我們的意義在於帶來行動及思想上的自由。 3. 穩扎穩打戰略,降低失敗機率及賭博性質,加強本業跟投資。 4.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真正實現大水庫概念,把家庭當作公司法人來經營, 兩人資金一起規劃,不分你我。伴侶非常重要,考驗雙方對貨幣與資本的理解是否一致。 5. 加強本業:科技業,夫妻中一人於3年內年薪從 60 爬至 200-250; 另一人於4年內年薪從 120 爬至 300。 當然也有不順失業,轉換工作或轉換跑道之時,兩人可互相掩護。 6. 避開中產陷阱: 不裝潢,不買進口車,不辦婚禮,不買鑽戒,不買化妝品,不買名牌。 但也不過分省錢,該體驗就體驗,大餐逛街電影出遊,國內及歐美日東亞旅遊 ,租進口車及跑車,逢年過節就買金飾跟黃金。書跟教育相關就是用力買。 7. 房產出租其實是種創業,提供品質佳的房產給社會使用是一種貢獻。 8. 策略都是老生常談 BRRRR+House hacking+地理套利。 標的很簡單,選 GDP 及工作機會湧出之地。 9. 房產投資是與銀行共舞。房客,房仲及投資客都是路上的配角。 房貸是這個國家能給予平民的最佳福利。 10. 投資理財在非常時期的重要性大於日常工作。有時候不務正業才能有收穫。 11. 房柱不吵:團體作戰+情報戰。在一級戰區必須練到成為投資水準,才能住得安穩。 12.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給我千萬精兵,我能善用嗎?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求華麗地一年大賺幾億,只求用時間跟複利來克服一切。 13. 變化總是帶來機會: 這次可能是疫情與政府政策,下次呢? 14. 當長期策略開始穩定並帶來收益,便可有小部分資金作機率較低但賠率較大的高風險 投資。賠光了無所謂,預判中了則可以帶來巨大收益。 15. 研讀歷史(民國初年房產狀況/猶太人的資產如何被剝奪),居安思危。考慮各種危機 跟機會,預先作準備跟操練。 16. 念書上課(投資房產類)及研究,交朋友,過濾情報,市場打滾,遠端管理。 抱著各種不完美繼續前進跟拚搏。失誤的操作,造成少賺金額可能在 30M~40M。 17. 小資散戶力求流動性,好租好賣好住。物件鎖定1000正負500。 這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因為限貸令,一個家庭初期只有四發子彈。 18. 配合稅務優惠,有幾種買賣時序,可以最佳地優化獲利。(重購跟自用4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1.203.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78874659.A.043.html

Re: 回文串

163 則留言

※ 編輯: cambridge324 (60.251.203.31 臺灣), 03/15/2023 18:07:53

leoliu, 1F
強人,推

yihua2, 2F
很實用的建議,謝謝分享!

good00609, 3F
本業超猛雙薪

shena30335, 4F
6.那點妳會被某些人酸窮酸富
※ 編輯: cambridge324 (60.251.203.31 臺灣), 03/15/2023 18:17:48

Smile365Day, 5F
科技業,三年能從60變成200以上,這很難令人相信

abyssa1, 6F
60變200 跳槽有可能啦

wudd, 7F
很利害 但年薪不信 科技業 學歷跟單位有到位 怎麼可能才60這

wudd, 8F
麼低

asd31415926, 9F
本業三年內從60變成200-250也太勵志

asd31415926, 10F
看這種翻漲幅度應該是新竹吧

valkyrie, 11F
2021購入的漲幅100%?不太相信 能給實價登錄嗎?

kitten123, 12F
這年頭唬爛大家都會XD

aa00788, 13F
魯空準備崩潰

kyova, 14F
21年還可以100% 天選之人

valkyrie, 15F
75年次 今年37歲 三年前是34歲科技業年薪60 現在變250

valkyrie, 16F

nitero, 17F
這房子買在哪 漲幅這麼大 雙北根本沒這種好事

jen1121, 18F
科技業60跳200,我想到只有外務性質

gerychen, 19F
夫妻平均一顆睪丸

pobby920, 20F
薪水好高啊

panzer1224, 21F
二三類組的大勝利 但不意外 哪天一類有這種本事才叫

panzer1224, 22F

Axcic, 23F
應該是領global pay吧

tony825011, 24F
太扯

roy0710, 25F
大於100%是現金投報吧

stoke4096, 26F
台廠跳陸廠,外資就可以了

Refauth, 27F
太正常。這才是正常台灣年輕人的人生模式

tony825011, 28F
100%是房價翻倍吧?

lucky466, 29F
厲害

LearnRPG, 30F
年薪不含分紅的話 那爬得很厲害 有勵志到

kyova, 31F
22到23淨值還能翻這麼多這真的厲害

idmaker, 32F
本薪提升是這兩年的科技紅利啦 說真的跟個人努力沒啥關系

jc761128, 33F
年薪60 要存到能吃這麼多間喔

jc761128, 34F
平均75年次 我在想大概是男大女小 男方存幾桶金了

jinso7410, 35F
這個系列文真的很讚

jinso7410, 36F
相較北市薪資真的是笑話XD

LearnRPG, 37F
年次還要平均 真的看不懂要藏什麼 XD

calvinshiu, 38F
薪資翻這麼多?

cobrabaton, 39F
一個50年次一個100年次跳級畢業就是了

xxxlong, 156F
打個嘴砲而已 如果人生可以早知道 股票好賺多了 幹嘛

xxxlong, 157F
淪落到當社會毒瘤房蟲

sspider0829, 158F
真的 三房龍你房子賣了嗎?千萬別當萬惡房蟲

s26492755, 159F
翻口供啦 以前說過的變嘴砲 可是龍哥 你買了三間耶 一

s26492755, 160F
個人能自住住三間?

s26492755, 161F
你一邊說社會毒瘤房蟲 一邊又買了三間房 這操作我跟不

s26492755, 162F
上啊

junior020486, 163F
股票還不是坑別人的錢放進去自己口袋,呵呵

alexstag, 164F
看上下文不像是嘴砲…認真的很XD

tomroy, 165F
幹太強

jc761128, 166F
龍哥這ID廢一半惹

alexstag, 167F
自己打自己,再怎麼樣解釋都難以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