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作者asdlkjfgh
標題

[心得] 老實說 根本沒有安全的管道吧

時間
最新2023-04-06 20:44:00
留言234則留言,47人參與討論
推噓48 ( 480186 )
剛入門接觸海外投資的時候 覺得開多人開的海外券商就是最安全的了 結果發現連海外券商也有不同風險 有些有被駭客入侵過(FT)有些還是類似虛擬的(像etoro ) 後來投資金額比較多後 開始發現海外券商有可能拿回遺產會曠日費時 家人英文不好更是難如登天 決定改回複委託 雖然受戰爭風險影響 但至少比較保險 想說萬無一失 結果上禮拜銀行倒閉危機 發現連複委託 居然也可能不是買到直接對應的股票 或是有可能會瞬間歸零 台灣對口銀行完全沒辦法賠償你 只能做什麼關懷動作 真是荒謬到了極點 有人說最佳解是放海外有全球提款功能的debit card券商 結果看前幾篇討論發現一樣有可能受到倒閉銀行影響/或家人代領觸發犯罪行為 仔細想想 是不是根本沒有一種是安全的海外投資管道? 相對台灣國內投資來說風險高了好幾倍不止 我們小投資人也沒辦法做什麼 唯一能做的只有分散風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193.2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679568523.A.1F6.html

Re: 回文串

48234
> [心得] 老實說 根本沒有安全的管道吧
Foreign_Inv03/23 18:48

234 則留言

silihwala, 1F
或者,忍受高額的費用和較低的報酬,購買00646或是0069

silihwala, 2F
6B這類ETF,也是一個不得已的方法

afflic, 3F
彗星也有可能撞地球 地球也不安全

icelaw, 4F
如不嫌麻煩那就資產每多五十萬美金就多開一家券商戶頭

silihwala, 5F
經歷這次銀行危機,我想我會增加台股投資的比例,反正

silihwala, 6F
戰爭若來了也沒打算逃出國,放太多錢在海外沒有意義

icelaw, 7F
TD IB FT SCHD 四家就有200萬鎂的扣打了,6000萬絕對夠一

icelaw, 8F
般上班族用了

tr000064, 9F
問就是分百間銀行

daze, 10F
well...你可以開國內期貨商,買S&P500期貨。

icelaw, 11F
或者你可以跟你老婆開聯名帳戶,就算有一人怎樣 ,另一個

icelaw, 12F
人也是可以有正當性領回

ck326, 13F
投資本來就有風險,就分散風險,有錢人也是這麼做的

flypenguin, 14F
比起美國資產消失,我更擔心台灣資產被充公就是了

flypenguin, 15F
畢竟中國那個人治國家,他們打贏會幹出什麼事無法預測

asdlkjfgh, 16F
聯名帳戶感覺不錯耶

allen20937, 17F
聯名帳戶的前提是兩人絕對不會離婚或者撕破臉,不然到

allen20937, 18F
時候要分清楚更麻煩

SweetLee, 19F
看人 像我戰爭不想要逃的就複委託乾脆

cityport, 20F
複委託買到瑞信AT1,金管會說主管機關不適合站到第一線

cityport, 21F
,投資人應透過複委託向瑞士求償,還在討論就出現案例

peter98, 22F
聯名帳戶我一率推薦信託 最方便

cityport, 23F
還在相信複委託出事政府會幫忙的可以死心了

Ischolar, 24F
AT1情況下不一樣吧,那是單純法律糾紛

z22744388, 25F
存在銀行吧

cityport, 26F
怕戰爭的適合買中小型台股,中共對中小企業沒興趣

pttccbbs, 27F
台灣政府,很弱勢吧,不然就是政府想擺爛

pttccbbs, 28F
美國人,也是分散風險吧,大型基金,應該比你更怕銀行

pttccbbs, 29F
倒掉

iammortal, 30F
無解,最根本的方法是拿外國國籍...

howhower, 31F
006208變香了

stlinman, 32F
海期考慮一下,保證金放夠也能不上槓桿。

pyang707, 33F
非美籍人士, 美國資產只有"6萬"遺產稅免稅額, 超級低

pyang707, 34F
高遺產稅 更別說戰爭不小心掛掉 怎麼有時間空間去辦繼承

asdlkjfgh, 35F
複委託最近案例真是越看越怕

ChangJimmy, 36F
我也覺得沒有 所以就分散開了很多家券商 海外跟複

ChangJimmy, 37F
委託都有

icelaw, 38F
至少可以確認的是有SIPC 50鎂保底是確定的

icelaw, 39F
擔心的話 就多開幾家券商

icelaw, 221F
debot card是給你逃難到國外的生活費的保底來源

icelaw, 222F
不然一旦外匯管制,你在國外領不到錢,等於你連逃到國外

icelaw, 223F
的選擇權都沒有

icelaw, 224F
另外就是保底你這部分的財產 至少不會被共同富裕

icelaw, 225F
不然像現在逃在海外的烏克蘭人,當初帶出國的錢早就花完

icelaw, 226F
了,如果沒海外的戶頭,就沒生活費 要怎麼長期在他國避難

icelaw, 227F

icelaw, 228F
這也是我之所以要買直債, 先建好 每年的百萬現金流的主

icelaw, 229F
要原因之一

icelaw, 230F
每年的百萬現金流,如果 去物價較低的地方 如泰國 馬來西

icelaw, 231F
亞避難 應該是相當夠了

icelaw, 232F
我記得嘉信在開戶的時候 你就可以自行選擇要開那種帳戶

icelaw, 233F
包含聯名帳戶

kenned, 234F
請問如果用匯豐辦理匯豐不同國帳戶呢

asdlkjfgh 作者的近期文章

[閒聊] 一個地方突然超多店面掛賣
最近在關注幾個區域看老房,結果近期發現其中一個地方突然超多店面在市場上掛賣(步 行路程15分鐘內的區域大概有近20個店面物件冒出來),這樣會不會導致住宅市場跟著受 影響,有機會可以進場撿便宜嗎,還是要小心該區域之後發展萎縮? 有沒有版友有經
更多 asdlkjfgh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