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DSLR
標題

[閒聊] 蒐集底片色調/發色網站

時間
最新2023-05-05 19:38:00
留言69則留言,38人參與討論
推噓47 ( 47022 )
大家好, 第三次在 DSLR 版發文,請多多指教 是這樣的,我原本是 M43 的使用者, 因為一直很肖想 Olympus 出全片幅機種,可是一直等不到, 再加上我個人原本就很喜歡底片的顏色, 於是有天開始我就直接開始用 Olympus OM 系統開始拍底片, 想說這樣就不用花時間修圖了,真方便 轉眼間,70 卷底片過去了(拍了快一年的時間) 最近認真整理自己拍過的底片,並且幫每張底片標上使用的鏡頭, 用這些資訊做了個小網站: https://olympusfilm.tw *我本業網頁設計 這個網站目前刊登的照片, 是我自己拍攝的照片,風格一致 且都是使用 Olympus OM 系統,鏡頭發色也算相當近似 而且有九成都是在同一家沖掃店處理(新莊麗來) 因此,就廣義來看,應該降低了許多變數 我希望這個網站可以對於需要參考底片調色的人有幫助 目前蒐集的底片有: 【彩色負片】 Fujifilm C200 Fujifilm Superia X-Tra 400 Fujifilm Superia Premium 400 Kodak ColorPlus 200 Kodak Gold 200 Kodak UltraMax 400 Lomography 400 【彩色電影底片】 Kodak 50D Kodak 250D Kodak 200T Kodak 500T 【除碳彩色電影底片】 Free Style 400D Amber T800 【黑白底片】 Fujifilm Acros 100 II Ilford XP2 Super 400 Kentmere Pan 400 當然,還是有很多底片,礙於價錢,沒有去買來拍攝, 例如 Kodak Portra 800、Cinestill 800T 之類的 之後有機會再新增 謝謝閱讀! -- 那些在我身上的底片效應 https://zeals75.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34.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82525046.A.D53.html

69 則留言

kax0205, 1F
很讚 謝謝分享 blog也值得一看

spiker520, 2F

aicai, 3F
我也是用OM1,非常感謝!!

rockleon, 4F
推推!

NewTypeNeo, 5F
感謝樓上五位推

ferrinatice, 6F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看漏,但你列的幾乎都是負片

ferrinatice, 7F
自己過去一年也掃了各種的底片,覺得負片的發色

ferrinatice, 8F
跟掃描機或者是相機翻拍用的燈與軟體方法有太多關聯

ferrinatice, 9F
除非是正片,否則負片到底是什麼顏色,在相片紙成像

ferrinatice, 10F
已經不易取得的年代,已變得撲朔迷離
正是如此,我才特別強調幾乎都是在同一家沖掃喔

KingSccasher, 11F
推 超猛

gjcl6, 12F
感謝樓上兩位推

keynote1, 13F
麗來掃得不錯了,口味稍重但討喜,我是為了省錢都自己來

keynote1, 14F
要掃負片推薦掃linear TIF再搭color perfect(PS PLUGIN)

keynote1, 15F
更講究的再做個掃描器的校色檔就高標了
請問你都是單沖自掃這樣嗎?還是你會自己沖彩負呢?

biaw, 16F
麗來和全彩現象在同款底片下的表現有同樣的特色 我覺得是很

biaw, 17F
有參考性的了 推
感謝!當初麗來也是攝影前輩推薦我才去的

bmf3dy, 18F
推,真的有愛

RieX, 19F
好棒喔

tony235, 20F

solemn17, 21F
底片色調跟質感很美

solemn17, 22F
調色很有參考價值
謝謝樓上四位支持!!

ABJones, 23F
用心推

biaw, 24F
我的經驗是富士的軟片模擬不管怎麼做似乎都做不出底片的光澤

biaw, 25F

cocococog, 26F
這個真的很用心欸…跟別人推薦色調其實很好用,分享推

pokerholic, 27F
推 追一陣子了!

user1120, 28F
推,有心

sjps964721, 29F
好猛 您的版上發文也有關注!推推
謝樓上六位推,關於底片的模擬, 因為我自己的 135 片幅都是請店家掃成 2400 萬畫素來看, 時常會放大到 1:1 檢視有沒有對焦清楚,或者進行鏡頭的銳利度確認, 我覺得底片的質感比較像是一種「點畫的筆觸」, 而不是平均分配的雜訊顆粒, 在同張照片之中,底片顆粒的分佈與大小, 會根據當時對光線的反應,而不是很平均的顯現, 我想就是這個不規則, 造成我們很難用數位完全模擬出底片的質感, 更難去用一個設定,套用到全部的照片上 但我覺得富士的模擬已經非常厲害了,也許這就是目前的技術瓶頸

the992255, 30F
Olympus家底片也是m43嗎?

the992255, 31F
還是底片全部都是全幅?新手搞不太懂@@

KingSccasher, 32F
[閒聊]  蒐集底片色調/發色網站

visa829, 33F
推,照片看起來很舒服
感謝樓上補充和推 Olympus 家的底片有三種規格: 一、Olympus OM 系統: 使用 135 底片,相當於現在的全片幅規格 二、Olympus Pen 系列: 使用 135 底片,但是只用一半面積去拍,就是所謂的「半格」 三、Olympus Flex 系列: 使用 120 底片,相當於現在的中片幅規格

nmchen, 34F
一時間撇到我還以為是OnlyFans…

evilcherry, 35F
Half Frame其實比APS-C還要大

evilcherry, 36F
4/3大約等如1/4全幅=1.33吋CRT
多謝樓上幫忙指正!

the992255, 37F
懂了!感謝原po和大家的回覆

NewTypeNeo, 38F
懷念底片大帝國

ddkkz2003, 39F

bluebread, 72F
對喜愛的事情投入很迷人
謝謝樓上兩位推
※ 編輯: zeals75 (118.165.136.174 臺灣), 05/04/2023 01:47:29

marksanhow, 73F
構圖跟色調都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