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car
標題

[心得] 休旅車試乘 個人心得分享

最新2023-12-30 14:55:00
留言227則留言,94人參與討論
推噓87 ( 892136 )
前言: 最近兩個月試了多款有興趣的休旅車,稍微分享一下個人心得,電車油車都有試。目前還 沒決定選哪一款,僅陳述個人感受提供參考,歡迎提供意見。會想看電車主要是因為不喜 歡油車的回廠保養,對我這種不懂車不刪單的也是一筆不小花費,電車的預先開冷氣以及 暫停路邊仍可安靜吹冷氣,還有單踏板模式右腳不需頻繁換位置,也是吸引我之處,油車 的價格不透明要一直跟業務談來談去也是不喜歡的點。 換車考量: 目前的車是已開8年的現代Elantra,車子沒什麼問題,里程數約65000km。驅使想換車的 最重要2個原因是,(1) 想要有輔助駕駛,有時休假開長途總是一個人開真的很累,上了 年紀後頻繁右腳換來換去,長途又塞車時有時膝蓋會痛,希望高速公路上不論順暢或塞車 ,都能有自動跟車與車道置中以降低疲勞度;(2) 想要有大的行李箱空間,目前放小孩的 腳踏車進去,以及一些露營會用的桌椅餐墊等,空間就剩不多,偶爾需要裝大型物品時或 露營要裝很多東西時覺得困難,想要休旅車的後行李箱大開口。 較想要的科技配備: 個人對於車子內裝的在意程度大於外觀,外觀帥不帥其實我沒太大感覺,比較有差的應該 只有顏色,其他造型設計我比較不在意。想要有的配備程度依程度排序,(1) 要有完整 Lv2,全速域跟車,不想要幾公里以上才能開啟的輔助駕駛,要能在塞車時使用; (2) 360環景影像,開車技術沒有很好,很希望能看到車前以及右前方影像,在路邊停車、窄 路會車安心感會提高很多;(3) 無線android auto,支援的車子非常少,退而求其次有線 的android auto也還可接受,已用慣android手機,暫不會換apple手機; (4) auto hold 與電子手煞車,新車基本都有。 各車優缺點: 以下依試駕的順序排列,列出來的優缺點放越前面表示越在意。 BMW iX1: *優點 (1) 科技配備最完整。我想要的東西幾乎全部都有,試到的車唯一一台有支援無線 android auto的,上車手機一放就連線成功,方便迅速,非常喜歡。有環景,而且還有非 常清晰的HUD,質感好。手機有相關app方便操作,有OTA。 (2) 自動停車實用,原路倒退功能特殊。唯一一台有demo自動停車功能給我看的,且是我 不擅長的路邊停車,速度其實不慢,手也不需要一直按著按鍵,跟YouTube上看到其他車 的自動停車影片相比,覺得速度相對快,還附加有自動駛出功能。原路倒退50m這功能獨 樹一格,雖然很少會用到,但在一個我常去的窄巷又有機會客滿的停車場,是有機會可用 。 (3) 外觀及內裝能選的顏色都足夠多。 (4) 服務廠舒適質感好,開過去充電,坐個半小時吃吃喝喝感覺舒服。 這台的完整科技配備是我最喜歡之處(環景+HUD+無線AA+自動停車)。 *缺點 (1) 貴。iX1 228, iX2 237。覺得這個價位的車,內裝質感或說豐富度,似乎沒有到 這麼高的感覺,部分錢應該是買服務廠的品質。 (2) 空間偏小。後座空間較其他車小,相當可惜。另外,試駕時我覺得雙手的手肘處 有被夾住的感覺,好像說是因為跑車座椅包覆性的關係,這是唯一一台讓我有這種感覺的 ,老婆說椅背稍往後躺可能會好一點,也有可能因為是第一台試乘的休旅,還沒找到適合 的坐姿。 (3) 等車時間漫長。能買到的車與看到的車可能不同,例如車機系統、是否能有藍色 飾條等。 (4) 煞車時有異音,滿明顯的,試車時有,網路上看到的心得也有。 (5) 駕駛下車會關冷氣。 Tesla Model Y: *優點 (1) 空間大。後廂與前廂空間,明顯贏過其他車,我非常想要的行李箱空間。後座地板全 平坦好坐人。 (2) RWD版本180萬,非常吸引人的電車價格。 (3) 畢竟還是電車的領導品牌,軟體能力及安全性讓人信賴。試駕時輔助駕駛給的信任度 高,大彎可以穩穩轉過去,露營模式、哨兵模式都讓人有興趣。 (4) 系統獨樹一格。會讓我感覺到是在開一台很不一樣的車,心靈上換新車的感受明顯。 例如實體按鍵極簡化、強制單踏板模式、語音可控制多種車內設定、影像模擬顯示前後左 右各種車輛。 (5) OTA,車子功能可持續更新。 (6) 充電網路健全,超充站離家近,內建導航可規劃充電路線。 (7) 螢幕下方兩個手機無線充電盤,雖陽春,但我覺得很實用,剛好同時放我跟老婆的手 機,其他試乘車看到的都只有設計放一隻手機的空間。 (8) 超大螢幕。停車時可看影片,多支喇叭呈現的效果實際體驗還不錯。 (9) 小孩喜歡的品牌。 (10) 價格公開透明,省去詢價業務話術過程。 * 缺點 (1) 缺真實環景,其實只要有這個功能我應該就確定是要Model Y了。不知道這麼強調科 技感的車子,為何沒有前保桿鏡頭也沒有前雷達,這台車的大小,會讓我在窄巷有點緊張 。雖然螢幕可以同時提供兩側以及後方影像很好,但就獨缺前方影像。先前的測距從網路 影片看起來不準,最近更新的3D環景仍然不是真實影像,看起來給駕駛的安全感依然不足 。其實主要就是這個缺點。 (2) 換色要加價。白色Model Y制服車。 (3) 缺實體按鍵,例如冷氣控制、手套箱開關、雨刷調整,業務示範時都表示可以語音控 制,但一開始應該會很不習慣。 (4) 幾乎所有東西都還要再另外買,例如轉接頭、腳踏墊、隔熱紙等等,與傳統車廠很不 一樣。 (5) 那個門把我還是開不習慣,覺得傳統的門把好用很多。 (6) 試乘LR版,開上環東的那個上坡車子搖晃感明顯,但其他時候倒沒特別感覺,據說 RWD有舒適一些。 (7) 後視鏡小,視野不太好,無後雨刷。 Kia EV6: 因為老婆打槍這台,所以不敢多說什麼,比較講不出優點。 *優點 (1) 充電快速,有V2L。 (2) 有通風座椅,很明顯的涼。 *缺點 (1) 老婆試乘當天覺得後座熱到不行,怎麼調整都無法,不知道是不是椅子材質的關係, 熱到流汗,下車時臉色不好看。 (2) 電車但無app無OTA、車機沒中文。 (3) 代理商感覺沒有很好,當天接洽的業務以及服務廠環境,沒有很喜歡,代理商也有些 不好的新聞。 Hyundai Ioniq5: 同樣也是老婆不太喜歡。 *優點 (1) 充電快速,有V2L,車內就可以接110v,車內可接筆電或吹風機。 (2) 中央鞍座可前後滑移。 *缺點 (1) 老婆覺得外觀跟車內螢幕都不好看。 (2) 電車但無app無OTA、車機沒中文。之後據說會有中文化車機,所以目前這批英文的車 機有10萬折價。 (3) 現代與Kia的車道維持,方向盤的拉扯力量滿大的,在我試乘的Ev6/Ioniq5/Tucson L 都有相同感受,在環東上這3台都給我非常類似的大力介入感,對駕駛跟乘客都會稍微有 點嚇到,也許開久習慣後會好一些。 Lexus NX200: *優點 (1) 大家說要妥善率就選Toyota/Lexus,服務廠也不錯,雖然人非常多,外觀我覺得也還 不錯,內裝質感也ok,品牌價值分數,網路神車。 (2) 門把是e-latch,滿省力的,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防開門不看後方的乘客,開門時有 東西太靠近時會自動鎖住,我很喜歡,畢竟口語提醒比不上實體鎖門控制來得有效。 (3) LSS 3.0在當天試駕感覺操作滿細膩的。 (4) 年底折價空間大。 *缺點 (1) 試乘過程覺得這個2.0 NA引擎很不夠力,不論是加速或是爬坡竟都讓我覺得吃力,這 個感受還滿明顯的,比我現在開的車還吃力的感覺,也是唯一一台試乘車有給我這個感覺 的。這點可能就不會讓我想要這台車。 (2) 空間比想像的小。外觀看起來大台,但實際坐後座卻覺得沒有想像的大,不知道是不 是因為門板較厚的緣故。 (3) 隔音沒有想像的好。看網路評價,Lexus都是強調質感與隔音,但老婆在後座覺得旁 邊車子經過的聲音明顯,這是跟其他車比較的感受。 (4) 業務沒很喜歡,感覺沒有很靈光,也有點纏,價格不透明。 (5) 環景與HUD都要加裝,加裝的HUD質感沒有很好。另外,NX200兩個級距十萬價差只是 差電動座椅調整與電動尾門,可能我外行,不知道這兩樣東西需要十萬。 (6) 車機雖不是車美仕,但覺得介面不太好看。不過如果都是用android auto應該也沒差 。 Nissan X-Trail輕油電: *優點 (1) 科技配備足。有環景,有清晰的HUD,清楚呈現速限、速度、ACC資訊,使用內建導航 HUD也可顯示轉彎提醒,HUD可調整開關與高低。螢幕夠大。 (2) 安靜。老婆在後座試乘結束給的第一個回饋就是安靜,說比NX200安靜。這台前座及 前擋是雙層玻璃,後座是單層。 (3) 駕駛座體驗不錯,有電動腰靠,冷氣跟音量都有實體按鍵/旋鈕,線傳排檔小小的手 感還不錯,坐在駕駛座覺得整體質感並不差。 (4) Bose音響。 (5) 稅金及保養費用省。 (6) 年底折價空間大,價格相對便宜。 *缺點 (1) 品牌沒那麼帥,從跟朋友或跟老婆聊,可以感覺到對於BWM/Volvo/Tesla這些品牌還 是比較嚮往,車頭標準的Nissan V字也是少數我沒那麼喜歡的車頭造型。 (2) 副駕腿部空間稍小,可能是因為中央鞍座做得很寬,老婆說比現在的車子小,腳邊要 放東西時變比較不好放,滿真實的副駕感受。 (3) 當天試駕使用auto hold時,起步時有明顯抖動感。後來想有可能是自動怠速熄火的 關係,那天試駕到最後才知道有開啟怠速熄火功能,後來關閉後起步似乎就沒有這個抖動 感,但這個不太確定,可能需要再試。 (4) 客貨車鐵桿。試乘時給的是客車版,不確定客貨版本的後座椅角度以及鐵桿的影響。 客車版需接單生產且多10萬。 (5) 可選色少。 (6) 無座椅加熱及通風。 (7) 原本最想試的是e-power版,也事前預約了,但不知道服務廠怎麼搞的,當天e-power 還是優先借給媒體了,說只能下午或改天,有點失望。這個輕油電其實電的成份應該很低 ,很類似油車,油耗不如真正的Hybrid。E-power版等車約需要8個月。 Volvo XC60 B5: *優點 (1) 後座內建增高墊,小孩超級愛。 (2) 空氣清淨,應該是Volvo獨有的內建空氣清淨系統。目前的車子,開到大車旁或是開 到特定路段時需手動調整車內循環,太晚按的話還是會有臭味,而車內循環太久又很容易 覺得氧氣濃度太低而想睡覺,Volvo的車可以自動調節內外空氣循環並過濾,保持車內無 臭味,這點滿吸引我的,至少在其他車沒看到過。 (3) 品牌著名的安全性,品牌價值。 (4) 有環景,有HUD,HUD僅顯示車速及速限。 (5) 安靜程度不錯,全車雙層玻璃。 (6) Harman Kardon音響。 (7) 前座不僅有電動腰靠,還有電動調整腿部支撐,應該是試到唯一一台有這個功能的。 (8) 年底折價空間大。 *缺點 (1) 貴。200左右的車價,加上後續歐系車保養的高額費用。 (2) Google車機的功能及穩定性待考驗。當天試車,竟然就出現行駛中車機當機的情況( 音樂繼續播放但觸控完全沒反應),重開機大概花了一兩分鐘,雖然不影響行駛,但讓人 對這個系統的穩定性存疑,網路上也是看到一些對這個系統的負評。Google助理只支援英 文,要語音調整車子設定一定要說英文也讓人覺得滿奇怪的。另外,我覺得用車機操作, 應該還是沒有手機連android auto來得方便。這車有看到apple car play,但不確定是否 能使用android auto,業務說有,網路上看似乎沒有。 (3) 怠速熄火功能無法關閉。這個在台灣幾乎被認為無用的功能,在這台車上無法關閉, 雖然當天問業務說可以,但那其實只是撥排檔桿進M檔繞過,並不是真的關閉,等於每次 想關時都需要去撥一下排檔桿,對於不能自己設定開或關覺得不太恰當。 (4) 環景與倒車影像不能同時顯示,且環景變形嚴重。開啟360環景時,是有車側4個鏡頭 可以點選,進一步點選後方鏡頭時,就是僅顯示倒車影像而沒有環景影像,覺得實用性頗 扣分。另外,環景影像的四周物體,畫面中扭曲變形嚴重,好像有人說環景都會這樣,但 試的X-Trail沒有這種感覺(也可能是X-Trail試不夠久),是還堪用,但就覺得以這個價位 來說可以更好。 (5) 後座地板中央隆起高,應該是試乘的車裡面最高的。 (6) HUD僅有車速跟限速,ACC資訊都沒有顯示,例如目前是否開啟、目前設定時速以及跟 車距離,覺得HUD可以更好。 (7) 中央鞍座的設計有點奇怪,感覺可以設計有更好的置物空間,無線充電板放在那邊, 手機一擺就吃掉很多空間。 (8) 業務也沒很喜歡,過程中數度攻擊Tesla,覺得沒必要如此推銷。價格不透明。 (9) 雖是hybrid,但可能因為AWD,油耗數據普通,不過我是低里程使用者,油耗不是最 重要的考量。 Hyundai Tucson L油電C款: *優點 (1) 配備完整有誠意。有通風及加熱座椅,非常多人喜歡的功能,試用時冷熱感受都明顯 。電動座椅調整電動腰靠、天窗、獨缺HUD。 (2) 有環景。打方向燈時儀表板有盲區影像。螢幕夠大。 (3) Bose音響。 (4) 稅金及保養費用省,雖然我過去在現代也沒覺得保養有特別便宜,但應該還是比歐系 車便宜。 (5) Turbo hybrid油耗數據佳。 (6) 開起來動力足夠的感覺,輕鬆能有加速感。 *缺點 (1) 當天試乘的是客貨車,後面有2根鐵桿其實很影響後視鏡視野,解決方法應該要靠電 子後視鏡。更嚴重的是,該車的後座椅背不能調整,角度超級挺,我坐一下馬上就不舒服 了,老婆試乘坐整路,不舒服的感受明顯。當然或許購車後有辦法解封調整椅背角度,只 是就當天試乘體驗,就有不好的印象分數了。 (2) 如前所述,輔助駕駛的拉扯方向盤力量較大,會有點嚇到。 (3) 油電版等車時間長。價格較硬。 (4) 不太喜歡按鍵式排檔。 結語: 不敢確保上面內容全部沒記錯,如果我有寫錯的歡迎提出指正,有其他適合的車款也歡迎 推薦。心得必然會有主觀成份影響,還請見諒。依目前試駕結果,比較優先考慮的可能會 是Model Y RWD 以及X-Trail輕油電,這兩款的CP值覺得較可以接受且不需要漫長等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2.130.1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03516086.A.E14.html

227 則留言

SungHyun, 1F
CX-5滿足您所有想像

Killercat, 2F
話說MY的無線充電盤並沒有很好用...

Killercat, 3F
做了兩個出來老實講我覺得還不如給我置物空間orz

Killercat, 4F
另外MY還有一個缺點是無法獨立調整各個出風口風量

Killercat, 5F
這缺點其實滿要命的,雖然優點很多,但是缺點要考慮

Killercat, 6F
不過即使如此,再給我選一次我也是選MY 給你參考XD

ayumiray, 7F
Cyber truck 已經有前鏡頭了 可以期待一下 下放其他

ayumiray, 8F
車型

alberchi, 9F
其實我一直不懂 怎麼太太們試車這麼多意見?一下臭

alberchi, 10F
臉又什麼的?這台車妳們要出錢嗎?弄的像買媽祖婆

alberchi, 11F
的神轎一樣還要神明高興?

vgl, 12F
樓上一定單身,不然就是只敢在網路上抱怨老婆

lauwei, 13F
結論,換老婆

aspdoctor, 14F
最近也是轎車(ES300h)換休旅,選擇名單跟你差不多,

aspdoctor, 15F
只是想換口味沒看NX,看了Q5,Tuscan L 是去看雙生

aspdoctor, 16F
車Kia Sportage,這幾台後來我是選XC60 B5U

b0d, 17F
Happy wifi , happy samurai .

b0d, 18F
Unhappy wife , unlucky drive.

blackmamba24, 19F
某樓真奇怪,太太為什麼不能有意見= =?!

blackmamba24, 20F
夫妻就是一家人,買個百來萬的東西又不是小錢

blackmamba24, 21F
而且兩個人都會坐,不能有自己的意見喔...

aspdoctor, 22F
Model Y很棒也開了一週,開起來很輕鬆,不過沒有雷

aspdoctor, 23F
達讓距離判斷很不方便,還有後座太顛,一週的期間也

aspdoctor, 24F
遇到蠻多次幽靈煞車,這三點能排除的話下台車應該就

aspdoctor, 25F
會想換Y了

blackmamba24, 26F
如果有小孩,小孩也會有意見啊,身為父母的不會參

blackmamba24, 27F
考小孩意見?一家人都開心最重要啊...

relaxcloud, 28F
就可憐啊,還在那邊黑皮歪黑皮賴

blackmamba24, 29F
PTT宅男處男單身狗一堆,真可憐,沒人愛不檢討還留

blackmamba24, 30F
言讓大家知道,噗滋

aspdoctor, 31F
有看Tuscan 的話,Sportage 也可以去看看,覺得休旅

aspdoctor, 32F
沒四驅好像少了點味道,雖然除了Q5其他的四驅開不出

aspdoctor, 33F
差別,等車說要半年不過我下訂一個月(聽說很難排隊

aspdoctor, 34F
的頂規版)就排到了,可惜太太給Kia的評價比較低無

aspdoctor, 35F
緣了

aspdoctor, 36F
*Tucson 原來自動選字一直點錯

iemilk, 37F
我朋友等11個月耶...

aspdoctor, 38F
可能產線恢復正常了,Sportage看社團最近蠻多人排到

aspdoctor, 39F
車,X1也突然通知一月能上產線

bilibala, 216F
出錢的最大啊!老婆要是沒出錢給三小意見?

Crazyloveyou, 217F
RAV4買一買就好了啦

sassuck, 218F
聽老婆的就對了

svikern, 219F
看起來老婆很重整體質感舒適度XD

svikern, 220F
那馬CX-60肯定會讓老婆開心

svikern, 221F
內裝隔音一級棒 安全也不在話下 縱置後驅帶來的行駛

svikern, 222F
感也是穩

svikern, 223F
如果喜歡開車的話 一定要試試~

milichang, 224F
推樓上,事實上開過馬自達大概很難買其他廠牌的車

milichang, 225F
了,除非就中樂透買一些歐洲車來玩玩,修一修之後

milichang, 226F
又回馬自達懷抱

taiwan3135, 227F
現代系列的車道維持沒特別拉扯感啊,是不是開到車道

taiwan3135, 228F
偏離了...

Smartbaby, 229F
Tucson 油電CP值真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