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car
作者wisdom
標題

Re: [討論] 油車的油耗還有上升的可能嗎

時間
最新2023-02-12 23:00:00
留言99則留言,39人參與討論
推噓35 ( 38358 )
阿特金森引擎從問市以來,除了在少部分發電站、大型船舶系統上有實際使用以外,在私 人載具上幾乎沒有任何實例。這裡用“幾乎”,是因為偶爾有些車廠或私人腦洞一開搞出 一台是有可能的。 但是在目前你看到那些油電車,號稱配備阿特金森引擎的,都不是阿特金森引擎。 阿特金森引擎的幾個特徵,包含但不限於 1. 曲軸旋轉一圈,活塞完成四個行程 2. 幾何壓縮比小於幾何膨脹比 達成阿特金森引擎這些特徵,是依靠非常複雜的連桿機構達成的 https://slideplayer.com/slide/2316091/8/images/3/Atkinson-Cycle+Engines.jpg 可以參考網路上找到的圖片。 這樣的連桿機構會造成引擎體積爆增,在空間極其有限的私有載具上這是非常致命的缺點 ,直接導致這種引擎無法使用在私有載具上。 而所有你現在看到那些號稱阿特金森引擎的油電車,都不是阿特金森。而是米勒循環 最早把阿特金森這個名字打響的,是Toyota的Prius,當初Toyota會用阿特金森,而不是打 米勒循環,是因為米勒循環這個名字被馬自達註冊專利,為了省麻煩所以就張冠李戴用阿 特金森當招牌。 反正消費者不需要真的知道阿特金森是什麼,商人只需要一個名詞,跟省油這件事可以連 結,以後只要聽到阿特金森就會跟省油這件事連結就好。 於是油電車搭配阿特金森=省油這個既有印象就產生了。連帶現在各車廠推出訴求省油的 油電車時,都喜歡用阿特金森這個招牌,消費者自然就會聯想到省油。 所以先理解一件事,阿特金森實際沒有在我們熟知的油電車上使用,這些油電車使用的是 米勒循環。 而米勒循環的機械結構跟我們熟知的四行程汽油引擎是完全一樣的。差別在配氣設計(氣 門正時不同)。 米勒循環透過氣門正時控制,達到有效壓縮比小於有效膨脹比的效果。原理上類似於阿特 金森的目標,但機構上更簡單(實際上就是一般四行程引擎)。你可以把米勒循環當成是 阿特金森引擎的一個改進。 同樣因為有效壓縮比小於有效膨脹比的特性,所以使用米勒循環的引擎也會有動力輸出不 如奧圖循環的結果。 那講了這麼多,接下來該進入正題了 米勒循環跟奧圖循環差別只在配氣設計,而自從全可變氣門技術普及後,內燃機引擎就可 以在米勒循環跟奧圖循環之間隨意切換了。 馬自達是比較早應用的,Skyactiv就用上了。(因為馬自達早早把專利名稱註冊走了) 另外比較早的應用在2010年以前,Honda Civic 搭載的i-Vtec也使用了米勒循環。但當年 本田並沒有用米勒循環這個名字,因為專利還在馬自達手上,而阿特金森這個招牌如果沒 有跟油電綁在一起會被聯想到無力這個缺點。所以當時透過可變氣門技術切換米勒循環的 引擎,都沒有去提及阿特金森(引擎會無力)或米勒循環(專利綁死),各車廠就宣傳自 己的氣門技術而已 而在2023年的現在,幾乎所有車廠都有全可變氣門技術(事實上十幾年前就普及了),因 此所有車都能在奧圖循環跟米勒循環間切換模式,米勒循環主要在巡航狀態時使用,因此 近十年內的燃油車在純高速工況的油耗跟以前的車完全是兩回事。 再換句話說,除了初代Prius因為那時還沒有連續可變氣門,使用的是固定配氣機構的米 勒循環,之後的Prius都配備了VVT-i,說穿了跟豐田配備在其他燃油車上的引擎是一樣的 ,當然針對油電工況最佳化還是有的,譬如降低輸出(1.8NA只有1.5NA的輸出性能)。 再更進一步的說,這些號稱阿特金森(實際上是米勒循環)的油電車,在純高速沒有電力 輔助的條件下,油耗表現跟同級的純油車的基礎是一樣的。因為純油車也會工作在米勒循 環,所以Prius純高速油耗大概20km/L,而同樣動力級距的1.5NA,純高速也能有這個表現, 譬如Sienta 1.5NA,高速油耗是19km/L。 所以不要再有“油電車純高速依然屌打純油車 ”這個錯誤觀念。 1.油電車不是用阿特金森,是米勒循環 2.純油車也能工作在米勒循環工況 所以相同條件下,都運作在米勒循環工況時,純油跟油電沒有本質上的差異 油電的優勢還是在低速靠馬達彌補引擎低效率區間以及動能回收這兩個基礎上。而如果你 覺得油電在高速油耗依然比純油好,那是因為這些高速工況一定程度的有馬達輔助(比例 較低)。更直白一點的說,如果可以強制禁止馬達輔助,純高速的油電車油耗跟同級純油 是一樣的,剩下的差異在其他設計(譬如輪胎、傳動機構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1.153.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76080696.A.214.html

99 則留言

monwedfri, 1F
id正確,長知識了

xu3, 2F
我幾乎都跑高速,也在猶豫下一台要不要再買油電,

xu3, 3F
大電池換一顆六萬多都能加很多油了

Mysterioux, 4F

basterds, 5F
Altis在高速開110定速+開空調,油耗大概是19~20公

basterds, 6F
里/公升

basterds, 7F
我就是高速居多又年里程低,所以買純油

lyphard121, 8F

basterds, 9F
郊區的話也還不錯,大概是16~18間,最爛的是市區

basterds, 10F
,所以市區多的就可買油電

basterds, 11F
我大約年里程只有6000KM,要開很久才省的回

wonder007, 12F
反正高速會塞車 一塞油電油耗又變好

QuentinHu, 13F
這串討論越來越精彩了

reallocust, 14F
曾跟朋友實測,國道一台GS300h我開中線,朋友一台GS30

reallocust, 15F
0渦輪開外線平行跑對標維持GPS速度120,瞬間油耗GS30

reallocust, 16F
0h只有15.6,GS300有16.4,結論就是如果有人說高速油

reallocust, 17F
耗好,那只是高速不夠高速,更別提曾看到說國5開80就

reallocust, 18F
是高速了

bilibala, 19F
我以為油電車高速省油程度較低是一種基本常識......

bilibala, 20F
不過油電車在高速確實還是能贏過純油車,什麼程度叫

bilibala, 21F
屌打那就看個人定義了。不過把油電車馬達禁用說這樣

bilibala, 22F
會跟油車差不多,實在是一種很蠢的說法,它的系統就

bilibala, 23F
是要搭配電機使用,把它拿掉然後說一樣?供三小?
其實我是回前面有推文說阿特金森引擎高速效率很好所以油電高速油耗也很強啦。實際上是一樣的
※ 編輯: wisdom (118.231.153.13 臺灣), 02/11/2023 11:37:37

allyourshit, 24F
油電效率高還有煞車回收啊 油車煞車就轉換為熱能

allyourshit, 25F
油電可以把馬達變發電機做動力回收 高速公路的煞車

allyourshit, 26F
動能回收又比一般道路效果好 速度高動能也高 能回收

allyourshit, 27F
的能量就多 反而油車煞車只能靠碟盤轉換成熱能而已

allyourshit, 28F
PHEV很常被嘴假電車 但不插電光靠高速公路上的動能

allyourshit, 29F
回收就可以把較重的車重所增加的油耗補回來了

allyourshit, 30F
MG PHEV很多車主實戰後表示不充電當油車開 高速油耗

allyourshit, 31F
並不差 但車重是比純油多了兩百多公斤

royli, 32F
好文

greenx, 33F
我開油電車根本不是注重那個省油,而是低速走走停

greenx, 34F
停那種舒服感。油車很震又抖

pmes9866, 35F

adampolo, 36F
所以豐田的工程師都是笨蛋就對了?1.8na降至1.5na的

adampolo, 37F
馬力。結果只有省一點點的油耗?

adampolo, 38F
喔,還有本田的工程師也是笨蛋。

Laevateinn, 39F
你prius高速油耗20是定速150嗎

neon7134, 89F
油電在高速下的油耗差距的確不如在市區下差這麼多

neon7134, 90F
但的確還是大贏啊 別忘了prius還比較重誒

neon7134, 91F
你要為米勒循環正名是一回事 但企圖把風向帶到“油

neon7134, 92F
電車油耗並沒有比純油車優秀太多” “油電車拿掉馬

neon7134, 93F
達電池就跟純油車無異”(這個說詞我覺得是本日最好

neon7134, 94F
笑XD)別說我無法接受 就連數據都無法支撐你的觀點

marxOO, 95F
把輪子拔掉 車就比人走路還慢了

chandler0227, 96F
問題是高速也不是一直維持定負載條件啊,即便動力

chandler0227, 97F
全靠引擎輸出的條件下,油電引擎高效率區間依舊遠

chandler0227, 98F
比一般引擎廣泛,因此相同的操作點下油耗還是會比

chandler0227, 99F
較好,更何況還多了馬達盡可能將引擎維持在最佳效

chandler0227, 100F
率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