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Boy-Girl
標題

Re: [討論] 大家的情侶送禮策略?

時間
最新2023-03-09 14:48:00
留言43則留言,42人參與討論
推噓41 ( 4102 )
※ 引述《ctw01 (此C.T.非彼C.T.)》之銘言: : [求助] 因為送鞋子吵到要分手了 : 看到這篇有感而發,借題討論也調查一下,情侶間如何送禮, : 這裡撇除興趣非常相似,怎麼送對方都喜歡情況,分成以下策略: : 1.沒什麼用但有紀念性的小東西 : 學生時常常送些小玩偶之類,好處便宜但久了也是積灰塵。 : 2.較昂貴對方平時會用或喜歡的東西。 : 漸漸有經濟能力後能買更多東西, : 但問題是送有價值的東西會怕因為自己不了解對方喜好而浪費錢。 : (例如:男女服飾、香水、化妝品) : 3.鼓勵對方做什麼就送什麼。 : 像這篇文章中的想法,「希望對方運動就送和運動有關的用品。」 : 用送禮的方式鼓勵對方從事自己希望他做的活動。 : 但也有人反感在那篇文下面說這樣送禮是在暗示對方胖。 : 4.不管,我喜歡什麼就送什麼。 : 單純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反正以後結了婚你的也是我的XD : 5.其他 : 大家都選擇怎樣的送禮策略? 以前很喜歡一款「送禮高手」桌遊,因為我很常獲得高分 算是被桌遊認證滿會送禮物的人這樣。 所以我正在寫的書(在講關係經營、如何讓對方離不開你) 也有提到送禮一些眉角,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有經濟學家認為「送禮」這行為從客觀上來看容易出現「浪費」, 因為他的研究呈現一個尷尬的事實:通常送禮者不太擅長預測別人喜歡什麼。 偏偏送禮算是情侶們在交往過程中的標配,我們期待透過送禮,與伴侶有更緊密的連結。 然而送禮這個行為是有技巧的,送對送錯,產生的效果自然也有所不同。 好在,情侶間的送禮跟你送同事、朋友不太一樣, 若你與伴侶的互動頻繁密集、有好好觀察對方日常 那麼「送到對方心坎裡」的機率也相對較高。 策略一:選有意義的禮物,比選貴的更有用 在商業廣告的推波助瀾下,很多人以為禮物「愈貴愈好」, 送高價品才能「展現我的心意」、「代表我很重視妳」。 罷特,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發現, 的確「送禮者」習慣選貴的東西贈送,以為對方會因此滿意, 然而實際上「收禮者」卻不這麼認為。 簡單來說,「送愈貴的對方愈高興」這一刻板印象, 是我們自己腦補來著,但收禮的伴侶未必會真的比較開心。 這種刻板印象除了來自被廣告或商業宣傳洗腦外, 「價格先決」也是一種簡化的送禮策略,讓我們在挑禮物時比較輕鬆(反正就選貴的)。 但畢竟送禮物目的是讓對方開心, 是一種「以收禮者為主體」的行為,不能是自己送爽而已。 我曾遇過一位個案抱怨,她的伴侶總是喜歡送很貴的名牌精品, 但她本身在職場很低調,不想拿名牌包太招搖。 最讓她在意的是,男友會在自己的FB、IG大肆宣傳這些logo明顯的名牌禮物, 她不禁懷疑對方送這些東西,主要目的是「炫耀」自己對女友很好、捨得花大錢罷了。 從這位教授的研究來看,收禮者在意的是「thoughtfulness」, 意即你送禮是否用心、貼心、關心。 送禮者可能覺得「昂貴高價」就代表自己很用心, 但研究顯示收禮者不這麼認為,使得雙方出現了認知上的落差。 很有趣的是,雖然我們也曾當過收禮者, 且很可能真心覺得別人送的禮物,價格不是重點; 但當我們成為送禮者時,卻會完全忘掉這些經驗,繼續選貴的東西。 當然這背後有太多可能因素了,除了剛才提到的廣告洗腦, 性別刻板印象中「男人就是要展現財力才能吸引女性」, 也可能讓我們誤以為一定要大灑幣才能製造好感。 當然,你還可能有身不由己的苦衷,並非你想送貴的, 而是伴侶明示暗示你送高價品,這點我們留待後面在談。 這邊要先提醒你的是,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綁在「只能送昂貴禮物」限制中。 請在日常的相處中多留意對方的喜好,或最近她的狀態會否「剛好」很需要什麼東西。 透過送禮來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用心與貼心,比起砸錢碾壓, 你選了對方需要或想要的物品,才是真正的用心。 例如對方用三年的手機已經摔過幾次,且愈來愈卡頓,你打算趁生日送她一支新手機。 很多人可能無腦直上最新最高階的iPhone, 但若伴侶工作與生活都需要手機開熱點分享網路, 你最好考量一下她會否被自動關閉熱點的「貼心設計」給氣到 (不知這功能被修正了沒?) 又或者,伴侶在職場上有所斬獲、得到升遷,你想砸重本買支J12機械錶當作慶賀禮物, 但其實對方是重度3C使用者,早已習慣用Apple Watch做為工作與生活上的輔助, 反而覺得需每天上鍊的機械錶很麻煩(即使你跟她說這是自動上鍊的機芯)。 所以,請以「對方的需求與喜好」為主軸, 再搭配你個人的品味與猜測,來挑選送給伴侶的禮物。 要能選到好東西,與我們自身的經驗息息相關, 一方面多逛街多接觸,有助於你瞭解(或發現)不錯的東西,可加入「送禮清單」中, 另方面也在提升個人的品味及美感。 好在因為網路資訊的便利,我們可以先搜尋相關訊息, 再搭配親自到店面接觸實物,逐漸縮小挑選的範圍。 策略二:分享禮物背後的故事 「送禮」若只是將禮物交至對方手中, 然後「謝謝」、「不客氣」結束這回合,也實在太空虛且悲催。 要將禮物的功能發揮到最大,那就需要順勢分享這禮物背後的故事。 怎麼做呢?很簡單,我們只要用4W1H即可。 What: 簡單說一下這禮物是什麼,但並非要你充當人體說明書, 而是介紹一下這東西的「特別之處」。 例如「這條圍巾是100% 羊毛的喔,滿好攜帶而且又保暖,來妳試試看」 (然後幫對方圍上)。 When: 你也可以分享何時決定要送她這個、什麼時候去買的, 重點在用時間序展現準備禮物的過程, 讓對方覺得你是用心挑選,而非臨時抱佛腳隨邊挑一個。 Who: 若你購買禮物的過程是個有趣的故事, 那被誰推坑、跟誰買甚至去哪買,自然也可以分享。 例如「前陣子看到路人的圍巾很好看,忍不住問對方是什麼牌子」、 「去店裡時原本想買一般混紡的款式,但櫃姐也拿出了純羊毛的讓我試圍, 還真的更保暖欸,所以決定改買這款。」 Why(很重要): 或許你買這禮物的過程平凡無奇且枯燥,以上三個W你可以略過。 但「為什麼要買這東西送妳」請務必多加著墨, 因為這是你可以好好展現「用心」、「細心」的機會。 換句話說,讓伴侶看見你挑選這禮物的理由吧! 「上次寒流來妳不是感冒嗎? 所以想送妳一條比較好的圍巾,當我不在身邊時也能讓妳暖暖的。」 「我記得妳滿怕冷,我試圍好幾條覺得這條最保暖,所以就選它了!」 「妳冬天的衣服比較深色系,我覺得這條奶茶色的很適合當配件。」 How(整合): 送禮時,將上面三個W整合起來,就成了How, 意即分享「我是怎樣挑中這個禮物送妳」的過程。 可能是你觀察某個人事物、或剛好看到聽到了什麼,幾經思量後覺得很適合伴侶, 所以花了點心力尋找類似的東西,最終選擇這個禮物並送出。 策略三:除了東西本身,過程體驗也是梗 送禮並非只能限制在「實體物品」上, 除了3C產品、服飾配件、食物、花卉、紀念品、手作禮物等, 它也可以是「某種經驗」或「體驗過程」, 意即你的禮物是幫助伴侶(或帶著伴侶)一起創造某個回憶。 例如伴侶很喜歡宮崎駿動畫,幾乎每一部都如數家珍, 所以你買了兩張國家音樂廳「宮崎駿經典動畫音樂會」的門票當禮物, 與她一起前往欣賞演奏。(同理,你可以將這例子套用在各種演唱會上) 此外,即使你是送實體禮物,也可以透過巧思讓「過程」成為禮物的一部分, 而非單純交給對方,「謝謝」、「不客氣」就收工。 實體禮物、經驗體驗可以交互搭配,讓整個送禮更有樂趣以及驚喜。 例如,你跟伴侶都喜歡日本動漫,在看《夜王》或《女帝》後 很好奇書裡三不五時出現的「唐百利」到底有多厲害, 於是你想方設法在預算內買到一支,並事先跟生日當天要去用餐的餐廳鋪好梗。 當伴侶喝下高腳杯裡的香檳,並驚呼很好喝後, 你再請服務生將酒瓶放在桌上,揭曉答案。 又或者,你想為雙方的紀念日買一對戒指, 於是你早早就查找資料、挑了幾個品牌去參觀,最後在某個牌子買好了戒指。 等到約會當天,你安排會經過該店的路線, 一副帶伴侶「順便」去逛逛的模樣,試戴你認為很適合她的款式。 當伴侶也展現出很喜歡的神情後,就可以瀟灑請店員包裝了。 也就是說,送實體禮物未必是「東西都包裝好,遞給伴侶」, 也可以是「帶她體驗整個購買的過程、享受店家的服務及種種細節」, 有時會比直接送禮更有驚喜感,也讓這個禮物更有回憶點。 補充一:高單價禮物的贈送技巧 「咦?瑪那熊你剛才不是說,別送太貴的東西嗎?」 不不,前面的意思是:不經思索就送高價商品,效果未必比認真挑選的禮物好。 但我並不反對送昂貴的禮物, 因為有些東西還真的一分錢一分貨,偶爾在重要時刻提高預算, 再結合上述的「說故事」技巧,也能達到良好的驚喜效果。 反之,如果你單純將高價禮物交給對方,然後雙方的互動是: 「哇,這個很貴吧?」 『喔還可以啦』 「謝謝!」 『不客氣』 我還真聽過有先生買了支Cartier的經典手錶送妻子, 但像是棒讀般說著「生日快樂,這個送妳」, 然後就轉身去滑手機,沒有想再多跟對方互動的意思。 這種送禮如同執行某件公務,交差了事、趕緊收工,少了點溫度與浪漫,甚是可惜啊。 從史丹佛大學教授的研究, 我們瞭解禮物的「高價位」無法讓伴侶直接轉換為「你很用心」, 等於花了大錢卻收不到預期效果。 但若是加上分享這個禮物之由來、你挑選的過程,就能強化高價位的效果。 畢竟真正引發收禮者感動的關鍵,是對方有沒有感受到你的心意。 當伴侶送了你一台PS5,或你最愛樂團演唱會的搖滾區門票, 讓你開心到立刻擁抱她的原因,想必不是價格, 而是覺得她懂你的需求、知道你的喜好。 「被重視、被用心對待」的感覺,是「維繫感情熱度」的策略之一。 所以,你的確可以尋找「貴一點」的東西當禮物, 但記得符合對方需求或喜好,且盡量買得物有所值、別被當盤子。 更重要的是,結合4W1H的說故事技巧,讓這禮物不只高價格,更能發揮高價值。 例如: 「前陣子聽妳說年底要帶家人去北海道,當時就決定送妳圍巾當週年禮物」 「而且妳脖子皮膚比較敏感,又怕被毛扎到,所以就打算挑品質比較好的cashmere」 「我試圍了後覺得這條的觸感很棒,顏色也很適合妳」 接著幫伴侶圍上你買的 Loro Piana baby cashmere圍巾。 如果對方驚艷於圍巾的質感,但對這品牌並不熟悉, 你也可以趁機簡單介紹、或分享購買過程的趣事。 所以,別被價格綁住的意思是,別無腦亂買高價商品、以為砸錢就能讓對方感動; 但也別以為貴的東西只是在繳智商稅、沒必要考慮。 多找多看,蒐集網路資訊,或請教身邊對你想送的禮物類型較熟悉的朋友吧! 補充二:如果對方要求高價禮物,怎麼辦? 「瑪那熊,女友每次過節都會要我送她『指定』的禮物,這樣會不會很怪?」 Hunley一臉困擾地問我。 「是怎樣的禮物呢?」我反問。 「呃,去年生日是Gucci的mini tote, 今年二月情人節是Hermes絲巾短夾,七夕是Loewe的Puzzle包, 然後下個月生日她說想要Chopard的手錶……」 「該不會是要Happy Diamond吧?」我問。 「咦,瑪那熊你怎麼知道?」Hunley驚訝地看著我。 我心想這女生滿懂好貨的同時,也完全能理解Hunley的愁容其來有自,並問: 「那你聽到女友『指定禮物』時,都怎麼回應呢?」 「錶真的太貴,但還能怎麼辦,大概也只能捏著買下去啊。」 眼前這位收入在同年齡層PR值超過90的工程師,露出無奈的表情。 後續的晤談中,他分享了更多與伴侶的摩擦、紛爭, 雖然過節時總有著看似浪漫的大餐、禮物,但雙方的關係卻不穩定。 前面提到,用高價格的禮物來製造驚喜、滿足依戀需求是一個方法, 但留意三個原則: 原則一,偶爾或不定期送。 若你太過頻繁,那麼這種驚喜將不再是驚喜,而變成普通的「日常」。 另外,如果你習慣在每次過節、紀念日都送高價禮物, 那這也會變成一種「regular」而非「special」,自然也少了新鮮感。 更可怕的是,這種高價禮物可能讓人成癮,變成你得愈送愈貴, 每次送禮都在和上一次的自己進行軍備競賽。 原則二,依照自身狀況量力而為。 以上述Hunley來說,一年花到二三十萬送禮物給女友,相較於他的收入並非無法負擔, 但他本身還有房貸、保險、個人休閒娛樂等開銷等著用錢, 加上他的高收入也是辛苦工作、加班輪班而來,所以這些禮物支出還是挺「痛」的。 更別說主計總處公布的2021年「受僱員工全年薪資中位數」是50萬左右, 對多數一般上班除來說,噴個幾萬元送禮物,很可能是交往幾年才難得一次, 如果伴侶每年都討兩三個,褲帶還真的是勒到最緊也無法負荷吧。 因此,是否要送高價禮物、多久送一次高價禮物, 這些你必須評估自身狀況,當你覺得這件事「很值得且不影響個人太多」時, 再去運用昂貴的禮物來製造驚喜。 原則三,不要將高價禮物當萬靈丹。 另一位Barry,是我接過的case中,收入大概能排入前五名的男生。 上述Hunley女友那些禮物要他一次情人節就全包起來送,也並非難事。 當他好不容易「追」到當IG網美女友時,砸錢更是比交往前還兇,毫不手軟。 我在書裡有詳列他到底是怎樣大灑幣, 但這些方式最終並沒能留住伴侶、讓對方離不開他。 反而是在半年砸了數十萬元後,對方還是劈腿了。 讓Barry最嘔、很難接受的是,女友劈腿的對象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 在財力方面是完完全全比不上他,這讓Barry大感不解、難以接受, 也成了前來晤談的原因。 我接過的其他case裡,也有不少屬於高收入份子, 例如自行開業醫師、主管級工程師、超大型外商菁英等, 然而這個族群中「親密關係」較為穩定但又保有熱度的人, 幾乎都不是走Barry這種灑幣路線。 反之,他們許多人送伴侶的禮物與一般上班族沒有差異太大, 通常落在幾千元的預算中,偶爾才送較昂貴的禮物 (而且他們的伴侶往往也回送類似等級的禮物)。 如果你的經濟狀況優渥,要特別小心「高價禮物」可能成為一種毒藥, 讓你中了名為「輕敵」的兵法。 你可能誤以為用這些昂貴的大餐、名牌就能展現心意、滿足伴侶, 但就如前面提過史丹佛大學教授的研究,價格並非打動收禮者的關鍵。 而且你還可能以為「反正我都請她吃大餐、送這麼貴的禮物了」 而輕忽持續提升個人魅力,無法不斷激發對方的激情與慾望 或是沒有滿足其他的依戀需求來經營關係。 在情場只靠砸大錢,你能吸引並留住的, 往往是只為了從你身上蹭好處、獲取金錢與資源的對象。 小結一下。 送禮物其實是很有趣的事情, 觀察對方、蒐集資訊、尋找挑選、安排橋段(驚喜)、分享故事 這個過程除了拓展自己生活經驗外,也對關係熱度的維繫很有幫助。 但一定要留意,不要只想無腦灑幣,更不能幻想用高價禮物就能持續吸引對方 如果送禮變成進貢、討好或跪舔, 那反而讓你的魅力持續下降,或是養出個拜金公主、吃軟飯王子。 最後祝大家送禮/收禮愉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31.6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77809871.A.D10.html

Re: 回文串

4143
> Re: [討論] 大家的情侶送禮策略?
Boy-Girl03/03 10:17

43 則留言

palapalanhu, 1F
專業

yang1265, 2F
好文

watson8132, 3F
諾貝爾獎得主教幼稚園

watson8132, 4F
殺雞焉用牛刀,夏蟲不可語冰

cypher4444, 5F
請問瑪那熊怎麼看那位送登山鞋的女友(不論是否業配

soypeen, 6F
我也很好奇

enamel, 7F
推瑪那熊

ctw01, 8F
很長但是好文

seven711, 9F
推好文

aiweisen, 10F
這篇也太專業了

mapleXD, 11F
好文推!!

tinathin, 12F
推 好文!

LMGG, 13F
好文推推推

vi000246, 14F

andrew1357, 15F
男女板唯一清流推

jidou, 16F
推,上面看到登山鞋,我笑了XD

luckypie, 17F

jim830826, 18F
太專業了!!!大推

sheraa, 19F
專業!

kyoya6918, 20F
推!已收藏!

clare247429, 21F
觀察對方連直男都會…不會的男生代表不愛女生

jerry99881, 22F
推推

t22745660, 23F

bluearrow, 24F
羊毛衣物會讓羽絨衣噴毛喔(重點錯)觀察一下再送比較好

alex1888, 25F
專業

Gigoku, 26F
非常中肯,實用推

WL855470, 27F
推QQ,有些釋懷了唉

doluir, 28F
專業推

zxcvb3886500, 29F
專業推

cansmell, 30F

cchtwn, 31F
推推推

olafbb, 32F
推 專業優文

evelyn101, 33F
推推 專業分析!

pretty, 34F

tpegioe, 35F

MrPasserby, 36F
專業推

dreaming213, 37F
推推

Ptt911, 38F

kanoru, 39F
好文

shorty696820, 40F

crazy1720, 41F
好文推推

sony0955, 42F
我推熊

pipipa, 43F
優文~馬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