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book
標題

Re: [討論] 三年一換編輯與書的品質

時間
最新2023-09-16 15:57:00
留言16則留言,7人參與討論
推噓9 ( 907 )
不知道你想表達的是「從業人員流動很快」還是「書籍翻譯品質低落」。但這兩件事就是 相輔相成的死亡螺旋。 這問題有一段時間了,但最近格外明顯。 2020 COVID-19爆發後,很多出版社都延後出版計劃,避免書出了因為沒人逛書店賣不掉 。去年到今年出版量因此顯著增加。然後整體市場單書銷量減少,未來應該出版量還會增 加。所以業界有經驗者要跳槽不難,來來去去不意外。 不過出版這一行應該蠻長一段時間陷入青黃不接,老一輩退休者多,年輕者學不到東西的 狀態。要不是很有意識地從做中學、自己從外部找資源來強化自己,真的三年就會倦怠, 對出版社的方向感到倦怠,或者覺得出的書都一樣。提案不被接受、上面塞一些麻煩書過 來都會讓編輯打算換一家看看會不會有所改變。 但其實業界大同小異,基本上沒有什麼有系統的訓練,只有要求越來越多的產出。這十年 來我接觸很多出版社,詢問要不要討論一下怎麼讓編務透過數位方式更有效率,得到的答 案都會是「編輯很忙」。就很雞生蛋蛋生雞,從想學學不到,變成有人教不想學。 我記得在一場會議上,城邦某嘴砲高管引述何大社長的話:「如果有兩個編輯,一位會編 書,一位會選書企劃,他會要後者。」 像這種「企劃/製作」分離的想法早就有了,但問題是到底能不能、有沒有落實。話說麥 田《中國食辣史》「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的事件才發生不久,我還真不曉得該說城邦不重 視製作,還是有個產製分離的偉大夢想卻始終沒有實現。 翻譯的問題很久了,我這邊三不五時看到的是格式的問題,像是各種citation格式不對啊 ,標題層級不一致,註解編號有錯等等。甚至光看錯哪兒就知道出自哪位編輯之手了。這 就很明顯,沒有人把關、指出錯誤,找不到進步的方向很快就懈怠了。 像你舉的案例,一本書交到你手上發現當時的錯譯或不通順,怎麼說也是主編要負責,如 果他不擅長但在乎,那就找擅長的人來做這件事。不過現在編輯就是一條條的產線,沒有 橫向的或上下的指正交流就沒啥進步。 這一行如果不想辦法改善現有狀態,就是累得原地踏步。老貓講發翻譯的課都講了十年了 吧,狀況還是沒什麼改善。現在要求快速又預算不高,大概真的很難要求試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34.2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94631132.A.C67.html

Re: 回文串

916
> Re: [討論] 三年一換編輯與書的品質
book09/14 02:52

16 則留言

wtchen, 1F
認真的譯者遇到沒啥反應的編輯也很無奈啊

wtchen, 2F
能不能請各位優秀編輯說一下,譯者跟編輯之間的良好互動

wtchen, 3F
應該是怎麼樣?我常遇到的是交完稿一年後就突然出版

wtchen, 4F
可能出版前緊急讓我校一下之類的

wtchen, 5F
我常常覺得我跟作者的互動都比跟編輯的互動頻繁
我主要做電子書,但有翻譯過一本小說。和編輯的往來就是他每週更新進度,然後 我這邊逐段對譯稿,以及直接中文稿讀一遍。有覺得不通順之處就直接和譯者溝通 看能怎麼修改比較好。 不過書頁數不多,而且對方也並非專職譯者,所以能這麼慢慢來吧。

happyennovy, 6F
哥倫布發現新中國那個真的蠻扯的… 有跟到那次,在

happyennovy, 7F
莊祖宜的臉書看到。我看翻譯書也會看譯文通不通順,

happyennovy, 8F
跟上下文對不對的起來。

Qorqios, 9F
@@
※ 編輯: bobbytung (1.34.234.246 臺灣), 09/14/2023 16:32:12

wtchen, 10F
每週更新進度喔,我怎麼都沒遇過這麼熱心的編輯....

myislet, 11F
哥倫布那個很有可能是到最後一校只有對紅,結果被排版用

myislet, 12F
全部取代造成的,通常校稿到尾聲不太可能又從頭到尾看一

myislet, 13F
次,我也被排版的全部取代害過,明明提醒過不能用QQ

rehtra, 14F
樓上應該沒看過那本書的慘況,新中國根本小意思

jeanvanjohn, 15F
抱歉前一篇我覺得不妥,所以還是刪掉了...

applewarm, 16F
推推

bobbytung 作者的近期文章

Re: [問題] 圖書館可以借電子書誰還要買電子書?
※ 引述《ctw01 (此C.T.非彼C.T.)》之銘言: : 其實現在各大圖書館電子書資源都不少, : 圖書館會搶書店生意理所當然, : 但買書好歹可以真的擁有一本書隨時可以拿出來也不用怕被別人借走時自己借不到, : 借電子書隨時都可以借
Re: [問題]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有直橫排的問題?
※ 引述《Tsai07 (奇門遁甲)》之銘言: 正好對書的直橫排有點研究,也對電子書直排有些貢獻, 來回答你的問題,歡迎進一步討論。 : 而且人的眼球左右移動, : 相對於上下移動, : 其實是更輕鬆快速的吧。 直橫排與閱讀速度這件事,心理
[討論] 討厭的書種與不能接受的錯誤
這幾年和出版相關的討論常會出現「過度出版」與「編輯訓練不足」。 但往往深入聊一聊,討論者都會有很具體的觀察,像是討論某種書的 氾濫,或者新編輯/美編常會犯的問題。想問問各位有沒有類似在意的 點。 就我個人來說 *討厭的書種: 翻譯的勵志書,
Re: [討論] 政府應該補助獨立書店嗎?
※ 引述《goetz (這世上還是有正義吧?)》之銘言: : 簡單說,我認為政府根本不該補助所謂獨立書店。 : 我對台灣的獨立書店抱持著很深的惡感, : 這些書店就像我一再強調的,是出版界的裕隆汽車, : 自己沒辦法站起來,只好靠政府慷全民
Re: [推薦] 關於日本書市的固定價格風氣
這一串戰場拉好長,我來重新梳理一下我的想法好了。 一、我認為定價制是毒也是藥,不是治好就是死。 定價制度最完整的研究就是2016年文化部委託政大邱炯友教授研究的 《圖書定價銷售制度對出版產業影響評估研究》。 https://nccur.li
Re: [推薦] 關於日本書市的固定價格風氣
※ 引述《levs (我愛太魯閣)》之銘言: : ※ 引述《bobbytung (Ebookismyfate)》之銘言: : 日本的大型連鎖書店,我好像沒看過點數有超過1%的, : 100圓有1點就很好了。 : 幫助小商店生存下去的感覺能壓
Re: [推薦] 關於日本書市的固定價格風氣
把自己在Facebook上寫的想法轉貼過來好了: YouTube推給我一則「Ben桑日本漫談」製作的「台灣人想不透 日本人怎還在實體書店 買書 對抗電商巨獸」影片。 根據本人號稱,是YouTube上唯一以中文講述日本出版產業「再販売価格維持
Re: [討論] 朱宥勳收到唐鳳的書竟然用錫箔紙包裝!!
Hi MrTaxes, 我聽聞無論明年總統選舉誰勝出,520以後唐鳳都不會在數位發展部部長的位子上頭 。但還有半年以上的時間,我想你應該還會想繼續說服大眾,去認為唐鳳有問題。 很多圈子,像是公民科技、開放資料、人權與性別、法律一個個小圈裡頭
更多 bobbytung 作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