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標題

Re: [討論]台灣籃球員旅外第一選項一定是CBA嗎?

時間
最新2023-09-22 18:28:00
留言46則留言,14人參與討論
推噓18 ( 18028 )
陳建州年輕的時候,球技很有潛力 但在當時不是最頂的球員 那時候就讓他去新加坡當洋將(還是亞外?) 因為以他當時的能力 在新加坡應該可以進入主力輪替 只是不知道現在的新加坡,是不是還有類似的管道 讓台灣的二線球員,可以去當主力培養信心與經驗 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 可以複製當年的陳建州模式 讓台灣二線球員可以發揮 薪水跟其他生活條件,又讓台灣球員比較能接受的 旅外也不一定只有頂尖球員,去美國或CBA這種模式 二線球員去強度略低的聯賽,磨練經驗與信心 之後再回台灣也未嘗不是一種方式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ony XQ-BT5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110.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95287522.A.A08.html

Re: 回文串

1846
> Re: [討論]台灣籃球員旅外第一選項一定是CBA嗎?
basketballTW09/21 17:12

46 則留言

ZIDENS, 1F
那也要人家聯盟有開門有相關制度才有用

ZIDENS, 2F
都算洋將/亞外的話幹嘛要找台灣的

j8866yanzi, 4F
之前看小哈訪談有說他們以前休賽季回去新加坡之類

j8866yanzi, 5F
的聯賽當傭兵 然後很容易拿到冠軍 他們強度可能連

j8866yanzi, 6F
SBL都不如 去了到底能幹嘛 增加信心然後發現不用出

j8866yanzi, 7F
全力就能主宰比賽結果越來越爛

dan1984, 8F
日本B2中國NBL都算吧

MingenWu, 9F
一直有二線球員去海外打拼 但是大多默默無名

MingenWu, 10F
要查UBA資料可能還查不到 畢竟不在甲一

MingenWu, 11F
比較有名的二線是鄭瑋 去NBL闖完回來 現在在雲豹

Notif520, 12F
背骨聖也是從NBL打回來的啊

MingenWu, 13F
比一線球星小安還高薪

flyclud, 14F
去比籃球實力台灣差的地方能練到什麼不?
至少讓球員有球打、有錢賺 反正也是別人的國家出錢 如果可以在當地打到生涯結束,也沒有不好 假如1%的機率用陳建州模式,練出林志傑 那也是賺到啊,因為是花別人的錢養出來的
※ 編輯: ai770116 (101.10.110.65 臺灣), 09/21/2023 17:49:24

ZIDENS, 15F
你想的應該就很接近蒙古三劍客那個型態吧

ZIDENS, 16F
但就對方聯盟要有相應優勢才會有用

Pash97143, 17F
之前不是有一個去以色列還是巴勒斯坦的 還有一個去

Pash97143, 18F
泰國的

littlea, 19F
認清現實 現階段除了中國 台灣球員還能去哪

JerrySloan, 20F
我記得台灣是內援 會被吃豆腐

JerrySloan, 21F
然後還有自己人去追殺

et00211, 22F
追殺也是政治魔人會去追 林彥廷那個就覺得沒什麼

b19870204, 23F
加入村BA

b19870204, 24F
加強國內聯賽強度啊,多開放一些洋將,就只會剩真

b19870204, 25F
的能打的本土可以上

flyclud, 26F
高強度的環境才會練出好的球員,現在的台籃如果連球

flyclud, 27F
都打不到,那也不適合再走籃球這條路。

flyclud, 28F
在台灣沒球打的二線,去一個更差的地方有機會練成林

flyclud, 29F
志傑?這個邏輯不覺得怪怪的嗎
所以我說1%的機率,凡事都會有例外 高強度環境養成出色的球員的論點 林志傑本身就是個例外,因為他高中沒球打 劉錚、蔡文誠也是個例外,他們高中都打乙級聯賽 更不用說,多少旅台就是神的洋將案例,包括籃球、棒球都是 強度略低的環境,累積經驗、建立信心,未必不會讓人進步

Arodz, 30F
台灣足球贏印尼囉☺
※ 編輯: ai770116 (49.216.105.248 臺灣), 09/21/2023 21:40:00

jumperman, 31F
覺得應該要想的就是怎樣把職籃比賽弄得場場都是高張

jumperman, 32F
力,與熱度能非常火紅,根本就不要再保障什麼本土球員

jumperman, 33F
也許一開始就是一堆洋將,如果能經過五年十年後...

jumperman, 34F
實力強的本土能夠越來越多的話,不就代表本土實力提

jumperman, 35F
升了..

flyclud, 36F
劉錚志傑在天賦上根本不算二線球員,阿你知道蔡文

flyclud, 37F
誠以前在甲二隨便打打都是3、40起跳的嗎?

flyclud, 38F
旅台就是神的洋將更是台籃自慰的說法而已,旅台洋將

flyclud, 39F
除了里德哪一個回得了美國,而且那是因為疫情影響才

flyclud, 40F
有簽到里德的機會,不代表人家把這裡當首選耶。

dreamkd, 41F
我認同樓上的自慰說法 不過來台灣後來有打上去的還

dreamkd, 42F
有Pelle跟Bass 他們兩個跟Reed這種來台前有nba資歷

dreamkd, 43F
的case不同 不過他們打上去跟台灣沒啥關係就是了

dreamkd, 44F
Bass靠的是在多明尼加跟波多黎各都拿下MVP還有G Lea

dreamkd, 45F
gue的表現

dreamkd, 46F
Pelle是在歐洲跟G League都有展現他護框的能力

ai770116 作者的近期文章

[討論] 萊總第三節換下林書豪的調度?
昨天第三節,林書豪大爆發 比數一度領先到11分 當時在順風的情況,就該一擊擊倒對手 避免夜長夢多才對 可是卻在第三節剩下4分鐘的時候 把林書豪換下去 結果打了2分鐘,就把11分的領先就花掉了 再把林書豪換上場 當然可以理解,體力必須調節 如
[討論] 米歇爾身高從198變203?
米歇爾在SBL時代,登錄身高是198 在PLG時代登錄的身高是203 米歇爾都30好幾歲的人了 不太可能還長高5公分吧 而且SBL時代不是為了防止身高作弊 都要求躺著量身高 那米歇爾的身高是幾公分啊?-- Sent from BePTT o
[討論] 國王上一季怎麼沒想到找回麥卡洛?
麥卡洛是2022年3月受傷 2022~2023球季從2022年11月開始 麥卡洛返美手術都經過8個月的時間了 應該都恢復差不多了吧 結果國王沒有先選當初配得還不錯的麥卡洛 反而在新球季選配合效果不明的奧帝 難道國王跟麥卡洛後來都沒聯絡嗎?
Re: [討論] 吳永盛現在還剩什麼
說到這個,富邦最愛做的事情 是不是用高薪把別隊的主力挖過來 然後再冷凍在板凳深處 藉此削弱別隊的戰力 張耕淯是這樣、吳永盛也是這樣-- Sent from BePTT on my Sony XQ-DE72
[心得] 國王就差戴維斯!真的很氣欸!
邦邦今天是擺3隻大洋將 曼尼高明顯被打點 有了今天這個範本,之後別隊打國王 應該都是用這招 而且打點曼尼高之所以會有用 就是因為少了戴維斯 可以配掉對方1個大洋 戴維斯在場上的話 至少禁區不會被這樣強暴 籃板不會輸這麼多,甚至有優勢 勝負分
[討論] 橘爸文一點營養都沒有也能當作家喔?
橘爸號稱專欄作家,可是寫出來的文 比糗爺還沒營養 糗爺台籃分析正確與否是一回事 至少糗爺是有訪問到當事人說法 或是能夠透露一些鮮為人知的內幕、八卦 橘爸真的就是把一些鄉民都知道的事情 整理一下,再加上一些個人心得 你NBA這樣寫就算了 畢竟
Re: [討論] 以快制高? 或許有時反該徹底放慢
打慢成功的案例,應該是2017世大運 帕克教練帶領陳盈駿等人的中華隊 中華隊各層級國家隊教練的思維 都是身高不如人所以要打快 所以練球重視跑快攻路線 帕克教練帶隊,當時被媒體評論為是一位老派的教練 重視的是陣地戰演練 他的思維大概是,都打到
Re: [新聞] 男籃歸化有譜 體育署:將徵詢3聯盟優秀外籍球員
不知道安尼奎有沒有在觀察名單裡面 安尼奎也被當作是育成型洋將 跟另一個歸化呼聲很高的大B相比 可是他只有23歲,比大B年輕 體能天賦比大B更好 籃球智商我個人感覺比大B高 而且目前看起來,脾氣也比大B好 甚至也比阿提諾好 不容易被激怒,這個
Re: [討論] 現在本土球員看起來很弱是洋將越請越強嗎
不是台灣本土球員越來越弱 是很強的本土球員,都去中國打球了 你才會有在台灣打球的本土球員變弱的錯覺 如果陳盈駿、林庭謙現在在台灣打 你還會覺得本土變弱嗎? 還有別忘了,阿巴西、戴維斯、阿提諾 也是台灣人啊 雖然阿提諾還是洋將身份 但我始終覺
更多 ai770116 作者的文章...